学术投稿

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分析

张悟棠;李保;王敬萍;孔永梅

关键词:卡维地洛, 美托洛尔, 慢性心功能不全
摘要:目的 比较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病人分为卡维地洛组和关托洛尔组,两组基础用药一致.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等指标,同时检测尿常规、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血压、心率等.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心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血压、心率、LVDd降低,LVEF升高(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卡维地洛组血压、LVDd降低,LVEF升高更显著(P<0.05);两组病人在治疗期间尿常规、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比美托洛尔占优势.卡维地洛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较为理想的药物.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氟桂利嗪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大鼠三叉神经核尾部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GTN)诱导的大鼠偏头痛模型中大鼠三叉神经核尾部(TNC)C-fos蛋白的表达,以及氟桂利嗪(西比灵)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对照组、西比灵治疗组、西比灵预防组,用硝酸甘油10 mg/kg剂量皮下注射复制偏头痛模型,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C-fos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面积及灰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对照组中三叉神经核尾部表达C-fos蛋白阳性细胞数较其余3组明显增多.对照组C-fos蛋白阳性细胞数与假手术组及西比灵治疗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西比灵治疗组、西比灵预防组与假手术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比灵治疗组和预防组均能显著抑制C-fos蛋白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干预C-fos蛋白产生的某个环节,说明西比灵在治疗和预防偏头痛的发作过程中均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郝嘉楠;牛争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对12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疏血通组(治疗组)与复方丹参组(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其疗效.结果 疏血通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 . 3%(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改善也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安全.

    作者:陈兴泳;程琼;唐洲平;唐荣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阿斯综合征1例报道

    阿斯综合征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的、致命的缓慢性和快速性心律失常,引起心排血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意识丧失和晕厥等症状.临床上发病突然,病死率极高,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发生后需积极抢救.现将急性心肌梗死引发阿斯综合征1例病例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梁斌;杨志明;巩书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成功复苏的相关因素分析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紧急的危重症情况,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苏成功率低的特点.有关资料研究显示:院内复苏抢救的成功率仅有12%~40%,院外的复苏成功率更低,只有4%.

    作者:王永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氟伐他汀对家兔颈动脉粥样斑块巨噬细胞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

    目的 观察高胆固醇血症家兔颈动脉粥样斑块内炎性巨噬细胞与MMP-2、MMP-9的表达情况,并研究氟伐他汀干预对巨噬细胞聚集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的影响,探索他汀类药物在稳定颈动脉斑块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24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和治疗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高脂饲料和高脂饲料加氟伐他汀喂养,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喂养第12周时处死动物,取颈动脉进行石蜡切片,测量并计算颈动脉I/M比值,SP法进行CD68、MMP-2和MMP-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治疗组血清TC、LDL-C浓度明显低于高脂组(P<0.01).治疗组I/M比值明显低于高脂组(P<0.01).高脂组颈动脉斑块中见大量CD68阳性细胞,而治疗组CD68阳性细胞数显著少于高脂组(P<0.01).颈动脉斑块中MMP-2、MMP-9阳性细胞和染色强度明显增加,治疗组MMP-2和MMP-9的表达较高脂组显著减少(P=0.002和P=0.016).结论 氟伐他汀治疗可以抑制高胆固醇血症家兔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减轻斑块内巨噬细胞的浸润并抑制MMP-2和MMP-9的产生,从而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作者:周永;黄怀宇;黄志东;顾承志;朱向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辛伐他汀预处理对择期PCI术围手术早期血管内皮及心肌损伤的影响

    目的 了解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手术期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变化,探讨他汀类药物预处理是否能够减弱围手术期血管内皮及心肌的急性损伤.方法 选择具有典型稳定型心绞痛症状或负荷试验阳性病人10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安慰剂治疗,他汀组52例给予辛伐他汀片20 mg,每晚睡前服用.所有病人入选后按分组开始治疗,治疗7 d后行PCI治疗,术前、术后8 h、术后24 h分别检测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 Ⅰ).结果两组PCI术前ET-1、NO、CK-MB、cTn 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8 h与术前比较,ET-1、CK-MB、cTn Ⅰ明显升高,NO明显降低(P<0.05);术后24 h,ET-1、NO恢复至术前水平,CK-MB、cTn Ⅰ进一步升高;术后8h,对照组ET-1较他汀组升高明显,NO较他汀组降低明显(P<0.05),术后8 h及24 h,对照组CK-MB、cTn Ⅰ均较他汀组升高明显(P<0.05或P<0.001).结论 PCI围手术期存在血管内皮及心肌的急性损伤,辛伐他汀预处理具有明显改善围手术期血管内皮及心肌的急性损伤作用.

    作者:何冉;韩战营;尤士杰;邱春光;王丹;李立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卡维地洛的特性及其在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卡维地洛是近几年合成的一种新型的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1],目前在国内临床应用中有国产的(齐鲁制药厂,商品名金络)及进口的(罗氏制药公司,商品名达利全)两种产品.

    作者:呼日乐巴特尔;付强;粱晓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心肾综合征治疗分析

    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出现肾功能不全即心肾综合征的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1].广义的心肾综合征是指心脏和肾脏中的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共同损害.

    作者:蒋建平;郭涛;向文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血府逐瘀汤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制及疗效.方法 将6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组加用中药复方丹参注射液和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均为100.0%(P>0.05).但治疗组复发率为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P<0.05).结论 血府逐疗汤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能降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复发率.

    作者:朱剑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结核性脑膜炎62例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合胞二磷胆碱辅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确切疗效.方法 将114例住院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常规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及胞二磷胆碱两个月,观察两组病人1年后的转归.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病人早期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合胞二磷胆碱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减少复发.

    作者:张慧清;刘风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心主神明论与心脑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脑紧密相关,不仅为中医临床所证实,现代医学也正逐渐认识和揭示心脑相关疾病的内在奥秘,亟待从理论、临床和实验多方面进一步研究探索.

    作者:毕榕;张泉;刘晋利;曹雪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欣麦通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证候和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欣麦通胶囊针对脑梗死恢复期的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方法 选择已批准上市的同类功效药物为阳性对照,评价欣麦通胶囊治疗中医中风病中经络(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随机、双盲单模拟、平行对照、安全性、有效性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 欣麦通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病人综合疗效中愈显率为53.6%,对照组为20.0%%;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欣麦通试验组愈显率32.1%,对照组为20.0%;偏身感觉异常疗效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欣麦通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在改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方面与对照药同样有效.并在改善偏身感觉异常的统计学方面优于对照药物.

    作者:李宗衡;邹忆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丹参滴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06年10月符合我国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标准的来院就诊病人30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分别两次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E/A比值、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6 min步行耐量试验(6MWT)及24 h动态血压检测.结果 30例病人经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后临床表现、心功能及运动耐量实验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参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依那普利在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中能显著改善左室功能,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而且口服药量较小,不良反应轻微,尤其适合老年病人应用.

    作者:黄运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66例诊治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是当前危及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右室心肌梗死由于在心电图诊断、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上都有其不同于左室心肌梗死的特殊性,部分治疗策略同左室梗死甚至完全相反.因此,准确及时地诊治右室梗死对病人的预后极为重要.

    作者:王辉宇;赵光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眩晕辨治概况

    祖国医学之眩晕,西医多属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由脑动脉硬化、血黏度增高、颈椎病椎动脉受压等多种因素引起椎-基底动脉管腔变窄、血液流动速度缓慢,导致供血区域脑干、小脑、间脑、枕叶、颞叶等各组织一过性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以头晕、目眩、头痛等为主症,临床多见于中老年病人,中医药可根据病人不同表现固本培元治疗,减少眩晕的复发.现将近年来补益肝肾法治疗VBI性眩晕的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作者:刘涛;宋建新;苏秀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醒脑静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炎性因子和改善凝血-纤溶功能障碍的作用

    目的 探讨醒脑静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抗炎性因子的影响和改善凝血-纤溶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 2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安慰剂组与醒脑静组,各10只.结扎冠状动脉造成MIRI模型,分别在冠状动脉结扎前、结扎后1 h、再灌注后1 h,取心房血分别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肌酸激酶(CK)水平.同时观察各组梗死范围.结果 冠状动脉结扎后醒脑静组TNF-α、PAI-1、CK水平较安慰剂组显著降低(P<0.01),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小于安慰剂组(P<0.01).结论 醒脑静预处理对MIRI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作者:许耘红;吴沃栋;陈晞明;李文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硝酸甘油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32例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64例肺源性心脏痛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酸甘油联用卡托普利可提高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病人的疗效.

    作者:张彩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单双侧脑室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侧脑室引流方法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86例重度脑室出血病人采用双侧侧脑室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术(双侧引流组),并依据其治疗效果,同以前常规单侧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术的90例(单侧引流组)资料对照.结果 双侧引流组总有效率、病死率分别为82.56%、11.63%,与单侧引流组60.00%、24.4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侧引流组脑室出血清除时间、生活能力评分与单侧引流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侧侧脑室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操作简便,疗效好,适合于重度脑室出血病人的治疗.

    作者:权成峰;靳建华;焦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意义

    目的 观察急性病毒性心肌炎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意义,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人(观察组)进行CD3、CD4、CD8和NK细胞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并设正常人群作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CD8和NK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D4和Th/Tc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D3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人淋巴细胞亚群中CD4、CD8和NK细胞亚群异常增殖;而且Th/Tc比例失衡,揭示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有关.

    作者:何世东;张春来;高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抗震止痉胶囊Ⅱ号联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帕金森病(PD)病人的发病形式、首发症状、体征、理化检验进行临床分析,观察抗震止痉胶囊Ⅱ号联合美多巴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对30例住院的PD病人进行Webstcr症状评分,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验指标.病人均接受抗震止痉胶囊Ⅱ号联合美多巴治疗1个疗程,然后在病人出院时进行再次Websster症状评分,总结治疗效果.结果 在原有西药美多巴、金刚烷胺、安坦治疗基础上,加用抗震止痉胶囊Ⅱ号治疗后,Webster评分中度、重度病人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积分减少(P<0.05),轻度病人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为90%.积分在动作减少、强直、姿势改变、行走时上肢摆动减少、步态、震颤、面容、言语、自我照顾等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坐、起立运动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震止痉胶囊Ⅱ号联合美多巴治疗能明显改善PD病人的运动功能,临床疗效明显,无明显副反应.

    作者:周义先;鲍远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