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意义

何世东;张春来;高潮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 急性, T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 流式细胞术
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病毒性心肌炎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意义,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人(观察组)进行CD3、CD4、CD8和NK细胞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并设正常人群作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CD8和NK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D4和Th/Tc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D3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人淋巴细胞亚群中CD4、CD8和NK细胞亚群异常增殖;而且Th/Tc比例失衡,揭示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有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硝酸甘油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32例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64例肺源性心脏痛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酸甘油联用卡托普利可提高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病人的疗效.

    作者:张彩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意义

    目的 观察急性病毒性心肌炎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意义,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人(观察组)进行CD3、CD4、CD8和NK细胞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并设正常人群作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CD8和NK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D4和Th/Tc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D3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人淋巴细胞亚群中CD4、CD8和NK细胞亚群异常增殖;而且Th/Tc比例失衡,揭示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有关.

    作者:何世东;张春来;高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顽固性高血压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39例顽固性高血压病病人停用所有降压药、调脂药2周后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滴丸组和安慰剂组,复方丹参滴丸组予复方丹参滴丸10粒,每日3次.安慰剂组服用安慰剂.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血脂、血压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复方丹参滴丸组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与安慰剂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丹参滴丸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安慰剂组治疗后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可能通过改善血脂水平等机制对顽固性高血压病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有降低作用.

    作者:鲁永菊;周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单双侧脑室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侧脑室引流方法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86例重度脑室出血病人采用双侧侧脑室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术(双侧引流组),并依据其治疗效果,同以前常规单侧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术的90例(单侧引流组)资料对照.结果 双侧引流组总有效率、病死率分别为82.56%、11.63%,与单侧引流组60.00%、24.4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侧引流组脑室出血清除时间、生活能力评分与单侧引流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侧侧脑室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操作简便,疗效好,适合于重度脑室出血病人的治疗.

    作者:权成峰;靳建华;焦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干细胞的定向分化及中药干预的研究现况

    干细胞是一种具有无限自我复制能力和向多种细胞分化潜能的细胞.现在被广泛研究的有胚胎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前者指早期胚胎的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 cell),后者指存在于骨髓中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的干细胞.

    作者:臧志萍;曹晓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抗震止痉胶囊Ⅱ号联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帕金森病(PD)病人的发病形式、首发症状、体征、理化检验进行临床分析,观察抗震止痉胶囊Ⅱ号联合美多巴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对30例住院的PD病人进行Webstcr症状评分,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验指标.病人均接受抗震止痉胶囊Ⅱ号联合美多巴治疗1个疗程,然后在病人出院时进行再次Websster症状评分,总结治疗效果.结果 在原有西药美多巴、金刚烷胺、安坦治疗基础上,加用抗震止痉胶囊Ⅱ号治疗后,Webster评分中度、重度病人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积分减少(P<0.05),轻度病人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为90%.积分在动作减少、强直、姿势改变、行走时上肢摆动减少、步态、震颤、面容、言语、自我照顾等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坐、起立运动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震止痉胶囊Ⅱ号联合美多巴治疗能明显改善PD病人的运动功能,临床疗效明显,无明显副反应.

    作者:周义先;鲍远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鹿红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鹿红方(复方鹿红强心扩脉颗粒)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鹿红方治疗组(治疗组)27例和培哚普利(雅施达)对照组(对照组)23例.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为33.33%,心绞痛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62.96%,中医心绞痛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44.44%,中医心力衰竭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48.15%,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33.33%,心绞痛疾病疗效总有效率25.93%,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肌耗氧量及体重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鹿红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可以缓解心力衰竭、心绞痛中西医各项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华;杨婧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欣麦通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证候和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欣麦通胶囊针对脑梗死恢复期的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方法 选择已批准上市的同类功效药物为阳性对照,评价欣麦通胶囊治疗中医中风病中经络(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随机、双盲单模拟、平行对照、安全性、有效性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 欣麦通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病人综合疗效中愈显率为53.6%,对照组为20.0%%;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欣麦通试验组愈显率32.1%,对照组为20.0%;偏身感觉异常疗效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欣麦通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在改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方面与对照药同样有效.并在改善偏身感觉异常的统计学方面优于对照药物.

    作者:李宗衡;邹忆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阿斯综合征1例报道

    阿斯综合征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的、致命的缓慢性和快速性心律失常,引起心排血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意识丧失和晕厥等症状.临床上发病突然,病死率极高,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发生后需积极抢救.现将急性心肌梗死引发阿斯综合征1例病例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梁斌;杨志明;巩书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166例

    目的 总结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的临床表现、防治措施及预后.方法 对2000年2月-2002年5月住院治疗的急性脑血管病人中发生MODS的166例病人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66例病人中肾功能失常95例,糖代谢失常72例,胃肠道功能失常67例,肺功能失常48例,心脏功能失常43例.4个或4个以上脏器功能失常21例,死亡19例;3个脏器功能失常28例,死亡12例;2个脏器功能失常117例,死亡9例.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易并发MODS,且累及的脏器越多,病死率则越高.

    作者:周永运;孙淑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病人分为卡维地洛组和关托洛尔组,两组基础用药一致.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等指标,同时检测尿常规、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血压、心率等.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心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血压、心率、LVDd降低,LVEF升高(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卡维地洛组血压、LVDd降低,LVEF升高更显著(P<0.05);两组病人在治疗期间尿常规、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比美托洛尔占优势.卡维地洛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较为理想的药物.

    作者:张悟棠;李保;王敬萍;孔永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丹参滴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06年10月符合我国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标准的来院就诊病人30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分别两次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E/A比值、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6 min步行耐量试验(6MWT)及24 h动态血压检测.结果 30例病人经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后临床表现、心功能及运动耐量实验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参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依那普利在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中能显著改善左室功能,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而且口服药量较小,不良反应轻微,尤其适合老年病人应用.

    作者:黄运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0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20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临床疗效和外科治疗开颅血肿清除术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2005年20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对其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分析.结果 幕上出血、小脑出血手术越早、效果越好;幕上出血量在(50~99)mL,早期手术效果较好,大于100mL者效果差;脑干出血者手术效果差.结论 幕上、小脑的较大量出血应力争早期手术,脑干出血不宜手术治疗.

    作者:郝俊;张海燕;尤占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血府逐瘀汤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制及疗效.方法 将6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组加用中药复方丹参注射液和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均为100.0%(P>0.05).但治疗组复发率为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P<0.05).结论 血府逐疗汤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能降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复发率.

    作者:朱剑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结核性脑膜炎62例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合胞二磷胆碱辅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确切疗效.方法 将114例住院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常规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及胞二磷胆碱两个月,观察两组病人1年后的转归.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病人早期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合胞二磷胆碱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减少复发.

    作者:张慧清;刘风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33例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在给予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加用BiPAP呼吸机,采用鼻(面)罩BiPAP通气,观察治疗前后2 h的血气分析并监测频率、血压、发绀、肺部口罗音.结果 33例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应用BiPAP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等各指标显著改善(P<0.05).结论 无创性BiPAP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效果显著.

    作者:王力;王连生;沈成兴;朱爱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大剂量纳洛酮在抢救重度一氧化碳中毒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大剂量纳洛酮在抢救重度一氧化碳中毒中的应用.方法 将194例急性急度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纳洛酮.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催醒时间为(5.08±1.52)h,与对照组(10.7±3.6)h比较明显缩短,且临床治愈率为100%,也高于对照组的85%.结论 大剂量纳洛酮可明显缩短催醒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李学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脑梗死后痴呆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痴呆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脑梗死后痴呆的早期治疗和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102例脑梗死病人在住院期间行临床和智能评估、头颅MRI检查,并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高龄、男性、文化程度低、高血压、糖尿病、病灶数目多、体积大、左半球或双侧半球病变为脑梗死后痴呆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脑梗死后痴呆是由多因素决定的,积极干预危险因素,对早期治疗和预防痴呆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蓉;于源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眩晕辨治概况

    祖国医学之眩晕,西医多属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由脑动脉硬化、血黏度增高、颈椎病椎动脉受压等多种因素引起椎-基底动脉管腔变窄、血液流动速度缓慢,导致供血区域脑干、小脑、间脑、枕叶、颞叶等各组织一过性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以头晕、目眩、头痛等为主症,临床多见于中老年病人,中医药可根据病人不同表现固本培元治疗,减少眩晕的复发.现将近年来补益肝肾法治疗VBI性眩晕的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作者:刘涛;宋建新;苏秀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金特佳治疗颅脑损伤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金特佳注射液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8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输注金特佳20 mL,每日1次,连用15 d;对照组69例,仅采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脑水肿改善总有效率为75.36%,对照组为42.0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颅内血肿吸收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金特佳注射液治疗颅脑损伤病人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耿煜;刘利群;张振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