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泽冠心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1例

沈海俊;孙玉秋

关键词:金泽冠心片, 不稳定型心绞痛, 单硝酸异山梨酯
摘要:目的 观察金泽冠心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100例UAP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金泽冠心片,对照组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片.观察其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2%、80.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3%、55.1%(P<0.05).结论 金泽冠心片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和心功能,是治疗UAP的有效中药.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相关文献
  • 血塞通软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目的 观察血塞通软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血塞通软胶囊,每次120 mg,每日2次口服,2周后改为每次60 mg,每日2次口服,同时低分子肝素钙6 150 U,皮下注射,每12 h 1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67.3%,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分别为26.9%、69.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生率、心电图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血塞通软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孔印琢;张洪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解毒通络法对血栓形成大鼠AT-Ⅲ活性及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解毒通络合剂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尾部血栓长度、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84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阿司匹林组、通心络组及解毒通络合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2只.灌胃时间1个月,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6组均用角叉菜胶构建尾部血栓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的黑尾长度,抽静脉血查AT-Ⅲ活性、D-二聚体含量.结果 大鼠造模48 h、72 h后解毒通络合剂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阿司匹林组、解毒通络合剂低剂量组相比,黑尾长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解毒通络合剂各组与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阿司匹林组相比,D-二聚体含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中剂量解毒通络合剂有减轻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尾部血栓形成的作用.中、高剂量解毒通络合剂能明显提高实验大鼠的D-二聚体含量,增强继发性纤溶作用,从而减轻血栓形成.

    作者:王鹂;魏陵博;彭敏;丁书文;戎冬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脑血灵颗粒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细胞凋亡及Bcl-2、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脑血灵颗粒对脑出血大鼠脑细胞凋亡及Bcl-2、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自体血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实验组给予大剂量脑血灵颗粒,华佗再造丸为阳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通过TUNEL法检测原位凋亡细胞,免疫组化、原位杂交、Western-blot检测Bcl-2、Caspase-3等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在脑栽出血造模后7 d,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Bcl-2表达明显下降,Caspase-3表达明显上升;脑血灵颗粒剂及华佗再造丸均能使细胞凋亡的数量减少,同时增加Bcl-2的表达,降低Gaspase-3的表达;脑血灵颗粒剂组与华佗再造丸组比较,TUNEL阳性细胞数、Bcl-2表达的降低幅度及Caspase-3表达的上升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灵颗粒具有显著的抗凋亡活性,从而对脑出血后的继发性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郑安;叶钦勇;林求诚;黄华品;刘楠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四川省德阳市2003年颅脑损伤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德阳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对本地区2003年度颅脑损伤的发生及其救治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跟踪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唐运涛;陈宏刚;冯爱平;陈浩;赖国友;邓安;杨万伦;张平富;叶景熙;刘伦波;刘俊波;韩阳云;李萍;黄启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参桂胶囊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桂胶囊对高血压病病人血压的影响.方法 78例高血压病病人在常规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参桂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 78例病人显效64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44%.结论 参桂胶囊对高血压病有一定降压作用.

    作者:郭泉滢;钟平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脑缺血的关系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属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成员,是一种与组织代谢和细胞分化、增殖有关的细胞因子.它来源于体内许多细胞,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机制发挥作用.近年研究发现,IGF-1对维持神经细胞生存、生长和损伤后修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3],被认为与缺血性脑损害修复密切相关.

    作者:莫国焕;曾祥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

    目的 比较微创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的疗效,评价微创术的手术时机.方法 选择2001年-2005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163例,其中微创手术79例,内科治疗84例.结果 治疗两周时微创手术组卒中量表评分(SSS)高于内科治疗组(P<0.001),6 h~24 h手术组早期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其他时间组.结论 微创清除术可显著改善脑出血的早期神经功能,降低病死率,但后期效果有待再评价,(6~24)h是佳手术时机.

    作者:刘毅;蒋开夫;王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冠脉宁对不同证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白细胞介素-8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发病的分子生物机制及益气活血中药冠脉宁对白细胞介素-8(IL-8)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9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冠脉宁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36名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用药前治疗组、对照组IL-8变化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前治疗组及对照组IL-8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不同证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及对照组IL-8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对照组IL-8均接近健康对照组.结论 中药冠脉宁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IL-8;检测IL-8可为急性心肌梗死及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张三林;倪军;卫世强;孙新医;戴启宇;苏峰;张铁松;郭国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丹红注射液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后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目的 研究倍通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后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对照组(时照组)、倍通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建立大鼠自体血栓局灶脑缺血模型,各组分别于1 d、3 d、5 d取大鼠脑组织,测定NOS及诱导型(iNOS)的活性.结果 治疗组大鼠脑组织总NOS和iNOS活性在造模后的各时间点(1 d、3d、5 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倍通注射液可通过抑制总NOS和iNOS活性,减少NO释放,对大鼠局灶脑缺血脑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邓芬;胡长林;谢运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刘绍武调心汤应用论述

    刘绍武先生是山西省名老中医,也是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之一,毕生研究<伤寒杂病论>,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出了三部六病学说.对众多疑难杂症均有独到见解,并提出协调疗法的治疗原则,解决这些临床中棘手的问题,调心汤就是这众多方剂中有代表性的一个.

    作者:刘剑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清肌钙蛋白Ⅰ(cTn I)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ACS病人76例,入院后立即抽取肘静脉血测定血清cTn Ⅰ水平,并观察病人住院期间和随访30 d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76例ACS病人中,血清cTn Ⅰ值增高(≥0.16 ng/mL)者32例,在30 d随访中cTn Ⅰ增高组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明显高于cTn Ⅰ正常组(P<0.05).结论 血清cTn Ⅰ值增高是ACS病人预后预测因素,并且是ACS病人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巩怀征;刘霞;姜硕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低血糖偏瘫10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低血糖症状,如心动过速、多汗、精神意识状态的改变等已被人们所熟知,然而低血糖以偏瘫为主要表现时,临床上少见并且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病.现将2001年-2006年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例低血糖偏瘫病人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王立恒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应用降纤酶治疗脑梗死60例

    目的 观察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脑梗死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应用降纤酶治疗;对照组60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7%(P<0.05).结论 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且副反应少,使用方便.

    作者:王月环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丹红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壁炎症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模型血管壁炎症的影响.方法 36只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高胆固醇组(HC组)、高胆固醇加氟伐他汀组(FC组)和高胆固醇加丹红注射液组(DC组);组织形态学分析AS斑块/内膜面积比值及斑块厚处内膜厚度/中膜厚度比值;酶法检测血脂;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主动脉弓血管壁核转录因子κB(NF-κB)含量.结果 DC组与HC组比较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降低(P<0.05),血管AS病变显著减轻(P<0.05),血管壁NF-κB及血清hs-CR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对实验性AS家兔血管壁炎症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管高峰;华先平;王琳;杜令;孔祥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脑心通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结果 治疗后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结论 脑心通胶囊是较理想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纯天然中药制剂.

    作者:顾立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126例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服药两周各观察疗效及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等.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84.4%,心电图疗效为总有效率为84.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3%、67.7%(P<0.01);治疗后两组病人每天心绞痛症状及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片的消耗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 曲症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

    作者:曹中有;郝江天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58例心脏骤停抢救体会

    心脏骤停(CA)在院前急救中是紧急的危险情况之一,病死率高.经过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持(ALS),终实现心肺复苏(CPR)的成功.心肺复苏是急诊医学的重要课题,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如何进一步提高院前对心脏骤停病人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是院前急救医师不断思考的问题.现对太原市中意友好急救中心组织抢救的58例心脏骤停病人的资料,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军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类型及卒中部位回顾性分析

    脑卒中后癫痫是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现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68例卒中后癫痫病人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郜立红;赵秀杰;刘颖慧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高血压病病人静息心率增加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病人静息心率(RHR)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将入选的66例高血压病CHD病人分为心肌梗死(AMI)组31例,心绞痛(AP)组35例,高血压组(对照组)40例.所有病人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取22:00~06:00时段的每小时平均心率来计算RHR.结果 AMI组RHR(77.2±8.2)/min,显著快于对照组的(68.6±7.4)/min(P<0.01);AP组RHR(72.9±7.8)/min,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AMI组RHR亦明显快于AP组(P<0.05).结论 高血压病病人RHR增加与CHD危险性密切相关,是CHD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CHD事件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陈园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络泰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络泰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活化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应用洛秦注射液:应用流式细胞仪(FCM)对6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人和6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血小板活化功能的检测,测定血小板活化依赖性颗粒膜蛋白(CD62p)、血小板糖蛋白GPⅡb/GPⅢa复合物的数值.对照组CD62p,GPⅡb/GPⅢa复合物的变化以及应用洛秦注射液;治疗组用药前后CD62p,GPⅡb/GPⅢa复合物的变化.结果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CD62p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其CD62p的均值(2.51±0.68)较对照组(2.89±0.92)下降;治疗组治疗后GPⅡb/GPⅢb的均值(92.72±7.15)较对照组的(98.81±8.53)下降,治疗后治疗组CD62p、GPⅡb/GPⅢb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肺心病病人存在血小板功能活化;络泰注射液对肺心病病人血小板的活化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万颖;董昆芸;吴敏;师红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