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蒋开夫;王东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病人静息心率(RHR)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将入选的66例高血压病CHD病人分为心肌梗死(AMI)组31例,心绞痛(AP)组35例,高血压组(对照组)40例.所有病人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取22:00~06:00时段的每小时平均心率来计算RHR.结果 AMI组RHR(77.2±8.2)/min,显著快于对照组的(68.6±7.4)/min(P<0.01);AP组RHR(72.9±7.8)/min,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AMI组RHR亦明显快于AP组(P<0.05).结论 高血压病病人RHR增加与CHD危险性密切相关,是CHD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CHD事件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陈园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养心通脉片对动脉粥样硬化白兔斑块面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和新生血管数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利用高脂饲料喂养白兔造模,模型组用双蒸水灌胃,养心通脉片组用养心通脉片药液灌胃,辛伐他汀片组用辛伐他汀片药液灌胃.1个月后,取白兔主动脉,常规染色观察斑块面积,免疫组化法观察bFGF表达和新生血管数.结果 养心通脉片组、辛伐他汀片组与模型组主动脉斑块面积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斑块中均可见棕黄色bFGF表达,养心通脉片组和辛伐他汀片组表达较少,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斑块中均可见>10μm的颗粒,养心通脉片组与辛伐他汀片组颗粒较少,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养心通脉片在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后,通过影响斑块面积、bFGF表达和新生血管数来有效地逆转或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作者:胡志希;袁肇凯;杨涛;黄献平;明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祖国医学心主神明与冠心病病人的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65例冠心病病人和20名正常人进行量表问卷及电生理检查.结果 冠心病病人SCL-90总分、Hamiltion抑郁焦虑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结论 冠心病病人存在着认知障碍,心主神明与冠心病病人认知障碍存在一定关系.
作者:曹雪明;张泉;郑重;朱娜;毕榕;刘晋利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对老年人冠心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稳心颗粒,对照组口服普罗帕酮(心律平).4周为1个疗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各做心电图、Holter、血尿常规、肝肾功能1次.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3.33%,显效率53.33%;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1.67%,显效率为51.67%,两组心电图疗效相近(P>0.05).Holter改变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67%,显效率为3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0%,显效率为31.6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6.67%,显效率为5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显效率为41.67%.结论 稳心颗粒抗老年人室性期前收缩的作用与心律平相当,还可改善冠心病临床症状.
作者:王万华;徐显华;钟景页;薛亚琴;沈国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服药两周各观察疗效及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等.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84.4%,心电图疗效为总有效率为84.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3%、67.7%(P<0.01);治疗后两组病人每天心绞痛症状及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片的消耗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 曲症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
作者:曹中有;郝江天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对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 将48例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口服美西律(慢心律)150mg加稳心颗粒9g,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慢心律1 50mg,每日3次,疗程均为8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优于对照的87.00%(P<0.05),且在起效时间、复发率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药合用治疗室性早搏见效快、疗效好,且复发率低.
作者:刘双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择2002年4月-2005年1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病人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4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100 mL加入5%葡萄糖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3周为一个疗程:联合应用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3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87.50%、58.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82%、36.36%(P<0.05或P<0.01).治疗组病死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并能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
作者:李永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在基层医院开展卒中单元医疗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90例病人实施自行设计的卒中单元医疗模式(观察组),并与80例传统治疗(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显效率为70.0%、总有效率为92.2%,高于对照组的37.5%、78.8%(P<0.01或P<0.05),常见4种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脑卒中急性期实施卒中单元医疗模式效果优于传统治疗.
作者:卢奕南;尹梅祥;马艳青;李月清;黎锦如;文秀红;张广智;黎雪芳;闵水平;卓友光;罗素萍;杨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房室结双径路中慢径传导伴蝉联现象的心电图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30例房室结双径路经食管心房分级递增起搏中慢径传导伴蝉联现象的心电图改变.结果 慢径传导伴蝉联现象可表现为慢径连续1:1传导及快-慢径交互下传和文氏周期中慢径多比例传导.结论 慢径传导件蝉联现象的心电图表现对诊断房室结双径路有重要价值.
作者:代自立;楚咏晗;张永庆;夏琰;符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德阳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对本地区2003年度颅脑损伤的发生及其救治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跟踪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唐运涛;陈宏刚;冯爱平;陈浩;赖国友;邓安;杨万伦;张平富;叶景熙;刘伦波;刘俊波;韩阳云;李萍;黄启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脑血灵颗粒对脑出血大鼠脑细胞凋亡及Bcl-2、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自体血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实验组给予大剂量脑血灵颗粒,华佗再造丸为阳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通过TUNEL法检测原位凋亡细胞,免疫组化、原位杂交、Western-blot检测Bcl-2、Caspase-3等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 在脑栽出血造模后7 d,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Bcl-2表达明显下降,Caspase-3表达明显上升;脑血灵颗粒剂及华佗再造丸均能使细胞凋亡的数量减少,同时增加Bcl-2的表达,降低Gaspase-3的表达;脑血灵颗粒剂组与华佗再造丸组比较,TUNEL阳性细胞数、Bcl-2表达的降低幅度及Caspase-3表达的上升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灵颗粒具有显著的抗凋亡活性,从而对脑出血后的继发性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郑安;叶钦勇;林求诚;黄华品;刘楠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已成为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病人合并脑血管病发生率较非糖尿病病人高(2~3)倍,特别是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发病率远远高于脑出血.现将1998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人院的67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慧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发病的分子生物机制及益气活血中药冠脉宁对白细胞介素-8(IL-8)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9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冠脉宁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36名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用药前治疗组、对照组IL-8变化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前治疗组及对照组IL-8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不同证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及对照组IL-8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对照组IL-8均接近健康对照组.结论 中药冠脉宁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IL-8;检测IL-8可为急性心肌梗死及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张三林;倪军;卫世强;孙新医;戴启宇;苏峰;张铁松;郭国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络泰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活化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应用洛秦注射液:应用流式细胞仪(FCM)对6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人和6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血小板活化功能的检测,测定血小板活化依赖性颗粒膜蛋白(CD62p)、血小板糖蛋白GPⅡb/GPⅢa复合物的数值.对照组CD62p,GPⅡb/GPⅢa复合物的变化以及应用洛秦注射液;治疗组用药前后CD62p,GPⅡb/GPⅢa复合物的变化.结果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CD62p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其CD62p的均值(2.51±0.68)较对照组(2.89±0.92)下降;治疗组治疗后GPⅡb/GPⅢb的均值(92.72±7.15)较对照组的(98.81±8.53)下降,治疗后治疗组CD62p、GPⅡb/GPⅢb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肺心病病人存在血小板功能活化;络泰注射液对肺心病病人血小板的活化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万颖;董昆芸;吴敏;师红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模型血管壁炎症的影响.方法 36只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高胆固醇组(HC组)、高胆固醇加氟伐他汀组(FC组)和高胆固醇加丹红注射液组(DC组);组织形态学分析AS斑块/内膜面积比值及斑块厚处内膜厚度/中膜厚度比值;酶法检测血脂;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主动脉弓血管壁核转录因子κB(NF-κB)含量.结果 DC组与HC组比较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降低(P<0.05),血管AS病变显著减轻(P<0.05),血管壁NF-κB及血清hs-CR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对实验性AS家兔血管壁炎症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管高峰;华先平;王琳;杜令;孔祥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刘绍武先生是山西省名老中医,也是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之一,毕生研究<伤寒杂病论>,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出了三部六病学说.对众多疑难杂症均有独到见解,并提出协调疗法的治疗原则,解决这些临床中棘手的问题,调心汤就是这众多方剂中有代表性的一个.
作者:刘剑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参桂胶囊对高血压病病人血压的影响.方法 78例高血压病病人在常规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参桂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 78例病人显效64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44%.结论 参桂胶囊对高血压病有一定降压作用.
作者:郭泉滢;钟平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中医(激光)血疗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74例中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88例)和对照组(86例),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补阳还五汤和低能量激光血管内照射血液疗法(ILIB);对照组仅口服中药补阳还五汤.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70.45%高于对照组的55.81%(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与激光血疗法治疗中风病气虚血瘀证,可活血化瘀、扶正固本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冷启宁;张春妮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多在青春期起病,女性多见.目前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临床应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76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维全;梁丽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急性脑血管病病人血液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情况,探讨NO在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硝酸酶还原法分别测定25例脑梗死、31例脑出血和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入院3 d内的NO含量.结果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梗死病人血液NO含量均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血液NO含量又较脑梗死病人高(P<0.05).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存在高水平的血液NO含量,脑血管病人NO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NO可能参与了急性脑血管病的病理过程.
作者:徐辉;徐国祥;李介华;潘桂常;陶熙民;冯建容;余炳坚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