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顺利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亚群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8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HIV组与AIDS组.入院后均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分离送检,采用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对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进行计数,并计算CD4+/CD8+比值,以全自动病毒载量仪检测HIV病毒载量.结果 HIV组CD3+、CD4+数目多于AIDS组,CD4+/CD8+水平高于AIDS组,HIV RNA载量小于AI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 RNA载量水平与CD3+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D4+、CD4+/CD8+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亚群CD4+、CD4+/CD8+与病毒载量呈负相关,随病毒载量水平升高,患者免疫功能亦会明显下降.
作者:孔庆飞;班立芳;刘春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长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构建气腹10.0 min后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变化情况及麻醉诱导前后心率(HR)、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PETCO2、SpO2、RR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HR、DBP和S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观察组HR、DBP和SBP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效果显著优于舒芬太尼,有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患沟通技巧对神经内科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在长垣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8例神经内科患者,按治疗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优质护患沟通技巧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患者应用优质护患沟通技巧,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谢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开封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60例拟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AMD和HAMA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和HAMA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获取较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亢慧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ysC与MALB/SCr比值对2型DN的早期诊价值.方法 选取淮滨县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2型DM患者,其中2型DM合并尿蛋白阴性患者50例(A组),合并尿蛋白弱阳性患者30例(B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C组),对3组患者CysC、肌酐水平及MALB/SCr比值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的CysC与MALB/SCr比值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B组患者测量值显著高于A组(P<0.05),且随着患者病情加重,各指标浓度逐渐增高.A组患者采用CysC联合MALB/SCr比值诊断阳性率为60%,明显高于单项检查.结论 CysC与MALB/SCr比值在2型DN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检验价值,联合测定可以提高早期诊断阳性率.
作者:刘洪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析76例结肠大息肉内镜下应用尼龙绳结扎环的护理配合体会.方法 消化道大息肉直径≥2 cm先行尼龙绳套扎,再行高频电凝切除,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中医护默契配合,术后强调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76例均为一次性完整切除,护理配合贯穿于黏膜下注射、尼龙绳、圈套器、钛夹、电凝切除等内镜技术,成功率100%.均无穿孔,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 护士必须熟练操作步骤,动作轻巧准确,掌握技术要领,医护默契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王俊梅;荆会霞;赵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皮下可调式负压冲洗引流技术在预防腹部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对60例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高危因素患者实施可调式负压冲洗引流观察.结果 全组60例腹部手术高危切口患者术后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及皮下积液,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为(9.2±2.3)d,平均换药次数为(3.5±1.8)次,平均住院天数为(12.5±1.6)d.结论 皮下可调式负压冲洗引流治疗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有效预防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等切口相关并发症.
作者:程科;庄競;李保东;刘永刚;王金榜;李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心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LVDd、LVDs、FS、LVEF及心功能分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LVDd、LVDs明显低于对照组,FS、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8.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疗法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杨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Hyper-CVAD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复发难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均予以Hyper-CVAD方案治疗,统计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51例患者经治疗,未缓解2例,部分缓解10例,完全缓解39例,总有效率为96.08%;治疗后出现2例感染,1例黏膜炎,1例肝功能损害,1例胃肠毒性,1例神经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结论 对复发难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给予Hyper-CVAD方案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纪国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超短波加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过敏性鼻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给予所有患者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每天早晚各1次,每侧鼻腔喷1次,连续治疗1个月.在此基础上采用USW-A超短波电疗机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短波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40)和优质组(n=40),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优质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优质组患者护理后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病区管理、健康教育、关爱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段德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对院外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3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1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院外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
作者:弓永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妊娠子痫患者的凝血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5月夏邑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妊娠子痫产妇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观察两组产妇治疗后凝血功能改善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产妇凝血功能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死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子痫产妇采用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产妇凝血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妊娠结局好,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郑素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老年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替莫唑胺同步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来开封市肿瘤医院收治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术后老年患者60例,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行调强放疗,治疗组行调强放疗+替莫唑胺,对比疗效.结果 治疗组平均生存周期为(21.4±3.6)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生存周期(12.6±2.7)个月(P<0.05);治疗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术后采用调强放疗+替莫唑胺共同治疗效果更明显,能有效提高生存率,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民杰;夏玉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系统化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济源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2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治疗依从性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治疗依从性(90.3%)高于对照组(5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88.7%)优于对照组(6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系统化护理可显著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提升其家属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穴位热敷加穴位注射治疗老年疝修补术后急性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广州市越秀区中医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疝修补术后急性尿潴留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穴位热敷加穴位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穴位热敷加穴位注射治疗老年疝修补术后急性尿潴留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卓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卢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硝普钠及多巴胺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慢性心衰患者硝普钠及多巴胺联合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翟银枝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2例早期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施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灶以左半结肠多,占78.13%;内镜下隆起型比例高(62.50%),平坦型比例低(12.50%);手术时间为40~130 min;整块切除率为100%,治愈性切除率为93.75%;迟发性出血、术后感染各1例,对症处理后痊愈,无穿孔病例;随访未见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满意,且微创、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鹏;花亚伟;张占东;杨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ICL植入术矫正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屈光回退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漯河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屈光回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的裸眼视力与屈光度均优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2个月的裸眼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的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L植入术矫正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屈光回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矫正视力,恢复屈光度,并发症少,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行气管切开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康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与术后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效果较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卫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