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春梅
目的 对比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邓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82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甲状腺瘤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将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比较,改良小切口手术可减少甲状腺瘤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肖拥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血清TNF-α水平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焦作市中医院进行手术的7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实施全身麻醉.比较两组认知功能以及血清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术后1 d内的MM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TNF-α水平均上升,且对照组术后12 h、术后1 d以及术后3 d的TNF-α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硬膜外麻醉相比,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血清TNF-α水平和术后认知功能具有显著的影响.
作者:赵鹏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共82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以传统护理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研究组则以循证护理方式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计划,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对高血压控制标准、饮食标准、长期服用降压药、与遗传的关系、与抽烟饮酒的关系、与情绪的关系、与运动的关系、损害的靶器官等认知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服药依从性、自我监测血压、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酒、保持良好心态及适量运动等健康行为出现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高血压患者以循证为依据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善其健康行为,对疾病的治疗与预后意义重大,建议临床加以重视并推广.
作者:陈慧;荣志宏;徐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比分析丙泊酚泵注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在广州市白云区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的68例小儿患者实施麻醉,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4例采用丙泊酚泵注麻醉,观察组34例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手术患者应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方式,镇静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容易被患儿和家长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荣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患者均接受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进行随访,观察切口、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统计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64例患者术后均获得4~26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45±3.27)个月,63例手术切口一期愈合,1例切口皮缘出现部分坏死,经对症治疗后结痂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为1.56%(1/64),均未出现伤口深部感染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为5~13周,平均(8.96±2.34)周;末次随访显示,差2例,中8例,良17例,优37例,优良率为84.38%(54/64).结论 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应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复位骨折,且并发症发生较少.
作者:任朝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干扰素联合炎唬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及对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商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炎琥宁,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IgM、IgA、IgG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观察组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可显著改善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王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溶栓后PCI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解放军第152中心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7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pPCI治疗,观察组采用溶栓后PCI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及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及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术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栓后PCI与p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效果相当,在选择治疗方式上,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做出判断.
作者:王永乐;张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院内获得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开封市第二中医院收治的72例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行综合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春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在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中应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扶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悬吊组和提肌组,各43例.悬吊组行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进行矫正治疗,提肌组实施上睑提肌缩短徙前矫正术.比较两组矫正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悬吊组矫正满意率高于提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提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采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能够显著改善矫正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杜素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罗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崔振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于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在信阳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经内镜确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涂莹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联合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测在冠心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洛阳市中心医院92例冠心病为观察组,依据是否并发缺血性脑卒中分为观察A组34例(并发缺血性脑卒中)、观察B组58例(未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并抽取同期46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比较3组血清HCY、LDL-C、HDL-C水平,观察A组不同缺血性脑卒中病情患者(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HCY、LDL-C、HDL-C水平.结果 观察A组、观察B组血清HCY、LDL-C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观察A组高于观察B组,观察A组、观察B组血清HDL-C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且观察A组低于观察B组(P<0.05);观察A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HCY、LDL-C水平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观察A组、观察B组血清HDL-C水平均低于轻度组,且重度组低于中度组(P<0.05).结论 血清HCY、LDL-C、HDL-C水平与冠心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发生进展具有密切关系,对冠心病患者上述指标加以检测有助于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及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王铮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比电脑验光仪、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Pentacam)3种仪器测量角膜前表面曲率有无差异,并对3种测量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方法 对开封市中心医院眼病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就诊的82例青少年近视患者,利用3种不同仪器分别测量角膜前表面垂直、水平角膜曲率及平均值,测量由专人负责,每种仪器每眼重复测量3次,用SPSS 17.0软件对测量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种仪器测量的角膜垂直曲率、水平曲率及平均曲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自动电脑验光仪,IOL master、Pentacam 3种仪器测量角膜前表面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较好的一致性,可相互代替使用,又各有优势,临床医生可根据各自医院和患者的情况选择使用.
作者:马建霞;高芬;朱珂珂;杨胜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参附注射液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恩平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心源性休克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与单药组.单药组采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联合组采用参附注射液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源性休克死亡率,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源性休克死亡率(3.45%)低于单药组(25.00%),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心功能变化优于单药组,心率升高、胃肠道反应、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心源性休克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
作者:郑浪宁;梁飘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泪囊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5月东莞市常平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慢性泪囊炎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9例.两组均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慢性泪囊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且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香淑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化肝解毒汤联合干扰素(α-1b干扰素)治疗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通许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口服苦参素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化肝解毒汤联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的肝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AST、ALT、TBi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化肝解毒汤联合干扰素治疗乙肝患者,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汤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手术修补结合奥美拉唑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于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在固始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手术修补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修补结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手术修补结合奥美拉唑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长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对支气管炎合并心肌炎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在民权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支气管炎合并心肌炎患儿7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儿的平均体温恢复时间、支气管炎治疗效果和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体温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治疗支气管炎合并心肌炎患儿具有显著效果,可改善患儿心功能.
作者:王春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平舆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妇产科住院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妇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安全有效,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姚瑞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所选病例为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郸城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实施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梗死相关血管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术进行检查.按照心电图检查结果,将140例患者分为A组(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n=38)、B组(心电图aVR导联ST段未偏移,n=75)、C组(心电图aVR导联ST段压低,n=27).结果 A组、C组单支血管病变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三支血管病变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左前降支近段及左主干病变比例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实施心电图检查的效果显著,其中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在急性心肌梗死血管病变支数、梗死相关血管部位、不良事件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素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