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D打印技术在复杂初次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

彭高峰;杨良锁;徐向峰;李付彬;李杰峰;金艳南;王庆东;康乐

关键词:复杂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 3D打印技术, 三维成像
摘要: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复杂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拟行复杂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研究组辅以3D打印技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HSS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股骨与胫骨机械轴夹角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复杂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过程中,辅以3D打印技术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低分子肝素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低分子肝素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实施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7.80%高于对照组6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守川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下肾盏结石患者结石残留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下肾盏结石患者结石残留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周口市人民医院2010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53例下肾盏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7例下肾盏结石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情况、结石残留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结石残留率为1.75% (1/57),低于对照组的22.64%(1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02% (4/57),低于对照组的35.85%(1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下肾盏结石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结石残留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军民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8月沁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胆结石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及术后肠粘连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粘连发生率5.5%低于对照组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小创伤,促进疾病康复,降低术后肠粘连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郎顺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牵引复位有效制动治疗发育型髋关节脱位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发育型髋关节脱位采用牵引复位有效制动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发育型髋关节脱位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牵引复位有效制动治疗.将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对照组实施术前检查、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等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髋关节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石膏拆除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发育型髋关节脱位患者采用牵引复位有效制动治疗的过程中,对其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CD-UCG联合血清h-FABP、cTnI水平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符合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UCG)联合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符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民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52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CD-UCG检查及血清h-FABP、c附水平检测.比较两组不同时间段(发病/入院0~3、3~6、6~24 h)血清h-FABP、cTnI水平,并分析CD-UCG检查与血清h-FABP、cTnI水平检测联合与否对AMI的诊断符合率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病0~3、3~6、6~24 h血清h-FABP、cTn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相应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D-UCG联合血清h-FABP、cTnI水平检测对AMI的诊断符合率为100%,高于三者单独检测诊断符合率(86.54%、84.62%、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UCG联合血清h-FABP、cTnI水平检测诊断AMI,可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减少漏诊,为临床尽早制定有效治疗方案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作者:王孝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及漏诊分析

    目的 分析血液细胞形态学的误诊及漏诊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70例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液形态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发生误诊以及漏诊的原因,并探索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 20例患者经形态学检查诊断为肝细胞性黄疸,生化检查+形态学检查确诊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误诊、漏诊10例,误诊、漏诊率50%;误诊为双性贫血20例患者联合检查诊断为冷凝集综合征,误诊漏诊12例,误诊漏诊率60%;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17例患者联合检查诊断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误诊、漏诊6例,误诊、漏诊率35.3%;误诊为急性白血病13例患者联合检查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误诊、漏诊5例,误诊、漏诊率38.5%.结论 血液细胞形态学中的误诊及漏诊现象在各医疗机构中较为常见,主要与检验科室人员的素质、管理制度缺失存在相关性,临床实践中要以此为基础采取措施进行改进,进而提高血液形态学检验的精准度.

    作者:王琦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舒缓护理在终末期白血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舒缓护理在终末期白血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9月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46例终末期白血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舒缓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30%,高于对照组6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缓护理应用于终末期白血病患者护理中,能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趁红;朱芳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PDCA循环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PDCA循环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8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PDCA循环模式的健康教育,统计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69.94 ±8.27)分高于对照组(60.08±7.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829,P=0.000).结论 PDCA循环模式的健康教育应用于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丽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氧化应激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 分析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氧化应激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泌阳县人民医院2015-2016年收治的10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方式,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加全身麻醉,记录两组患者氧化应激评分及血糖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及术后1d应激反应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切皮前、手术1h、手术结束和术后1d的血糖水平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加全麻在老年腹部手术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有利于合理控制血糖水平,比单纯全身麻醉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作者:张军礼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栾川县中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拟行外科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外科术后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止痛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24h的睡眠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及止痛药物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24 h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外科手术患者中可有效降低术后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爱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正阳县人民医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16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入选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8),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连续治疗72 h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停药后随访1周,统计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头痛、腹痛、皮疹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停药1周内再出血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对照组为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再出血3例(5.2%),对照组8例(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明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8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即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模式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1周心绞痛发作情况以及随访6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稳定状态、躯体活动受限程度、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度等SA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再发心绞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能够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控制效果,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常桂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对癫痫患者脂代谢指标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对癫痫患者脂代谢指标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野县中医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癫痫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拉莫三嗪治疗.比较两组脂代谢水平、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脂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注意力、延迟记忆、认知能力评分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过程中仅有2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不良症状消失.结论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治疗癫痫患者可有效控制机体脂代谢水平,提高认知功能,且用药安全.

    作者:修成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个性化护理模式对耳鼻喉科围手术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耳鼻喉科围手术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月6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拟行手术治疗患者725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368例)与对照组(357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心理健康状况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SAS、SDS评分、心理健康状况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研究组SAS、SDS评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方面心理健康状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在技术水平、健康教育、关爱患者、服务态度和心理支持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方面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改善耳鼻喉科围手术期患者情绪状态、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在耳鼻喉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侯丽辉;洛传博;孔慧慧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优质护理在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25,P<0.05).结论 对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梁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阿司匹林在有脑出血史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中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在有脑出血史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复发中的预防效果,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于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有脑出血史IS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3例无脑出血史IS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和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1 a后IS复发率、脑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IS复发率为6.98%(3/43)、脑出血发生率为4.65%(2/43)与对照组的2.33%(1/43)、2.33%(1/4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4%)与对照组(6.9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初发IS患者相比,对有脑出血史IS患者应用阿司匹林,不会增加IS及脑出血发生风险,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吴魏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河南省直公务员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度评估

    目的 了解河南省直公务员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现状,评估该群体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ischem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s,IVCD)发病危险度.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 211名35~ 59岁河南省直在职公务员体检报告,进行补充调查;对抽取人员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现状调查分析,并使用“国人IVCD 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表”简易模型进行危险度评估.结果 在体质量指数(BMI)、血脂、血压、糖尿病、吸烟5个危险因素方面,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男性健康状况差于女性;血脂异常和糖尿病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两性ICVD绝对危险度平均值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各年龄组两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绝对危险度<10%的占94.1%,≥10%的占5.9%;女性绝对危险度<10%的占96.8%,≥10%的占3.2%;危险度分布在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VD各主要危险因素在绝对危险度≥10%和<10%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河南省直公务员ICVD发病危险度处于较高水平,建议在公务员队伍中开展有效的健康管理.ICVD评估方法适用于高危人群筛查,但在指标得分的权重上有待于进一步的权衡和完善.

    作者:滕军燕;魏艳萍;苏丰鸣;郭智萍;陈利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品管圈活动对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手术室2015年10-12月参与手术的护士856人次为品管圈前组(A组).2016年3-5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参与手术的护士923人次为品管圈改进组(B组).比较两组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率.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B组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水平.

    作者:李慧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血液净化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接受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7d后,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效果理想,能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广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措施降低发病风险,促进正常分娩,降低母婴死亡率.方法 选取16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3例并发胎盘植入患者列为研究组,剩余137例患者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引发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流产次数、产后出血量、剖宫产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子宫切除率、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起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较多,如年龄、流产次数、剖宫产史、产后大出血史等,建议强化产前检查,同时做好子宫切除准备,以减少对母婴的危害,改善结局.

    作者:朱莉姗 刊期: 2017年第16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