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血流量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柴涛;赵子秀;王淑华

关键词:血流量,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 睡眠质量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血流量的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对慢性肾衰竭 CKD 5期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 MHD(3次/周)患者60例,随机分为 A、B、C 3组,研究开始时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1个月,然后每周给予HD 治疗2次,HD + HP 治疗1次,共3个月。HD + HP 治疗时,其中 HP 均为2 h,设置 A 组血流量150 ml/ min,B 组200 ml/ min, C 组250 ml/ min。去除血液灌流器后恢复常规血流量。分别于第一次 HD + HP 治疗前和3个月末后一次治疗后调查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血流量150 ml/ min 组患者主观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评分的改善优于250 ml/ min 组,P ﹤0.05。结论:三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血流量150 ml/ min 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改善优于250 ml/ min 组。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相关文献
  •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本刊关于论文中表格的要求

    使用中文表述,表、图、文字描述三者之间应无重复。表前应有正文文字表述见该表(先见文字后见表)。表序、表题、表线、物理量和单位、样本数、主谓语结构设置规范。每个表均应有序号和表题,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全文只有1个表时,表序号为表1。采用三线表(表顶线、表头线和表底线)。表题简明扼要,突出中心。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儿童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频复发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患儿频复发/激素依赖(FR/ SD)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了2009年4月~2014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 SSNS 患儿374例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4例 SSNS 患儿中,男282例,女92例,平均年龄(4.35±3.15)岁。其中频复发(FR 组)80例(21.4%),非频复发(NFR)组294例(其中不复发157例,占42%)。在单因素分析中,FR 组初次激素治疗距离尿蛋白阴转平均时间为(12.32±7.42)d,长于 NFR 组(10.18±5.54)天,P ﹤0.05。FR 组首次复发距离肾病初次缓解时间短于 NFR 组[平均缓解期分别为:(2.78±5.78)月,(2.92±4.87)月,P ﹤0.05]。在 Logistic 回归分析中,首次复发距离肾病初次缓解时间小于6个月是肾病频复发的高风险因素。性别、发病年龄、肾病临床分型、确诊前的病程、肾病初发时的24 h 尿蛋白、是否存在血尿、血白蛋白(Alb)水平、低白蛋白血症(Alb ﹤13 g/ L)、血总胆固醇(TC)水平、高脂血症(TC ﹥10 mmol/ L)、血 IgE 水平,高 IgE 血症(IgE ﹥380 IU/ ml)及是否输注白蛋白等因素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首次复发距离肾病初次缓解时间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频复发的相关风险因素,初次缓解后6个月内复发者出现肾病频复发机率大。初次激素治疗至肾病缓解时间明显延长者需警惕肾病频复发。

    作者:叶晓华;林洪洲;陈敏广;杨青;庄捷秋;林瑞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温肾健脾方对 DN 大鼠肾小球足细胞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温肾健脾方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球足细胞的保护机制,为温肾健脾方在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链脲佐菌素诱导的 DN 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温肾健脾方7.5 g/ kg)、中剂量组(温肾健脾方15 g/ kg)、高剂量组(温肾健脾方30 g/ kg)和阳性对照组(缬沙坦25 mg/ kg);每组6只,每笼3只饲养,各组大鼠每天给予相应的药物一次,另外6只大鼠作正常对照组,每笼3只饲养。连续给药8周后,用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球足细胞的结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肾小球足细胞足突消融,结构模糊;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足突均较完整、结构清晰、排列整齐,阳性对照组足突消抹、结构模糊。结论:温肾健脾方能保护肾小球和足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可能是通过对 DN 大鼠肾小球结构产生作用从而发挥肾脏的保护,以控制蛋白尿并保护肾脏。

    作者:陈霞波;龚文波;张业;金汀龙;徐程;陈民利;寿旗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健肾消肿饮(益肾宣肺饮)延缓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健肾消肿饮(益肾宣肺饮)在延缓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衰竭(CRF)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以血清肌酐(Scr)在133~707μmol/ L 且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的 CRF 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健肾消肿饮(益肾宣肺饮)加西医基础治疗为中医治疗组(30例),以单纯西医基础治疗为对照组(30例),通过2年的随访观察,主要以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为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延缓 CRF 进展的疗效。结果:(1)肾功能进展情况:治疗24个月时中医治疗组 Scr 水平下降,Ccr 水平上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两组12、24个月时 Hb 及 Alb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24个月后中医治疗组出现终点事件3例(10.00%),对照组为5例(1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肾消肿饮(益肾宣肺饮)配合西医常规治疗能延缓脾肾阳虚型CRF 的进展。

    作者:钟建瑜;梁谋;麦秀军;林达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何氏调补脾肾、化瘀通络法干预CKD的思想研究

    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多种病因导致慢性肾实质损害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以肾脏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病理特征,以进行性恶化、病情重、预后差为发展特征的疾病,一旦进入终末期唯有透析和肾移植是其佳治疗方案,而两者费用极其昂贵,致使众多的患者失去了治疗时机,增加了死亡率。中国 CKD 患病率为10.8%,因此加强对CKD的早、中期治疗或非透析治疗,延缓其进展已成为目前的重要课题[1,2]。CKD在古代文献中虽无具体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病情演变经过和预后,常将其归属于“癃闭”、“关格”、“肾风”、“溺毒”、“肾劳”等范畴。何教授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及临床实践,认为CKD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起病要经历一定的潜伏阶段,早期的CKD脾肾两脏虚而不竭,肾络瘀滞、湿浊内结等存而不痼,即正气易扶,邪气易驱,易于取效,故有别于一般单纯补肾或清热解毒利尿等方法,主张早期干预,提出“脾肾亏虚、肾络瘀滞”的基础病机,创立“调补脾肾、化瘀通络”的基本治法,拟何氏养肾方为基础方,动态辨证,随证加减,尽早保护肾脏功能,延缓 CKD进展的疗效,为治疗CKD扩展新思路、提供新方法。

    作者:邓丽娥;李强;何世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从“肾络瘀损”探讨高血压肾损害的中医病机与治疗

    高血压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肾脏是高血压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长期高血压可引起肾脏小动脉硬化,并逐渐进展为慢性肾衰竭。研究显示:在过去十余年中,美国的终末期肾病(end - stage renal disease,ESRD)以约每年9%的速度增长;在其病因中,高血压引起的 ESRD 占29%,位居第二,仅次于糖尿病肾病[1]。我国1999年的统计显示:在 ESRD患者的基础疾病中高血压排第3位,仅次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糖尿病肾病[2]。我们在总结与继承郭士魁、郭维琴教授两代名医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拓展了“活血化瘀”治法的应用范围,尤其在高血压肾损害的治疗上疗效显著。病机方面,我们十分重视“肾络瘀损”在高血压肾损害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将“平肝通络”作为高血压肾损害的核心治法,开展了一系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并得到了验证[3~5]。

    作者:秦建国;郭一;韩琳;迟笑怡;宋林梅;罗燕妮;张晓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实脾固肾化瘀方对阿霉素肾纤维化大鼠肾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实脾固肾化瘀方对阿霉素(ADR)肾纤维化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雄性 SD 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4 mg/ kg)法制成 ADR 肾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后2周,治疗组予实脾固肾化瘀方浸膏(43 g/ kg)灌胃;对照组予福辛普利钠溶液(2 mg/ kg)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1/ d。观察30 d 后留取大鼠24 h 尿蛋白定量,取血处死并取肾脏组织,观察各组Ⅰ型胶原(Col Ⅰ)、层黏蛋白(L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A)表达变化。结果:治疗组大鼠肾组织 Col Ⅰ、LN、TGF -β1及α- SMA 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 ﹤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实脾固肾化瘀方能显著改善 ADR 肾病大鼠肾纤维化,保护肾功能,减轻肾功能损害,与福辛普利钠比较,前者更具有优势。

    作者:米秀华;王高强;沈丽萍;张玮;李珺;倪家庆;岳艳利;琚婉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PI3K/Akt 信号通路在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组织的表达及肾衰Ⅱ号方的干预作用

    目的:研究肾衰Ⅱ号方对于5/6(ablation/ infarction,A/ I)肾切除法制备的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及 PI3K/ Akt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从 SD 雄性大鼠中随机抽取14只为假手术组(A 组),其余采用5/6(ablation/ infarction,A/ I)肾切除法制备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B 组)、西药组(氯沙坦钾+福辛普利)(C 组)、中药组(肾衰Ⅱ号方)。给予相应干预,60 d 后检测大鼠肾功能[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常规(Hb)、左肾重/体重,HE 病理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Western blot 法检测组织磷酸化 Akt(p - Akt)、总 Akt(pan Akt)蛋白表达。结果:(1)造模手术后,与A 组比较,各手术组的 BUN、Scr 明显升高(P ﹤0.01),Ccr 明显降低(P ﹤0.01),提示造模成功;(2)与 B 组比较,C、D 组 Scr均明显下降(P ﹤0.01,P ﹤0.01)、BUN 水平下降(P ﹤0.05,P ﹤0.01),Ccr、Hb 均明显升高(P ﹤0.01,P ﹤0.01),左肾重/体重降低(P ﹤0.05);C 组与 D 组比较,在降低 Scr 和 BUN,改善 Ccr 和 Hb,两种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左肾重/体重比值方面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前后比较,C 组和 D 组治疗前后 Scr、BUN、Ccr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肾衰Ⅱ号方在降低 Scr、BUN,改善 Ccr 方面优于氯沙坦钾合蒙诺(P ﹤0.05)。(3)肾组织病理显示,两个治疗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优于模型组。(4)与 B 组比较,两治疗组皮质、髓质 p - Akt/ pan Akt 比值明显降低(P ﹤0.01,P ﹤0.01);两组间降低 p - Akt/ pan Akt 比值的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肾衰Ⅱ号方在下调 p - Akt/ pan Akt 比值方面优于氯沙坦钾合蒙诺。结论:肾衰Ⅱ号方可以改善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大鼠的肾脏功能,减轻肾间质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 PI3K/ Akt 信号通路的表达实现。

    作者:杨婧;王琛;祝婷婷;周珊珊;秦军燕;王福岗;何立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健脾化湿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研究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方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低盐、低脂、优质蛋白、低磷、高热量饮食,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控制炎症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组同时予健脾化湿方治疗,对照组予复方氨基酸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主要症状体征、营养状况(SGA)评分以及瘦素、C 反应蛋白、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胆固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及 SGA 积分明显减少(P ﹤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主要症状体征及 SGA 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 Hb、Alb 等营养指标明显升高(P ﹤0.05);组间治疗后比较,Hb 、Alb 等营养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治疗后治疗组瘦素、C 反应蛋白明显下降(P ﹤0.05),对照组瘦素、C 反应蛋白无明显变化(P ﹥0.05),两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脾化湿方能够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瘦素水平及 C 反应蛋白。

    作者:黄雄亮;刘旭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肾脏特异性量表(KDQOL - SF)对62例 DN 血透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DN 血透患者生存质量较差,但其中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生理健康状况(P ﹤0.05),年龄与透析充分性均能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应针对影响 DN 血透患者的生存质量主要因素,采取措施帮助患者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施素华;梁萌;沈淑琼;许树根;孔悦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和解少阳法在慢性肾病中的应用

    和解少阳法源自《伤寒论》,是通过和解少阳来治疗少阳证的一种治法。《内经》曰:“少火生气,壮火食气。”少阳乃小阳,弱阳,对全身各个脏器都有温煦长养的作用,故《素问·六经藏象论》曰:“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少阳病变可以影响到全身各个脏器气机的运行;反之,其他脏器的病变也会影响到少阳之气的调畅。少阳位于表里之间,是邪气必由之路,又是祛邪外出的途径之一。和解少阳不仅仅适用于治疗单纯的少阳病证,对人体很多其他系统的疾病,兼有少阳不和或气机不畅,枢机不利病机者,皆有良效。本文就此对少阳生理病理与肾病关系,以及从少阳论治慢性肾病理论作一探讨。

    作者:余海源;殷再华;王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数字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尾数是“0”,且≥4位时,可以改写为以万和亿为单位的数。一般情况下不得以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十亿、百亿、千亿等作单位(百、千、兆等词头除外)。例如:1800000可写成180万;142500可写成14.25,不能写成14万2千5百;5000字不能写成5千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参数与偏差范围的表示

    1.数值范围号的使用应统一,一般使用浪纹连接号“~”。例如:5至10可写成5~10;但5万至10万应写成5万~10万。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201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征订启事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本刊执行“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方针,旨在报道我国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在肾病临床、科研、预防等方面的经验,介绍国内外有关肾病专业的进展,为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医药学,为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服务。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肠肾连接与 IgA 肾病

    IgA 肾病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但其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并且缺乏有效的治疗。近年来,研究报道 IgA 肾病发病率及严重程度与肠道黏膜损伤密切相关,肠道黏膜免疫耐受缺陷可能会促使微生物发生异常反应及肠道屏障发生改变,增加抗原吸收,激活黏膜结合淋巴组织(MALT),有利于内毒素经肠道屏障吸收入体内,从而使异常糖基化的多聚体 IgA1产生过多,终导致肾小球系膜区IgA1沉积及肾炎发生,此称之为肠肾连接[1,2]。由于肠肾间连结在 IgA 肾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且国内关于这方面的报道较少,因而,本文根据目前文献,综述肠肾连结在IgA 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提高对此观点的认识。

    作者:刘翔;任红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杨霓芝教授治疗慢性肾病药对应用经验撷菁

    杨霓芝教授为广州中医药大学肾内科教授,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广东省名中医,从事中医内科临床、科研近40年,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在肾内科疾病中医诊断治疗方面造诣颇深。杨教授在临证中提出了滋补肝肾、益气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慢性肾脏病,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在临床辨证用药的基础上,杨教授常运用一些中药药对治疗慢性肾脏病,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笔者有幸跟随杨教授学习,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金晓;王文凤;杨霓芝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血尿灵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肾性血尿33例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

    目的:观察血尿灵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肾性血尿的疗效,并进行机制探讨。方法:68例气阴两虚型肾性血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尿灵颗粒口服,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口服,疗程均为8周。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沉渣红细胞计数、24 h 尿蛋白定量、免疫球蛋白 A(IgA)及补体 C3,记录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分别进行临床综合疗效评定。结果:8周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组内比较,尿沉渣红细胞计数、IgA 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补体 C3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对照组组内比较,尿沉渣红细胞计数明显降低(P ﹤0.05)、尿蛋白定量显著减少(P ﹤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尿沉渣红细胞计数、C3、IgA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87.88%,对照组总有效率68.5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尿灵颗粒可能是通过降低 IgA、升高补体 C3水平,调节免疫平衡,从而达到对肾性血尿的控制。血尿灵颗粒是治疗肾性血尿的有效中医药制剂,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会龙;蒋宇峰;钱玲;张新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国医大师张琪教授治疗肾病注重调脾胃的学术思想

    张琪教授重视调脾胃的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内经》云:“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内经》云:“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根。”“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因此,张琪教授临证中,非常注重对脾胃的调护。

    作者:李淑菊;张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本刊关于医学符号和医学名词英文缩写的使用

    统计学符号不论用哪种字母,也不论大写或小写一律都用斜体。要注意区分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例如均数的符号是字母-x,卡方的符号是希腊字母χ2,自由度的符号是希腊文“υ”,不是拉丁文“V”。相关系数是英文“r”,不能误为希腊文“γ”。基因名称的英文缩写应采用斜体。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