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鳞癌肿瘤大长径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张唐娟;李印;韩渭丽;王海玲;任景丽;鲁建亮;付文婷;王立东

关键词:食管鳞癌, 肿瘤最大长径, 淋巴结转移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肿瘤大长径(maximum tumor length,MTL)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术前判断淋巴结转移提供依据。方法40822例食管鳞癌患者均来自河南省食管癌重点开放实验室50万例食管及贲门癌临床信息库(1973-2015年),其中男性26225例,平均年龄(60±9)岁;女性14597例,平均年龄(60±9)岁。40822例食管鳞癌患者 MTL 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来自术后医院病理结果报告,依 MTL 将患者分为5组(<2 cm,2~4 cm,4~6 cm,6~8 cm和≥8 cm)。采用 Spearman 秩相关和 Logistic 回归分析 MTL 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40822例食管鳞癌患者平均MTL 为(4.4±1.8)cm,中位数为4 cm(0.3~16.0 cm)。肿瘤长度依次从<2 cm 至≥8 cm 的5组患者比例分别为1489(3.6%)、13029(31.9%)、16924(41.5%)、7365(18.0%)及2015(4.9%)。Spearman 秩相关显示随 MTL 增长,食管鳞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阳性率(N1)明显升高(r =0.998,P =0.000)。调整因素后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管鳞癌MTL 是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OR =1.329,95% CI =1.292~1.366,P =0.000),且随着 MTL 增长,淋巴结转移风险增高(MTL =2~4 cm,OR =1.393,95% CI =1.177~1.649,P =0.000;MTL =4~6 cm,OR =1.944,95% CI =1.644~2.299,P =0.000;MTL =6~8 cm,OR =2.526,95% CI =2.215~3.003,P =0.000;MTL≥8 cm,OR =3.045,95% CI =2.507~3.699,P =0.000)。结论食管鳞癌 MTL 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随 MTL 增长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明显升高,提示肿瘤长度可作为临床术前评判淋巴结是否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尿常规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尿常规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初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4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尿常规检查,统计尿常规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结果40例经手术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儿中,尿常规诊断37例,诊断准确率为92.5%;漏诊0例,误诊3例,误诊率为7.5%。结论尿常规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操作简单且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王景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兰考县人民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辉;冯金州;张照立;王富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超声三维成像模式在筛查胎儿肢体畸形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三维检查对胎儿肢体畸形的筛查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肢体畸形胎儿30例,均在产后得到证实。所有产妇产前均接受二维及三维超声成像检查,并同产后肢体结构进行对比,对两种产前检查方法在肢体畸形的病变细节和病变部位检出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产前三维超声对于胎儿肢体畸形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维超声可为胎儿肢体畸形部位和细节描述提供准确的信息,同二维超声相比对于产前胎儿肢体畸形诊断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对于提高人口出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如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冠脉 CT 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冠脉 CT 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鹤壁市人民医院行冠脉 CT 成像技术和冠脉造影的75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5例患者冠脉造影检查发现狭窄节段共670个,冠脉64层螺旋 CT 成像检查发现狭窄节段650个;与冠脉造影相比,冠脉64层螺旋 CT 成像检查无狭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的评估率分别为97.92%、95.24%、95.71%、91.84%。二者发现狭窄节段及狭窄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脉 CT 成像技术能够准确地检测冠脉狭窄节段以及狭窄程度,且具有经济实用、无创、操作简单等优势,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人文医学精神对医疗质量内涵建设的作用

    医疗质量是现代医学十分关切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医院经营发展的工作重心,影响医疗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患者、医生和医院是至关重要的。医学从一开始就存在科学和人文的双重性格,在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发展进程中,始终坚持了“求真”的技术理性,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性不断鞭策着医生突破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技术理性的限制,在医学之树上绽放人文精神之花,使医学真正成为人学。

    作者:刘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欣母沛与米索前列醇预防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欣母沛与米索前列醇预防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新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有出血倾向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行改良式剖宫产术,胎儿娩出后,给予产妇20 U 缩宫素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给予0.2 mg 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观察组患者给予250μg 欣母沛肌内注射。观察两组患者产后2 h 及24 h 出血量,比较产后出血及不良发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2 h 及24 h 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有产后出血倾向因素的剖宫产患者,在应用缩宫素的同时肌内注射欣母沛,可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并具有快速、安全的特点。

    作者:孙光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 CT 表现及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 CT 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患者的资料,总结该病的 CT 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结果19例患者年龄30~64岁,女13例,男6例。19例均为单发腹膜后肿块,11例边界不清,15例伴多发囊变坏死。瘤体较大,大径4.4~15.3 cm。8例侵犯临近大血管,其中7例侵犯下腔静脉,1例侵犯左侧髂外静脉。3例发生肺、腹膜后及膈下多发浸润转移。CT 增强扫描7例动脉期为中度不均匀强化,12例轻度不均匀强化,19例静脉期均持续性轻度强化。免疫组化: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阳性率高(16/16),结蛋白(Desmin)、角蛋白(CK)、钙结合蛋白(S -100)阳性表达结果分别为10/15、3/13、2/10。结论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以女性多见,瘤体较大且多伴局灶性囊变坏死,CT 增强扫描实质成分呈轻中度渐进性强化,有血管受侵倾向,免疫组化示 SMA 阳性率高,CT 表现及临床病理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明确疾病的诊断。

    作者:李蕊;高剑波;梁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吡美莫司乳膏治疗女性面部敏感性皮肤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吡美莫司乳膏治疗女性面部敏感性皮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安阳地区医院皮肤科进行治疗的36例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均予以外用1%吡美莫司乳膏进行治疗,并采取灼烧感程度(SB)或瘙痒程度(SP)以及分子精神物理学方法分别对其临床效果及机制进行评估和探讨。结果治疗前患者 SB 和 SP 评分分别为(2.31±0.45)分和(2.41±0.51)分,治疗后分别为(0.22±0.41)分和(0.25±0.45)分,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36例患者中1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辣椒素样效应,5例出现樟脑醇样效应,3例出现樟脑醇和辣椒素样效应。结论对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外用1%吡美莫司乳膏可有效改善其瘙痒和灼烧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瞬时受体点位香草类受体(TRPV1)有关。

    作者:郝伟丽;曹冰青;张恒坡;张大雷;李静;常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河南地区294例儿童血友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目的:研究河南地区儿童血友病发病特点及诊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294例血友病患儿(年龄≤14岁)的临床资料。结果血友病 A 254例,血友病 B 40例;重型83例,中型117例,轻型94例。首次发病年龄(1.62±1.58)岁,确诊年龄(5.54±5.28)岁。首次发病年龄≤3岁共222例(75.51%)。有明确血友病家族史57例(19.39%)。104例(35.37%)自发性出血,166例(56.46%)外伤后出血,24例(8.16%)医源性出血。首次出血部位以皮肤黏膜为首位,共220例(74.83%)。95例(32.31%)合并关节畸形。所有患儿仅在出血严重时接受过替代治疗,无1例接受预防性替代治疗。仅1例患儿查丙肝抗体阳性,家族中否认丙肝病史。结论血友病延误诊断仍存在,关节畸形发生率较高,存在替代治疗不及时及无预防性替代治疗情况。

    作者:周柳;刘玉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乳腺钼靶在乳腺癌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在乳腺癌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9医院行乳腺钼靶检查的86例乳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学诊断比较,分析乳腺癌钼靶的影像学特征。结果86例乳腺癌患者中51例表现为分叶状、毛刺状肿块;20例只表现出无定型钙化;6例局部结构发生扭曲;9例未见明显肿块而腺体密度局限性增加,其中5例出现结构扭曲,结合触诊而确诊,4例经细胞学检查确诊。单纯乳腺钼靶在乳腺癌检查中的诊断准确率为89.53%,结合临床触诊的诊断准确率为95.35%。结论乳腺钼靶在乳腺癌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诊断准确率较高,影像学特征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苏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 SDS和 S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减轻脑血栓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孙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重型颅脑外伤继发神经原性肺水肿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继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及救治方法,提高其诊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血气分析和胸片检查,及时处理脑外伤,16例均行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治疗,其中14例行开颅去骨瓣减压。结果存活8例,死亡8例;存活者中重度残疾5例,中度残疾3例;死亡患者中5例死因为呼吸衰竭,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未来及手术即死亡。结论重型颅脑外伤继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早期诊断、正确治疗是提高其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吕行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复发鼻咽癌的再程放射治疗

    目的:观察再程放射治疗复发鼻咽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30例复发鼻咽癌患者,均给予再程放射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预后情况。结果近期治疗有效30例,有效率为100.0%。随访1 a 发现,4例患者死亡(出现远处转移),生存率为86.7%。再程放疗过程未见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放射性脑水肿和后鼻孔粘连。结论再程放射治疗复发鼻咽癌患者能够有效改善近远期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卢晓旭;吴慧;孙学明;徐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生长抑素治疗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在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1月广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腹痛缓解时间、腹痛评分及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生长抑素治疗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有利于快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使用和普及。

    作者:黎炳尧;萧恒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217例腮腺肿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腮腺肿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提高诊疗水平和临床治愈率。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外科2013年至2014年经手术治疗的217例腮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肿瘤175例,恶性肿瘤42例;男113例,女104例,多形性腺瘤109例,占50.2%,黏液表皮样癌19例,占8.7%。CT +超声及 MRI +超声检查的肿瘤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7%、86.4%。术后暂时性面瘫23例,永久性面瘫8例,涎瘘27例,Frey 综合征21例,3例多形性腺瘤及5例恶性肿瘤术后复发,2例术后同侧颈淋巴结转移。结论腮腺肿瘤的发病状况是良性高于恶性,男性略高于女性,良性肿瘤以多形性腺瘤为主,恶性肿瘤以黏液表样癌为主。术前联合辅助检查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腮腺肿瘤治疗以手术为首选方式,术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作者:陈帅;李新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含硼替佐米的不同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初诊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含硼替佐米的3种不同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和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9例初治 MM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 BADT 组(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塞米松+沙利度胺)、BCD 组(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及 BD 组(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分析3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BADT 组、BCD 组和 BD 组有效率分别为86.8%,73.3和54.7%,缓解率分别为34.7%,33.3%和9.6%,BADT 组和 BCD 组有效率和缓解率较 BD 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ADT 组神经毒性发生率(21.7%)高于 BCD 组(6.6%)及 BD 组(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BADT 和 BCD 方案治疗 MM疗效优于 BD 方案,特别是对于初治患者,能明显提高缓解率,但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硼替佐米的神经毒性等毒副作用,必要时应减量应用。

    作者:王珂;张中冕;牛俊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尿液白细胞酯酶试验与镜检白细胞检验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尿液白细胞酯酶试验与镜检白细胞检验结果。方法选取登封市中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符合尿路感染诊断标准的30例患者,均同时接受尿液白细胞酯酶试验与镜检白细胞检查。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测结果,统计阳性率。结果白细胞酯酶试验共检测出28例阳性,检测阳性率为93.33%;镜检白细胞共检测出27例阳性,检测阳性率为90.00%。两种检查方法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以镜检白细胞为判断标准,酯酶试验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分别为88.00%和62.50%。结论尿液白细胞酯酶试验与镜检白细胞检验两种检测方法应联合使用,以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

    作者:温朝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烟雾病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通过对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甲亢合并烟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进一步提高对甲亢合并烟雾病的临床认识。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5例甲亢合并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结果5例均为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女性患者;对5例患者行头颅 CT/MR 等影像学检查均表现为脑缺血,大多为双侧,其中1例经脑 DSA 确诊并发现颅底烟雾状血管;治疗方面抗甲亢联合激素治疗2例,抗甲亢联合血管重建术治疗2例,单纯抗甲亢治疗1例。5例患者随诊0.5~2 a,均未再次出现神经系统缺血症状。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烟雾病主要见于年轻女性,临床症状以脑缺血多见,发病时甲状腺功能大多处于亢进状态,影像学检查大多表现为双侧颈内动脉末段及大脑前动脉及中动脉起始段的狭窄及闭塞。抗甲亢治疗,有助于脑缺血症状的改善,而激素有助于此病的治疗,行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颅内血流。

    作者:刘晓钢;郑丽丽;马园园;吴雪;李珊;张丽侠;李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化痰通腑汤治疗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化痰通腑汤治疗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长垣县中医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50例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疗法)和观察组(采用西医综合疗法+化痰通腑汤治疗),各2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6.0%)高于对照组(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对于中风急性期患者,在常规西医综合疗法基础上加用化痰通腑汤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炎的早期筛查及治疗

    目的:探讨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炎的早期筛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在泌阳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炎孕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 A、B 两组,各30例。A 组孕妇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B 组孕妇采用保富康栓治疗。比较不同妊娠期内孕妇细菌性阴道炎感染情况及两组孕妇治疗效果。结果不同妊娠期的孕妇细菌性阴道炎发生率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孕妇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期易合并细菌性阴道炎,尽早有效的治疗,可提高临床有效率。

    作者:陈冬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河南医学研究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河南省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