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静
目的:探讨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颈癌合并出血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合并出血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分析栓塞前后子宫动脉造影结果,记录35例患者的止血时间、止血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栓塞前35例患者均行子宫动脉造影,可见供血动脉均明显增粗,且出现造影剂外渗;栓塞治疗后,造影结果显示,未见造影剂溢出,且碘油分布于肿瘤区域内。35例患者中34例止血成功,占97.14%;24例栓塞术后≤24 h 出血停止,占68.57%;10例栓塞术后2~6 d 内出血停止,占28.57%。栓塞术后20~30 d,20例行根治术,13例行放化疗治疗,2例放弃治疗。35例患者中,9例出现轻微腹痛,14例发热,6例恶心、呕吐,均为轻度不良反应,经针对性处理后症状均消失。结论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宫颈癌合并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吴方明;刘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2940 nm 饵点阵激光与单纯药物对面颈部酸烧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开封美宝空分医院收治的76例面颈部酸烧伤患者以每组38例分为观察组(以2940 nm 饵点阵激光治疗)与对照组(以单纯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创面愈合时间、瘢痕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瘢痕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2940 nm 饵点阵激光治疗面颈部酸烧伤可加快创面愈合速度,降低瘢痕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郑玉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鄢陵县中心医院行胆结石手术治疗的128例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采用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 SCL -90总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胆结石手术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为临床医生手术提供有利条件,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郑英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鼻内窥镜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禹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后12个月主要症状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相比于传统手术,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更佳,可有效缓解患者各种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留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经方肾着汤治疗寒湿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济源康复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门诊收治的96例寒湿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均采用经方肾着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愈83例、好转11例、未愈2例。VAS 评分由治疗前(6.56±1.08)分降至治疗后(1.82±0.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中医经方肾着汤辨证论治寒湿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可靠,副作用小,方简力宏,值得关注和推广应用。
作者:原涟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应用于近视儿童散瞳验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近视儿童散瞳验光60例,根据患儿年龄分为3组:A 组(8岁以下)、B 组(8~12岁)、C 组(12岁以上)。给予3组患儿复方托吡卡胺和阿托品凝胶散瞳后进行电脑验光,比较屈光度情况。结果A 组使用阿托品眼凝胶的屈光度显著低于使用复方托吡卡胺的屈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和 C 组使用阿托品眼凝胶与使用复方托吡卡胺的屈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8岁及以上患儿可采用复方托吡卡胺代替阿托品进行散瞳验光以降低对患儿的影响,而对于8岁以下患儿仍需使用阿托品凝胶。
作者:朱向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导致继发性垂体增生患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河南煤化集团鹤煤总医院住院治疗的40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导致继发性垂体增生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总结其诊断和治疗措施。结果40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 PRL、TSH 水平增加,FT3和 FT4水平降低,MRI 显示甲状腺出现弥漫性增大;采取口服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后所有患者 TSH、FT3和 FT4水平恢复正常,37例RPL 恢复正常,3例 RPL 显著降低。结论对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导致继发性垂体增生患者采取内分泌和 MRI检查有助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垂体增生的早期诊断,而临床首选治疗方案为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作者:刘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长垣县人民医院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收入院并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孟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3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其中65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行囊肿剔除术,作为研究组,65例患者接受开腹囊肿剔除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及雌二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前 FSH、E2水平及 FSH/LH <1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 T1时,研究组患者 FSH、E2水平及 FSH/LH <1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 T2时,研究组患者 FSH、E2水平及FSH/LH <1例数较本组 T1时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下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近期对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会逐渐恢复。
作者:崔云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 AO 钛制弹性髓内钉(TEN)应用于青少年锁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的疗效。方法泌阳县人民医院2009年2月至2014年2月采用 TEN 治疗18例青少年锁骨骨折患者。所用髓内钉均为 TEN,直径均为2.0 mm。结果手术时间22~70 min,平均38 min;术后12~24周取出内固定,平均取钉时间为14.6周;随访时间1~5 a,平均3.2 a。骨折均愈合,术后2例出现皮肤激惹反应,取出内固定后症状消失。优12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4.4%。结论TEN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在治疗青少年锁骨骨折中具有微创、美观、利于骨折愈合及减少并发症等优点。
作者:马天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南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康复护理。以 Harris 髋关节评分、并发症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个性化康复护理模式有利于髋部骨折早期愈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暴瑞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联合妈富隆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开封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3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联合妈富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月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联合妈富隆共同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月经改善率,可推广应用。
作者:肖萍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变的影响及氧化应激的作用。方法将 SD 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 组)、稳定高血糖组(DS 组)、波动高血糖组(DF 组)。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发糖尿病,DF 组每天定时腹腔注射胰岛素及葡萄糖,建立血糖波动模型,同时 DS 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建立稳定高血糖模型。12周后测定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结果与 NC 组比较,DS 组和 DF 组大鼠坐骨神经 MNCV 减慢(P <0.05),血清 MDA 增高、GSH 水平下降(P <0.05);与 DS 组相比,DF 组 MNCV 进一步减慢(P <0.05),MDA 增高、GSH 水平下降(P <0.05)。结论波动高血糖可使糖尿病大鼠神经病变加重,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水平增高有关。
作者:马香香;李亚坤;陈慧晓;赵志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不同时机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其神经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舞钢市人民医院2015年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于发病24 h 内给予他汀类药物辅助治疗,对照组于发病72 h 后给予他汀类药物辅助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 NIHS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 NIHSS 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研究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病后在提供基础治疗的同时尽快给予他汀类药物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宗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双侧开颅手术时间窗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舞钢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54例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观察组行一期双侧开颅手术,对照组行分期双侧开颅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良好率(88.89%)高于对照组(5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残疾率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采用一期双侧开颅手术预后良好,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避免二次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千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比较手助腹腔镜脾切断流(HALS)与全腹腔镜脾切断流术(LS)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85例门脉高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 HALS 组31例和 LS 组54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前的年龄、性别、肝硬化原因、肝功能分级、腹水、ALT、吲哚菁绿试验、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比较两组术后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中转开腹率。结果HALS 组平均手术时间少于 LS 组、中转率低于 LS 组(P <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通气时间、术后血栓发生率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HALS 与 LS 同样具有安全、有效、微创、快速康复等特点,且 HALS 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帅;姜青峰;李珂;田玉伟;薛焕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市惠济区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心脏彩超测量两组研究对象左心射血分数(LVEF)、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内径(LA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并做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 LADd 和 LVDd 高于对照组(P <0.05),LVEF 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心脏彩超可作为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参考。
作者:郑宝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并小脑幕切迹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龙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 A、B、C 3组,各34例,A 组采用常规开颅减压术治疗,B 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脑疝复位术治疗,C 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小脑幕裂孔切开术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B、C 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1.76%、79.41%、88.23%,C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 A 组和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大脑后动脉梗死和应激性溃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 B 组和 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更适合选择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小脑幕裂孔切开术治疗。
作者:叶金海;魏林平;欧兰珍;李根英;李成龙;叶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5+3”医学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现况,发现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为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及培养合格医学人才提供相应对策。方法以在郑州大学第一、第二及第五附属医院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2010级229名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采用 SPSS 21.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229名临床实习生中,215名(93.8%)完成了问卷调查。20.9%的实习生对现行“5+3”医学模式不了解;38.1%的学生认为“5+3”模式下临床实习很有必要;57.2%的医学生希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临床实践教学活动中,参加过“示范性教学查房”“专题讲座”“经典病案讨论”的研究对象分别占74.9%、77.7%及69.8%;接受过“诊断思维能力训练”“某一教学内容的专业实训”“医患沟通技巧”和“医德医风”培训的研究对象依次为46.5%、51.2%、44.7%和44.7%。临床带教师资主要为主治医师(77.2%)。在临床实践考核内容中,接受过病历书写质量考核和临床基本技能考核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7.2%和73.5%。临床实习后,73.0%的学生认为自己能熟悉或者了解临床基本操作。在临床工作中,认为自己缺乏敢于动手的勇气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的医学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6.3%和53.0%。结论医学生对“5+3”模式的认知欠缺;现有临床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不全面;临床带教师资力量薄弱;医院教学管理部门考核管理力度不够。
作者:杨海燕;冯慧芬;靳荣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恩他卡朋与金刚烷胺治疗帕金森异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帕金森异动症患者随机分为恩他卡朋组和金刚烷胺组,各46例。恩他卡朋组给予恩他卡朋治疗,金刚烷胺组给予金刚烷胺治疗,均采用美多芭作为基础治疗,用治疗前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变化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以不良事件评价安全性。结果恩他卡朋组有效率(89.13%)高于金刚烷胺组(80.43%)(P <0.05)。恩他卡朋与金刚烷胺均可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运动并发症,恩他卡朋组 UPDRS Ⅲ和Ⅳ评分均明显低于金刚烷胺组(P <0.05)。恩他卡朋组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43%,金刚烷胺组为32.6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意义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恩他卡朋与金刚烷胺治疗帕金森异动症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恩他卡朋在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运动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金刚烷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俊;袁虎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