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维A酸在皮肤科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及进一步开发应用的前景.一般认为在体内维A酸主要是通过两类维A酸核受体共6种亚型发挥作用的,在此方面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受体选择性维A酸的出现并应用于临床就是此方面研究的成果.另一方面,近期的研究证明维A酸对某些疾病的治疗作用至少有一部分是通过非受体依赖途径实现的.因此,维A酸在体内作用的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牛新武;彭振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波紫外线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在小鼠和健康人个体中均已得到证实,但长波紫外线的相关研究较少,并存在争议.现综述了长波紫外线对接触性超敏反应、表皮朗格汉斯细胞数和抗原递呈功能以及免疫调节分子的影响.
作者:王丽英;常宝珠;郑家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的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增多、分解减少是导致皮肤、肺脏等组织纤维硬化的主要过程.此过程中,β-转化生长因子是刺激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的重要因子,它通过与成纤维细胞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激活Smad蛋白信号转导途径,将信息传导至细胞核内,激活转录因子上调Ⅰ型胶原的基因转录和翻译.同时,β-转化生长因子的作用也受到其他细胞因子的影响,终因各种因子的失衡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吕小岩;李明;翁孟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银屑病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以往研究发现本病与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有关.但是因为缺乏适宜的动物模型使银屑病的研究受到影响,SCID小鼠的使用为研究单一相关因素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现就SCID小鼠在银屑病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张衍国;付萌;刘玉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UVA对人体的损伤已引起广泛关注,但UVA防光剂的评价方法至今尚无统一标准.本文综述了溶液法、关键波长法、立即黑化法、持续黑化法等UVA防光剂的体内、外评价方法以及新动态.
作者:印海鹏;顾恒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伏立康唑是第二代合成的氟康唑衍生物,该文对其抗真菌机理进行了介绍,并就其与其他抗真菌剂对念珠菌属及念珠菌属以外的其他真菌的体外活性试验的比较结果,以及临床应用和与其他抗真菌剂的协同作用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真菌病推荐了一种新的有效药物.
作者:王英;顾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