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隐球菌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它主要感染艾滋病患者和其他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磷脂酶作为新生隐球菌的一种潜在的毒力因子日益受到重视.综述近年来对新生隐球菌磷脂酶的检测及其性质、可能的致病机制和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
作者:曹瑞华;温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对近年来银屑病的基础研究所带来的治疗进展作一介绍,如在免疫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所研制的新药物、抗血管增生药物治疗银屑病以及针对核受体所发展的新型药物等,目前的研究有可能引起银屑病治疗方面的突破.
作者:韩钢文;汤占利;朱学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银屑病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涉及发病机制的众多因素中,遗传、感染及免疫与其关系密切.对与链球菌感染有关银屑病可能涉及的遗传,细胞及体液免疫异常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吴颖;吕昭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复习了特应性皮炎的免疫发病机制并重点探讨了皮肤树突状细胞在其中的地位.特应性皮炎是一病因复杂、由免疫因素介导、以皮肤中CD4+和CD8+T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疾病.急性损害中Th2细胞因子在特应性皮炎中占主导地位,慢性损害中T h1和Th2细胞因子均发挥作用.皮损中皮肤树突状细胞数目增加,可能在皮肤T细胞的激活中起到重要作用,并可能通过激活效应T细胞决定细胞因子的分泌模式.
作者:王丽英;郑家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黑素细胞黑皮素-1受体在黑素的生成和调控方面起重要的作用,黑皮素-1受体功能的改变和基因突变与色素性皮肤病和皮肤肿瘤密切相关.在人皮肤中,几乎所有类型细胞均表达黑皮素-1受体,这预示黑皮素-1受体在皮肤病的发生和治疗上都具有一定的作用.现就黑素细胞黑皮素-1受体的配体、功能及其基因突变与皮肤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作者:沈丹蓓;夏隆庆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近年来由于对外开放及国际交流增多,我国医生见到地方性真菌病的机会也增多.地方性真菌主要包括:皮炎芽生菌、荚膜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副球孢子菌;其分布的地理区域特殊,并通过吸入途径或皮肤粘模的破损而感染人类,在免疫受损和免疫力正常者均可引起地方性真菌病.皮炎芽生菌病、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菌病、副球孢子菌病4种地方性真菌病的地域分布、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柴宝;刘维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说明了咪唑斯汀抗组胺H1-受体,抑制组胺释放的作用,同时阐明了咪唑斯汀具有抑制5-脂氧合酶从而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综述其在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及支气管哮喘等方面的临床应用.
作者:林彤;孙建方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尖锐湿疣的发病率日趋增高,为加强尖锐湿疣的防治工作,讨论了尖锐湿疣发病和复发的危险因素,涉及直接和间接的许多方面,主要包括性行为如多个性伴和过早性交、年龄、性别、安全套及避孕药的使用、患其他性病、嗜酒、吸烟、机体免疫状态、男性婚姻状况、女性妊娠状况、包皮环切、人种以及其他疾病等.
作者:田洪青;杜东红;陈树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