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毛发扁平苔藓1例

游弋;王欢;余佳;杨希川;郝飞;钟白玉;阎衡

关键词:扁平苔藓, 毛发
摘要:1 病历摘要 患者女,38岁.因发现左额顶部脱发半年余于2011年3月25日至我科就诊,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左侧额顶部头皮出现数个米粒大丘疹,无明显不适,患者未诊治,后皮疹逐渐形成斑块,伴局限性脱发.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病史.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特殊.皮肤科检查:头皮可见数个大小不等的紫红色丘疹及斑块,其上有粟粒大毛囊角化性丘疹,斑块及周围形成多个不规则形秃发区.秃发区皮肤萎缩,略显凹陷(图1).皮损区无脓疱、痂皮及断发,边缘头发无松动,口腔黏膜无明显皮疹,指甲无病变.
临床皮肤科杂志相关文献
  • 巨大型水疱型毛母质瘤

    报告1例巨大型水疱型毛母质瘤.患者男,24岁.因左上臂肿块7个月,表面出现水疱3个月余就诊.皮肤科检查:左上臂见一12.5cm×6c@m囊样肿块,囊壁松弛,表面呈暗红色,内含黄色血清样液体,触诊可及一质硬肿块,界清,无压痛.手术切除整个新生物后行组织病理检查:真皮中下部由嗜碱性细胞、过渡细胞和影细胞构成边界清楚的肿瘤团块,肿瘤团块上部真皮浅层可见淋巴水肿、增生扩张的淋巴管,其中充满淡嗜伊红淋巴液,胶原纤维稀疏.诊断:巨大型水疱型毛母质瘤.

    作者:黄东北;钟宝兴;万春雷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福格特-小柳综合征1例

    患者男,50岁.因双手臂、臀部发现白斑1个月,于2006年7月到我院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羽显诱因发现臀部起白斑并逐渐增多扩大,近几日手臂又发新疹,遂到我院就诊.追问病史,患者3年前因感冒发热,1周后觉视力模糊、眼痛,到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4,左眼0.5,双侧视乳头边界模糊,色红,水肿,涉及黄斑,视盘血管扩张充血,边界模糊(图1),后极部视网膜浅脱离,诊断:葡萄膜炎.给予地塞米松10 mg、ATP 40 mg静脉滴注5d后改口服,外用新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后马托品滴眼液,治疗1个月后视力好转,右眼1.0,左眼1.2,2个月后视力恢复到右眼1.2,左眼1.5,中途有反复,1年后确诊为福格特-小柳综合征,半年前停药.

    作者:许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

    目的:探讨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lymphocytic infiltration of skin,LIS)的病因、临床与组织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报告1例少见的LIS,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典型皮损表现为紫红色或黄红色浸润性斑块,好发于面部;组织病理检查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团块状浸润,表皮无异常改变.病程经过良性,常可自发性缓解和复发.LIS需与盘状红斑狼疮、多形日光疹、网状红斑黏蛋白病、假性淋巴瘤鉴别,但鉴别困难.治疗方法有多种,但不能预防复发.结论:LIS皮损主要累及头、面、颈部等曝光部位,组织病理学表现以T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用595 nm脉冲染料激光对LIS治疗有良好的效果,并且无不良反应,但是否复发,须进一步观察.

    作者:何泽生;安国芝;张久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皮肤多发性肥大细胞瘤1例

    患儿男,52 d.因面部、躯干多发性红棕色斑块50 d余,于201 1年12月5日来我院就诊.患儿出生时家长即发现其面部、躯干有多个散在米粒至核桃大红色丘疹、斑块及结节,随患儿生长渐增大增多,逐渐变为肤色或棕褐色,20 d前于左侧跖部出现一淡褐色斑块.皮损摩擦刺激后局部肿胀发红,易出现水疱,水疱易破溃,未经任何处理能自行愈合.曾在当地医院给予对症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发病以来,患儿精神、食欲、睡眠及大小便均正常.

    作者:付桂莉;黄美莲;卢静静;郑源泉;姚兴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金黄色苔藓1例

    1 病历摘要 患儿男,10岁.因右大腿红斑8个月,于2010年10月就诊于我科.8个月前患儿无意中发现右大腿伸侧出现带状分布的暗红斑,无自觉症状.10余天后皮损颜色逐渐变为紫红色及黄褐色,未予治疗.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无异常体征,肝脾未触及.皮肤科检查:右大腿伸侧可见斑疹数块,相连呈带状,0.5 cm×0.5 cm~2 cm×2 cm,中央为暗红色或紫红色,周边为褐色的,压之不褪色,表面轻度苔藓样变(图1A、B).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肝肾功能、B超及胸部X线片均正常.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轻度角化,基底细胞局灶性液化变性;真皮乳头层内有中等量的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其间可见红细胞外渗(图2A);普鲁士蓝染色见真皮内有蓝色含铁血黄素沉积(图2B).

    作者:陶诗沁;朱小红;华海康;金城;杨莉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临床观察

    目的: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337例银屑病患者,观察其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银屑病患者进行全身NB-UVB照射,每周3次,应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痊愈所需治疗次数为12~62次,平均治疗次数为29.47次,照射累积剂量为8.24~126.18 J/cm2,平均累积剂量为53.3 J/cm2,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NB-UVB治疗银屑病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的特点.

    作者:李亚婷;史同新;秦智芬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抗白三烯药物在炎症性皮肤病中的应用

    白三烯(leukotriene,LT)是重要炎症递质,参与多种皮肤病的发生、持续和发展.该文对LT在炎症性皮肤病发病中的作用和抗白三烯药物在该类皮肤病中的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作者:刘静;李邻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新疆伊犁地区219例哈萨克族慢性湿疹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与分析

    慢性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其病因复杂,病程迁延反复,并有发病率逐年增高趋势.有报道各种摄入和吸人性过敏原与慢性湿疹关系密切[1-4].为进一步探寻慢性湿疹病因,了解过敏原在本病发病中的意义,我们采用瑞典Pharmacia UniCAP100全自动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对219例哈萨克族慢性湿疹患者进行sIgE和总IgE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春雷;安军;赵军;魏清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强脉冲光联合糖皮质激素皮损内注射治疗异物肉芽肿伴红斑

    目的:报告1例采用强脉冲光(IPL,波长560 nm)结合局部封闭成功治疗“爱贝芙”注射填充面部除皱术后致异物肉芽肿并发红斑.方法:在患者异物肉芽肿及红斑部位,先采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封闭治疗,随后以IPL治疗红斑.结果:患者局部肉芽肿封闭注射3次,IPL治疗4次后,局部丘疹、结节消退,皮肤平整,面部红斑颜色明显变浅.治疗完成后随访6~10个月,红斑结节已全部消退,未复发.结论:IPL结合封闭治疗该例“爱贝芙”注射填充致异物肉芽肿并发红斑疗效确切.

    作者:王艳春;高天文;刘斌;马翠玲;齐显龙;付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获得性指状纤维角化瘤1例

    患者女,20岁.因左手拇指指腹突起性增生物5年余于2011年3月20日至我院门诊就诊.5年前患者左手拇指指腹曾被水果刀刺伤,自行愈合未留明显瘢痕,随后该指腹出现一米粒大肤色结节,无自觉症状,逐渐增大突起,未曾治疗.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左手拇指指腹一0.5 cm× 0.5 cm×0.5 cm肤色增生物,表面光滑,基底有衣领状表皮隆起环绕皮损(图1),质韧.

    作者:聂廷芬;郑宝勇;张彦秀;赵卫红;张文生;吴金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伴有甲损害的二期梅毒1例

    二期梅毒可累及皮肤黏膜及附属器.尽管二期梅毒的皮肤黏膜损害常见,但伴皮肤附属器损害的二期梅毒疹临床上少见,而梅毒性甲损害则更为罕见[1].我们报告1例伴有甲及甲沟损害的二期梅毒疹并对可溯报道作分析.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0岁.因左足拇趾溃疡7个月余,于2009年3月来我院就诊.患者7个月前发现左足拇趾甲根部出现绿豆大褐色无痛痒增生物,逐渐增至蚕豆大,趾甲同时发生改变,从中央部开始出现甲下溃烂、化脓及甲破坏.

    作者:张凤妹;袁肖海;宋宁静;周平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急性横断性脊髓炎1例

    患者女,47岁.因反复面部红斑、口腔溃疡伴关节肿痛1年,突发双下肌无力1d,于2010年8月10日就诊.患者1年来反复面部红斑、口腔溃疡及关节肿痛一直未予重视,1周前患者出现发热,高体温39℃伴畏寒或寒战,于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但1d来突发双下肢麻木无力.体格检查:神清,精神差,面部蝶形红斑,口腔多发溃疡,双下肢肌力均为0级,伴感觉缺失,胸部束带感,尿潴留,双手掌指关节明显肿胀.

    作者:徐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肥大细胞瘤

    患儿男,11个月.主诉:右大腿暗红色斑块11个月.现病史:患儿出生后,家人发现其右大腿有一黄豆大红色丘疹,皮疹偶有痒感,无明显诱因皮疹表面曾出现过水疱和血疱,可自行消退.曾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无效,皮损渐增至甲盖大,于2010年8月来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就诊.既往史: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脾不大.皮肤科检查:右大腿上段屈侧可见一2 cm×1.5 cm褐红色斑块,高出皮面,表面皮纹明显呈橘皮状(图1),皮损基底棕红色,边界大致清楚,皮疹质地中等,轻度浸润感.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

    作者:陈浩;万川;齐蓓;孙建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2011年国外报告的皮肤病新治疗回顾

    对2011年部分国外皮肤性病杂志关于皮肤病新治疗方法的文献综述如下,其中大部分为个案报道.1 沙利度胺治疗家族性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An等[1]报告1例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familial primary cutaneous amyloidosis)患者应用沙利度胺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患者为51岁女性,病程25年,皮疹表现为广泛分布的暗红色、褐色扁平丘疹,下肢明显.瘙痒剧烈,难以忍受.家族多名成员有类似疾病.曾经外用多种糖皮质激素、口服抗组胺药及中药等治疗,效果欠佳.作者予其沙利度胺口服,初始量100 mg/d,每隔3周剂量减少25 mg,共维持12周.治疗开始数天后瘙痒即明显减轻[视觉模拟尺度(VAS)评分由10分减至2分],此后瘙痒持续减轻,后偶有手足瘙痒,皮疹亦逐渐减轻.

    作者:高小曼;常建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59例皮肤黏膜表现分析

    目的:了解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皮肤黏膜表现,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59例pS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9例pSS患者中,21例有皮肤黏膜表现,发生率为35.6%,其中表现为紫癜、瘀斑8例(38.1%),口腔溃疡4例(19.0%),皮肤干燥3例(14.3%),下肢红斑结节4例(19.0%),雷诺现象2例(9.5%).结论:pSS的皮肤黏膜表现并不少见,可能使患者直接到皮肤科就诊,所以皮肤科医生应了解pSS的相关知识并予以重视,这有助于pSS早期诊断,避免误诊和漏诊.

    作者:王心声;乔娜;付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获得性指状纤维角化瘤7例临床分析

    目的:加深对获得性指状纤维角化瘤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间我科确诊为获得性指状纤维角化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点和治疗反应.结果:7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35.6±10.1)岁(26~52岁),平均病程(3.3±4.0)年(0.5~10年),男女比例1∶1.3.皮损表现为单发、大小不等、肤色的增生性肿物,呈圆顶状或柱状.主要累及指、趾部,也可见于手掌及甲沟等部位.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角化过度,颗粒层增厚,棘层不规则肥厚,表皮突增宽、延长;真皮乳头大量扩张毛细血管及粗大纤维增生,与真皮乳头平行.结论:获得性指状纤维角化瘤为单发增生性肿物,常发生在指、趾部,也可累及肢端其他部位.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有特征性改变,切除可治愈.

    作者:张红叶;王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湿疹样表现的淋巴瘤样丘疹病

    报告1例湿疹样表现的淋巴瘤样丘疹病.患者男,57岁.躯干四肢散发红斑丘疹,渗出伴瘙痒1个月就诊.体检可见躯干及四肢散发绿豆至花生大小不一的红斑、丘疹,中央可见坏死,部分红斑表面渗出结痂,融合成斑块.皮损组织病理提示部分表皮坏死,周围棘细胞间水肿,形成水疱,真皮浅、中层小血管周围大片状淋巴、组织细胞浸润伴较多嗜酸性粒细胞,部分淋巴细胞核大有异形,可见到较多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CD30(+),诊断为湿疹样表现的淋巴瘤样丘疹病.

    作者:吴磊;黄琼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夫西地酸乳膏与红霉素软膏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11年3月-2011月5月,应用2%夫西地酸乳膏(商品名:奥络,香港澳美制药公司生产)治疗寻常痤疮,并用红霉素软膏(江西德城制药厂生产)作为对照组,比较其疗效及安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符合寻常痤疮诊断,且严重程度为Ⅰ、Ⅱ级的面部寻常痤疮患者,痤疮分级标准(改良Pillsbury分级法):Ⅰ级:散在丘疹、粉刺,伴小脓疱,数量10~25个;Ⅱ级:聚集丘疹、粉刺,伴小脓疱,数量25 ~50个.

    作者:郑海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雄激素性秃发的分类和分级方法

    雄激素性秃发根据性别、种族、病情严重程度等可表现为不同的脱发模式,Hamilton-Norwood分类法通常用于男性型脱发,Ludwig法则适用于女性型脱发.BASP分类法涵盖种族、性别的差异,易于记忆和掌握.

    作者:庄晓晟;许嘉家;郑优优;张建中;范卫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儿童非真菌性甲营养不良170例临床分析

    甲病变病因复杂,可为先天性或获得性,表现多样,临床医生常常感到诊断困难、治疗棘手.儿童作为相对特殊的群体,其甲病表现与成人有较大的区别,儿童甲真菌病的发病率较成人低,临床多见的是非真菌性甲营养不良.为了加强对儿童甲病的认知,我们观察总结了170例儿童非真菌性甲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瑞瑞;王秀荣;宋贤响;张传玲;魏淑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