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活动在氧化雾化吸入管理中的应用

陈素清

关键词:品管圈, 活动内容, 氧化, 雾化吸入, 质量管理, 质量改善小组, 环节质量控制, 持续质量改进, 注重过程, 医院生存, 医疗质量, 术后患者, 全面质量, 临床, 管理基础, 工作成效, 有效率, 呼吸道, 部治疗, 组织
摘要:医疗质量是一个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持续质量改进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注重过程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质量管理[1],品管圈为持续质量改善小组,是指由工作性质相同或接近的基层成员自愿以小组形式组织起来,通过定期的活动,由圈员主动提出、讨论并解决与他们工作成效有关的各种问题[2].氧化雾化吸入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呼吸道局部治疗的方法,临床术后患者进行氧化雾化吸入的较多,为了提高患者氧化雾化吸入的有效率,我科室将其列入品管圈活动内容,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汇报如下.
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雌性大鼠产仔后膀胱功能的改变

    目的 比较产仔大鼠与未孕大鼠膀胱功能的差异.方法 6个月龄雌性大鼠34只,根据与雄鼠合笼后妊娠分娩与否分为2组:未孕大鼠组(16只)和产仔组大鼠(18只).各组均做活体膀胱测压和离体膀胱肌条实验.结果 产仔大鼠的排尿量、残余尿、膀胱顺应性和膀胱湿质量与未孕大鼠相似.与未孕大鼠相比,产仔大鼠大膀胱容量、逼尿肌收缩的张力阈值和收缩频率增高,而其逼尿肌大收缩力和逼尿肌平均收缩力降低.结论 妊娠分娩可造成膀胱功能的损害,尤其是影响了膀胱的收缩功能.

    作者:杜建红;范春水;张虹;双卫兵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乌灵胶囊治疗失眠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失眠症是临床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易醒、醒后难再入睡等表现,常伴有诸多不适症状及精神表现.长期失眠易引起多脏器功能紊乱和免疫功能下降.目前临床上治疗失眠症多采用苯二氮 类镇静催眠药,有不同程度的药物依赖、不良反应及戒断症状.我国有关乌灵胶囊治疗失眠的研究较多,研究结果不一.为此,本研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收集目前国内发表的关于乌灵胶囊治疗失眠的研究,对乌灵胶囊的疗效做出客观评价,为临床合理应用乌灵胶囊提供客观证据.

    作者:李红艳;侯玉立;何艳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髋关节置换术前皮肤护理管理体会

    全髋关节置换(THA)手术是治疗老年患者髋部骨折的主要方式,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THA已经成为骨科常见的手术之一.2006年美国共计进行各类关节置换手术800,000例[1],经过术后随访,其中髋关节置换手术感染率约为0.5%~2%,但是在不同医院之间髋关节置换手术感染率有显著差别,依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统计显示,私立非教学医院的髋关节置换手术感染率远低于教学医院[2],教学医院早期髋关节置换手术感染率高达13%[3].经过长时间的临床实践与统计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前管理是影响髋关节置换手术感染率的重要因素,而手术前的皮肤护理管理对手术感染率起到很大的影响[4-6].我国尽管缺乏系统的临床统计数据,但是随着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广泛开展,对于该类患者控制感染的相关护理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临床护理的新的热点.

    作者:侯青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细胞黏附分子-1和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口腔鳞癌(OSCC)是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身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中居第6位[1].近年来,OSCC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但5年生存率并没有显著改善[1,2].浸润和转移是影响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研究证实,肿瘤细胞与宿主微环境中众多间质细胞的密切联系推动了肿瘤的浸润和转移,黏附因子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黏附分子1 (ICAM-1)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一种跨膜糖蛋白,它通过介导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之间的黏附与信号转导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3,4].整合素αL和β2是ICAM-1的受体,它也被称为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LFA-1),是整合素家族重要成员之一,特异表达于白细胞,可通过增加细胞迁移和黏附能力,促进多种恶性肿瘤的浸润和转移[5].但ICAM-1与LFA-1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及进展是否相关目前鲜见报道.

    作者:马超;赵继志;张韬;周炼;陈永宁;余立江;石钿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非洲多哥某医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阳性率的启示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导致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目前,全世界约有3 500万HIV感染者,其中约2 500万居住在非洲南部地区,非洲南部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10%,艾滋病患者却占全球的70%.在南部非洲15~24岁的人群中,仅有15%的女性和10%的男性知道自己是否感染了HIV,许多HIV感染者在不知不觉的状况下传染给健康人.艾滋病已成为威胁非洲居民健康和降低人口平均寿命的第一杀手.本研究对非洲地区的艾滋病流行情况进行研究,为我国预防和控制HIV感染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郝鸿雁;郝义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大剂量乌司他丁对高血压相关早期重型脑桥出血患者血浆穿透素-3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S100B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剂量乌司他丁对高血压相关早期重型脑桥出血患者穿透素-3(PTX-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山西省平顺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以及长治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和神经内科就诊,具有高血压合并脑桥出血患者30例,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30例患者,分为2组,常规高血压合并脑桥出血组(15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乌司他丁组(15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以大剂量乌司他丁80万U入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另设20例高血压合并基底节出血患者作为对照(常规对照组).常规检查:血压、血脂、体质量指数(BMI)、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3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浆PTX-3、血清S100B蛋白和MMP-9变化.结果 乌司他丁组及常规高血压合并脑桥出血组血浆PTX-3及MMP-9较常规对照组明显增加[PTX-3为(25.5±4.3)、(25.1±3.9)、(12.8± 3.2)ng/ml,F=1.98,P<0.05;MMP-9为(108±11)、(110±14)、(94±17)ng/L,F=2.41,P<0.05].乌司他丁组治疗1周后分别与常规高血压合并脑桥出血组及常规对照组比较,血浆PTX-3、血清S100B蛋白及MMP-9均显著减低.而且改善脑桥出血预后明显优于常规高血压合并脑桥出血组 (χ2=11.2,P<0.01).血浆PTX-3与BMI、HOMA-IR及血肿体积呈正相关(r=0.41,0.39,0.34;P<0.05),血清S100B蛋白与MMP-9呈正相关(r=0.40,P<0.01).结论静脉滴注大剂量乌司他丁可改善高血压相关早期重型脑桥出血患者预后,显著降低血清S100B蛋白、MMP-9及PTX-3水平.

    作者:王宏纲;王国平;郭庆彦;栾静;韩贵荣;魏红彦;侯丽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氯吡格雷临床疗效评价及基因影响因素研究

    氯吡格雷(clopidogrel)属噻吩并吡啶类药物,是一种前体药物.口服吸收后部分经肝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形成活性产物,与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P2Y12)相互作用,不可逆阻断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与P2Y12的结合,使ADP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作用减弱,进一步促进扩血管物质激活磷酸蛋白的磷酸化,从而降低纤维蛋白原受体GPⅡb/Ⅲa的活化,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目的.

    作者:袁冬冬;赵育洁;王军;牛思泉;娄海奎;王本军;孙迪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老年重度癌痛的临床观察

    癌性疼痛即癌痛,是由于癌症本身以及癌症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疼痛[1].根据病理学特征,疼痛分为伤害感受性(包括躯体痛及内脏痛)、神经病理性以及两者并存的混合性疼痛.羟考酮属阿片受体激动剂,通过激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阿片受体起镇痛作用[2],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呈双相释放和吸收,持续12 h镇痛,适用于治疗中重度癌痛.医师工作中常见的疼痛类型是混合性疼痛(74.65%),难处理的疼痛是神经病理性疼痛(57.22%)[3].加巴喷丁作为抗癫痫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因此在国外被推荐为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等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线药物.近年来加巴喷丁在治疗难治性癌痛的报道逐渐增多.我科自2013年1月至2014月10月使用加巴喷丁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老年重度癌痛,并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宁红;吴海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品管圈在住院患者口服药管理中的应用

    口服用药是一种普遍的给药方式,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在整个给药过程中直接与患者接触[1].据文献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有1/3的患者死亡归咎于用药不当[2].7%的住院患者每年因用药疏忽或用药错误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3].针对我科住院患者口服药存在多服、漏服、不按时、不正确服用等现象,如何让患者安全、规范地服药,保证药物在患者体内发挥佳效能,降低不良反应,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之一.本研究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对我科2014年4至10月住院患者口服药不良状况进行现况检查,原因分析,对策实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慧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布鲁菌在非牧区综合性医院血流感染中的现状

    布鲁菌是导致布鲁菌病的病原菌,这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病原菌,容易感染猪、羊、牛等家畜、人类与病畜接触或食用病畜肉、奶及奶制品而被感染.近年布鲁病呈上升态势,为了解布鲁菌在非牧区感染现状,本研究对近7年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的血液标本进行分离培养,以便了解近年血流感染中病原菌的分布、布鲁菌的感染状况,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作者:崔巧珍;杨志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25例肺部CT表现分析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是一组以小血管壁的炎症及纤维素样坏死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病[1],但其具体发病机制、原因并不明确.2012年新血管炎分类诊断共识中,AAV主要包括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和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2].其累及全身多个系统脏器,并肺脏及肾脏是其主要靶器官[3].由于其早期缺乏典型临床表现,易造成漏诊、误诊,因此结合临床相关检查红细胞沉降率(ESR)探讨其在不同发展阶段肺内CT表现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在肺部,通常表现为毛细血管炎伴有肺出血.笔者分析25例经临床表现、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胞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c-ANCA)/抗PR3抗体等证实的AAV的胸部CT表现及ESR结果,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柳芳超;房瑞玲;张瑞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线粒体融合蛋白基因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的促凋亡作用研究

    骨肉瘤(osteosarcoma)是起源于间叶组织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青少年,恶性程度高,易于复发和肺部转移,预后差[1].骨肉瘤的治疗以扩大或根治性截肢术,辅以化疗的综合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法,但由于骨肉瘤的多重耐药性制约了它的化疗效果和远期预后[2].因此有必要寻找新的治疗方法.肿瘤的发生不仅与细胞增殖失控相关,也与细胞凋亡受到抑制相关.增殖抑制基因(HSG)又称线粒体融合蛋白基因(Mfn2),研究发现[3]它能够有效地抑制受损血管平滑肌增殖,使细胞停留Mfn2于G0/G1期.近年的研究表明Mfn2基因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本实验观察Mfn2基因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生长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为骨肉瘤基因治疗寻找新的靶点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安奇君;马月宏;程为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肿瘤患者合理用药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1].不合理用药已成为严重威胁广大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肿瘤患者的合理用药知识知晓情况会影响其康复情况及生存质量,本研究通过了解肿瘤患者合理用药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进一步开展肿瘤患者合理用药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贾雅丽;王伟刚;郝素华;石樱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关于计量单位等表示方法的说明

    根据有关规定,我们对来稿中有关计量、浓度等表示方法有统一要求,望作者参照执行.1 时间表达:正文中时间的表达,凡前面带有具体数据者应采用d、h、min、s,而不用天、小时、分钟、秒.例:3 d、19 h、20 min、5 s,不用3天、19小时、20分钟、5秒.2 人体及动物内压力测定的计量单位: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出的质技监局量函[1998]126号文件《关于血压计量单位使用规定的补充通知》,凡是涉及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压力测定,可以使用毫米汞柱(mmHg)或cmH2O为计量单位,但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Hg、cmH2O与千帕斯卡(kPa)的换算系数.

    作者:《中国药物与临场》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子宫收缩与妊娠结局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过程中子宫收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行IVF/ISCI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和胚胎移植(ET)日,经阴道超声监测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收缩波形及频率,并在移植日测定血清雌激素(E 2)、孕酮(P )值.根据其妊娠结局分为临床妊娠组和非妊娠组,分析各因素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HCG日临床妊娠组与非妊娠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收缩波形构成比及收缩频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T日2组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不同妊娠结局间的子宫收缩波形构成比以及子宫收缩频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临床妊娠组较非妊娠组子宫收缩的正向运动较多,而非妊娠组的不规则运动和负向运动更多,临床妊娠组子宫收缩频率≤4次/min较非妊娠组更多;将ET日的子宫收缩波形与频率引入Logis-tic回归分析后,结果显示收缩频率(P<0.05)是妊娠与否的影响因素,可见收缩频率太强不易妊娠.结论 接受IVF/ICSI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对妊娠结局影响不大;注射HCG日子宫收缩的波形及频率对妊娠结局影响不大;ET日子宫收缩波形及频率与临床妊娠率有明显的相关性,收缩频率太强不易妊娠.

    作者:何玉洁;王瑛;土增荣;田秀珠;范晶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临床药师参与肝功能异常华法林个体化抗凝治疗一例

    心脏瓣膜病是我国常见病和多发病,约占成人心脏病的40%.在我国常见的病因为风湿性心脏病,约占心脏瓣膜病总数的80%左右.目前,国内对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多采用在体外循环下进行人工瓣膜置换术或修复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由于人体血液与非正常心内膜表面接触,促使纤维蛋白与血小板凝块的形成,血小板激活及机械瓣膜下游形成湍流,启动凝血级联反应,大量凝血因子生成,机体往往处于高凝状态,加上机械瓣膜的表面均可能形成血栓影响瓣膜功能.因此,抗凝治疗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关键的后续治疗.

    作者:沈为勤;刘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冻融胚胎移植在自然周期与人工周期中的临床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冻融胚胎移植时自然周期与人工周期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在本中心进行冻融胚胎移植的411个周期,其中自然周期130个,人工周期281个.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基础内分泌水平、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质量和胚胎数、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等指标,并且对2组患者中继发不孕者的基本情况及临床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2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分别是:自然周期组23.65%、47.69%、16.13%,人工周期组22.98%、43.77%、16.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2组中继发不孕者的基本情况及临床结局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冻融胚胎移植中,自然周期和人工周期有相似的临床结局,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更加适合的方案.

    作者:王媛;王治鸿;田秀珠;许冰雪;马娟;张红梅;杨丽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品管圈活动在氧化雾化吸入管理中的应用

    医疗质量是一个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持续质量改进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注重过程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质量管理[1],品管圈为持续质量改善小组,是指由工作性质相同或接近的基层成员自愿以小组形式组织起来,通过定期的活动,由圈员主动提出、讨论并解决与他们工作成效有关的各种问题[2].氧化雾化吸入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呼吸道局部治疗的方法,临床术后患者进行氧化雾化吸入的较多,为了提高患者氧化雾化吸入的有效率,我科室将其列入品管圈活动内容,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陈素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肥大细胞对前列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

    目的 利用体外细胞共培养模型,探讨肥大细胞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转移的作用.方法 选取肥大细胞瘤P815细胞系及前列腺癌LNCaP细胞,使用24孔Transwell小室构建2种细胞体外共培养模型.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试验检测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的增殖,反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前列腺癌LNCaP细胞E-cad、N-cad、Vimentin的表达.结果 前列腺癌LNCaP细胞与不同浓度肥大细胞共同培养12 h后吸光度(A)值变化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同培养24 h及48 h后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E-cad表达明显减弱;N-cad、Vi-mentin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大细胞可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可能促进前列腺癌细胞侵袭、转移.

    作者:许召良;马志方;岳亮;王东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人脂联素球状结合域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能力的影响

    脂联素是由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内源性生物活性多肽,其在抗动脉粥样硬化、调节糖脂代谢、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并与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目前研究表明,脂联素参与调节糖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可能与其增强骨骼肌和肝脏的脂肪酸氧化,促进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抑制肝糖输出和糖异生有关 [1],但是,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后的代谢去路尚未清楚.gAd是脂联素的活性成分,研究证实其具有脂联素相似的生物活性,在降糖方面较全长脂联素作用更强[2].本研究用不同浓度的人脂联素球状结合域 (gAd)蛋白分别作用于3T3-L1脂肪细胞和已产生IR的3T3-L1脂肪细胞,从细胞水平观察gAd蛋白对其葡萄糖摄取能力的影响.

    作者:孟海艳;陈思思;廉如;王彦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

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