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与等离子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比较

尉永太;张雁钢;米磊;王力;张江涛

关键词:经尿道手术, 钬激光剜除术, 等离子切除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摘要:目的 比较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51例.对照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观察组给予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切除前列腺组织质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而其血红蛋白下降水平、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均<0.05).两组血清钠下降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术后IPSS评分、残余尿量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输血和尿潴留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均<0.05),而两组患者尿失禁、二次手术和逆行射精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均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但前者能够明显降低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出血风险及住院天数,有助于减轻患者住院费用,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6个月应用低剂量替格瑞洛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6个月应用低剂量替格瑞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行PCI术后6个月复查患者52例,根据患者术后服用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类型,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替格瑞洛组)和对照组(氯吡格雷组),每组26例.其中观察组术后服用替格瑞洛(90 mg),术后6个月改用低剂量替格瑞洛(45 mg),对照组术后持续服用氯吡格雷(75 mg),两组患者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连续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6个月服药3个月后血栓弹力图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炎症因子情况.结果 服药后3个月检测显示,观察组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68.24±17.63)%]高于对照组[(47.91±15.97)%],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71.48±l2.78)%]高于对照组[(59.63土14.26)%],观察组ADP激活血小板形成大血凝块强度[(31.76±6.88)mm]低于对照组[(46.28±10.9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及药物相关不良事件例数[4例(15.38%)]低于对照组[8例(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6个月应用低剂量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聚集强度高,能够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建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皮下埋植避孕剂避孕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经皮下埋植避孕剂避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接受皮下埋植避孕剂进行避孕妇女94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接受宫内节育器进行避孕妇女9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避孕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使用终止情况和满意情况.结果 随访2年内,观察组的避孕有效率为100% (92/92),对照组的避孕有效率为91.0%(81/89),两组避孕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52,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阴道出血和腰痛或腹痛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的终止使用率为2.1%(2/94),对照组的终止使用率为5.3% (5/94),两组终止使用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x2=1.335,P>0.05).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3.5%(86/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满意率[83.1% (74/89)](x2=4.709,P<0.05).结论 皮下埋植避孕剂在临床避孕中具有操作简便、高效持久、安全等优势,适合在育龄期妇女长效避孕中推广应用.

    作者:廖源;徐明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导管溶栓联合介入重建深静脉治疗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目的 研究导管溶栓联合介入重建深静脉治疗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 选择48例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行单纯导管溶栓治疗,观察组行导管溶栓联合血管重建.比较两组溶栓治疗后大腿消肿率、通畅率、D-二聚体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溶栓治疗后肢体消肿率为(0.642±0.131),通畅率为(0.673±0.116),D-二聚体水平为(2471±793) μg/L;观察组溶栓治疗后肢体消肿率为(0.725±0.085),通畅率为(0.798±0.079),D-二聚体水平为(3075±689) μg/L.两组比较,观察组消肿率、通畅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未见增多.结论 导管溶栓联合介入重建深静脉较单纯导管溶栓治疗急性期DVT溶栓效果增强.

    作者:郝玉军;李炜芹;牟德堂;崔国伟;崔秀梅;董晖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操作技巧及疗效.方法 选取采用PFNA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8例,男10例,女28例;年龄(80.6±5.3)岁.致伤原因:行走跌伤26例,交通伤10例,动物撞跌伤2例.结果 38例患者手术时间(37.0±7.0)min,术中失血量(80.0±12.0)ml,术后5例因年龄过高或基础疾病较多,转至ICU病房治疗1~2d,平稳后转回普通病房.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经相关科室联合积极处理后好转.所有患者伤口均为一期临床愈合,病情平稳出院.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诊3 ~12个月,38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0.0±3.5)周.随诊时,有4例患者自述患肢髋部和大粗隆区疼痛.结论 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经临床操作技巧的改进,手术时间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并发症减少,对于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预后,具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陆根华;牟晓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不翻瓣不盖膜技术在美学区即刻种植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不翻瓣不盖膜技术在美学区即刻种植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4例前牙即刻种植病例,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53颗患牙),对照组采用植入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颗粒并覆盖胶原膜进行骨引导再生,其中唇侧采取梯形牙龈粘骨膜瓣滑行转移缝合伤口的潜入式愈合;观察组采用不翻瓣不盖膜即刻种植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牙槽骨状况.红色美学评分(PES)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种植成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治疗手术时间及治疗后的牙槽骨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不翻瓣不盖膜技术在前牙即刻种植修复中具有较好效果,且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症状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并能够保证其安全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毛俊木;刘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甲钴胺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甲钴胺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甲钴胺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与对照组(仅使用甲钴胺进行治疗),每组42例.84例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5.23±2.11)分,对照组的治疗满意度为(75.23±4.14)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使用甲钴胺联合神经节苷酯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用药安全性得以保障,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得到优化,使其能够快速恢复正常生活,患者治疗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栾慧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数字化X线钡餐造影对诊断食管型颈椎病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数字化X线钡餐造影对诊断食管型颈椎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63例拟诊食管型颈椎病患者,均行常规X线平片检查及数字化X线钡餐造影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对拟诊食管型颈椎病患者,数字化X线钡餐造影诊断准确度为85.71% (54/63)、灵敏度为90.00% (36/40)、特异度为78.26% (18/23),均高于X线平片检查(61.90%、70.00%、47.83%);误诊率为21.74% (5/23)、漏诊率为10.00% (4/40),均低于X线平片检查(52.17%、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数字化X线钡餐造影诊断食管型颈椎病,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且漏诊率及误诊率低.

    作者:周亚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微创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

    目的 观察小儿腹股沟斜疝行微创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接诊的94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按术式不同分成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8h、12 h的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6.38%)、复发率(0)均低于对照组(25.53%、12.77%) (P <0.05).结论 微创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可显著减轻腹股沟斜疝患儿手术疼痛,减少并发症及复发风险,加快患儿康复.

    作者:莫海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超声造影指导不同大小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指导不同大小肝细胞肝癌(HCC)射频消融(RFA)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45例HCC患者,其中A组27例肿瘤大径≤3.0 cm,B组18例肿瘤大径3.1 ~5.0 cm,根据超声造影确认的肿瘤浸润范围制定RFA方案,CECT或CEMRI判断病灶灭活情况.分析两组病灶完全消融率、1年内无瘤生存期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超声造影后57.8%(26/45)患者肿瘤大径增大,但与CEUS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3个病灶完全灭活,A组完全灭活率为96.3%,B组完全灭活率为94.4%,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A组15例(55.6%)无瘤存活,B组11例(61.1%)无瘤存活,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甲胎蛋白水平对短期无瘤生存率有影响(P<0.05).结论 超声造影对指导较大肝癌RFA治疗中的应用值得重视.

    作者:郝艳红;陈敏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及Foley导尿管球囊压迫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所致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及Foley导尿管球囊压迫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所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因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手术的2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6例.观察组止血方式为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联合Foley导尿管球囊压迫治疗,对照组采用宫腔填塞纱布止血,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剂量的缩宫药.观察所有患者术前血红蛋白量,术中总出血量,术后输血量、修正血红蛋白量及子宫切除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出血量、总输血量及子宫切除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修正血红蛋白量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下行支结扎及Foley导尿管球囊压迫,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所致的产后出血临床效果佳,总出血量、总输血量少,子宫切除率低,修正血红蛋白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林平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骨刀潜行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短期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应用骨刀进行改良的全椎管扩大潜行减压术和传统咬骨钳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86例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7例,女39例,年龄61.8岁.对照组40例狭窄节段采用传统咬骨钳手术治疗,实验组46例狭窄节段应用骨刀进行改良的全椎管扩大潜行减压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的变化情况.所有患者随访7 ~18个月,手术效果根据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VAS及ODI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并复查腰椎X线查看腰椎稳定性.结果 两组手术均进展顺利,无术中神经根损伤、脑脊液漏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2.02±0.25)h比(2.99±0.18)h],术中出血量减少[(219.35±26.45) ml比(264.75±28.19) ml,P<0.05];而引流量减少变化不大[(242.28±23.06) ml比(250.50±19.67) ml],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实验组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术后症状明显改善29例(72.5%),优良率为82.5%,实验组术后症状明显改善38例(80.4%),优良率为87.0%.末次随访时均未见不稳现象.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骨刀进行改良的椎管扩大潜行减压治疗椎管狭窄症短期效果良好,能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但需要术者掌握骨刀使用技巧并对腰椎解剖结构理解详细.

    作者:朱俊博;黄宗强;严鹏辉;吴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清鸢尾素与老年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鸢尾素水平与老年糖尿病肾病(DN)临床代谢参数的关系.方法 选取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40例(SDM组),尿微量白蛋白(UAER) <30 mg/24 h;T2DM早期肾病患者40例(EDN组),UAER 30~300 mg/d;临床肾病患者40例(CDN组),UAER ≥300 mg/24 h.检测三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相关指标及血清鸢尾素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血清鸢尾素与老年糖尿病肾病代谢参数相关性.结果 相对于SDM组,EDN组及CDN组的血清鸢尾素水平降低(P<0.01),鸢尾素水平与体质量(r=-0.216,P<0.05)、收缩压(r=-0.194,P<0.05)、尿素氮(r=-0.208,P<0.05)、血肌酐(r=-0.327,P<0.01)呈负相关,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r=0.222,P<0.05)、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r=0.357,P<0.01)呈正相关.结论 DN患者血清鸢尾素水平降低,其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的能量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细胞因子表达及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发生.

    作者:张溢寒;陈玉娟;黄亚博;杨再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小儿肠套叠水压灌肠与空气灌肠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小儿肠套叠水压灌肠与空气灌肠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确诊的肠套叠患儿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给予B超下水压灌肠)和对照组50例(给予X线下空气灌肠).对比两组临床症状、两组复位成功率及疗效.结果 两组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位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肠套叠水压灌肠与X线下空气灌肠比较疗效好,治疗时间短且患儿没有接受X线照射,治疗后小儿肠道功能恢复快.

    作者:王秋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Plasma射频离子束与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

    目的 比较CO2点阵激光疗法与Plasma射频离子束疗法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中至重度面部痤疮瘢痕患者173例,其中CO2点阵激光治疗组113例,Plasma射频离子束治疗组60例,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均衡两组间混杂因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以Plasma射频离子束治疗组为基准组进行匹配,共42例匹配成功,该组患者治疗后面部痤疮瘢痕的质地和萎缩情况改善明显,质地和萎缩改善率>50%的患者比例分别为92.9%和88.1%,均好于CO2点阵激光组患者(P<0.01);除皮肤变色情况以外,其他不良反应在Plasma射频离子束组发生率均较低(P<0.05).结论 Plasma射频离子束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CO2点阵激光治疗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李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隐匿性乙肝肝硬化失代偿一例的诊治

    患者,女,74岁,农民,既往体健,因“上腹部胀痛不适、纳差10d,黑便1d”入院,10 d前,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呈阵发性闷胀不适,纳差,食欲较前明显下降,当时未给予重视和特殊处理,1d前患者突然出现黑便,呈柏油样大便,急来医院.体检:体温(T):36.8℃,心率(P):73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33/58 mmHg(1 mmHg =0.133 kPa);患者神志清醒,精神差,慢性病容,中度贫血貌,四肢湿冷,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中上腹部压之不适,腹水征阳性,肠鸣音亢进,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张彦;胡国启;张学武;刘朋;刘萍;刘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继发肺真菌感染风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继发肺真菌感染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 收集经临床确诊为VAP或VAP继发肺真菌感染患者186例,对高龄(>70岁)、性别、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和雾化吸入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显著性相关的危险因素再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70岁)、合并基础疾病、血糖水平升高、低蛋白血症(白蛋白< 30g/L)、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联合应用抗生素、激素≥7 d、APACHEⅡ评分、昏迷等13项指标与VAP继发肺真菌感染皆呈显著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联合应用抗生素、激素(≥7d)、合并肺部疾病这7个因素与VAP继发肺真菌感染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对于高龄、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长、长时间或联合使用抗生素、长时间激素应用、合并肺部疾病的患者,应注意继发肺真菌感染可能,以早期诊断、及时处理,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

    作者:胡太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产前超声在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在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5480例,其中诊断为胎儿泌尿系统畸形56例,回顾性分析其产前超声资料.结果 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发生率为10.22% (56/5480),其中肾积水50.00% (28/56),多囊性肾发育不良8.93% (5/56),成人型多囊肾5.36% (3/56),马蹄肾3.57% (2/56),肾缺如7.14% (4/56),异位肾5.36%(3/56),重复肾3.57% (2/56),尿路及膀胱畸形16.007%(9/56);误诊肾积水1例,诊断准确率达到98.21%(55/56).结论 产前超声可有效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是临床较好的诊断筛查手段.

    作者:李宏伟;张静;戴卫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胸壁加锁骨野常规放疗及三维适形放疗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对比分析胸壁加锁骨野常规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7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放疗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9例.A组行胸壁加锁骨野三维适形放疗,B组行胸壁加锁骨野常规放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CA125、癌胚抗原(CEA)、CA15-3水平均明显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期生存率、2年期生存率、远端转移率、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轻度皮肤损伤、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两组骨髓抑制、血液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用于乳腺癌根治改良术后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后者的毒副反应明显更轻,安全性更好.

    作者:贺明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分泌型IgA在IgA肾病发病中的作用

    IgA肾病(IgAN)是我国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多发生于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后.有学者推测黏膜免疫可能与IgAN的发生相关,而分泌型IgA (SIgA)在黏膜免疫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就SIgA在IgAN发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曾婉;张军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与等离子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51例.对照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观察组给予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切除前列腺组织质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而其血红蛋白下降水平、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均<0.05).两组血清钠下降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术后IPSS评分、残余尿量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输血和尿潴留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均<0.05),而两组患者尿失禁、二次手术和逆行射精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均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但前者能够明显降低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出血风险及住院天数,有助于减轻患者住院费用,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尉永太;张雁钢;米磊;王力;张江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