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髋部骨折合并内科疾病患者围术期的管理

闫钊;强硕;侯毅;郑稼

关键词:高龄, 髋部骨折, 围术期
摘要:目的 总结高龄(≥80岁)髋部骨折合并内科疾病患者围术期的管理经验.方法 对47例高龄(≥80岁)髋部骨折合并内科疾病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合并疾病:原发性高血压68.1%,冠心病46.8%,糖尿病19.1%,肺部感染23.4%,脑梗死13.0%,其他19.1%.47例患者中,合并一种内科疾病者18例,合并两种内科疾病者15例,合并三种及以上内科疾病患者14例.住院天数(18.3±7.3)d.既往疾病加重5例,术后新发疾病3例,未发生骨科相关并发症.结论 高龄髋部骨折合并三种及以上内科疾病患者并不罕见,但是这类患者手术风险增加、住院天数延长,围术期管理更加重要.通过术前内科疾病的积极治疗,术中的精细操作,术后合并症的及时治疗,能有效的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取得优良的治疗效果.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3.0T磁共振成像在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斑块分析及血管重构特点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RI)在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性狭窄斑块分析及血管重构特点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49例MCA粥样硬化狭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3.0 T MRI检查,统计斑块发生位置及血管重构特点.结果 经3.0 T MRI检查斑块分布位置:前壁21例(42.86%)、后壁2例(4.08%)、上壁3例(6.12%)、下壁8例(16.33%)及环形斑块15例(30.61%),其中以前壁与环形斑块为常见;49例患者中,血管正性重构27例(55.10%),无明显重构3例(6.12%),负性重构19例(38.78%),其中以正性重构为常见.结论 3.0 T MRI能对MCA粥样硬化性狭窄病变中的斑块位置及血管重构特性进行有效显示与鉴别.

    作者:王振奎;李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同期治疗脑积水患者合并颅骨缺损的疗效

    目的 探讨同期脑室-腹腔(VPS)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40例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同期组)同期实施VPS联合数字化成形三维钛网颅骨修补术,并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分期实施V-P分流术与颅骨修补术的40例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分期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同期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分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脑灌注异常指数、脑积水程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Salmon预后有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同期实施VPS与颅骨修补术疗效与分期手术相当,但同期手术时间较短、住院费用较低,且并发症较少,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王利国;王爱国;张宝鑫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后引流切口的选择

    目的 探讨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后3种不同引流切口的应用效果.方法 180例行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0例,A组引流切口位于胸骨上窝,B组位于切口外侧皮纹处,C组经原切口一端引出.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引流量、置管时间、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B组、C组在引流量、颈部积液、颈部牵拉不适感、置管时间方面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切口疼痛程度及患者满意度方面,C组较A组、B组具有优势(P<0.01).结论 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经原切口一端留置引流管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传波;邵华;王钟林;苗永昌;姚壮凯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GnRH-a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联合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痛、疾病症状评分、围绝经期症状、复发、不良反应与妊娠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SF-MPQ-2评分与AFS评分组间比较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潮热出汗与骨关节痛评分组间比较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nRH-a联合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张晓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指导对出生缺陷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索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指导对出生缺陷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至2016年期间12 600对计划怀孕的夫妇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 =8 400)和对照组(n =4 200).观察组实施孕前孕期身体健康检查指导,对照组实行普通孕前孕期体检,比较两组缺陷儿出生的概率.结果 两组干预前适龄孕妇身体状况、怀孕前TORCH病毒感染率、乙肝病毒携带者、阴道炎患病率、部分遗传病史等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缺陷儿出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怀孕前身体健康检查干预可降低适龄孕妇先天缺陷儿出生率,对预防不良妊娠、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优生优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闫桂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2013-2016年鹤山市人民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鹤山市人民医院多重耐药菌(MDRO)的感染及临床分布现状,为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1 578株MDRO的感染情况及临床分布特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MDRO医院感染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感染率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感染率上升明显;66.35%的MDRO分离自痰液和尿液标本;MDRO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ICU、普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康复中心.结论 鹤山市人民医院MDRO感染呈上升趋势,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和泌尿道,应加强耐药监测,尤其是对高危科室和易感人群的监控,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遏制MDRO的感染和传播.

    作者:周红辉;黄纯英;李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替罗非班致血小板减少一例并文献复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多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激活、血栓形成引起,因此ACS治疗的关键在于抗血小板治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作用于血小板聚集的后环节,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但其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仍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报道近期医院心内科1例因使用替罗非班导致血小板极重度减少的个案,并探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及治疗方案.

    作者:白婧;张金盈;沈德良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吉西他滨联合放疗对老年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放疗对老年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34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体外照射和腔内照射治疗,对照组在放疗基础上给予顺铂40 mg/m2化疗,1次/周,连续应用6周;研究组在放疗基础上给予吉西他滨1000 mg/m2化疗,1次/周,应用2周后休息2周,再继续用药2周.观察两组近期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1年、3年、5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52%、7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分度较对照组严重(P均<0.05);两组腹泻、脱发、转氨酶升高、静脉炎分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3年、5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吉西他滨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方案可提高患者近期有效率,改善远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明晓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卒中后中枢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卒中后中枢神经痛(CPSP)是发生于脑卒中后的中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表 现多样,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影像学资料,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可采用药物、神经调控及心理干预综合治疗,大限度地缓解患者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宋晓松;杨琴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治疗心血管疾病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心血管疾病患者1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及随机余数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9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化方案治疗,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总胆固醇(TCHO)、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总有效率(96.63%比87.64%,x2=6.827,P=6.872)、治疗后TCHO[(3.03±0.21) mmol/L比(4.48±0.35) mmol/L,t=-2.843,P=0.012]、TG[(I.42±0.29) mmol/L比(1.72±0.47) mmol/L,t=-2.148,P=0.037]、治疗后LDL[(1.58±0.29) mmol/L比(2.83±0.55) mmol/L],t=-2.973,P=0.011]、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25%比16.85%,x2=5.864,P=0.031)、肝功能异常发生率(8.99%比2.25%,x2=4.162,P=0.046)、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1.24%比3.37%,x2=4.315,P=0.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序贯疗法治疗心血管疾病能明显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患者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杨晓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钼靶X线检查联合螺旋CT对早期诊断乳腺癌敏感性及特异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钼靶X线检查联合螺旋CT对早期诊断乳腺癌敏感性及特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通过病理诊断确诊,并接受钼靶X线、螺旋CT检查.对比钼靶X线、螺旋CT及钼靶X线联合螺旋CT检查结果,并统计不同方法检查80例患者肿块、钙化病灶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检出率.结果 病理检查76例阳性,4例阴性;螺旋CT检查显示67例阳性,13例阴性;钼靶X线检查显示65例阳性,15例阴性;钼靶X线联合螺旋CT检查显示75例阳性,5例阴性;钼靶X线、螺旋CT及钼靶X线联合螺旋CT检查特异性相比,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螺旋CT检查敏感性及准确性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钼靶X线联合螺旋CT检查相比,钼靶X线、螺旋CT检查敏感性及准确性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螺旋CT检查80例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检出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螺旋CT检查相比,钼靶X线检查80例患者肿块、钙化病灶检出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与钼靶X线检查联合应用,有效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为临床早期治疗乳腺癌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丰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高龄髋部骨折合并内科疾病患者围术期的管理

    目的 总结高龄(≥80岁)髋部骨折合并内科疾病患者围术期的管理经验.方法 对47例高龄(≥80岁)髋部骨折合并内科疾病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合并疾病:原发性高血压68.1%,冠心病46.8%,糖尿病19.1%,肺部感染23.4%,脑梗死13.0%,其他19.1%.47例患者中,合并一种内科疾病者18例,合并两种内科疾病者15例,合并三种及以上内科疾病患者14例.住院天数(18.3±7.3)d.既往疾病加重5例,术后新发疾病3例,未发生骨科相关并发症.结论 高龄髋部骨折合并三种及以上内科疾病患者并不罕见,但是这类患者手术风险增加、住院天数延长,围术期管理更加重要.通过术前内科疾病的积极治疗,术中的精细操作,术后合并症的及时治疗,能有效的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取得优良的治疗效果.

    作者:闫钊;强硕;侯毅;郑稼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及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联合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阴道镜及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符合两癌筛查的250例患者行TCT,结果阳性者行阴道镜及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TCT阳性诊断率为62.4%,其在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癌的阳性诊断率分别为42.6%、75.9%、84.6%、90.5%.结论 TCT可作为早期诊治宫颈癌的重要方法,联合应用阴道镜及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能有效增加阳性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率.

    作者:张艳萍;翟继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微创清除术对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急诊救治效果

    目的 探讨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清除术的急救疗效.方法 对105例中重度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行传统内科治疗,研究组53例行微创清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lasgow昏迷评分、病死率、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62.26%)高于对照组(46.15%),且病死率低于对照组(5.67%比1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asgow昏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清除术实施急诊救治,疗效确切,救治率高.

    作者:戚文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中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前列腺增生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中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前列腺增生(BPH)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年龄40 ~ 60岁,按照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及经腹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PV),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BPH组(60例),2型糖尿病非BPH组(40例),所有患者测定身高、体质量等物理指标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检测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总睾酮(T)、泌乳素(PRL)、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空腹C肽等生化指标,并通过公式计算游离睾酮(FT)、评价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①与2型糖尿病非BPH组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BPH组患者的年龄、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增高[(50.33±4.46)岁比(47.53±6.94)岁,(8.91±1.98)%比(7.95±1.17)%,3.26±0.82比2.86±0.61,P均<0.05];②2型糖尿病合并前列腺增生组的FT水平明显下降[(0.31±0.12) nmol/L比(0.40±0.16) nmol/L,P<0.05],E2/FT升高(106.55±58.22比72.52±33.82,P<0.05;③前列腺体积与E2、E2/FT、HbA1c、HOMA-IR呈正相关(P<0.05),与FT呈负相关(P<0.05);校正年龄、BMI后,仍与E2、E2/FT、HbA1c、HOMA-IR呈正相关(P<0.05).结论 中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BPH患者异常的性激素水平、高血糖及胰岛素抵抗共同促进BPH的进展.

    作者:许晨;张会娟;王玉荣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中膜连蛋白A2的表达

    目的 探讨膜连蛋白A2(AnnexinA2)在健康女性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差别.方法 对正常内膜组、EMs患者在位内膜和EMs患者异位内膜三组进行免疫组织化检查和Western blot检测,观察三组标本切片的阳性染色情况,分析其光密度值.结果 AnnexinA2主要在内膜的间质和腺体上皮细胞的细胞核表达,而且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强度均低于正常内膜组(P<0.05);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患者的信号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nexinA2有可能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展过程,且在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作者:王轶婷;徐梦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甲氧明预防性泵注对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剖宫产产妇血液流变学及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甲氧明预防性泵注对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剖宫产产妇血液流变学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择期实施剖宫产术产妇10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3例.两组产妇均实施蜘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此基础上,研究组预防性泵注甲氧明.统计两组产妇不良反应情况,并对比两组产妇麻醉前(T0)、麻醉后1 ain(T1)、麻醉后3 min(T2)、胎儿娩出时(T3)、娩出后1 min(T4)、娩出后3 min(T5)、术毕(T6)心率(HR)及收缩压(SBP),T0、T1、T4时刻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高切、中切及低切黏度)水平及两组新生儿血气指标[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Apgar评分.结果 两组T0、T1、T2、T6时刻SBP水平及T0、T3、T6时刻HR水平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T3、T4、T5时刻SBP水平显著较高,T1、T2、T4、T5时刻HR水平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时刻血浆黏度,全血高切、中切及低切黏度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T1、T4时刻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CO2)水平及Apgar评分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动过缓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分娩前、后低血压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蜘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剖宫产产妇预防性泵注甲氧明,可显著降低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改善产妇血液流变学,且不会影响新生儿健康状况及血气分析指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段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高分辨率磁共振评价瑞舒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影响

    目的 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评价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将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有颈动脉硬化斑块的脑梗死的住院患者43例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钙20 mg/d和10 mg/d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硬化斑块体积、成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1年,两组患者血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水平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高分辨核磁共振检查,颈动脉硬化斑块的体积及脂质核心体积百分比与治疗相比较均有降低.治疗后,高剂量组患者总胆固醇、LDL-C水平、脂质核心体积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能改善患者的血脂、hs-CRP水平,且具有逆转颈动脉硬化斑块的作用.

    作者:臧利敏;王龙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MODS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相关因素,为有效防治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MODS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78例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期间内是否继发MODS分为MODS组和无MOD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定量参数,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MOD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78例(39.74%)患者中31例出现MODS;MODS组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APACHEⅡ评分、血糖、脑出血体积显著高于无MODS组,GCS评分、血清白蛋白显著低于无MO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糖、APACHEⅡ评分、脑出血体积、血清白蛋白、IL-6及IL-10是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MOD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炎症反应、血糖水平、脑出血体积、APACHEⅡ评分、营养状况与老年脑出血昏迷患者继发MODS密切相关,要改善患者全身状况,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以减少MODS的发生.

    作者:杨秀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肿瘤细胞减灭术(CRS)联合腹腔热灌注(HIPEC)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EOC)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84例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两组.HIPEC组31例:CRS+ HIPEC+化疗;对照组53例:CRS+化疗;比较两组CA125下降程度、腹水控制率、Kamofsky功能状态、化疗不良反应、低蛋白血症、外周血中钾离子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 HIPEC组较对照组各治疗阶段CA125下降程度更加明显(P <0.05);HIPEC组腹水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17);KPS功能状态反映HIPEC组较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提高(P=0.018);术后化疗不良反应、低蛋白血症及外周血中钾离子两组治疗前后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PEC治疗晚期EOC近期疗效显著,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丁璐璐;苑中甫;陈晨;张瑞涛;邱海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