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泼尼龙不同给药方式对特发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的疗效

陈黎明

关键词:不同给药方式, 甲泼尼龙, 特发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
摘要:目的:探讨甲泼尼龙不同给药方式对特发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特发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80例,根据不同给药方式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治疗,实验组行耳后注射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实验组纯音听阈均值(54.1±19.3)dB HL,低于对照组(60.3±20.8)dB 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特发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采用耳后注射甲泼尼龙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老年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对老年患者肾功能衰竭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90例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血液透析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素氮、血清肌酐等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及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均明显下降,其中实验组在不同治疗时间其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老年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能够促进患者肾功能的有效改善,对于保护患者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韩彦萍;赵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脑卒中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预防医院感染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选择潞城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神经内科脑卒中(包括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90例全为院内获得性感染,将其作为试验组;将同期收治未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2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考察两组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手术操作、慢性抽烟史、意识障碍、基础疾病,并对试验组患者采取痰培养送病理学检查。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手术操作、慢性抽烟史、意识障碍、基础疾病的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痰培养的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真菌所占的比例高。结论引起神经内科脑卒中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手术操作、慢性抽烟史、意识状态、基础疾病有关,医院应当尽量保持住院环境的整洁干净,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申献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肋间神经阻滞在胸科手术术后镇痛中疗效的观察

    目的:观察肋间神经阻滞在胸科手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胸科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术后1、4、8、24、48 h SBP、MAP、DBP、HR、呼吸频率、PCA 的按压次数及镇痛药用药量。结果观察组术后的 SBP、MAP、DBP、HR、呼吸频率、镇痛泵的按压次数及用药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肋间神经阻滞在胸科手术后能明显改善术后疼痛,降低疼痛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及镇痛药物的剂量。

    作者:肖向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性功能调查

    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手术前后患者勃起功能的变化及各种影响因素。方法对205例 TURP 患者进行随访,依据术前性功能状况、年龄、术中前列腺包膜是否穿破、前列腺切除重量和术后是否有低钠血症五个方面,分别比较其手术前后性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65岁以上者与65岁及以下者、术前有部分性功能者与术前性功能正常者、术中前列腺包膜穿破者与完整者的三对因素中,前者术后6个月性功能低下发生率均高于后者(P <0.05)。术后是否出现低钠血症与术中前列腺切除重量,尚不能认为与 TURP 术后性功能低下相关(P >0.05)。结论术前性功能状况、年龄、术中是否穿破前列腺包膜三因素对 TURP 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影响明显,TURP 只要操作规范,手术本身并不引起术后勃起功能障碍。

    作者:赵逢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监护观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并对早期呼吸支持对该类患者的治疗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2年9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单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并采用早期呼吸支持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入院时的胰腺 CT 评分、APACHE-Ⅱ评分、呼吸频率、胰腺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经常规治疗联合早期呼吸支持后,其各项动脉血气观察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面的入院检查和评估以及早期呼吸支持对于保障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生命安全,促进其及早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聪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非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安全性的开放性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非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非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43例,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1例患者经治疗后,其临床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14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包括6例椎体外系不良反应,4例不能静坐,4例急性肌张力障碍。结论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非急性期精神分裂症能够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且其安全性可靠,可作为非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袁成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较低剂量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较低剂量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较低剂量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心理抑郁状态变化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并获得结论。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 HADM 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剂量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保障其生活质量。

    作者:车晓玓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体会

    目的:探讨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医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90例,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异氟醚静脉复合吸入麻醉,实验组患者实施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对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不同时刻其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

    作者:赵继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桂枝茯苓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

    目的:探讨采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8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4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联合桂枝茯苓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桂枝茯苓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有效缩小肌瘤体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乔勤荣;乔文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脑血管介入诊疗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脑血管介入诊疗患者术后对比剂肾病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脑血管介入诊疗患者352例,根据 CIN 诊断标准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的特点并分析 CIN 高危因素。结果 CIN 发病率为17.6%;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急诊动脉溶栓、对比剂剂量以及 GFR 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多因素分析,年龄≥70岁、对比剂≥200 ml、急诊动脉溶栓等为 CIN 高危因素。结论脑血管介入诊疗术后 CIN 发病率比较高,临床上要重视对比剂≥200 ml、GFR <60 ml/(min·1.73 m2)、急诊动脉溶栓等可以诱发 CIN 的高危因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两种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提取方法比较及评价

    目的:评价两种核酸提取方法对丙型肝炎病毒(HCV)RNA 提取效率的差异。方法对266例抗HCV 阳性血液标本分别使用磁珠法、煮沸裂解法进行 RNA 提取,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对其提取效率进行评价。结果磁珠法提取核酸阳性率为56.77%(151/266),其中病毒拷贝数1.0×103~1.0×105者63例,占41.72%(63/151),病毒拷贝数大于1.0×105者88例,占58.28%(88/151);煮沸裂解法的阳性率为51.88%(138/266),其中病毒载量1.0×103~1.0×105者50例,占36.23%(50/138),病毒载量大于1.0×105者88例,占63.77%(88/138)。结论磁珠法较煮沸裂解法提取丙肝病毒 RNA 的效率高,特别是 RNA 病毒低复制(<1.0×105)时,磁珠法明显高于煮沸裂解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 RNA 病毒高复制(>1.0×105)时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

    作者:姜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重症感染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重症感染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至2015年重症感染患者56例,依据营养方案分为肠内组和肠外组,每组28例,肠内组行肠内营养支持,肠外组应用肠外营养支持,监测两组营养支持7 d 后的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营养支持7 d 后,肠内组前白蛋白增高水平及 C-反应蛋白下降水平均高于肠外组(P <0.05),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平均 ICU 住院天数优于肠外组(P <0.05),且肠内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肠外组(P <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 ICU 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发症较少,可缩短机械通气及平均 ICU 住院天数,临床可推广应用。

    作者:朱娟;李琳;臧舒婷;王龙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64层螺旋 CT 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64层螺旋 CT 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接受救治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冠状动脉诊断及64层螺旋 CT 诊断,观察比较两种手段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性及诊断准确率。结果64层螺旋 CT 的灵敏度及特异性优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64层螺旋 CT 对轻度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率优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诊断方法对中度及以上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采取64层螺旋 CT 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度较高,有助于改善预后,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书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与传统根治术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中牟县人民医院2012年7月至2015年2月间采用 CME 术式治疗的19例结肠癌患者为观察组,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将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术后3 d 内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淋巴结清扫数量Ⅰ、Ⅲ期病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Ⅱ期病例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 d 内引流量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5);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组件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较传统术式淋巴结清除范围扩大,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升高,可有效提高短期效果,有利于患者后续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张豫庆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后血糖异常的相关因素及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后血糖异常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濮阳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并在我院分娩的产妇200例,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结果20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中产后6~8周血糖正常者66例(33.0%),异常134例(67.0%)。血糖异常者中诊断为2型糖尿病45例(33.58%),糖耐量异常89例(66.42%)。2型糖尿病组及糖耐量异常组产妇孕前体质量指数、糖尿病家族史、不孕不育史、确诊孕周及产次情况与糖耐量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产妇孕前体质量指数高、有糖尿病家族史、有不孕不育史、确诊孕周早及产次多等情况均为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予以科学的饮食控制及生活指导,并根据个体情况予以适当的胰岛素治疗。产后继续保持健康饮食,适当参加体育活动,维持理想的体质量指数,可达到早发现、早治疗及避免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目的。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子宫肉瘤误诊原因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肉瘤的误诊原因及预后相关因素,旨在为本病提高早期诊断率及生存率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对经病理学证实的37例子宫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7例,子宫平滑肌肉瘤12例,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8例。应用 SPSSl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子宫肉瘤的临床表现、血 CA125及 B 超均无特异性。术前行诊刮术且明确诊断者8例,经阴道排出物病理活检确诊2例,术前误诊为子宫肌瘤者27例(73%),子宫肉瘤的术前诊断率为27%。全部患者均行手术联合化疗,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1%(30例)、56.8%(21例)和45.9%(17例),患者预后与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结论子宫肉瘤的临床表现以阴道异常出血为主,血CA125阴性,B 超无法分辨。术前确诊率低,诊断性刮宫对子宫肉瘤的诊断价值较大。一旦确诊需尽早手术联合化疗治疗,以提高子宫肉瘤患者的生存率及改善预后。

    作者:张靖;杨茹;白惠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乳腺良性肿瘤行美容切口手术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美容切口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芮城县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传统手术治疗组(对照组)与美容切口手术组(观察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9.4±7.2)min,对照组为(26.2±8.3)min,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乳房对称率及满意率均为100%,对照组术后乳房对称率为70%,满意度为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美容切口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术后对称率,大程度减少瘢痕形成,利于保障术后美观度,大限度降低复发率,患者依从性、满意度较高,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祁怀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心功能指标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显效率、总有效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实验组患者恶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 LVEF、SV、CI、VE/ VA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借鉴性。

    作者:杨银伟;张晓东;李世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宫颈癌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放射治疗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及保留卵巢患者经术后放射治疗后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西峡县人民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75例,根据个体情况予以宫颈癌根治术或改良宫颈癌根治术,部分患者予以术后辅助放射治疗,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统计保留卵巢并行术后放疗患者的围绝经期症状情况。结果改良宫颈癌根治术及传统宫颈癌根治术术后近期并发症分别有2例(10.52%)和22例(3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保留卵巢并术后放射治疗患者中发生围绝经期症状9例(50.00%),保留卵巢未行放射治疗患者中出现围绝经期症状1例(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适当缩小宫颈癌手术范围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留卵巢的术后辅助放射治疗,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卵巢功能。

    作者:李朔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原发性肺部真菌感染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原发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9例患者均无基础疾病,经病理学或病原学确诊为肺部真菌感染,原发性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少见;②以咯血、咳嗽、胸痛为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③影像学胸部 CT 均表现为密度增高影,部分可出现典型空洞;④诊断主要依靠经皮肺穿刺、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手术切除确诊;⑤病原学主要以曲霉菌为主(88.9%);⑥治疗主要给予伊曲康唑或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部分可手术切除治疗。结论原发性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率较低,病死率高,其临床表现特异性少,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作者:周璐;王焕勤;黄亚辉;田文娴;岳银艳;邓翔;王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