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杨银伟;张晓东;李世学

关键词:左甲状腺素钠片, 慢性心力衰竭, 总有效率, 心功能指标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心功能指标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显效率、总有效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实验组患者恶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 LVEF、SV、CI、VE/ VA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借鉴性。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癌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放射治疗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及保留卵巢患者经术后放射治疗后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西峡县人民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75例,根据个体情况予以宫颈癌根治术或改良宫颈癌根治术,部分患者予以术后辅助放射治疗,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统计保留卵巢并行术后放疗患者的围绝经期症状情况。结果改良宫颈癌根治术及传统宫颈癌根治术术后近期并发症分别有2例(10.52%)和22例(3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保留卵巢并术后放射治疗患者中发生围绝经期症状9例(50.00%),保留卵巢未行放射治疗患者中出现围绝经期症状1例(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适当缩小宫颈癌手术范围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留卵巢的术后辅助放射治疗,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卵巢功能。

    作者:李朔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乳腺良性肿瘤行美容切口手术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美容切口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芮城县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传统手术治疗组(对照组)与美容切口手术组(观察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9.4±7.2)min,对照组为(26.2±8.3)min,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乳房对称率及满意率均为100%,对照组术后乳房对称率为70%,满意度为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美容切口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术后对称率,大程度减少瘢痕形成,利于保障术后美观度,大限度降低复发率,患者依从性、满意度较高,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祁怀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诊断及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诊断及其治疗措施规范。方法按照自愿的原则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汾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并对其相应的临床诊断和采取的治疗措施进行系统回顾分析。结果接受研究的200例患者中显效158例,好转32例,无效10例,总治疗有效率达95%。同时,与接受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24 h 动脉血气监测显著好转,相对平稳,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并给予甲硫酸氨氯地平片,将患者血压和心率控制在正常水平是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关键。

    作者:任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创伤性休克的临床观察研究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于治疗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0例因创伤性休克入住 ICU 的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临床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相关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及措施进行分析,指导临床诊治用药以及临床实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改善及恢复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在创伤失血性休克过程中发挥保护作用,改善患者病情,可临床应用于创伤性休克患者。

    作者:侯哲;郭瑞;马红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关节局部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多模式镇痛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关节局部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TKA)多模式镇痛中的作用以及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5例 TKA 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A(34例)和对照组 B(31例)。A 组术中使用局部镇痛,B 组未使用,其余术前、术后口服及静脉镇痛的方法、药物使用剂量及用药时限均相同。评价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 h、24 h、3 d、5 d 的 VAS 评分,评价术前与术后5 d 的膝关节 HSS 评分。结果 A 组在术后12 h、24 h、3 d、5 d 的 VAS评分为(5.294±0.799)、(4.265±0.828)、(3.559±0.824)、(1.882±1.094)分,B 组为(6.807±0.910)、(5.452±0.888)、(4.000±0.775)、(2.226±0.884)分,A 组低于 B 组,其中12 h、24 h、3 d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术后 HSS 评分为(73.382±3.445)分,高于 B 组的(68.516±3.0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模式镇痛中应用关节局部镇痛的临床疗效满意,利于膝关节的功能恢复。

    作者:王维康;谷晨熙;王义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适形放疗联合 GT 方案化疗加吡柔比星热灌注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膀胱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适形放疗联合 GT 方案化疗加吡柔比星热灌注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胶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6例老年晚期膀胱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取适形放疗联合 GT 方案化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吡柔比星热灌注化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的近期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82.1%,对照组为53.8%,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临床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适形放疗联合 GT 方案化疗加吡柔比星热灌注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膀胱癌临床效果较好,且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洪财;匡如;盛晓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兰考县中心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儿科收治的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致病原因和治疗措施以及效果。结果导致新生儿患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有感染、窒息、遗传等;经对因和对症治疗之后本研究患者的好转率为87.5%,其中预后不良死亡率为2.78%。结论对于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而言需要预防和治疗相结合,认真分析致病因,通过对因对症治疗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李留栓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桂枝茯苓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

    目的:探讨采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8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4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联合桂枝茯苓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桂枝茯苓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有效缩小肌瘤体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乔勤荣;乔文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法舒地尔治疗68例脑血管痉挛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探讨

    目的:探讨对脑血管痉挛患者采用法舒地尔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脑血管痉挛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4例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34例采用法舒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为73.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ESS、GOS 以及 MRS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法舒地尔治疗脑血管痉挛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且安全性好,可改善预后,有推广价值。

    作者:黄海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FOXP3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研究分析

    目的:探讨 FOXP3基因及其编码的 FOXP3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结直肠癌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50例结直肠癌组织、29例结直肠腺瘤组织及15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 FOXP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FOXP3蛋白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结直肠腺瘤、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6.7%、31.0%、86.0%。结直肠癌组织中 FOXP3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和结直肠腺瘤组织(P <0.05),且 FOXP3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 <0.05),而尚不能认为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相关(P >0.05)。结论 FOXP3基因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和转移中有重要作用,FOXP3的高表达可能与机体抗肿瘤免疫有关。

    作者:杨雷;林姝;张君娜;李娅;徐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胰腺节段切除术治疗胰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胰腺节段切除术在胰腺良性肿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新密市中医院诊治的80例胰腺良性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切除,实验组采用胰腺节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38例手术成功,成功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34例)的成功率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胰腺良性肿瘤患者采用胰腺节段切除术治疗效果理想,该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创伤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永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骨髓细胞学检查在贫血病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贫血病因诊断中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200例贫血患者,采用骨髓细胞学检查,探讨其在病因诊断中的作用。结果贫血致病病因可找出152例,占76%;另48例,占24%的患者无特异性骨髓象表现,但经骨髓检查,可排除原发性血液系统疾病。结论贫血为临床多种疾病表现在血液系统的特征,其发病早晚、病情轻重,与诱导贫血的原发疾病密切相关,血常规检查为早期对贫血检出的有效、快捷的手段,而实施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可明确贫血原因,确诊疾病类型,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杨伟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颈椎管狭窄症保留伸颈结构的颈后路有限化单开门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颈后路有限化单开门治疗颈椎管狭窄症对保留伸颈结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颈椎管狭窄症患者40例,均为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骨科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采用颈后路有限化单开门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效果及观察对保留伸颈结构的作用。结果本研究患者术后行 JOA 评分,优8例,占20%;良19例,占47.5%;可13例,占32.5%。与术前比较,术后末次随访 JOA 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时间(75.2±2.4)min,术中出血(204.3±2.3)ml,无颈5神经根损伤,无再关门等传统单开门的不良后果,对伸颈结构较好保留。结论应用颈后路有限化单开门治疗颈椎管狭窄症,可大程度地维持颈背肌和颈半棘肌结构及功能的完整性,减少对颈椎稳定机制和颈椎后伸机制构成的破坏,对降低术后颈椎轴性症状率、保留颈椎活动度作用显著。

    作者:王志国;罗俊普;吴一凡;杜异凡;原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肾结核80例 CT 诊断探讨

    目的:探讨 CT 诊断肾结核的价值并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分析80例肾结核患者的 CT 诊断结论,并对其做出判别。结果 CT 表现较复杂,会随病理情况而变化。结论 CT 诊断在肾结核治疗中十分重要,与其他检验方法相比具有明显优越性。

    作者:何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氯沙坦钾氢氯噻嗪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美托洛尔、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24 h SBP、DBP 变化,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24 h 动态 SBP、DBP 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2%,对照组为71.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后血钾降低、血尿酸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钾、血尿酸、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氯沙坦钾氢氯噻嗪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可增强降压效果,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作者:王倩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观察

    目的:研究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郸城县人民医院在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56例冠心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①观察组中20例显效,7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中有13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5.00%。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可采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天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4年10月在胶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30例肝肾综合征患者,分为 A 组与 B 组,A 组给予内科综合治疗,B 组在 A 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特利加压素静滴,观察两组患者的尿素氮及肌酐水平、尿量的变化。结果相对于 A 组,B 组患者治疗7 d 后存活率要高,尿素氮及肌酐下降明显,尿量增加(P <0.05)。结论应用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疗效安全显著。

    作者:刘晓红;姜宁;李芳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研究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7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常见并发症。结果720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36例,患病率为5%;并发症中以皮下气肿、胆管损伤以及胆漏的发病率较高。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较为可靠的治疗方式,应针对并发症的特征做好预防性措施。

    作者:程海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急性白血病化疗过程中并发脑梗死1例

    急性白血病经化疗后引起骨髓抑制,由于血小板重度减少,常常以出血为主要并发症,并发动脉血栓形成者鲜有报道。我们收治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发生脑梗死,经积极抢救后成功恢复。

    作者:徐衍;刘延方;王萌;侯杰;邢丽华;王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培门冬酶与左旋门冬酰胺酶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目的:比较培门冬酶(PEG-Asp)与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4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6例曾应用 PEG-Asp 的 ALL 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为应用 PEG-Asp 前曾应用 L-Asp。56例患儿共应用 PEG-Asp 122个疗程,L-Asp 94个疗程。使用 PEG-Asp 和 L-Asp 前后1周内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淀粉酶、血糖、心电图及腹部彩超等相关指标,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临床表现,比较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干预措施。结果两种疗程均有不良反应出现,包括:过敏反应(PEG-Asp 0.8%,L-Asp 13.8%,P <0.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明显升高(5.7%、15.9%,P =0.014),白蛋白下降(9.8%,10.6%,P =0.847),纤维蛋白原(FIB)下降(39.3%,63.8%,P =0.00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26.2%,40.4%, P =0.027),血糖升高(2.4%,1.1%,P =0.451),严重消化道反应(3.3%,8.5%,P =0.096),血象下降需要多次输血(7.4%,18.1%,P =0.016),合并严重感染(6.6%,9.5%,P =0.414)。出现不良反应均及时给予对症处理,无一例患儿因出现不良反应死亡。结论 PEG-Asp 与 L-Asp 在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存在类似不良反应,但PEG-Asp 过敏反应发生率较 L-Asp 显著降低,肝功能损伤严重程度、凝血异常及血象下降程度均较 L-Asp 轻,可作为 L-Asp 替代治疗。

    作者:赵彦婷;王叨;刘玉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