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伟
目的 比较抗真菌药物治疗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2月儿科病区87例真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将87例患儿按实验室检查(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及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分为四组:G实验阳性、GM实验阴性21例;G实验阴性、GM实验阳性17例;G实验、GM实验均阳性35例;G实验、GM实验均阴性14例.比较不同抗真菌药的疗效.结果 ①G实验阳性、GM实验阴性时有效率:氟康唑+卡泊芬净100.00%(1/1)、伏立康唑75.00%(6/8)、氟康唑66.67%(6/9)、氟康唑+两性霉素B 66.67% (2/3).②G实验阴性、GM实验阳性时有效率:氟康唑+卡泊芬净100.00% (2/2)、卡泊芬净100.00% (1/1)、两性霉素B 100%(1/1)、伏立康唑71.43% (5/7)、氟康唑33.33% (2/6).③G实验、GM实验均阳性有效率:氟康唑+卡泊芬净83.33% (5/6)、两性霉素B 80.00% (4/5)、氟康唑+两性霉素B 75.00% (3/4)、伏立康唑75.00%(6/8)、氟康唑50.00% (4/8).④G实验、GM实验均阴性时有效率:氟康唑+卡泊芬净100.00%(2/2)、氟康唑66.67% (4/6)、伏立康唑50.00%(3/6).结论 G试验阳性、GM实验阴性时伏立康唑、氟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三组药物有效率相似;G实验阴性、GM实验阳性时氟康唑+卡泊芬净有效率高于其他几种药物,氟康唑有效率明显低于其他几类药物;G实验、GM实验均阳性时氟康唑+两性霉素B有效率高于其他几类药物;G实验、GM实验均阴性时氟康唑+两性霉素B有效率高于其他几种药物.
作者:秦好奇;刘玉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4年收治的21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的资料,均符合2010年国际专家组《欧洲心脏杂志》再次修订的ARVC诊断标准,总结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结果 21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悸、头晕、胸闷、气促者11例,心悸、反复晕厥者7例,窦房结功能障碍l例,体检发现右心增大2例,均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右胸导QRS平均间期大于左胸导,12例患者V1 ~3导出现Epsilon波,超声心动图及MRI示右心室增大,室壁局灶性变薄,心肌致密化不全,右室心尖部、流出道、前壁脂肪浸润,收缩功能减弱.8例导管射频消融患者即刻成功5例,2例置入ICD后产生有效放电干预,其余患者长期应用药物治疗.结论 ARVC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应提高疾病认识,综合分析家族史、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影像学检查等,选择合适治疗方法,提高诊疗效果.
作者:王倩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宫颈高级别腺上皮内瘤变(HCGIN)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GIN患者50例,取同期医院收治的宫颈炎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HCGIN的发病危险因素,取病理组织行临床病理检查,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HCGIN组性生活年龄<21岁、人乳头瘤状病毒感染概率分别为58.0%、26.0%,明显高于宫颈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GIN组织表现为腺体增生,腺内可见密集乳头状结构,细胞质黏液异常,形态及结构与腺癌类似;16例为单纯HCGIN,6例为HCGIN合并早期鳞状细胞癌,28例合并宫颈鳞状细胞癌病变;50例HCGIN患者p16、CEA、Ki-67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62.0%、76.0%.结论 HCGIN病理学主要表现为腺体异型性改变,p16、CEA、Ki-67联合检测HCGIN的敏感性较高.
作者:卜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免疫抑制剂治疗葡萄膜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临床确诊为葡萄膜炎的166例(258眼)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前葡萄膜炎78例(46.99%),全葡萄膜炎70例(42.17%),中间葡萄膜炎11例(6.63%),后葡萄膜炎7例(4.22%).可以确定病因或归于特定类型95例(57.23%),原因不明亦称为特发性葡萄膜炎71例(42.77%).本研究应用免疫抑制剂有:环孢素、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给予一种或几种联合应用.结果 本研究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症状都有不同程度减轻,佳矫正视力、前房闪辉及前房炎症细胞都较用药前有所好转(P<0.05),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免疫抑制剂治疗葡萄膜炎疗效较好,但需定期监测多种指标并及时处理出现的不良反应.
作者:徐玲玲;侯习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盐酸氨溴索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4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和克粒维酸钾,并配合使用固醇激素喷雾进行喷鼻;实验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配合使用经超声雾化的盐酸氨溴索.结果 实验组患儿中痊愈5例,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治疗有效率为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5%.结论 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巩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于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右美托咪定用于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维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高龄择期行LC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实行麻醉,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与瑞芬太尼实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插入喉罩时(T1)、游离胆囊时(T2)、拔除喉罩时(T3)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以及术后患者苏醒时与拔除喉罩时的改良OAA/S评级与苏醒评分(Steward).结果 两组改良OAA/S评级、Steward评分以及不同时间的BIS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T1~T3,观察组HR、SBP、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右美托咪定用于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维持具有安全可靠的效果,可降低血流动力学的波动.
作者:王俊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诊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IgG、CD3+和CD4+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后IgG、CD3+和CD4+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 (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手术创伤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亚庆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局限性肾肿瘤采用后腹腔镜术治疗与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局限性肾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后腹腔镜术治疗组(对照组,n =50)与开放肾部分切除术组(观察组,n =50),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肾缺血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临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皮下气肿1例,对照组感染2例,均无严重并发症,两组均无复发、转移.结论 局限性肾肿瘤采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临床效果确切,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且有较高安全性,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李秀银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羟考酮注射液对肝胆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内脏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ASAⅡ~Ⅲ级行肝胆手术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羟考酮组(Q组)两组,每组20例.手术关腹膜时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5 μg/kg,Q组缓慢静脉注射羟考酮0.15 mg/kg.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疼痛评分(VAS评分)及并发症,并对患者苏醒期进行Ramsay镇静评分以及Riker镇静-躁动评分.结果 Q组各时间点内脏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S组,Q组苏醒期Riker躁动评分明显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考酮注射液能有效减轻肝胆手术患者术后的内脏痛,减少苏醒期躁动.
作者:武江霞;贾佳;张加强;孟凡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在老年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9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老年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90例,按照介入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介入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替罗非班进行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30 d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替罗非班治疗老年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东海;李丽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经导管射频消融肾脏去交感神经化(RDN)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8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的2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行RDN治疗.观察术后1d、1周、2周、4周、2个月、3个月、0.5年、1年后的血压、肾功能、服药、心率的变化;双肾及肾动脉影像学的变化.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2周、4周、2个月、3个月、0.5年、1年时间节点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RDN术前平均应用降压药4.2种,术后1年应用降压药物2.9种;患者术前、术后3d、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1年肾功能变化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RDN术后第6个月心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7),术后1年心率减慢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7).结论 经导管射频消融肾脏去交感神经化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具有明显的降压效果.
作者:王平;毛治尉;刘毓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结合甲氨蝶呤(MTX)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早期异住妊娠患者100例,按照治疗药物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MTX,常规组给予MTX,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常规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结合MTX可有效治疗异位妊娠,安全可靠,恢复及预后较好,对患者日后再妊娠无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菊梅;程清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猝死原因并探讨应对措施.方法 对38例神经内科住院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猝死原因、猝死前临床表现、猝死时间等,将所得资料经专业软件分析(统计学)后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猝死的预防策略.结果 对38例神经内科住院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可知,高达81.58%的患者猝死前意识清醒(P<0.05);蛛网膜下腔出血复发是其主要猝死原因(占39.47%)(P<0.05);42.11%的患者猝死发生时间为凌晨0~6时.结论 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猝死原因及猝死前症状,对高危人群积极给予干预措施降低猝死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王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治疗的26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记录比较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前后的肺功能以及相关指标,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脉搏血氧饱和、红细胞比容、6 min行走实验、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观察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综合性全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纪素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大量输血对外科手术患者血钾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严重创伤患者232例,其中大量输血者132例为输血组,未输血者100例为无输血组,比较两组术前(T0)、术后1 h(T1)、术后12 h(T2)血钾、血糖、血钠及血清pH值等指标变化.结果 T1时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T0及T2时,其中输血组患者血糖值高于无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0及T1时,输血组患者血清pH值均低于无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组术后高钾血症患病率为33.3%,高于无输血组的1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伤后大量输血对患者血钾水平不会造成明显影响,术后高钾血症风险较低,但仍需予以实时体征监测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高治疗安全性.
作者:崔允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蛋白尿与肾功能损伤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接收的180例妊高征患者和30例正常妊娠临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其尿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尿酸、肌酐、钙以及血压水平,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妊高征患者和正常妊娠患者相比较,其分娩时间提前,早产儿的发生率比较高,而且血清尿素氮、尿酸、肌酐以及血压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分娩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含量和尿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分娩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蛋白尿和肾功能的变化受到妊高征患者预后的影响,在临床上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大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瑞替普酶与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 将1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瑞替普酶组(73例)和尿激酶组(73例).瑞替普酶组给予瑞替普酶20 mU,共2次,每次10 mU,间隔30 min静脉推注;尿激酶组先行尿激酶100×104U静脉推注,后将100×104U溶于氯化钠注射液150 ml内,30 min内静脉滴注.两组均周注射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余治疗相同.结果 溶栓后瑞替普酶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尿激酶组(P<0.05),溶栓后死亡及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再梗死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尿激酶组(P<0.05).结论 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优于尿激酶,可广泛应用.
作者:王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地榆升白片用于结肠癌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8例接受化疗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止吐和补液等对症治疗及联用利血生片,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止吐和补液等对症治疗及联用地榆升白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为69.0%,观察组为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方法对因化疗所引起的的白细胞减少均有较好的提高作用,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方法能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P<0.05).结论 地榆升白片在治疗结肠癌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方面临床效果显著,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控压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联合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血糖、血压指标变化及整体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压、血糖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分别为(132.25±7.33)mm Hg(1 nn Hg=0.133kPa)、(87.42±5.28) mm Hg、(7.58±1.33)%、(7.53±2.14) 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5.58±7.15)mm Hg、(84.20±5.63) mm Hg、(6.48±1.27)%、(6.03±1.54) mmol/L,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3%,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可改善血压及血糖水平,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控压效果,且安全性高,可作为优选方案在临床应用.
作者:杨银伟;李慧新;张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对小儿鼾症采用低温等离子扁桃体消融切除术联合鼻镜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治疗的鼾症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低温等离子扁桃体消融切除术联合鼻镜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扁桃体摘除联合鼻镜腺样体切除治疗.对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情况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鼾症采用低温等离子扁桃体消融切除术联合鼻镜低温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进行治疗效果较好,止血、切除更彻底,绝大多数患儿可以不缝针,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顺德;杨长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