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顺德;杨长君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Colles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Colles骨折患者110例,依据康复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主被动训练,观察组加用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1.82%,高于对照组的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肿胀及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腕关节各方向活动度明显提高,观察组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colles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疗效确切,可缩短肿胀、疼痛持续时间,提高腕关节功能并改善掌倾角,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孔红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大量输血对外科手术患者血钾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严重创伤患者232例,其中大量输血者132例为输血组,未输血者100例为无输血组,比较两组术前(T0)、术后1 h(T1)、术后12 h(T2)血钾、血糖、血钠及血清pH值等指标变化.结果 T1时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T0及T2时,其中输血组患者血糖值高于无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0及T1时,输血组患者血清pH值均低于无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组术后高钾血症患病率为33.3%,高于无输血组的1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伤后大量输血对患者血钾水平不会造成明显影响,术后高钾血症风险较低,但仍需予以实时体征监测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高治疗安全性.
作者:崔允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心血管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取同期入院体检正常者40例作为正常组,均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cy水平及Hcy阳性率.结果 心血管疾病组血清Hcy为(23.94±5.87)μmol/L,高于正常组;Hcy阳性率为63.78%,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cy为(28.73±4.15) μmol/L,Hcy阳性率为83.33%,心绞痛患者血清Hcy为(20.46±6.16) μmol/L,Hcy阳性率为58.62%;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血清Hcy为(16.97±6.10) μmol/L,Hcy阳性率为38.46%,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cy及、Hey阳性率均高于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水平是评估心血管疾病及病情类型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戴战红;田晓君;耿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08例SAS经nCPAP治疗患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随访,并分析其治疗依从性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08例SAS患者中61例(56.48%)使用nCPAP治疗依从性良好,AHI、治疗前夜间LSa02、治疗前后ESS和CPAP呼吸机的性能等影响因素与治疗依从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SAS患者坚持使用nCPAP治疗依从性较差,仅56.48%患者能坚持长期使用,影响nCPAP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治疗前夜间低血氧饱和度、治疗前AHI、治疗前后患者ESS和CPAP呼吸机的性能.
作者:刘传文;于法明;姜东亮;赵云;杨国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 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55例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宫颈癌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紫杉醇与顺铂联合(rP)方案,对照组行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FP)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5.00%(21/28),高于对照组的59.38% (1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厌食、脱发、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过敏反应、疲乏无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宫颈癌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肿瘤,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耐受,为晚期宫颈癌主要治疗手段,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陈亚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治疗的26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记录比较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前后的肺功能以及相关指标,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脉搏血氧饱和、红细胞比容、6 min行走实验、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观察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综合性全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纪素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诊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IgG、CD3+和CD4+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后IgG、CD3+和CD4+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 (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手术创伤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亚庆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新鲜羊膜对眼表疾病的疗效及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眼表疾病患者120例,均为单眼患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自体组与联合组,每组60例.自体组给予单纯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联合组给予新鲜羊膜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比两组患者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植片成活情况、复发率及术后视功能变化.结果 联合组较自体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联合组较自体组治愈率明显提高,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植片全部成活,自体组术后5~7d少量羊膜下积液5例,于术后2周后吸收,无感染发生;联合组术后3d内角膜缘植片轻度水肿4例,并逐渐消除.结论 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新鲜羊膜治疗眼表疾病的疗效显著,可以成功重建眼表,改善视功能.
作者:王红波;崔慧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对子宫内膜息肉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异常出血患者126例,依据手术方案分为宫腔镜组63例和吸刮术组63例,宫腔镜组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吸刮术组接受传统的子宫吸刮术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宫腔镜组一次手术成功率为100%,吸刮术组为94.2%.宫腔镜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吸刮术组(P<0.05).宫腔镜组复发率及并发症则显著低于吸刮术组(P<0.05);宫腔镜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吸刮术组的90.5% (P <0.05).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对子宫内膜息肉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子宫吸刮术,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孟建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羟考酮注射液对肝胆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内脏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ASAⅡ~Ⅲ级行肝胆手术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羟考酮组(Q组)两组,每组20例.手术关腹膜时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5 μg/kg,Q组缓慢静脉注射羟考酮0.15 mg/kg.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疼痛评分(VAS评分)及并发症,并对患者苏醒期进行Ramsay镇静评分以及Riker镇静-躁动评分.结果 Q组各时间点内脏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S组,Q组苏醒期Riker躁动评分明显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考酮注射液能有效减轻肝胆手术患者术后的内脏痛,减少苏醒期躁动.
作者:武江霞;贾佳;张加强;孟凡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应用呼吸机的抢救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心源性肺水肿患者64例,在其抢救过程中使用呼吸机,配合心理护理、体位护理以及呼吸道管理等,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结果 呼吸机治疗2~5d,病情好转60例.2例因不配合使用面罩改为气管插管,2例高龄患者因排痰较差肺部感染改为气管插管辅助通气.结论 在心源性肺水肿患者抢救过程中出现低氧血症时,尽早使用呼吸机可提高治疗效果,而对患者的一系列护理则是保证呼吸机治疗的关键.
作者:马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区域正常妊娠人群血清抑制素A在妊娠15 ~ 20+6周的参考值范围,评估抑制素A在唐氏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接受孕中期三联唐氏筛查的单胎孕妇3 860例,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孕妇血清中抑制素A水平,根据孕妇相关资料通过软件进行风险值的计算.结果 正常单胎孕妇(对照组,3 850例)妊娠15~20+6周时各孕周血清抑制素A浓度相对稳定.10例胎儿为唐氏综合征的孕妇血清中抑制素A的平均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了河南安阳地区正常妊娠人群血清抑制素A在妊娠15~20+6周的参考值范围,证实抑制素A是佳的妊娠中期血清筛查标志物,可结合现有标志物,如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甲胎蛋白和未结合雌三醇,用于我国人群妊娠中期唐氏综合征的筛查.
作者:刘彩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体表神经电刺激结合间歇导尿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55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电刺激组28例,对照组患者行间歇导尿训练治疗,电刺激组患者在间歇导尿的基础上行体表神经电刺激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进行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单次尿量、日平均尿失禁次数及尿路感染率比较,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前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单次尿量、日平均尿失禁次数及尿路感染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2个月后电刺激组患者日平均单次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而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尿失禁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尿路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表神经电刺激结合间歇导尿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控尿、排尿能力,降低尿路感染率,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蔡西国;曹留拴;杨阳;庄卫生;马玉娟;邹丽丽;钱宝延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剖宫产患者197例,随访1年后行阴道B超检查,根据宫壁瘢痕缺损情况分为两组,宫壁瘢痕完整患者85例为对照组,宫壁瘢痕缺损患者112例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及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瘢痕距宫颈内口长度[(5.6±2.0) cm]、于对照组[(6.7±1.8)cm],子宫后位构成比(70.5%)高于对照组(2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示瘢痕距离宫颈内口长度、子宫后位均为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的危险因素.结论 剖宫产患者的宫壁瘢痕缺损检出率较高,瘢痕距离宫颈内口长度、子宫后位均是剖宫产宫壁瘢痕缺损的危险因素.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早期颅骨成形术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骨瓣减压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骨瓣减压术,其中术后早期颅骨成形术40例,为早期组,术后3~6个月行颅骨成形术20例,为晚期组,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1)指数、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早期组术后4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14.3±3.2)分、(79.0 ±31.4)分,与晚期组的(19.4 ±4.8)分、(61.6±24.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与晚期组的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两组术后1年GOS及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瓣减压后早期颅骨成形术能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郝大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高通量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2月合并多种并发症的尿毒症患者84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接受高通量透析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及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改善率(89.86%)高于对照组(4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甲状旁激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分别为(346.25±86.15) ng/dl、(12.32±3.84) mg/L、(352.47±94.26) μmol/L、(22.15±4.28) mmol/L,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发症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琳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抗真菌药物治疗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2月儿科病区87例真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将87例患儿按实验室检查(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及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分为四组:G实验阳性、GM实验阴性21例;G实验阴性、GM实验阳性17例;G实验、GM实验均阳性35例;G实验、GM实验均阴性14例.比较不同抗真菌药的疗效.结果 ①G实验阳性、GM实验阴性时有效率:氟康唑+卡泊芬净100.00%(1/1)、伏立康唑75.00%(6/8)、氟康唑66.67%(6/9)、氟康唑+两性霉素B 66.67% (2/3).②G实验阴性、GM实验阳性时有效率:氟康唑+卡泊芬净100.00% (2/2)、卡泊芬净100.00% (1/1)、两性霉素B 100%(1/1)、伏立康唑71.43% (5/7)、氟康唑33.33% (2/6).③G实验、GM实验均阳性有效率:氟康唑+卡泊芬净83.33% (5/6)、两性霉素B 80.00% (4/5)、氟康唑+两性霉素B 75.00% (3/4)、伏立康唑75.00%(6/8)、氟康唑50.00% (4/8).④G实验、GM实验均阴性时有效率:氟康唑+卡泊芬净100.00%(2/2)、氟康唑66.67% (4/6)、伏立康唑50.00%(3/6).结论 G试验阳性、GM实验阴性时伏立康唑、氟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三组药物有效率相似;G实验阴性、GM实验阳性时氟康唑+卡泊芬净有效率高于其他几种药物,氟康唑有效率明显低于其他几类药物;G实验、GM实验均阳性时氟康唑+两性霉素B有效率高于其他几类药物;G实验、GM实验均阴性时氟康唑+两性霉素B有效率高于其他几种药物.
作者:秦好奇;刘玉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进展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新进展,预测疾病治疗反应、判断预后,优化生物制剂的应用.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新相关文献及诊疗指南,综合分析影响其进展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因素,以及治疗目标及方案的新进展.结果 病程、C-反应蛋白水平、磁共振提示的骶髂关节水肿及骨赘形成与脊柱关节炎进展密切相关,优化TNF抑制剂治疗方案可以提高疾病缓解率,减少复发.结论 多种因素参与脊柱关节炎的进展,优化后TNF抑制剂在脊柱关节炎治疗中有重大意义.
作者:周俊飞;刘升云;杨璐;王丽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瑞替普酶与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 将1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瑞替普酶组(73例)和尿激酶组(73例).瑞替普酶组给予瑞替普酶20 mU,共2次,每次10 mU,间隔30 min静脉推注;尿激酶组先行尿激酶100×104U静脉推注,后将100×104U溶于氯化钠注射液150 ml内,30 min内静脉滴注.两组均周注射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余治疗相同.结果 溶栓后瑞替普酶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尿激酶组(P<0.05),溶栓后死亡及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再梗死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尿激酶组(P<0.05).结论 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优于尿激酶,可广泛应用.
作者:王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创伤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至2014年收治的1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术前和术后的临床资料,评价其手术前后的Meyerding分度和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情况,以及植骨融合情况等.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切口愈合良好,为Ⅰ期愈合,无并发感染等,术后随访期间未发现患者有内固定物脱出、断裂损坏等现象;12例患者均融合良好,融合率为100%;12例患者术后Meyerding分度与术前比较具有显著好转(Z=-2.764,P<0.05);12例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与手术之前比较具有显著好转(Z=-2.395,P<0.05).结论 急性腰椎滑脱症患者以第5腰椎损伤常见,确诊为该症后尽早进行植骨融合术、椎管减压等手术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骨性结构和神经功能的恢复,获得良好的近期预后.
作者:邱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