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辉
目的 探讨高通量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2月合并多种并发症的尿毒症患者84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接受高通量透析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及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改善率(89.86%)高于对照组(4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甲状旁激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分别为(346.25±86.15) ng/dl、(12.32±3.84) mg/L、(352.47±94.26) μmol/L、(22.15±4.28) mmol/L,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发症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琳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康复治疗对脑损伤综合征患儿智力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脑损伤综合征患儿8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综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Gesell与Peabody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GMQ提升至(75.9±10.3)分,DQ提升至(58.9±8.1)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治疗可促进脑损伤综合征患儿运动功能及智力的正常发育,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赵志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治疗的26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记录比较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前后的肺功能以及相关指标,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脉搏血氧饱和、红细胞比容、6 min行走实验、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观察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综合性全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纪素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及氢氯噻嗪不同时间给药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高血压患者120例,依据给药时间分为三组,每组40例,晨夜组清晨服用替米沙坦、夜间口服氢氯噻嗪,清晨组清晨同时口服替米沙坦、氢氯噻嗪,夜间组夜间同时口服替米沙坦、氢氯噻嗪.治疗2个月后比较三组血压指标.结果 治疗后三组24 h收缩压(24 h SBP)、24h舒张压(24 h DBP)、日间收缩压(dSBP)、日间舒张压(dDBP)、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压(nDBP)、血压晨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晨夜组24 h SBP、dSBP、nSBP、血压晨峰低于清晨组及夜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晚分次服用替米沙坦及氢氯噻嗪血压晨峰控制效果优于顿服给药,应作为高血压优选给药方案推广应用.
作者:张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检验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的方法,并对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进行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的124例患者,使用培养法、镜检法和凝集法分别对其阴道内念珠菌的阳性情况进行检查,并比较三种方法的检出率,分析其优缺点.结果 124例患者分别使用培养法、镜检法、凝集法进行念珠菌检验后,其检出率分别为70.2%、71.8%、79.8%,其中凝集法对念球菌的检出率高.结论 对微生物的检验是诊断妇科炎症感染的重要环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微生物检验的三种检验方法的检出率都非常高,且凝集法高,它们在临床检验中都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颖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支架植入术后白细胞介素-8 (IL-8)、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 选择172例接受经皮冠脉支架植入术(PCI)并于术后6个月复查冠脉造影患者,检测术前、术后24h及术后6个月血浆IL-8、IL-18水平.结果 支架内再狭窄组与无支架内再狭窄组术后24 h IL-8、IL-18水平均较术前增高(P<0.05);支架内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相比术后半年IL-8、IL-18水平明显增高(P<0.01).结论 定期监测血浆IL-8、IL-18水平对预测支架内再狭窄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方机成;张晓;朱记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盐酸氨溴索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4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和克粒维酸钾,并配合使用固醇激素喷雾进行喷鼻;实验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配合使用经超声雾化的盐酸氨溴索.结果 实验组患儿中痊愈5例,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治疗有效率为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5%.结论 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巩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于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08例SAS经nCPAP治疗患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随访,并分析其治疗依从性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08例SAS患者中61例(56.48%)使用nCPAP治疗依从性良好,AHI、治疗前夜间LSa02、治疗前后ESS和CPAP呼吸机的性能等影响因素与治疗依从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SAS患者坚持使用nCPAP治疗依从性较差,仅56.48%患者能坚持长期使用,影响nCPAP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治疗前夜间低血氧饱和度、治疗前AHI、治疗前后患者ESS和CPAP呼吸机的性能.
作者:刘传文;于法明;姜东亮;赵云;杨国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是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1],早于1908年由日本学者Takayasu报道,故得名.TA多发于年轻女性,病因迄今尚不明确,常引起不同部位的动脉狭窄或闭塞,少数也可引起动脉扩张或动脉瘤.病变常累及肾动脉,其病理特征为肾动脉全层慢性炎症,以中层受累为主,中内膜弹力纤维和平滑肌广泛破坏,继之出现外膜广泛纤维增生,导致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或肾动脉闭塞(renal artery occlusion,RAO),出现以血压升高为主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甚至危及生命.对于TA合并RAS/RAO的治疗而言,疾病活动度及受累肾动脉的评价极为重要.然而,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无相关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已有的治疗证据水平较低,多来自开放性研究、个案报道和专家意见[2].
作者:刘丽君;刘升云;张磊;曾宏玲;关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接受克罗米芬+补肾活血清肝方联合治疗对其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4月接收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行单纯性克罗米芬治疗、克罗米芬+补肾活血清肝方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激素水平改变.结果 实验组行克罗米芬+补肾活血清肝方联合治疗后临床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0.59%),黄体生成激素(LH)、血睾酮(T)、卵泡生成激素(FSH)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行克罗米芬+补肾活血清肝方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其激素水平,保证临床疗效,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作者:杨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乙肝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血清学指标,探讨其与胆囊结石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患者资料,分为乙肝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组(甲组)、非胆囊结石组(乙组)、单纯胆囊结石组(丙组)、对照组(丁组),分析其血清学指标是否存在差异,其中乙肝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组中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为Child A、Child B、Child C三组,分析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下血清学指标[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5’-核苷酸酶(5’-NT)、α-L岩藻糖苷酶(AFU)]变化趋势,为临床防治乙肝肝硬化胆囊结石形成提供新依据.结果 甲组TBA高于乙、丙、丁组,ALB低于乙、丙、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丙组TBA高于丁组,ALB低于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与丙组之间各项血清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乙肝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血清TBA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血清ALB水平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呈负相关,血清TBiL、GGT、ALP、5’-NT、PT、AFU与分级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乙肝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形成与高血浆总胆汁酸有密切关系,并且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
作者:王巧平;王锦;褚燕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猝死原因并探讨应对措施.方法 对38例神经内科住院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猝死原因、猝死前临床表现、猝死时间等,将所得资料经专业软件分析(统计学)后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猝死的预防策略.结果 对38例神经内科住院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可知,高达81.58%的患者猝死前意识清醒(P<0.05);蛛网膜下腔出血复发是其主要猝死原因(占39.47%)(P<0.05);42.11%的患者猝死发生时间为凌晨0~6时.结论 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猝死原因及猝死前症状,对高危人群积极给予干预措施降低猝死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王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不孕症患者74例,依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每组37例.宫腔镜组单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腹腔镜组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宫腹腔镜组输卵管通畅率为81.08%,宫内妊娠率为51.35%,高于宫腔镜组;异位妊娠率为2.70%,低于宫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并能增加术后受孕率,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作者:李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补佳乐配伍米索前列醇阴道填塞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9例拟取环的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口头安慰后取环;治疗组于取环术前3d每晚放置补佳乐2 mg,取环术前2h放置米索前列醇200 μg于阴道后穹窿.比较两组患者宫颈软化、患者疼痛感受及取环成功率等.结果 治疗组宫颈软化、患者疼痛感受及取环成功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所有用药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前给予补佳乐配伍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等明显降低取环难度,提高成功率,且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探讨应用.
作者:苑帆;李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应用呼吸机的抢救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心源性肺水肿患者64例,在其抢救过程中使用呼吸机,配合心理护理、体位护理以及呼吸道管理等,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结果 呼吸机治疗2~5d,病情好转60例.2例因不配合使用面罩改为气管插管,2例高龄患者因排痰较差肺部感染改为气管插管辅助通气.结论 在心源性肺水肿患者抢救过程中出现低氧血症时,尽早使用呼吸机可提高治疗效果,而对患者的一系列护理则是保证呼吸机治疗的关键.
作者:马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诊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IgG、CD3+和CD4+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后IgG、CD3+和CD4+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 (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手术创伤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亚庆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控压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联合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血糖、血压指标变化及整体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压、血糖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分别为(132.25±7.33)mm Hg(1 nn Hg=0.133kPa)、(87.42±5.28) mm Hg、(7.58±1.33)%、(7.53±2.14) 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5.58±7.15)mm Hg、(84.20±5.63) mm Hg、(6.48±1.27)%、(6.03±1.54) mmol/L,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3%,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可改善血压及血糖水平,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控压效果,且安全性高,可作为优选方案在临床应用.
作者:杨银伟;李慧新;张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进展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新进展,预测疾病治疗反应、判断预后,优化生物制剂的应用.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新相关文献及诊疗指南,综合分析影响其进展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因素,以及治疗目标及方案的新进展.结果 病程、C-反应蛋白水平、磁共振提示的骶髂关节水肿及骨赘形成与脊柱关节炎进展密切相关,优化TNF抑制剂治疗方案可以提高疾病缓解率,减少复发.结论 多种因素参与脊柱关节炎的进展,优化后TNF抑制剂在脊柱关节炎治疗中有重大意义.
作者:周俊飞;刘升云;杨璐;王丽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刮宫术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观察组行宫腔镜内膜电切术治疗,记录观察两组术后月经改善有效率、贫血改善情况及卵巢激素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月经量改善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较对照组高,贫血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处于正常范围.结论 宫腔镜内膜电切术促使患者月经减少或正常闭经,纠正贫血.
作者:王艳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mBNP)的动态变化评价患者预后.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108例急诊和围术期因急性心肌梗死入住重症医学科连续治疗3~15 d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后即刻,12 h,第1、2、3、5、7、14天检测其血浆NT-proBNP浓度,结合超声心功能评价,分析NT-pro-BNP1(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即刻、第1天血浆NT-proBNP浓度)、△NT-proB-NPl-3(急性心肌梗死第1天与第3天血NT-proBNP浓度的差值)及△NT-pro-BNP1-5(急性心肌梗死第1~3天与第5~7天血浆NT-proBNP浓度的差值)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不同对患者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NT-proBNP1-5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NT-proBNP1-5预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30 d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78(P <0.05),当△NT-proBNP1-5<458 pg/ml时,预测患者患急性心肌梗死后第30天内死亡的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79.6%.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的动态变化对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48~72 h NT-proBNP持续>5 000 pg/ml者病死率高;NT-proBNP在急性心肌梗死15 d后浓度降低较慢者预后不良,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作者:侯哲;马红双;郭瑞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