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创伤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特点与手术疗效

邱敏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 临床特点,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创伤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至2014年收治的1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术前和术后的临床资料,评价其手术前后的Meyerding分度和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情况,以及植骨融合情况等.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切口愈合良好,为Ⅰ期愈合,无并发感染等,术后随访期间未发现患者有内固定物脱出、断裂损坏等现象;12例患者均融合良好,融合率为100%;12例患者术后Meyerding分度与术前比较具有显著好转(Z=-2.764,P<0.05);12例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与手术之前比较具有显著好转(Z=-2.395,P<0.05).结论 急性腰椎滑脱症患者以第5腰椎损伤常见,确诊为该症后尽早进行植骨融合术、椎管减压等手术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骨性结构和神经功能的恢复,获得良好的近期预后.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探讨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呼吸机治疗,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有效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及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呼吸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等方面临床效果较好,且能有效的纠正CO2潴留以及显著降低患者治疗时间,该方法更易被患者所接受.

    作者:彭玉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控压效果的影响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控压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联合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血糖、血压指标变化及整体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压、血糖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分别为(132.25±7.33)mm Hg(1 nn Hg=0.133kPa)、(87.42±5.28) mm Hg、(7.58±1.33)%、(7.53±2.14) 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5.58±7.15)mm Hg、(84.20±5.63) mm Hg、(6.48±1.27)%、(6.03±1.54) mmol/L,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3%,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可改善血压及血糖水平,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控压效果,且安全性高,可作为优选方案在临床应用.

    作者:杨银伟;李慧新;张晓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神经内科38例住院患者猝死原因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猝死原因并探讨应对措施.方法 对38例神经内科住院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猝死原因、猝死前临床表现、猝死时间等,将所得资料经专业软件分析(统计学)后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猝死的预防策略.结果 对38例神经内科住院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可知,高达81.58%的患者猝死前意识清醒(P<0.05);蛛网膜下腔出血复发是其主要猝死原因(占39.47%)(P<0.05);42.11%的患者猝死发生时间为凌晨0~6时.结论 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猝死原因及猝死前症状,对高危人群积极给予干预措施降低猝死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王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观察与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治疗的26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记录比较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前后的肺功能以及相关指标,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脉搏血氧饱和、红细胞比容、6 min行走实验、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等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观察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综合性全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纪素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补佳乐配伍米索前列醇阴道填塞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补佳乐配伍米索前列醇阴道填塞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9例拟取环的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口头安慰后取环;治疗组于取环术前3d每晚放置补佳乐2 mg,取环术前2h放置米索前列醇200 μg于阴道后穹窿.比较两组患者宫颈软化、患者疼痛感受及取环成功率等.结果 治疗组宫颈软化、患者疼痛感受及取环成功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所有用药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前给予补佳乐配伍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等明显降低取环难度,提高成功率,且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探讨应用.

    作者:苑帆;李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74例临床评价

    目的 研究盐酸氨溴索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4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和克粒维酸钾,并配合使用固醇激素喷雾进行喷鼻;实验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配合使用经超声雾化的盐酸氨溴索.结果 实验组患儿中痊愈5例,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治疗有效率为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5%.结论 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巩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于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宫腔镜在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刮宫术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观察组行宫腔镜内膜电切术治疗,记录观察两组术后月经改善有效率、贫血改善情况及卵巢激素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月经量改善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较对照组高,贫血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处于正常范围.结论 宫腔镜内膜电切术促使患者月经减少或正常闭经,纠正贫血.

    作者:王艳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羟考酮注射液对肝胆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内脏痛的影响

    目的 观察羟考酮注射液对肝胆手术患者术后早期内脏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ASAⅡ~Ⅲ级行肝胆手术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羟考酮组(Q组)两组,每组20例.手术关腹膜时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5 μg/kg,Q组缓慢静脉注射羟考酮0.15 mg/kg.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疼痛评分(VAS评分)及并发症,并对患者苏醒期进行Ramsay镇静评分以及Riker镇静-躁动评分.结果 Q组各时间点内脏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S组,Q组苏醒期Riker躁动评分明显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考酮注射液能有效减轻肝胆手术患者术后的内脏痛,减少苏醒期躁动.

    作者:武江霞;贾佳;张加强;孟凡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大动脉炎合并肾动脉狭窄/闭塞的治疗进展

    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是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1],早于1908年由日本学者Takayasu报道,故得名.TA多发于年轻女性,病因迄今尚不明确,常引起不同部位的动脉狭窄或闭塞,少数也可引起动脉扩张或动脉瘤.病变常累及肾动脉,其病理特征为肾动脉全层慢性炎症,以中层受累为主,中内膜弹力纤维和平滑肌广泛破坏,继之出现外膜广泛纤维增生,导致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或肾动脉闭塞(renal artery occlusion,RAO),出现以血压升高为主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甚至危及生命.对于TA合并RAS/RAO的治疗而言,疾病活动度及受累肾动脉的评价极为重要.然而,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无相关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已有的治疗证据水平较低,多来自开放性研究、个案报道和专家意见[2].

    作者:刘丽君;刘升云;张磊;曾宏玲;关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地榆升白片用于结肠癌化疗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地榆升白片用于结肠癌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8例接受化疗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止吐和补液等对症治疗及联用利血生片,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止吐和补液等对症治疗及联用地榆升白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为69.0%,观察组为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方法对因化疗所引起的的白细胞减少均有较好的提高作用,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方法能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P<0.05).结论 地榆升白片在治疗结肠癌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方面临床效果显著,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颈深部脓肿15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颈深部脓肿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影像学检查、微生物学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11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54例颈深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颈深部脓肿的感染来源:牙源性1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及喉炎42例,上呼吸道感染15例,食管异物6例,梨状窝瘘合并感染6例,甲状舌管囊肿合并感染3例,腮裂瘘管3例,外伤1例,甲状腺脓肿2例,不明原因76例.154例中102例行细菌培养,其中27例有细菌生长,阳性率为26%.通过脓肿切开引流、抗生素等综合治疗,治愈153例(99%),死亡1例(1%).1例死亡患者为伴发纵隔脓肿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颈深部脓肿一旦确诊应及时切开引流,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王瑞山;田秀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IL-8、IL-18水平与PCI术后支架再狭窄的关系

    目的 探讨支架植入术后白细胞介素-8 (IL-8)、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 选择172例接受经皮冠脉支架植入术(PCI)并于术后6个月复查冠脉造影患者,检测术前、术后24h及术后6个月血浆IL-8、IL-18水平.结果 支架内再狭窄组与无支架内再狭窄组术后24 h IL-8、IL-18水平均较术前增高(P<0.05);支架内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相比术后半年IL-8、IL-18水平明显增高(P<0.01).结论 定期监测血浆IL-8、IL-18水平对预测支架内再狭窄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方机成;张晓;朱记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动脉压迫止血带在肝癌介入术后的止血效果

    目的 评价动脉压迫止血带在肝癌介入术后的止血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肝癌患者80例,按照止血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介入术后给予常规手工压迫联合沙袋压迫止血,观察组介入术后则应用动脉止血带止血,比较两组止血效果.结果 观察组压迫止血时间为(14.46±4.83) min,肢体制动时间为(5.28±1.12)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局部渗血1例,血肿1例.结论 肝癌介入术后采取动脉压迫止血带止血效果好,安全性高,但需重视其不良反应的防治.

    作者:张成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急性创伤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特点与手术疗效

    目的 探讨急性创伤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至2014年收治的1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术前和术后的临床资料,评价其手术前后的Meyerding分度和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情况,以及植骨融合情况等.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切口愈合良好,为Ⅰ期愈合,无并发感染等,术后随访期间未发现患者有内固定物脱出、断裂损坏等现象;12例患者均融合良好,融合率为100%;12例患者术后Meyerding分度与术前比较具有显著好转(Z=-2.764,P<0.05);12例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与手术之前比较具有显著好转(Z=-2.395,P<0.05).结论 急性腰椎滑脱症患者以第5腰椎损伤常见,确诊为该症后尽早进行植骨融合术、椎管减压等手术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骨性结构和神经功能的恢复,获得良好的近期预后.

    作者:邱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免疫抑制剂治疗葡萄膜炎

    目的 观察免疫抑制剂治疗葡萄膜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临床确诊为葡萄膜炎的166例(258眼)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前葡萄膜炎78例(46.99%),全葡萄膜炎70例(42.17%),中间葡萄膜炎11例(6.63%),后葡萄膜炎7例(4.22%).可以确定病因或归于特定类型95例(57.23%),原因不明亦称为特发性葡萄膜炎71例(42.77%).本研究应用免疫抑制剂有:环孢素、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给予一种或几种联合应用.结果 本研究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症状都有不同程度减轻,佳矫正视力、前房闪辉及前房炎症细胞都较用药前有所好转(P<0.05),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免疫抑制剂治疗葡萄膜炎疗效较好,但需定期监测多种指标并及时处理出现的不良反应.

    作者:徐玲玲;侯习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抑制素A在中孕期血清学筛查中的价值

    目的 建立区域正常妊娠人群血清抑制素A在妊娠15 ~ 20+6周的参考值范围,评估抑制素A在唐氏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接受孕中期三联唐氏筛查的单胎孕妇3 860例,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孕妇血清中抑制素A水平,根据孕妇相关资料通过软件进行风险值的计算.结果 正常单胎孕妇(对照组,3 850例)妊娠15~20+6周时各孕周血清抑制素A浓度相对稳定.10例胎儿为唐氏综合征的孕妇血清中抑制素A的平均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了河南安阳地区正常妊娠人群血清抑制素A在妊娠15~20+6周的参考值范围,证实抑制素A是佳的妊娠中期血清筛查标志物,可结合现有标志物,如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甲胎蛋白和未结合雌三醇,用于我国人群妊娠中期唐氏综合征的筛查.

    作者:刘彩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慢性脓胸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对慢性脓胸患者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接收的慢性脓胸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分别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常规开胸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并对疗效影响因素行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min:78.25±19.85 vs 159.62±33.63)及术后住院时间(d:14.21±1.96vs 16.35±2.82)、留置引流管时间(d:2.15±0.32 vs 4.52±0.63)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ml:106.32±25.41 vs451.32±112.82)及术后引流量(ml:521.36±52.14 vs 864.36±158.65)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性分析发现,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与病程、年龄、医师手术操作熟练程度及胸膜粘连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慢性脓胸患者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具有可行性,而临床医生手术操作熟练程度、胸膜粘连与疗效密切相关,须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吴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脊柱关节炎进展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新进展

    目的 探讨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进展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新进展,预测疾病治疗反应、判断预后,优化生物制剂的应用.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新相关文献及诊疗指南,综合分析影响其进展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因素,以及治疗目标及方案的新进展.结果 病程、C-反应蛋白水平、磁共振提示的骶髂关节水肿及骨赘形成与脊柱关节炎进展密切相关,优化TNF抑制剂治疗方案可以提高疾病缓解率,减少复发.结论 多种因素参与脊柱关节炎的进展,优化后TNF抑制剂在脊柱关节炎治疗中有重大意义.

    作者:周俊飞;刘升云;杨璐;王丽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与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与抢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接诊的220例>60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与治疗.结果 220例患者中死亡14例,治愈206例,治愈率93.6%,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对于较低龄组(75-90岁)而言,高龄组(<75岁)束支传导阻碍、心力衰竭发生率及住院死亡率(38.46%vs 24.65%;39.74%vs 25.35%:10.26%vs 2.11%)均较高,临床治愈率(87.18%vs97.18%)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一定做到早期迅速准确的评估,及时有效恰当的抢救以及迅速高水平的后续监护治疗、介入手术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余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宫颈高级别腺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 探讨宫颈高级别腺上皮内瘤变(HCGIN)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GIN患者50例,取同期医院收治的宫颈炎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HCGIN的发病危险因素,取病理组织行临床病理检查,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HCGIN组性生活年龄<21岁、人乳头瘤状病毒感染概率分别为58.0%、26.0%,明显高于宫颈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GIN组织表现为腺体增生,腺内可见密集乳头状结构,细胞质黏液异常,形态及结构与腺癌类似;16例为单纯HCGIN,6例为HCGIN合并早期鳞状细胞癌,28例合并宫颈鳞状细胞癌病变;50例HCGIN患者p16、CEA、Ki-67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62.0%、76.0%.结论 HCGIN病理学主要表现为腺体异型性改变,p16、CEA、Ki-67联合检测HCGIN的敏感性较高.

    作者:卜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