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入路方式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分析

冯居平;杨娜;曲良烨;杨留志;喻溪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入路方式
摘要:目的:探讨在采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过程中入路方式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椎间孔镜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侧后方椎间孔入路,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椎板间入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术后观察组82.35%的患者功能及疼痛得到显著改善,对照组则为79.4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术中出血量及 C 臂照射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见明显的椎间隙感染或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椎间孔镜不同入路方式均是有效的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但经椎板间入路可有效简化手术操作,降低手术风险,有利于患者术后及早恢复。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患者血浆脑钠肽与炎性因子的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肺部感染患者血浆脑钠肽与炎性因子的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对其血浆脑钠肽(BN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进行检测记录。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对象的 BNP 及炎性因子水平进行分析,并探讨上述指标同观察组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浆 BNP、IL-6及 TNF-α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随着患者心功能分级的不断上升,其血浆 BNP、IL-6及 TNF-α均表现为持续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生化指标与其 NYHA 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普遍存在血浆 BNP 及 IL-6、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上升表现,且上述指标与患者的心功能受损程度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作为此类患者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

    作者:张瑞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葡萄膜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10例(18眼)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根据辨证分型,应用中医合并眼药水点眼治疗慢性葡萄膜炎。结果葡萄膜炎的临床症状得到控制,复发减少。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葡萄膜炎可行有效,同时可减少药物并发症。

    作者:王予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妊娠糖尿病脂联素、炎性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同炎性因子表达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妊娠糖尿病患者45例为 A 组,另选同期进行规律产检的健康妊娠妇女51例为 B 组,健康未孕妇女56例为 C 组,测定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脂联素水平、炎性因子相关指标、胰岛素水平,并对其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计算并分析。结果 C 组脂联素(APN)高于 A、B 两组,血清胰岛素(Fins)、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 A、B 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除 Fins外,A、B 两组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 相关分析表明,妊娠期妇女 APN 同炎性因子 IL-6、TNF-α及 HOMA-IR 指数均呈负相关(P <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脂联素水平会出现显著下降,从而导致炎性反应,并加重胰岛素抵抗,三者具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许曼;李丽贤;廖义鸿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醒脑静联合肌氨肽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肌氨肽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肌氨肽苷治疗,治疗组给予醒脑静联合肌氨肽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MBI 评分、NIHSS 评分、血清及血脂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 MBI 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但NIHSS 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 <0.05);治疗后,治疗组 MBI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NIHS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 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 TC、TG、LDL-C、CRP 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HDL-C 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醒脑静联合肌氨肽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杨怀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踝关节手术的方法及预后。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7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左、右踝分别为41、35例,单、双、三踝骨折分别24、27、25例。内踝骨折选用螺钉或张力带钢丝固定,腓骨下1/3斜形骨折、螺旋型骨折选用1/3管状钢板固定或加压钢板固定;并发后踝骨折时,如后踝骨折块累及胫距关节面25%以上,选用螺钉内固定;下胫腓关节分离不稳,需行下胫腓骨联合螺钉内固定。运用 AOFAS 评分系统对76例踝关节骨折术后疗效进行判定。术后健、患侧活动度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结果内翻角度和后足运动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而患侧与健侧矢状面运动度、背伸度、跖屈度和外翻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22个月随访,根据美国足踝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结果,优62例,良14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尽早行手术复位内固定结合早期运动锻炼,对治疗踝关节骨折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行。

    作者:陈耀坤;李宁;夏磊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及管理探讨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及管理在血站血液检验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加强质量控制与管理的资料,共取血样1000份,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常规管理的1000份血样资料进行对比。结果管理后1000份血检中,标本质量不合格3份,结果异常4份。管理前标本质量不合格16份,结果异常15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日常工作,加强质量控制及管理,对保障标本质量,减少结果异常意义重大,对保障预后意义显著。

    作者:陈艳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在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的临床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的临床药物治疗,并分别对两组血脂水平变化情况、颈动脉彩超变化情况、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进行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胆固醇[(4.17±0.59)mmol/ L]、三酰甘油[(1.72±0.22)mmol/ 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32±0.65)mmol/ L]水平均显著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93±0.42)mmol/ L]水平则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斑块大小[(0.069±0.020)cm2]、斑块厚度[(1.86±0.30)mm]、斑块数量[(3.15±0.81)个]、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28±0.33)mm]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 NIHSS 评分[(7.54±0.50)分]明显降低,而 MoCA 评分[(25.78±3.15)分]则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超敏 C-反应蛋白[(2.24±0.96)mg/ L]、白细胞介素-6[(48.54±10.27)×10-6 mg/ L]、肿瘤坏死因子-α[(10.12±2.39)×10-6 mg/ L]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够全面提升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炎性反应。

    作者:秦润祥;武红斌;许海宁;何文杰;许成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细菌性痢疾流行特点及志贺菌耐药性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点和志贺菌的耐药性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肠道门诊部分离的志贺菌菌群的分布与耐药性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志贺菌与沙门菌琼脂培养基进行培养,对可疑菌株采用 VITEK-32细菌鉴定仪、血清凝集鉴定到群。结果本次研究中,280例患者感染细菌性痢疾菌群以宋内志贺菌(72.0%)和福氏志贺菌(27.9%)为主;感染患者多数分布在0~12岁,占总感染率的72.5%;志贺菌菌群对抗菌药物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60.0%,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40.0%;152株(54.3%)志贺菌经纸片确认试验为产 ESBLs 阳性菌株,未见 Amp C 酶阳性者。结论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肠道门诊部的细菌性痢疾主要以福氏志贺菌与宋内志贺菌感染的婴幼儿为主,且宋内志贺菌感染率呈现增长的趋势;临床医师需根据菌群对药物的敏感试验,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

    作者:周文亮;张连涛;梁贤栋;范雪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2016年《中国实用医刊》杂志总目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心电图 ST 段回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心肌再灌注的相关性。方法入选162例成功行急诊 PCI 的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术后2 h 心电图 ST 段的回落幅度分为 STR≥50%组和 STR <50%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心电图 ST 段回落不良的相关因素。结果 MPV 升高是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2 h ST 段回落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 MPV 升高、发病至开通罪犯血管时间延长、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前降支和术后 TIMI 血流<3级是 STEMI 患者术后心电图 ST 段回落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诊 PCI 术前MPV 的升高可作为术后 ST 段回落不良的预测指标之一。

    作者:陈龙;楚英杰;贺文奇;许文克;杨蕾;董淑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结核分枝杆菌T细胞检测在疑似活动性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 T 细胞检测( T-SPOT. TB)在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整理319例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T-SPOT. TB 的检查结果及相关的临床特征,分析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PV)、阳性似然比(+ LR)、阴性似然比(- LR)、正确指数(约登指数,Youden’s index)等指标,得出其优的约登指数,并分析该检测可能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危险因素。结果 T-SPOT. TB 的灵敏度、特异度为85.13%、64.91%;当 A 抗原为13.5 SFCs/2.5×105 PBMC 时,约登指数大为0.6430;既往结核病病史对假阳性的发生有相关性(P <0.05),年龄≥65岁、免疫力下降或低下、体质量指数<16.0 kg/ m2这些因素与假阴性的发生有相关性(P <0.05)。结论 T-SPOT. TB 对于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度,是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重要辅助手段。

    作者:陆婷婷;安云霞;汪铮;张群成;马希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两种髓内钉治疗超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超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股骨粗隆间骨折超高龄患者116例,依据术式分为两组。36例患者给予 PFNA 治疗为 PFNA 组,80例患者则给予 DHS 治疗为 DHS 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恢复及治疗效果。结果 PFNA 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愈合时间低于 DHS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FNA 组 Harris 评分[(89.0±4.6)分]高于 DHS 组[(82.7±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 组优良率为91.67%(33/36),高于 DHS 组的73.75%(5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FNA 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1/36),低于 DHS 组的16.25%(1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FNA 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恢复更快,安全性更高。

    作者:吕海鸥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重症肺炎患者血清胆碱酯酶、降钙素原、D-二聚体与预后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与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284例,其中入住 ICU 的重症肺炎患者110例,入住普通呼吸内科的非重症肺炎患者174例,重症肺炎患者根据预后分为好转组和恶化组,测定各组的 CHE、PCT、DD 及与 APACHE Ⅱ评分的关系。结果重症肺炎组血清 CHE 水平较非重症肺炎组明显降低(P <0.05),PCT、DD 水平明显升高(P <0.05);重症肺炎恶化组血清 CHE 水平较好转组明显降低(P <0.05),PCT、DD 水平明显升高(P <0.05);血清 CHE 水平与 APACHE Ⅱ评分呈负相关(r =-0.575,P <0.05),PCT、DD 水平与 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 =0.640、0.363,P <0.05)。结论 CHE、PCT、DD 的水平能反映重症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作者:李晓燕;邢丽华;高景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急诊儿童惊厥15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惊厥病因,探讨儿童惊厥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小儿惊厥临床资料,总结患儿惊厥病因及其年龄分布。结果年龄分布:29 d ~1岁29例,其中癫痫12例(41.3%),热性惊厥10例(34.5%),颅内感染5例(17.2%);1~3岁85例,其中热性惊厥61例(71.7%),癫痫12例(14.1%),轻度胃肠炎并婴幼儿良性惊厥8例(9.4%);4~6岁29例,其中热性惊厥19例(65.5%),癫痫8例(27.6%),颅内感染2例(6.9%);>6岁13例,其中癫痫7例(53.8%),热性惊厥4例(30.7%),颅内感染2例(15.3%)。结论儿童惊厥与年龄关系密切,病因以热性惊厥、癫痫、颅内感染为著,轻度胃肠炎合并婴幼儿良性惊厥也是引起小儿惊厥原因之一。

    作者:靳云凤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CT 和 MRI 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TOLF)诊断方面应用 CT 和 MRI 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30例 TOLF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 MRI 及 CT 检查,并在影像学诊断结果指导下实施手术治疗。结果30例 TOLF 患者中共计包括26例多阶段连续性,4例单节段。其中26例多节段连续性 TOLF 均确诊为弥漫型,4例单节段患者则包括2例结节型和2例外侧型。MRI 横轴位扫描显示:在骨化黄韧带单节段存在高密度/低信号,呈“U”形或“V”形;矢状位扫描显示:多节段存在高密度/低信号,呈锯齿状或波浪状;术后评估显示,10例优均为Ⅰ度椎管狭窄,包括6例多节段,4例单节段;12例良和6例可均为椎管Ⅱ度狭窄,2例差则均为Ⅲ度狭窄。结论 CT 联合 MRI 是一种有效的诊断 TOLF 的方法,不仅可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同时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

    作者:高慎永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CT 定位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评价 CT 定位下对三叉神经痛疾病患者行射频温控热凝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三叉神经痛疾病患者100例,均行 CT 定位下射频温控热凝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当天,患者完全缓解度为94%,总缓解率为100%。手术1周、1个月、3个月后,患者完全缓解度分别为92%、87%、80%。结论 CT 定位下行射频温控热凝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立冬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压及尿蛋白变化特点及期待治疗的适用性研究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压及尿蛋白变化特点及期待治疗的适用性研究。方法选取30例重度子癫前期患者及同期来院体检的30例健康孕妇为研究对象,3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观察组,3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压及尿蛋白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围产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24 h 平均血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24 h 尿蛋白定量值为(4532.13±9.36)mg,高于对照组[(140.35±1.32)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期待治疗后围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为16.67%,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4 h 动态血压平均值及24 h 尿蛋白定量值均呈现明显升高的趋势,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经过期待治疗后对围产儿的不良结局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王瑞歌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裸鼠肺癌移植瘤中 S100A2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通过肺腺癌 A549细胞构建的裸鼠肺癌组织中 S100A2的表达。方法将30只裸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及处理组,处理组采用气管内注入 A549细胞的方法构建裸鼠肺癌动物模型,对照组换用等量氯化钠注射液。通过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和 Western - blot 法检测肺癌组织中 S100A2 mRNA 和 S100A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对照组裸鼠死亡1例,处理组小鼠死亡3只。处理组裸鼠成功构建肺癌模型。处理组肺癌组织中S100A2 mRNA 相对表达量是对照组的(2.126±0.07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处理组肺癌组织中S100A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裸鼠肺癌组织中 S100A2的表达增高,为 S100A2成为肺癌患者筛查的标志物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作者:张桢;程哲;蒋天赐;王茜;贾留群;代灵灵;景晓刚;施洋峰;王欢;安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瑞芬太尼和盐酸羟考酮用于静脉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瑞芬太尼复合盐酸羟考酮用于静脉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90例单胎、孕足月产妇,ASAI ~ II 级,进入活跃期后随机分瑞芬太尼组(R 组)、羟考酮组(Q 组)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C 组),每组30例。R 组瑞芬太尼配制20μg/ ml,背景剂量0.01~0.05μg/(kg·min),单次注量(bolus)0.4μg/ kg,锁定时间5 min;Q 组羟考酮首剂在1~2 min 内缓慢静脉注射给药2~10 mg,3~4 h 后重复首剂剂量,静脉镇痛泵配方同 R 组;C 组鞘内注射枸橼酸舒芬太尼5μg,连接硬膜外导管持续0.08%盐酸罗哌卡因与枸橼酸舒芬太尼0.45μg/ ml 联合自控给药。记录三组产妇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NRS 评分、Ramsay 评分,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 评分,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结果 R 组 NRS 评分3~4分,与 C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R 组与 C 组比较 MAP、HR、RR、SpO2、Ramsay 评分,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 评分,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Q 组 NRS 评分在2分左右,与 R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Q 组多数安静、合作、听从指令,与 R 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MAP、HR、RR、SPO2,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 评分,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Q 组与 R 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盐酸羟考酮用于静脉分娩镇痛均可提供有效镇痛,瑞芬太尼复合盐酸羟考酮可提供更有效舒适的分娩镇痛,不增加产妇及新生儿的分娩期的不良反应。

    作者:李勇晓;孟凡民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病理学证实的68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单纯放射治疗组(单放组)及同步放化疗组(放化组),每组34例。单放组每次2 Gy,每周5次,共60 Gy,疗程为6周。放化组 TP 方案(紫杉醇+顺铂)化疗4个周期,21 d 为1个周期,化疗第1天开始行放射治疗。疗程结束后评价患者的临床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放化组临床症状改善和总有效率与单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放化组不良反应与单放组相比,发生率虽然高,但其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不能手术治疗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有明显的近期疗效。

    作者:谌龙;冻军亭;孙立;孙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