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瑞芬太尼和盐酸羟考酮用于静脉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李勇晓;孟凡民

关键词:瑞芬太尼, 盐酸羟考酮, 静脉分娩镇痛
摘要: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瑞芬太尼复合盐酸羟考酮用于静脉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90例单胎、孕足月产妇,ASAI ~ II 级,进入活跃期后随机分瑞芬太尼组(R 组)、羟考酮组(Q 组)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C 组),每组30例。R 组瑞芬太尼配制20μg/ ml,背景剂量0.01~0.05μg/(kg·min),单次注量(bolus)0.4μg/ kg,锁定时间5 min;Q 组羟考酮首剂在1~2 min 内缓慢静脉注射给药2~10 mg,3~4 h 后重复首剂剂量,静脉镇痛泵配方同 R 组;C 组鞘内注射枸橼酸舒芬太尼5μg,连接硬膜外导管持续0.08%盐酸罗哌卡因与枸橼酸舒芬太尼0.45μg/ ml 联合自控给药。记录三组产妇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NRS 评分、Ramsay 评分,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 评分,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结果 R 组 NRS 评分3~4分,与 C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R 组与 C 组比较 MAP、HR、RR、SpO2、Ramsay 评分,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 评分,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Q 组 NRS 评分在2分左右,与 R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Q 组多数安静、合作、听从指令,与 R 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MAP、HR、RR、SPO2,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 评分,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Q 组与 R 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盐酸羟考酮用于静脉分娩镇痛均可提供有效镇痛,瑞芬太尼复合盐酸羟考酮可提供更有效舒适的分娩镇痛,不增加产妇及新生儿的分娩期的不良反应。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评估右美托咪定对喉罩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深度及苏醒质量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喉罩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深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入院的80例喉罩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输注氯化钠注射液,实验组输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各时段血压、心率水平、苏醒时各项恢复时间、镇痛效果与麻醉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 T1、T3时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高于对照组,T4时显著低于对照组;T1~ T4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恢复自主呼吸、睁眼、握拳时间与 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Ramsay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总体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喉罩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深度及苏醒质量影响显著,具有借鉴性。

    作者:王昭斌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血清 CysC、Cr、UREA 对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效果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 CysC)、肌酐( Cr)及尿素( UREA)对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肾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90例,根据肌酐清除率(Ccr)将其分为三组,对照组(肾功能正常,Ccr≥80 ml/ min,n =41),轻肾损组(肾功能储备下降期和肾功能不全,Ccr 20~80 ml/ min,n =35),重肾损组(肾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症期,Ccr ≤20 ml/ min,n =14)。入院即刻测定三组 CysC、Scr、UREA 检测值,分析其诊断精度。结果随着 Ccr 指标的减少,CysC、Scr、UREA 三项指标检测值均增加。肾功能正常期的血清 CysC、Cr、URE-A 的单项检测,CysC 阳性率(65.9%)高于 Cr(52.1%)及 UREA(51.1%)。以 CysC 为评测目标,联合检测(CysC +Cr + UREA)阳性率(82.7%)高于单指标检测(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ysC 早期诊断精度高于另两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ysC 灵敏度与准确度高于 Cr、UREA,可用于肾功能损伤的早期诊断。

    作者:黎东;李文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空气压力波循环治疗仪在预防剖腹产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空气压力波循环治疗仪对预防剖腹产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200例剖腹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空气压力波循环治疗仪。治疗7 d 后观察两组患者 DVT 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经空气压力波循环治疗仪治疗后,发生 DVT 的例数明显减少,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空气压力波循环治疗仪预防剖腹产术后患者 DVT 的形成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丽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及管理探讨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及管理在血站血液检验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加强质量控制与管理的资料,共取血样1000份,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常规管理的1000份血样资料进行对比。结果管理后1000份血检中,标本质量不合格3份,结果异常4份。管理前标本质量不合格16份,结果异常15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日常工作,加强质量控制及管理,对保障标本质量,减少结果异常意义重大,对保障预后意义显著。

    作者:陈艳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与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及对白细胞介素-8(IL-8)、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符合研究标准的溃疡性结肠炎110例患者随机分为美沙拉嗪组和联用组,每组55例。美沙拉嗪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 g,3次/ d;联用组采用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 g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500 mg,3次/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检测对比两组MDA、TNF-α、IL-8、SOD 等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联用组临床疗效(89.09%)高于美沙拉嗪组(6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联用组改善情况优于美沙拉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 IL-8、TNF-α、MDA、SOD 等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联用组改善效果与美沙拉嗪相比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与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 MDA、TNF-α、IL-8、SOD 等因子水平,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文圣恩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短肠综合征并肠外瘘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短肠综合征合并肠外瘘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普外科收治的剩余小肠<105 cm 的肠外瘘患者36例,对其肠外瘘发生部位、原因、治疗方法和肠康复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中治愈23例,死亡4例,9例好转后中断治疗出院。患者肠管残存长度为(61.05±28.60)cm。31例接受肠内营养,其中10例未接受肠康复治疗,肠管长度为(53.30±31.60)cm,肠内营养恢复时间为(131.50±91.20)d;21例接受肠康复治疗,肠管长度为(63.60±20.50)cm,肠内营养恢复时间为(60.10±49.80)d。结论短肠综合征并肠外瘘的主要疾病为肠扭转、肠坏死,肠瘘部位多在吻合口,因肠坏死范围较广,手术切除界限不易判断。早期应用生长抑素能够减少消化液分泌的作用,同时能够减少短肠综合征急性期的腹泻及电解质紊乱症状。后期应用生长抑素能促进肠外瘘自愈和肠康复的双重作用。

    作者:侯建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细菌性痢疾流行特点及志贺菌耐药性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点和志贺菌的耐药性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肠道门诊部分离的志贺菌菌群的分布与耐药性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志贺菌与沙门菌琼脂培养基进行培养,对可疑菌株采用 VITEK-32细菌鉴定仪、血清凝集鉴定到群。结果本次研究中,280例患者感染细菌性痢疾菌群以宋内志贺菌(72.0%)和福氏志贺菌(27.9%)为主;感染患者多数分布在0~12岁,占总感染率的72.5%;志贺菌菌群对抗菌药物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60.0%,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40.0%;152株(54.3%)志贺菌经纸片确认试验为产 ESBLs 阳性菌株,未见 Amp C 酶阳性者。结论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肠道门诊部的细菌性痢疾主要以福氏志贺菌与宋内志贺菌感染的婴幼儿为主,且宋内志贺菌感染率呈现增长的趋势;临床医师需根据菌群对药物的敏感试验,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

    作者:周文亮;张连涛;梁贤栋;范雪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Modified Kugel 术与 Lichtenstein 术在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 Modified Kugel 术与 Lichtenstein 术应用于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84例成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2例。对照组给予 Lichtenstein 术治疗,观察组给予 Modified Kugel 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住院花费、术后 VAS 评分变化、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住院花费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 VAS 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除局部异物感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局部异物感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Lichtenstein术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且治疗费用较低;而 Modified Kugel 术的复发率更低,但治疗费用较高,适用于术后复发高危因素者。

    作者:武小斌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贝伐珠单抗相关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贝伐珠单抗被推荐用于 PS 评分0-1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在 NSCLC 患者应用贝伐珠单抗过程中,高血压为发生率较高的不良反应之一,控制不佳的高血压不仅导致心血管事件、肾脏疾患和中风,甚至会直接中断抗肿瘤治疗,从而限制临床获益。深入探究其相关因素及发生发展机制不但有助于临床贝伐珠单抗应用及管理,也将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生存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晏阳;侯晶晶;王子奇;张米娜;张国伟;王慧娟;马智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HPLC 法测定妇科调经片中芍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研究妇科调经片中芍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利用芍药苷标准品和栀子苷对照品寻找 HPLC 法检测条件,得出标准曲线,并检测专属性、低检测限度、回收率、精密度及稳定性。将20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0.2 g/ kg 和0.4 g/ kg 妇科调经片组,每组10只,采用 HPLC 法测定给药后0.2、0.5、1.0、1.5、2.0、4.0、6.0、8.0、12.0、15.0、18.0 h 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①芍药苷与内标栀子苷峰形良好,专属性可;芍药苷的峰面积( Y)对进样浓度( X)回归方程 Y =135.598X +3.520( R =0.9999),低检测限度为0.1 mg/ L,测得的回收率、精密度及稳定性良好。②0.2 g/ kg 组与0.4 g/ kg 组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药峰浓度(Cmax )为(15.80±1.30)、(21.60±1.70)mg/ L,达峰时间(Tmax )为(3.52±0.51)、(3.61±0.64)h,AUC0 t 为(4312±155)、(5314±142)(mg·h)/ L,AUC0∞为(5873±209)、(6719±174)(mg·h)/ L。结论 HPLC法适用于妇科调经片中芍药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且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备可靠。

    作者:姜雪;杨婷;高山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左甲状腺素对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围生结局的影响观察

    目的:研究左甲状腺素(L - T4)对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围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68例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接受左甲状腺素治疗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未接受 L-T4治疗,78例)和观察组(接受 L-T4规范治疗,90例),观察两组围生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均严格根据 TSH 定期检测服用 L-T4,结果显示:①观察组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中糖代谢异常15.56%、中重度贫血11.11%、发展为临床甲减5.56%,分别较对照组(30.77%、26.92%、19.23%)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观察组妊娠结局中流产5.56%、早产7.78%、胎膜早破7.78%,分别较对照组(15.38%、7.69%、21.7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观察组所产胎儿中低体质量(3.53%)较对照组(15.15%)低,新生儿 Apgar 评分(9.28±0.54)分,较对照组的(8.97±0.72)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会引起患者诸多不良症状,不利于妊娠正常分娩和新生儿健康,早期及时给予 L-T4治疗可有效改善围生结局。

    作者:王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患者血浆脑钠肽与炎性因子的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肺部感染患者血浆脑钠肽与炎性因子的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对其血浆脑钠肽(BN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进行检测记录。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对象的 BNP 及炎性因子水平进行分析,并探讨上述指标同观察组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浆 BNP、IL-6及 TNF-α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随着患者心功能分级的不断上升,其血浆 BNP、IL-6及 TNF-α均表现为持续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生化指标与其 NYHA 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普遍存在血浆 BNP 及 IL-6、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上升表现,且上述指标与患者的心功能受损程度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作为此类患者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

    作者:张瑞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结核分枝杆菌T细胞检测在疑似活动性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 T 细胞检测( T-SPOT. TB)在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整理319例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T-SPOT. TB 的检查结果及相关的临床特征,分析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PV)、阳性似然比(+ LR)、阴性似然比(- LR)、正确指数(约登指数,Youden’s index)等指标,得出其优的约登指数,并分析该检测可能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危险因素。结果 T-SPOT. TB 的灵敏度、特异度为85.13%、64.91%;当 A 抗原为13.5 SFCs/2.5×105 PBMC 时,约登指数大为0.6430;既往结核病病史对假阳性的发生有相关性(P <0.05),年龄≥65岁、免疫力下降或低下、体质量指数<16.0 kg/ m2这些因素与假阴性的发生有相关性(P <0.05)。结论 T-SPOT. TB 对于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度,是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重要辅助手段。

    作者:陆婷婷;安云霞;汪铮;张群成;马希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培门冬酶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培门冬酶治疗结外 NK/ T 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结外 NK/ T 细胞淋巴瘤患者(鼻型)60例,根据数据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培门冬酶联合 GLD[吉西他滨(Gem)、奥沙利铂(L-OHP)、地塞米松(DXM)]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联合 GLD 方案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3.33%、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16.67%、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Ⅲ~Ⅳ度肠胃道反应、粒细胞计数下降、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过敏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67%、6.67%、10.00%、6.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0.00%、26.67%、33.33%、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结外NK/ T 细胞淋巴瘤患者采用培门冬酶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近期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程度更轻,更利于患者耐受,值得推广。

    作者:田颖;陈淑霞;胡青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瑞芬太尼和盐酸羟考酮用于静脉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瑞芬太尼复合盐酸羟考酮用于静脉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90例单胎、孕足月产妇,ASAI ~ II 级,进入活跃期后随机分瑞芬太尼组(R 组)、羟考酮组(Q 组)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C 组),每组30例。R 组瑞芬太尼配制20μg/ ml,背景剂量0.01~0.05μg/(kg·min),单次注量(bolus)0.4μg/ kg,锁定时间5 min;Q 组羟考酮首剂在1~2 min 内缓慢静脉注射给药2~10 mg,3~4 h 后重复首剂剂量,静脉镇痛泵配方同 R 组;C 组鞘内注射枸橼酸舒芬太尼5μg,连接硬膜外导管持续0.08%盐酸罗哌卡因与枸橼酸舒芬太尼0.45μg/ ml 联合自控给药。记录三组产妇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NRS 评分、Ramsay 评分,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 评分,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结果 R 组 NRS 评分3~4分,与 C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R 组与 C 组比较 MAP、HR、RR、SpO2、Ramsay 评分,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 评分,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Q 组 NRS 评分在2分左右,与 R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Q 组多数安静、合作、听从指令,与 R 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MAP、HR、RR、SPO2,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 评分,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Q 组与 R 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盐酸羟考酮用于静脉分娩镇痛均可提供有效镇痛,瑞芬太尼复合盐酸羟考酮可提供更有效舒适的分娩镇痛,不增加产妇及新生儿的分娩期的不良反应。

    作者:李勇晓;孟凡民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ERK1/2及 Bid 对老年急诊 PCI 术无复流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及 Bid 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老年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无复流发生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 PCI 的老年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 TIMI 分级筛选出无复流患者12例为无复流组,同时选择同期有效灌注者19例为再灌注组,15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利用 RT-PCR 方法测定各组单个核细胞 ERK 信号通路及 Bid mRNA 的表达活性。同时测定各研究对象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等生化指标。结果病例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ERK1/2信号通路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Bid 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无复流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ERK1/2信号通路的表达较再灌注组明显降低,Bid 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ERK1/2与 Bid 呈负相关(r =-0.69,P <0.05)。结论 ERK1/2在老年急诊 PCI术后无复流患者中表达活性下降,Bid 表达增加;ERK1/2活性降低及促凋亡蛋白 Bid 活性增强可能参与了老年患者急诊 PCI 术后无复流的发生。

    作者:姚宗芹;付存玉;石运香;张志刚;周纪星;李海德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宫腹腔镜联合及经阴道手术治疗子宫瘢痕憩室的临床对比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及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0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A 组90例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B 组90例患者采用经阴道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治疗后月经淋漓不尽情况均消失,经期均较治疗前缩短,两组治疗后经期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大于 B 组,手术费用高于 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术后症状缓解率为94.1%,B 组为94.6%,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及经阴道手术均可有效治疗子宫瘢痕憩室,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但后者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费用低,手术器械要求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在结核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 T 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在结核菌感染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就诊的120例疑似结核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分别采取结核菌素试验及结核感染 T 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并将两种诊断检查方法的效果作比较。结果在酶联免疫斑点实验中诊断假阴性、假阳性率(14.0%、10.4%)均低于结核菌素实验(34.9%、2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酶联免疫斑点实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86.0%、89.6%)高于结核菌素实验(65.1%、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结核感染 T 细胞斑点试验在诊断鉴别结核菌感染方面有突出的应用价值,其特异性及灵敏度较高,是结核菌感染诊断筛检值得借鉴的方法。

    作者:汪领;胡正义;王伟;郭琪;庞玉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两种髓内钉治疗超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超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股骨粗隆间骨折超高龄患者116例,依据术式分为两组。36例患者给予 PFNA 治疗为 PFNA 组,80例患者则给予 DHS 治疗为 DHS 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恢复及治疗效果。结果 PFNA 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愈合时间低于 DHS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FNA 组 Harris 评分[(89.0±4.6)分]高于 DHS 组[(82.7±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 组优良率为91.67%(33/36),高于 DHS 组的73.75%(5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FNA 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1/36),低于 DHS 组的16.25%(1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FNA 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恢复更快,安全性更高。

    作者:吕海鸥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病理学证实的68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单纯放射治疗组(单放组)及同步放化疗组(放化组),每组34例。单放组每次2 Gy,每周5次,共60 Gy,疗程为6周。放化组 TP 方案(紫杉醇+顺铂)化疗4个周期,21 d 为1个周期,化疗第1天开始行放射治疗。疗程结束后评价患者的临床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放化组临床症状改善和总有效率与单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放化组不良反应与单放组相比,发生率虽然高,但其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不能手术治疗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有明显的近期疗效。

    作者:谌龙;冻军亭;孙立;孙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