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小斌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病科细菌培养阳性患者常见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为细菌感染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医院感染病科送检标本中阳性菌株的构成、不同标本的分布及所有的药敏结果;样本包括血液、尿液、痰液;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分别采用 VITEK 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结果本研究时间段内共分离出280株病原菌。在检出病原菌的样本方面,前三位依次是血液(32.9%,92株)、痰液(26.8%,75株)和尿液(11.4%,32株)。在检出的菌种方面,革兰阴性杆菌占48.9%,革兰阳性球菌占22.1%,真菌占28.9%;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占20.4%,肺炎克雷伯菌占6.4%,鲍曼不动杆菌占2.9%,布氏杆菌占12.9%;革兰阳性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6.4%,屎肠球菌占4.6%,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9%,链球菌属占3.6%;真菌中,白色念株菌占12.9%,克柔念珠菌占2.1%,曲霉菌占4.6%。药敏实验方面,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5.6%和12.5%;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肠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5.6%;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活性差,尤其是肠球菌属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94.0%;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10.0%。结论感染科阳性菌主要经血液培养获得;革兰阴性杆菌是就诊患者的主要病原菌;细菌敏感的抗菌药物谱窄,耐药性严重;真菌的药物敏感性较好。
作者:顾心雨;张佳佳;胡春玲;吕君;闫婧雅;李华;曾庆磊;李志勤;余祖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研究妇科调经片中芍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利用芍药苷标准品和栀子苷对照品寻找 HPLC 法检测条件,得出标准曲线,并检测专属性、低检测限度、回收率、精密度及稳定性。将20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0.2 g/ kg 和0.4 g/ kg 妇科调经片组,每组10只,采用 HPLC 法测定给药后0.2、0.5、1.0、1.5、2.0、4.0、6.0、8.0、12.0、15.0、18.0 h 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①芍药苷与内标栀子苷峰形良好,专属性可;芍药苷的峰面积( Y)对进样浓度( X)回归方程 Y =135.598X +3.520( R =0.9999),低检测限度为0.1 mg/ L,测得的回收率、精密度及稳定性良好。②0.2 g/ kg 组与0.4 g/ kg 组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药峰浓度(Cmax )为(15.80±1.30)、(21.60±1.70)mg/ L,达峰时间(Tmax )为(3.52±0.51)、(3.61±0.64)h,AUC0 t 为(4312±155)、(5314±142)(mg·h)/ L,AUC0∞为(5873±209)、(6719±174)(mg·h)/ L。结论 HPLC法适用于妇科调经片中芍药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且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备可靠。
作者:姜雪;杨婷;高山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检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基因(CGRP)和沉默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PPARγ)共转染NIH3T3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培养 NIH3T3成纤维细胞,收集细胞随机分为五组,正常组:正常培养细胞,不做特殊处理,作为正常对照;空载体组:仅用空载体 pGFP-V-RS 质粒转染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CGRP 组:用重组载体 pGFP-V-RS-exCGRP 质粒转染细胞;siPPARγ组:用重组载体 pGFP-V-RS-siPPARγ质粒转染细胞;双基因组:用重组双基因载体 pGFP-V-RS-siPPARγ-exCGRP 质粒转染细胞。电转染成功后,继续培养细胞48 h,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与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内 PPARγ、CGRP mRNA 与蛋白的表达。结果双基因组中 CGRP 基因呈高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空载体组、siPPAR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 CGRP 组中 CGRP 基因表达量相近,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双基因组细胞中 PPARγ基因呈低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空载体组、CGRP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 siPPARγ组细胞中 PPARγ基因表达量相似,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促进成骨基因和抑制成脂基因共转染 NIH3T3成纤维细胞,能够上调细胞中 CGRP 基因表达,同时下调 PPARγ基因表达。
作者:蒋林栋;李劲峰;马源;李成;李月白;王义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点和志贺菌的耐药性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肠道门诊部分离的志贺菌菌群的分布与耐药性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志贺菌与沙门菌琼脂培养基进行培养,对可疑菌株采用 VITEK-32细菌鉴定仪、血清凝集鉴定到群。结果本次研究中,280例患者感染细菌性痢疾菌群以宋内志贺菌(72.0%)和福氏志贺菌(27.9%)为主;感染患者多数分布在0~12岁,占总感染率的72.5%;志贺菌菌群对抗菌药物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60.0%,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40.0%;152株(54.3%)志贺菌经纸片确认试验为产 ESBLs 阳性菌株,未见 Amp C 酶阳性者。结论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肠道门诊部的细菌性痢疾主要以福氏志贺菌与宋内志贺菌感染的婴幼儿为主,且宋内志贺菌感染率呈现增长的趋势;临床医师需根据菌群对药物的敏感试验,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
作者:周文亮;张连涛;梁贤栋;范雪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与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及对白细胞介素-8(IL-8)、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符合研究标准的溃疡性结肠炎110例患者随机分为美沙拉嗪组和联用组,每组55例。美沙拉嗪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 g,3次/ d;联用组采用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 g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500 mg,3次/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检测对比两组MDA、TNF-α、IL-8、SOD 等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联用组临床疗效(89.09%)高于美沙拉嗪组(6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联用组改善情况优于美沙拉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 IL-8、TNF-α、MDA、SOD 等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联用组改善效果与美沙拉嗪相比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与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 MDA、TNF-α、IL-8、SOD 等因子水平,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文圣恩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培门冬酶治疗结外 NK/ T 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结外 NK/ T 细胞淋巴瘤患者(鼻型)60例,根据数据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培门冬酶联合 GLD[吉西他滨(Gem)、奥沙利铂(L-OHP)、地塞米松(DXM)]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联合 GLD 方案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3.33%、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16.67%、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Ⅲ~Ⅳ度肠胃道反应、粒细胞计数下降、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过敏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67%、6.67%、10.00%、6.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0.00%、26.67%、33.33%、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结外NK/ T 细胞淋巴瘤患者采用培门冬酶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近期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程度更轻,更利于患者耐受,值得推广。
作者:田颖;陈淑霞;胡青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 T 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在结核菌感染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就诊的120例疑似结核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分别采取结核菌素试验及结核感染 T 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并将两种诊断检查方法的效果作比较。结果在酶联免疫斑点实验中诊断假阴性、假阳性率(14.0%、10.4%)均低于结核菌素实验(34.9%、2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酶联免疫斑点实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86.0%、89.6%)高于结核菌素实验(65.1%、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结核感染 T 细胞斑点试验在诊断鉴别结核菌感染方面有突出的应用价值,其特异性及灵敏度较高,是结核菌感染诊断筛检值得借鉴的方法。
作者:汪领;胡正义;王伟;郭琪;庞玉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肌氨肽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肌氨肽苷治疗,治疗组给予醒脑静联合肌氨肽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MBI 评分、NIHSS 评分、血清及血脂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 MBI 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但NIHSS 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 <0.05);治疗后,治疗组 MBI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NIHS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 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 TC、TG、LDL-C、CRP 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HDL-C 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醒脑静联合肌氨肽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杨怀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踝关节手术的方法及预后。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7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左、右踝分别为41、35例,单、双、三踝骨折分别24、27、25例。内踝骨折选用螺钉或张力带钢丝固定,腓骨下1/3斜形骨折、螺旋型骨折选用1/3管状钢板固定或加压钢板固定;并发后踝骨折时,如后踝骨折块累及胫距关节面25%以上,选用螺钉内固定;下胫腓关节分离不稳,需行下胫腓骨联合螺钉内固定。运用 AOFAS 评分系统对76例踝关节骨折术后疗效进行判定。术后健、患侧活动度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结果内翻角度和后足运动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而患侧与健侧矢状面运动度、背伸度、跖屈度和外翻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22个月随访,根据美国足踝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结果,优62例,良14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尽早行手术复位内固定结合早期运动锻炼,对治疗踝关节骨折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行。
作者:陈耀坤;李宁;夏磊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单胎头位、无产科相关并发症、阴道试产初产妇360例,ASA 分级 I ~Ⅱ级。根据有无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分为两组,镇痛组102例,对照组258例。统计两组产妇产程时长、缩宫素使用率、顺产率、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1、5 min Apgar 评分。结果镇痛组活跃期时长(170±44)min,长于对照组的(149±3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镇痛组缩宫素使用率为91.0%(93/102)、顺产率为71.5%(73/102),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率[17.7%(18/10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妇产钳助产率及新生儿1、5 min Apgar 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以延长产程活跃期,降低剖宫产率,而对新生儿未见不良影响,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邢文予;赵军博;姜丽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10例(18眼)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根据辨证分型,应用中医合并眼药水点眼治疗慢性葡萄膜炎。结果葡萄膜炎的临床症状得到控制,复发减少。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葡萄膜炎可行有效,同时可减少药物并发症。
作者:王予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空气压力波循环治疗仪对预防剖腹产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200例剖腹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空气压力波循环治疗仪。治疗7 d 后观察两组患者 DVT 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经空气压力波循环治疗仪治疗后,发生 DVT 的例数明显减少,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空气压力波循环治疗仪预防剖腹产术后患者 DVT 的形成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丽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 CysC)、肌酐( Cr)及尿素( UREA)对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肾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90例,根据肌酐清除率(Ccr)将其分为三组,对照组(肾功能正常,Ccr≥80 ml/ min,n =41),轻肾损组(肾功能储备下降期和肾功能不全,Ccr 20~80 ml/ min,n =35),重肾损组(肾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症期,Ccr ≤20 ml/ min,n =14)。入院即刻测定三组 CysC、Scr、UREA 检测值,分析其诊断精度。结果随着 Ccr 指标的减少,CysC、Scr、UREA 三项指标检测值均增加。肾功能正常期的血清 CysC、Cr、URE-A 的单项检测,CysC 阳性率(65.9%)高于 Cr(52.1%)及 UREA(51.1%)。以 CysC 为评测目标,联合检测(CysC +Cr + UREA)阳性率(82.7%)高于单指标检测(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ysC 早期诊断精度高于另两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ysC 灵敏度与准确度高于 Cr、UREA,可用于肾功能损伤的早期诊断。
作者:黎东;李文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在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的临床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的临床药物治疗,并分别对两组血脂水平变化情况、颈动脉彩超变化情况、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进行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胆固醇[(4.17±0.59)mmol/ L]、三酰甘油[(1.72±0.22)mmol/ 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32±0.65)mmol/ L]水平均显著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93±0.42)mmol/ L]水平则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治疗后斑块大小[(0.069±0.020)cm2]、斑块厚度[(1.86±0.30)mm]、斑块数量[(3.15±0.81)个]、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28±0.33)mm]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 NIHSS 评分[(7.54±0.50)分]明显降低,而 MoCA 评分[(25.78±3.15)分]则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超敏 C-反应蛋白[(2.24±0.96)mg/ L]、白细胞介素-6[(48.54±10.27)×10-6 mg/ L]、肿瘤坏死因子-α[(10.12±2.39)×10-6 mg/ L]水平均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够全面提升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炎性反应。
作者:秦润祥;武红斌;许海宁;何文杰;许成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经皮锁定钢板固定结合正骨手法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固定结合正骨手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和肩关节功能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肩关节肌力、关节活动度、日常活动能力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疼痛感评分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固定结合正骨手法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缩短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且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有助于术后功能恢复。
作者:陈飞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并研究早期盆底康复对盆底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分娩的妊娠晚期产妇52例作为治疗组,同期选择52例未生育过的妇女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妇女盆底功能指标的变化及膀胱膨出、盆底疝、直肠前突、肛直肠连接异常下降、直肠膨出发生情况变化。治疗组患者进行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盆底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盆底疝、肛直肠连接异常下降、直肠前突、直肠膨出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 <0.05)。治疗组盆底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后,盆底功能指标均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女在经历妊娠及分娩后,其盆底功能均受到一定影响,只有加强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才能有效的促进盆底功能的恢复,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重症肺炎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与降钙素原(PCT)的浓度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重症肺炎患者40例(重症肺炎组)、普通肺炎患者45例(普通肺炎组)和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的血清 CHE 与 PCT 浓度。结果重症肺炎组血清 CHE 浓度为(4.23±1.85)KU/ L,PCT 浓度为(20.38±5.57)μg/ L,与普通肺炎组[(9.12±2.15)KU/ L、(3.27±0.65)μg/ L]和对照组[(9.05±2.18)KU/ L、(0.03±0.01)μg/ 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普通肺炎组 CHE 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而 PCT 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重症肺炎组 CHE 与PCT 的浓度呈负相关(r =-0.752,P <0.05)。结论血清 CHE 与 PCT 浓度随肺炎感染程度加重而升高,两者的浓度变化呈负相关,定量测定重症肺炎患者血清 CHE 与 PCT 的浓度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性及随时评估治疗效果。
作者:白向锋;王雪春;李晓翔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左甲状腺素(L - T4)对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围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68例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接受左甲状腺素治疗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未接受 L-T4治疗,78例)和观察组(接受 L-T4规范治疗,90例),观察两组围生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均严格根据 TSH 定期检测服用 L-T4,结果显示:①观察组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中糖代谢异常15.56%、中重度贫血11.11%、发展为临床甲减5.56%,分别较对照组(30.77%、26.92%、19.23%)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观察组妊娠结局中流产5.56%、早产7.78%、胎膜早破7.78%,分别较对照组(15.38%、7.69%、21.7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观察组所产胎儿中低体质量(3.53%)较对照组(15.15%)低,新生儿 Apgar 评分(9.28±0.54)分,较对照组的(8.97±0.72)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会引起患者诸多不良症状,不利于妊娠正常分娩和新生儿健康,早期及时给予 L-T4治疗可有效改善围生结局。
作者:王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浆中脑钠肽(BN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冠状动脉损伤之间的关系,阐述其在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2例 KD 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冠状动脉损伤组和非冠状动脉损伤组。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血浆中 NT-proBNP 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中 BNP 的水平。结果冠状动脉损伤组14例,急性期有12例(85.7%)血浆 NT-proBNP 值高于正常,3例(21.4%)血浆 BNP值高于正常,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冠状动脉损伤组急性期、恢复期血浆 NT-proBNP 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冠状动脉损伤组(P <0.05)。冠状动脉损伤组急性期、恢复期血浆 BNP 水平与非冠状动脉损伤组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浆 NT-proBNP 异常增高较 BNP 对提示 KD 冠状动脉病变有一定意义。
作者:唐静;陈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短肠综合征合并肠外瘘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普外科收治的剩余小肠<105 cm 的肠外瘘患者36例,对其肠外瘘发生部位、原因、治疗方法和肠康复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中治愈23例,死亡4例,9例好转后中断治疗出院。患者肠管残存长度为(61.05±28.60)cm。31例接受肠内营养,其中10例未接受肠康复治疗,肠管长度为(53.30±31.60)cm,肠内营养恢复时间为(131.50±91.20)d;21例接受肠康复治疗,肠管长度为(63.60±20.50)cm,肠内营养恢复时间为(60.10±49.80)d。结论短肠综合征并肠外瘘的主要疾病为肠扭转、肠坏死,肠瘘部位多在吻合口,因肠坏死范围较广,手术切除界限不易判断。早期应用生长抑素能够减少消化液分泌的作用,同时能够减少短肠综合征急性期的腹泻及电解质紊乱症状。后期应用生长抑素能促进肠外瘘自愈和肠康复的双重作用。
作者:侯建芳 刊期: 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