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哲;纪国超
目的:探讨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抗体、生化、血清免疫学以及肝穿病理学来探讨其临床特征,同时给予化浊解毒中药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抗线粒体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后IgM和IgG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具有自身特点,采用化浊解毒中药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该类老年疾病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日旺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诱导缓解化疗后微小残留白血病检测对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35例,从诱导化疗第21天后开始采用FCM(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微小残留病灶,CD45/SSC设门,应用2~4组四色抗体组合,并根据检测结果分为高水平组( MRD在1×10-2以上)、中水平组( MRD在1×10-4~1×10-2)、低水平组( MRD在1×10-4以下),之后每月检测1次,观察三组不同MRD水平患者的2年复发率及以后差异。结果随访12~24个月,MRD高、中、低水平三组患者2年复发率为100.00%、12.50%、0,且高水平组复发率明显高于中、低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10例患者形态学上达到完全缓解时MRD阳性,25例患者形态学上达到完全缓解时MRD阴性,形态学完全缓解时MRD阳性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MRD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诱导缓解化疗后监测MRD水平有利于评估预后,MRD超过1×10-2时提示具有高度复发可能性,且MRD阳性的出现早于形态学。
作者:杨晓哲;纪国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照组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给予外科手术治疗;研究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手术方法同对照组,术后加用131 I联合治疗,记录两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联合131 I及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病死率。
作者:刘亚和;张素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研究肿瘤放化疗患者心理弹性与治疗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选择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于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收治的157例肿瘤放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心理弹性量表评分不同进行分组,将心理弹性量表评分较高的78例肿瘤放化疗患者作为观察组A,将心理弹性量表评分较低的79例肿瘤放化疗患者作为观察组B。统计对比两组肿瘤放化疗患者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评分、生存质量等情况,以此来分析肿瘤放化疗患者心理弹性与治疗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的关系。结果观察组A各项不良反应反生率均显著低于观察组B(P<0.05),观察组A的治疗效果评分为(91.32±3.23)分,观察组B为(81.52±2.3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t=12.634)。观察组A的生存质量各项指标显著好于观察组B(P<0.05)。结论心理因素会明显影响患者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以及生存质量等。
作者:关永利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实施鼻窦灌注液冲洗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对照组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给予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冲洗,研究组实施鼻内镜手术后给予庆大霉素+地塞米松+辛夷冲洗液冲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检验结果及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经不同药物冲洗后炎性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而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研究组改善效果更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患者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给予糖皮质激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辛夷冲洗液联合冲洗鼻窦腔利于其获得更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保障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隽华;刘岳川;李妮;窦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单纯输卵管因素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率、新生儿早产率、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足月小于胎龄儿、足月大于胎龄儿、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采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具较高有效性,但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流产率、剖宫产率、早产率均较高,需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作者:赵彩琴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普外科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济源市人民医院2011年2月至2013年9月诊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行普通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靳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吉非替尼新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疗效及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NSCLC提供相应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直接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术前沙利度胺联合吉非替尼新辅助化疗与手术治疗。记录观察组NSCLC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RO切除率、术后并发症、6个月及1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治疗有效率为50.0%,经过新辅助化疗患者临床分期显著降低,化疗不良反应较轻。两组RO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6个月生存率与1年生存率分别高达97.5%、9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7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吉非替尼新辅助化疗治疗NSCLC可获得显著疗效,提高患者生存率,不良反应较轻,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与推广应用。
作者:颜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肠造口袋在泌尿手术后尿外渗切口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两组泌尿手术并发尿外渗切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方法,研究组在常规处理措施基础上加用肠造口袋。记录两组泌尿手术并发尿外渗切口患者更换衣物频率、更换敷料频率、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每日处理切口所产生的费用,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敷料更换频率、衣物更换频率、处理切口所需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44%(P<0.05)。结论泌尿手术后尿外渗切口患者经肠造口袋可获得满意的渗出液收集效果,保障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利于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雷宝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病因、妊娠结局以及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胎膜早破产妇19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90例无胎膜早破的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生殖道感染、妊娠结局以及母婴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生殖道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胎膜早破时,生殖道病原微生物培养阳性率升高,胎膜早破会使早产、剖宫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增高,应及时对症处理,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张洁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分析初产妇围生期分娩知识认知度,探讨其对产妇心理及情绪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忻州市妇幼保健院的120例初产妇为观察组,同期的120例经产妇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分娩知识认知度进行评估及比较,然后将观察组中不同分娩知识认知度患者的心理及情绪状态采用SCL-90量表、POMS量表及Zung量表进行分别评估及比较。结果观察组分娩知识认知度明显差于对照组,而观察组中分娩知识认知度较低的产妇其SCL-90量表、POMS量表及Zung量表评估结果明显差于分娩知识认知度较高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初产妇围生期分娩知识认知度较低,且其对产妇心理及情绪的不良影响较大。
作者:宫玲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发病时间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采用乘积极限法( product-limit method)进行“生存率”分析,应用对数秩检验方法( log-rank test)比较各研究因素不同水平“生存率”是否有差异,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有50%的糖尿病患者4.98年后即出现慢性并发症;根据乘积极限法所作的20年以内生存分析提示,149例TD2M患者中,1、3、5、10、15、20年未发生慢性并发症者占观察人数的百分比(即“生存率”)分别为65.1%、53.7%、40.9%、16.1%、6.0%、0;用Log-rank检验发现糖尿病诊断年龄、糖尿病家族史、高密度脂蛋白(HDL)这3个因素各水平之间TD2M“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HDL异常是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亦增加,无糖尿病家族史及糖尿病发病年龄晚者较对比组提前出现慢性并发症,HDL降低使糖尿病患者发生慢性并发症的时间更早。
作者:李伟芳;李华;陈素芳;李天艺;冯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5种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等联合检测在不同组织类型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微粒子酶免发光法检测130例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体内血清和胸腔液中上述5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并分析各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肺癌组的胸腔积液和血清中的 CEA、CA125、CYFRA21-1、NSE、SCC-Ag的平均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P<0.01),且胸腔积液水平高于血清水平(P<0.01)。CEA和CA125在腺癌组浓度高,小细胞癌组的NSE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CYFRA21-1和SCC-Ag在肺鳞癌组表达水平较高(P<0.05)。胸腔积液肿瘤标志物5项联检较单项检测、两项联检、三项联检和四项联检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均更高,其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达到98.57%、98.33%和98.46%。结论联合检测CEA、CA125、CYFRA21-1、NSE、SCC-Ag可显著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区别良、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高晓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后诱发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胶州市人民医院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467例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可能影响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多因素分析得知,神经外科手术术后颅内感染与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后是否伴有脑脊液漏、有无脑室外引流等因素有关( 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是否使用抗生素等因素无关(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做到早诊断、早预防,提高治愈率,降低神经外科手术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聂文;宋海涛;纪芳;王文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与推荐剂量凝血因子在血友病急性关节出血患者治疗中疼痛及出血程度对比。方法对60例血友病A患者采取小剂量及推荐剂量交叉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及出血程度。结果疼痛程度方面两组0~1分患者分别占78.3%、85.0%,2~3分患者占21.6%、15.0%,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疼痛程度显著改善(P <0.05);治疗前两组轻、中、重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3.3%、20.0%、66.7%,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轻度率分别为56.7%、6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凝血因子与推荐剂量凝血因子治疗血友病急性关节出血效果未见显著差异,在考虑治疗成本因素的前提下应优先使用小剂量凝血因子进行治疗。
作者:王秋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胶体层析法筛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在急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4例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胶体硒法及胶体金法两种胶体层析法筛查其血液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并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复核两种方法筛查结果。记录两种胶体层析法筛查的正确率。结果64例急诊患者经酶联免疫吸附法复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结果均为阴性,阴性率为100%,与胶体金法检测结果(阴性率10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胶体硒法检测结果[55例阴性(85.9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胶体层析法可获得准确的急诊外科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筛查结果,但妇产科患者应避免使用胶体硒法筛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HAART方案对HIV/AIDS患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分析河南地区124例HIV/AIDS患者HAART后随访96周脂代谢的变化和这些变化与两种不同HAART方案的关系。结果 HAART后24周随访,血脂异常率从56.9%下降至40%,三酰甘油( TG)从1.57 mmol/L下降至1.29 mmol/L,高密度脂蛋白( HDL-C)从1.19 mmol/L上升至1.66 mmol/L;TG恢复到基线水平,96周上升至1.66 mmol/L;总胆固醇持续升高,低密度脂蛋白( LDL-C)小幅波动而HDL-C水平下降。48周随访,血脂异常率升高至64%。96周随访,血脂异常率再次下降至57.1%。多变量分析,与使用包含 d4T方案的患者相比使用包含 AZT方案患者24周TG下降的水平更低(-0.64 vs.-0.03 mmol/L),96周上升的水平较低。结论长期使用包含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的 HAART方案对 HIV/AIDS患者脂代谢产生不利的影响,包含 d4 T 的方案影响更显著。
作者:陈媛媛;李虹;李超锋;何云;赵清霞;孙燕;刘春礼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68例行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患者为微创组,选取同期146例传统的开腹行胃癌D2根治术患者为开腹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腹腔镜组肺部及泌尿系感染2例,手术切口感染1例;开腹组肺部及泌尿系感染6例,手术切口感染6例。腹腔镜组2例中转开腹,由腹腔内不明原因粘连、局部解剖结构不清导致腹腔镜手术困难所致。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能达到传统开腹手术相当的根治程度,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安全、可靠,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较,达到了胃癌根治和微创的效果。
作者:许文振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联合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并研究其对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和脊柱损伤水平评分( ASIA)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于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7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老年患者的治疗资料,所有患者均根据椎体压缩程度联合行PKP及PVP治疗。随访1年,于术前( T0)、术后1 d( T1)、术后24周(T2)、术后1年(T3)统计Cobb’s角、VAS及ASI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①T0时刻,Cobb’s角33.4°~81.5°,T1时刻下降至14.2°~40.2°,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至随访结束后未出现显著波动;②T0时刻VAS评分为(8.1±0.4)分,T1时刻下降至(2.8±0.6)分,两时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随时间延长,VAS评分还有进一步下降;ASIA分级表现出相同趋势。结论 PKP联合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疗效显著,术后脊柱稳定性较佳,止痛效果及脊柱功能恢复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何惠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癌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和PTEN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甲状腺乳头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甲状腺乳头癌手术切除标本作为研究组,选取43例甲状腺腺瘤手术切除标本作为对照组,对各组VEGF-C和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析其与甲状腺乳头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VEGF-C阳性率为69.8%,PTEN阳性率为46.5%,对照组则分别为4.7%和97.7%,研究组阳性表达率更高(P<0.05),且研究组PTEN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不同临床TNM分期患者癌组织中的VEGF-C和PTEN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VEGF-C和PTEN的表达改变与甲状腺乳头癌的形成具有相关性,对其进行检测有利于患者临床诊治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汤峻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