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铭;周红;骆骏
目的 通过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肠道菌群和正常人肠道菌群之间的比较,找出肠道菌群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3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以15名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通过培养基改良的方法对留取的粪便进行肠道菌群分析.结果 心血管疾病组较正常组的肠道菌群的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正常组相比,肠道的大肠杆菌、肠球菌、链球菌均升高(P<0.05),且链球菌明显升高(P<0.01);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明显减少(P<0.01);葡萄球菌、韦荣球菌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心血管疾病组较正常组的肠道菌群的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提示肠道菌群的变化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机制有一定关系,可能是促进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作者:冯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铁三局集团中心医院收治的81例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有效防控.方法 选择本院确诊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81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未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8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14 d、侵袭性操作、意识障碍、联合应用2种以上抗生素、应用抗酸药物、存在基础疾病等因素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尽量避免各种危险因素,针对易感人群、重点科室和相关环节等方面进行有效干预是减少HAP发生的关键.
作者:杨华;康晶;韩辉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冠心病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选择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拟诊冠心病患者540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所有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CAD)组420例与对照(CON)组120例.其中冠心病组根据心肌梗死诊断标准进一步分为心肌梗死组及非心肌梗死组.超声检查时记录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情况,对各组病例的斑块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AD组的斑决发生率明显高于CON组(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与冠心病有明显相关性,可以作为冠心病的一种预测指标.
作者:孙荣莲;杨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控制性降压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8例老年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控制性降压组29例.结果 对照组术后3、6、24 h MMSE评分较术前1h有明显变化;控制性降压组术后3、6、24、48 h MMSE评分与术前1h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控制性降压组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17例,占58.62%.对照组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8例,占27.59%.结论 麻醉手术均会导致患者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但行控制性降压麻醉所导致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持续时间更久,更严重.
作者:李洪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巴酚丁胺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7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巴酚丁胺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44例,占93.62%,对照组总有效30例,占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巴酚丁胺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有利于改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达到治疗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鲍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胰岛素抵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灌注分级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干预的患者,以TIMI血流分级、ST段回落(STR)为指标评估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情况,以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判定患者是否合并胰岛素抵抗.结果 入选64例患者,经统计学分析以ST段回落(STR)为观察指标,胰岛素抵抗组与非胰岛素抵抗组相比,胰岛素抵抗组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受损(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TIMI血流正常,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受损.
作者:郑志昌;王雷;王国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全程超导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门诊及住院孕妇396例分为无痛人工流产术组196例,常规人工流产术组200例,无痛手术经麻醉医生按要求给予孕妇静脉麻醉,使孕妇全身放松,在无自觉的情况下施行可视人工流产术.对照组按常规处理,护士给孕妇持续的生理、心理及感情上的支持.结果 手术麻醉医生按要求计划麻醉,无痛人工流产组与常规人工流产组相比,手术时问短(P<0.01),人工流产综合征少(P<0.05),漏吸率低(P<0.05),手术合并症少(P<0.05).结论 全程超导无痛人工流产术有利于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手术时间,降低孕妇并发症.
作者:孙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对1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口服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降压总有效率达93.67%,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显效快、不良反应小、降压效果稳定.
作者:普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发病6h内的溶栓与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溶栓治疗和介入治疗,对比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包括心电图ST段回落>50 mV,1个月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以及1个月后左室舒张末径、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电图ST段回落>50 mV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内两组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患者左室舒张末径与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发病6h的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效果确切,临床疗效优于急诊溶栓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振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黄体酮胶囊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8例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及中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保胎成功率及足月分娩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黄体酮胶囊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华乐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急性肺栓塞(APE)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误诊情况及治疗方法,以提高确诊率,改善预后.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47例,对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误诊原因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根据发病年限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的确诊时间及预后.结果 APE患者大多有危险因素,占66.0%,临床表现多样化,化验检查结果及心电图缺乏特异性,极易导致误诊,首诊误诊情况依次为心力衰竭10例(21.3%),肺部感染8例(17.0%),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7例(14.9%),脑梗死2例(4.3%),漏诊1例(2.1%),使用修正的Geneva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早期确诊率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APE可并发于多种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极易误诊漏诊,使用修正的Geneva评分对患者进行筛选,可提高早期确诊率.
作者:刘曼华;尹琼;万书平;魏辉;杨广龙;高启军;肖琴容;孔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Ghrelin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活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并分为对照组(C组)和Ghrelin组.Ghrelin组加入终浓度为10、50、100和200nmol/L Ghrelin孵育3h收集标本.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内皮细胞eNOS和PK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Ghrelin组eNOS磷酸化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增加(P<0.05),PKC磷酸化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结论 Ghrelin可提高内皮细胞eNOS的活性,其机制可能与PKC通路的失活有关.
作者:赵荫涛;邵莉;杨海波;李凌;滕丽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年H型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情况.方法 将185例45~59岁尿蛋白阴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血液生化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值分为:H型高血压组及非H型高血压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 中年H型高血压患者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较非H型高血压组明显升高.结论 中年H型高血压患者较非H型患者更易发生早期肾损害.
作者:朱鑫;张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法舒地尔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平均压(MPAP)比较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SPAP、MP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可明显降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高压,改善肺血管重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帖永新;徐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中,比较封堵器置入后撤去轨道导丝与封堵器置入前撤去轨道导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行介入治疗的81例VSD患者,其中30例采用输送鞘管送达左室后保留轨道导丝,置入封堵器后撤去导丝的方法,51例采用经典方法治疗.术后3d、3个月、6个月、1年定期复查,以后根据情况每半年或1年随访1次.结果 77例VSD患者封堵治疗成功,29例为采用后撤轨道导丝的方法,48例为采用经典方法.治疗成功率、X线透视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VSD介入治疗过程中,采用置入封堵器后撤去轨道导丝的方法治疗VSD安全、有效,手术成功率高,缩短了操作及透视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丁春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主动脉弓三分之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肾损伤的发病率.方法 对75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和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主动脉弓和近端胸降主动脉真腔内,手术在全身麻醉深低温停循环下进行,与手术后动态抽血监测术后2周内肾功能变化.结果 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为33.3%(25/75),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率为12%(9/75),9例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中,死亡2例.结论 主动脉弓三分支支架应用于StanfordA型夹层由于减少体外循环时间尤其是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显著降低术后急性肾损伤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
作者:王红宇;杨再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5例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开腹组52例行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53例行手助腹腔镜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排气、切口感染和再出血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开腹组切口感染7例(13.46%),明显高于腹腔镜组的0例(P<0.05);开腹组切口再出血8例(15.38%),明显高于腹腔镜组的0例(P<0.05).结论 手助腹腔镜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患者效果确切,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且术后切口感染和再出血发生率低,在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安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5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70耳,对照组60例65耳,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5.2%,对照组总有效率6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医常规疗法联合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作者:张春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ARDS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综合规救治方法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入院后24 h静脉注射前列素E-1 (3 ng/min)治疗,2h/次,2次/d,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治疗1周左右.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动脉血气、脱械时间、ICU治疗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生存率、动脉血气、脱械时间、ICU治疗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有高致死率,急救措施十分重要;前列素E-1对ARDS患者有较好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预后、脱械时间缩短、ICU治疗时间缩短有明显改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茂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远程缺血后处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60例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为常规治疗组,30例为远程缺血后处理组,测定其PCI术前及术后24 h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SDF-1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两组在PCI术后血清hsCR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SDF-1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PCI术后远程缺血后处理组血清hs-CRP水平降低,血清SDF-1水平升高(P均<0.05).PCI术前(r=-0.348,P<0.05)及术后24h(r=-0.382,P<0.05)血清hs-CRP及SDF-1的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SDF-1可能通过抗炎作用参与远程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
作者:徐荣荣;杨国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