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茂峰
目的 探析老年骨科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8例老年骨科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44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对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患者用药量、术后睁眼时间、语言陈述恢复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麻醉后6、12 h认知功能MMS评分和麻醉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麻醉后24、72 h MM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麻醉后6、12、24 h认知功能MMS评分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麻醉后72 h MM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会有一定程度影响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的认知功能,全身麻醉的影响更大,腰硬联合麻醉患者术后能早期恢复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志兵;崔建中;李勇;王伟;杨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血管介入术中出血、血栓等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2年50例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心血管介入术治疗后,出血4例,发生率8%,血栓3例,发生率6%.结论 心血管介入术后出血、血栓等并发症有较为凶险的病情,及时发现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苏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心电图ST-T较前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作者:马爱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ARDS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综合规救治方法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入院后24 h静脉注射前列素E-1 (3 ng/min)治疗,2h/次,2次/d,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治疗1周左右.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动脉血气、脱械时间、ICU治疗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生存率、动脉血气、脱械时间、ICU治疗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有高致死率,急救措施十分重要;前列素E-1对ARDS患者有较好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预后、脱械时间缩短、ICU治疗时间缩短有明显改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茂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地高辛酏剂治疗新生儿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MAT)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2年13例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新生儿,给予地高辛酏剂口服,效果不理想,再次给予胺碘酮.结果 口服地高辛酏剂,患儿MAT在5~7 d终止2例,心室率控制正常7例;2例给予地高辛酏剂、胺碘酮口服,患儿心室率控制正常;1例常规给予营养心肌(磷酸肌酸),未给予其他治疗,症状缓解,长期随访.1例无效,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结论 地高辛酏剂治疗MAT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铭;周红;骆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冠心病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选择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拟诊冠心病患者540例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所有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CAD)组420例与对照(CON)组120例.其中冠心病组根据心肌梗死诊断标准进一步分为心肌梗死组及非心肌梗死组.超声检查时记录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情况,对各组病例的斑块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AD组的斑决发生率明显高于CON组(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与冠心病有明显相关性,可以作为冠心病的一种预测指标.
作者:孙荣莲;杨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铁三局集团中心医院收治的81例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有效防控.方法 选择本院确诊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81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未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8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14 d、侵袭性操作、意识障碍、联合应用2种以上抗生素、应用抗酸药物、存在基础疾病等因素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尽量避免各种危险因素,针对易感人群、重点科室和相关环节等方面进行有效干预是减少HAP发生的关键.
作者:杨华;康晶;韩辉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非手术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胎盘植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行非手术治疗,其中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B-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明显下降(P<0.01),但治疗后同期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宫腔残留组织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缩小(P<0.01),但治疗后同期观察组比对照组缩小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非手术治疗胎盘植入疗效显著,尤其是配合中药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雪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胰岛素抵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灌注分级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干预的患者,以TIMI血流分级、ST段回落(STR)为指标评估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情况,以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判定患者是否合并胰岛素抵抗.结果 入选64例患者,经统计学分析以ST段回落(STR)为观察指标,胰岛素抵抗组与非胰岛素抵抗组相比,胰岛素抵抗组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受损(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TIMI血流正常,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受损.
作者:郑志昌;王雷;王国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远程缺血后处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60例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为常规治疗组,30例为远程缺血后处理组,测定其PCI术前及术后24 h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SDF-1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两组在PCI术后血清hsCR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SDF-1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PCI术后远程缺血后处理组血清hs-CRP水平降低,血清SDF-1水平升高(P均<0.05).PCI术前(r=-0.348,P<0.05)及术后24h(r=-0.382,P<0.05)血清hs-CRP及SDF-1的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SDF-1可能通过抗炎作用参与远程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
作者:徐荣荣;杨国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气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86例COPD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和76例单纯冠心病患者进行常规血气分析检查,比较两组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COPD合并冠心痛组与单纯冠心病组在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COPD合并冠心病的住院时间较单纯冠心痛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 血气分析对COPD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与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旭;安永东;覃珊珊;何丽凤;杨春飞;田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的临床预后.方法 将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体表心电图表现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心电图表现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观察组39例,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通过检测心肌坏死标记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超声心动图对两组患者的心功能进行比较分析并随访2年.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以及2年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T段抬高型患者心肌梗死面积较大,心功能较差,预后不佳.
作者:王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 定义门静脉高压是一类由慢性肝脏疾病引起的快速发展综合征,表现为快速增长的门静脉压力梯度(PPG:门静脉与下腔静脉压力差,代表门静脉血流的灌注压).增加的门静脉压力导致其他症状的发生,比如巨脾,门体静脉分流侧支形成,高速血流循环状态[1].PPG正常值为1~5 mm Hg(1 mm Hg =0.133kPa).PPG增长到10 mm Hg及以上时,便会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1-3].2 自然历史门静脉高压引起各种严重的并发症,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收治率、死亡率和肝硬化患者的肝移植.门静脉高压引起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胃食管静脉曲张,曲张静脉出血,腹水,自发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门静脉高压性胃病以及肝脏代谢内外环境紊乱.门静脉高压几乎是肝硬化中不可避免的结果[1].
作者:赵立;赵龙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8例ARDS患者施行PDT,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并发症.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8.0±2.8) min.术中并发症主要有出血、缺氧、导管误放等;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出血、皮下气肿、切口感染、气管狭窄、导管堵塞.结论 PDT操作方便、简单、快速、损伤少、切口愈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合在治疗ARDS的应用.
作者:李锦绣;焦宪法;张科;王小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合并紫绀的房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合并紫绀房间隔缺损或外院诊断为艾森曼格的部分房间隔缺损12例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资料,评价其手术效果.结果 12例合并紫绀的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后均存活,肺动脉压明显降低.结论 并非所有的合并紫绀的房间隔缺损均为手术禁忌证,对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前应采用心导管测压,判定肺动脉高压是否由真性肺动脉病变引起的绝对增高,积极的术前准备和合理的手术治疗对于挽救一些紫绀房间隔缺损患者的生命非常重要.
作者:温萌;苏刚;舒礼良;徐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中未控制高血压者和已控制高血压者的血流动力学,以探讨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发生机制.方法 选取115例CA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水平分为两组:已控制的高血压组(CHT):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舒张压<90 mm Hg,是否服用降压药均入选;未控制的高血压组(UHT):收缩压≥140 mm Hg或舒张压≥90 mm Hg,服用至少一种降压药.控制的高血压组又可根据服药状态分为两个亚组:CHT1组(收缩压<140 mm Hg或舒张压<90 mm Hg,不服用任何降压药);CHT2组(收缩压< 140 mm Hg或舒张压<90 mm Hg,服用至少一种降压药).使用德国西门子超声仪G50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使用自动脉搏波速度(PWV)分析仪测定PWV,使用多频生物电阻抗分析仪对患者的容量状态进行评估.不同组之间的各项指标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在未控制的高血压组,总外周阻力指数显著高于控制的高血压组,但心输出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CAPD患者中总外周阻力增高是高血压的主要原因.
作者:李红艳;邵凤民;王龙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5例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开腹组52例行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53例行手助腹腔镜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排气、切口感染和再出血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开腹组切口感染7例(13.46%),明显高于腹腔镜组的0例(P<0.05);开腹组切口再出血8例(15.38%),明显高于腹腔镜组的0例(P<0.05).结论 手助腹腔镜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患者效果确切,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且术后切口感染和再出血发生率低,在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安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心电图、心肌酶数值变化,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毒程度与心脏损害的关系.方法 对262例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做常规心电图、心肌酶检测,并对其中109例心脏受损者进行跟踪观察心电图、心肌酶数值变化.结果 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及心肌酶升高率随中毒程度而增高(P<0.01),经及时治疗,262例患者心电图、心肌酶数值均恢复正常.结论 心脏损害发生率及程度与急性酒精中毒程度呈正相关,是一过性的损害,但中毒越重,心电图、心肌酶数值恢复时间越长.
作者:朱敏;冯爱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在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噻氯匹定治疗,实验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对用药前、用药后6、24 h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水平.结果 对照组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12例,占24.49%;实验组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4例,占8.16%.对照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x2 =4.780,P =0.029).实验组用药后6、24 h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吡格雷在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中效果显著,且在控制血小板聚集率、血栓素B2水平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芮浩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Ghrelin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活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并分为对照组(C组)和Ghrelin组.Ghrelin组加入终浓度为10、50、100和200nmol/L Ghrelin孵育3h收集标本.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内皮细胞eNOS和PK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Ghrelin组eNOS磷酸化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增加(P<0.05),PKC磷酸化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结论 Ghrelin可提高内皮细胞eNOS的活性,其机制可能与PKC通路的失活有关.
作者:赵荫涛;邵莉;杨海波;李凌;滕丽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