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齐志
目的 探讨并总结鼻内窥镜术后鼻窦灌注液冲洗在慢性鼻窦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收治的鼻内窥镜术后用鼻窦灌注液冲洗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患者6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采用加减辛夷冲洗液(由加减辛夷散自制而成)内加入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的方法冲洗鼻腔,对照组只给予加减辛夷冲洗液.定期检测黏膜纤毛传输功能情况及其嗜酸性粒细胞数目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5周后恢复率为60%,对照组为27%,实验组纤毛传输功能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了3.5%,对照组减少了1.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和其他异常现象.结论 采用加减辛夷冲洗液(由加减辛夷散自制而成)内加入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冲洗鼻腔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加减辛夷冲洗液冲洗鼻腔,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宋建春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对比检测宫颈癌患者、子宫肌瘤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分析IL-6在子宫颈癌患者血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53例子宫颈癌患者、43例子宫肌瘤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分离得到血清,后用ELISA方法检测收集血清中IL-6的浓度,并分析宫颈癌患者血清中IL-6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等之间的相关性,后判断IL-6在子宫颈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宫颈癌患者血清中IL-6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低分化肿瘤患者血清中IL-6的浓度显著高于高分化肿瘤患者(P<0.05);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血清中IL-6的水平要显著高于分期较早的患者;线性回归结果显示,IL-6每上升10 ng/ml,宫颈癌的直径平均增大0.902 mm;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6每上升10 ng/ml,发生宫颈癌的风险升高30.3% (P <0.05).结论 IL-6作为机体重要的炎症细胞因子之一,在宫颈癌患者血清的中表达明显升高,且其水平与肿瘤的相关特性如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等均密切相关,从而提示其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其水平的检测可能会有助判断宫颈癌患者肿瘤特性、病情监测等过程中.
作者:李淑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小儿细菌感染支气管肺炎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 将206例细菌感染的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痰热清注射液.两组共治疗7d.观察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肺部哆音消失时间.测定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浆CRP和PCT.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9.3%,观察组为98.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患儿血浆CRP和PCT均有明显降低(P<0.01),并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可以明显降低小儿细菌感染支气管肺炎血浆CRP和PCT的表达.
作者:彭冬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150例健康对照和168例NAFLD患者的血脂水平、胰岛素抵抗和CIMT厚度.分析影响NAFLD、CIMT的独立因素.结果 NAFLD组患者较健康对照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空腹游离脂肪酸及CIMT等指标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 游离脂肪酸水平是NAFLD患病的独立影响因素,NAFLD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普遍升高,NAFLD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与CIMT增加有关.
作者:郝齐志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等非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卡波糖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炎症因子等指标.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以上观察指标均明显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TNF-α、IL-6含量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以上两个指标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瑜;邢丽菲;汪艾曼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方法以及初步应用.方法 运用七切面的顺序分段方法对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的6126例胎儿的心脏进行检查,先天性心脏病畸形筛查可以在胎儿出生之后进行随访,对比随访结果,再将12例高危患者的患病因素进行相关研究及分析,超声筛查的102例患者有先天性心脏病胎儿里有20例实行脐血或者羊水染色体的检查.结果 超声筛查出的102例胎儿先天性心脏出现结构异常的现象,误诊房间隔缺损2例,12例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中含11个为筛查胎儿的先天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染色体异常8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准确且安全的方法.
作者:程建中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微创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人民医院颐和医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48例,采取X线机直视下闭合复位再经皮AO纯钛中空螺钉进行治疗,并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效果明显,其中优28例,良16例,差4例.术后对患者随访半年至3年,未见患者发生断钉、内固定松动及感染等情况发生.术后1年内4例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对其行髋关节置换治疗.结论 X线电视直视下闭合复位再经皮AO纯钛中空螺钉对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且其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创伤少,骨折愈合率高,股骨头坏死并发症发生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甫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宫颈妊娠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宫颈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甲氨蝶呤(MTX)和宫颈钳刮术联合治疗5例,宫颈刮组织病理报告为退变绒毛组织,β-HCG明显下降,1例清宫时出现大出血休克,行子宫全切术,术后送病检证实为宫颈妊娠,6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妊娠妇女如出现宫颈增大,子宫正常要考虑宫颈妊娠可能,B超可作为诊断宫颈妊娠的首选方法;MTX和宫颈钳刮术联合治疗效果确切,可保留子宫,无法控制的大出血宜考虑子宫切除术.
作者:蔡奕军;陈雪容;张少平;莫婕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Robotic assisted laparoscopic)手术[1]已然成为了泌尿外科乃至整个外科学中的里程碑.自2000年被首次应用于泌尿外科以来,机器人手术平台因其三维视图及灵巧的机械手腕的绝对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根治术、肾部分切除术、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等领域.随着更多应用程序的开发及其功能的不断强化,机器人手术平台迅猛发展,其技术水平也有了长足进步.由于其学习曲线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以及操作精度较高等诸多优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已成为了泌尿外科手术史上的一枝新起之秀.
作者:李东升;魏金星;张雪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治疗子宫脱垂的有效手术方式,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子宫脱垂患者4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给予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前后壁修补术,对照组给予单纯的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疗效佳、术后恢复时间短,如配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丁贤双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8例法洛四联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患儿治愈18例(100%);并发症5例(27.7%);无死亡病例.术后住院时间(288±108)h,活血药物使用时间(45.3±41.3)h,呼吸机使用时间(24.3±8.2)h,钳夹主动脉时间(1.8±0.5)h,体外循环时间(2.4±0.5)h.结论 法洛四联症患儿术前要全面了解患儿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同时加强术后患儿的监护,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且能增加患儿术后的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坏死性筋膜炎的病例特点、治疗及疗效.结果 17例患者经过彻底清创、有效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创面以皮辩转移和游离皮片移植的方式修复,全部治愈.结论 坏死性筋膜炎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彻底清创、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同时配合积极的营养支持治疗,创面修复方式多以皮瓣转移和游离皮片移植为主.
作者:吴旭红;孙明亮;詹淑珠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Ⅰb2~助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经病理确诊的Ⅰb2 ~Ⅱb期宫颈癌患者32例,局部肿瘤≥4 cm,进行新辅助化疗.术前采用紫彬醇+卡铂化疗方案进行2个疗程的静脉化疗.结果 32例宫颈癌患者经过2个疗程的化疗后,症状缓解率97%,宫颈癌肿块消退率93%,化疗2个疗程后,2~3周顺利完成宫颈癌的根治手术,手术率98%.结论 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降低临床分期,缩小局部病灶,提高手术切除率及生存率,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且有很好的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会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其中轻度21例为病情轻度组;中度36例为中度组;重度23例为重度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白细胞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急性脑梗死发病第1、3、14天的白细胞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发病第3天的白细胞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发病后第1天和发病后第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白细胞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有助于了解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其预后.
作者:姜晓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将7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胞二磷胆碱注射液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和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NDS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实验组两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14 d后总有效率为95.0%,远高于对照组的76.3% (P <0.05),观察组并发症3例,少于对照组的7例(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潘昆仑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地奈德乳膏的两种外用方法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外用地奈德乳膏外涂患处后包扎封闭12 h,对照组仅外涂地奈德乳膏于患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60.00%)和有效率(91.67%)均显著优于对照组(36.67%和76.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例、对照组1例出现局部灼热、红斑,停药后自行消失.疗程结束后第8周复诊,治疗组复发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4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奈德乳膏外涂患处并包扎封闭12 h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疗效显著优于仅外涂者.
作者:刘磊;张晓彬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讨TRF1的生物学功能,应用蛋白质肽指纹谱技术鉴定与TRF1相互作用的新的蛋白质,并对作用蛋白进行相互结合研究.方法 运用蛋白质肽指纹谱技术,对持续稳定表达Flag-TRF1的人HeLa细胞裂解液免疫沉淀产物进行分析,并对得到的外源性片段进行质谱测定及同源性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稳定表达Flag-TRF1的人HeLa细胞,并进行蛋白质表达验证;蛋白质质谱分析得到一个新的TRF1相互作用蛋白β-TrCP;免疫共沉淀实验及体外沉降实验证实β-TrCP能够与TRF1在体内及体外相互结合;免疫荧光实验证实β-TrCP与TRF1在细胞内存在共定位.结论 应用蛋白质肽指纹谱技术,筛选到β-TrCP是一个新的TRF1相互结合蛋白,TRF1与β-TrCP能够在体内、外相互结合,TRF1与β-TrCP在HeLa细胞内存在共定位,为进一步研究TRF1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新的线索.
作者:王冲;王伟琼;郝倩倩;马杰;孙慧;孙玲;刘延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手术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鹤壁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行痔手术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9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对照组实施传统外膜内扎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性变化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试验组术后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胰岛素敏感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有助于降低手术对患者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保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丙酸氟替卡松联合阿奇霉素与单用丙酸氟替卡松在治疗慢性鼻窦炎并发鼻息肉术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2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单用丙酸氟替卡松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症状、上皮化时间、疗效、复发率及嗜酸性粒细胞数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鼻塞、流涕、嗅觉障碍、头痛等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鼻内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上皮化率[97.6% (40/41)]显著高于对照组[82.9% (34/41),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率[92.7% (38/41)]显著高于对照组[75.6% (31/41),P<0.05];观察组复发率[2.4%(1/41)]低于对照组[12.2%(5/4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嗜酸性粒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对于单用丙酸氟替卡松,丙酸氟替卡松联合阿奇霉素能有效改善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上皮化率,降低复发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冯娟;张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联合金水宝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的肺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6MWD)和SGRT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观察组给予沙丁胺醇和金水宝胶囊.对比治疗后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和SGRT评分等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6MWD和SGRT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变化值均大于对照组,在6MWD上高于对照组,SGRT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2周的干预之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较,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为78.00%.经x2检验,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02,P<0.05).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金水宝胶囊能明显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提高6分钟步行距离,降低SGRT评分,减少气道阻塞程度,防止支气管痉挛,同时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西药耐药性及其不良反应.
作者:魏祥娟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