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珉;宋文;任泽东
目的 探讨能够有效预防产妇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甲氧明的小有效剂量.方法 选择30例ASA分级Ⅰ~Ⅱ级,单胎妊娠择期行剖宫产的产妇,麻醉方法均行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药物注射的同时即刻从静脉给予甲氧明4 mg,然后观察产妇手术中是否出现低血压,下一例产妇给予甲氧明的剂量由上一例产妇是否出现低血压而决定,相邻实验间隔为0.5mg.然后应用上下序贯法计算能够有效预防治疗产妇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甲氧明的小有效量.结果 能够有效预防治疗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甲氧明的低有效剂量为2.21 mg,其95%置信区间为1.96~2.98 mg.结论 本次临床研究的结果有利于在剖宫产手术低血压时指导选择合适的甲氧明的剂量.
作者:夏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行鼻窦炎手术或鼻息肉摘除术患者的术前、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98例行鼻内镜手术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98例患者中,治愈284例,好转14例.随访2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鼻窦炎、鼻息肉行鼻内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精细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徐彩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外科手术前经肾动脉灌注栓塞治疗中晚期肾癌的疗效.方法 对32例肾癌患者(栓塞组)介入前经B超、CT、MR检查确诊后采用Seldinger技术,选择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性插入患侧肾动脉,进行DSA造影观察肿瘤供血动脉,了解肿瘤大小形态,再将导管超选择性插入近肿瘤动脉供血支进行化疗、栓塞,然后行手术治疗.以26例未行介入治疗直接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栓塞组外科手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30±51) ml,手术时间平均为(85±23) min;对照组出血量平均为(400±74) ml,手术时间平均为(130±30) min;栓塞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栓塞组术中见瘤体质地变软,表面苍白,瘤体表面静脉萎陷,肾周形成明显水肿带,易于剥离,手术后经病理检查,显示瘤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瘤细胞不同程度变性、坏死、液化.结论 外科手术前经肾动脉灌注栓塞治疗是一种可用于中晚期肾癌术前辅助治疗的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新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倍他乐克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将9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利尿剂、洋地黄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倍他乐克12.5 ~ 25 mg,每日1次,口服.6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CHF患者心率、血压和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HF心功能分级、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倍他乐克可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
作者:余根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评估表浅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 RBT)后行即刻膀胱灌吡柔比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2例表浅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即刻膀胱灌注组(A组,n =57)和常规膀胱灌注组(B组,n=45),A组于术后6h内应用吡柔比星30 mg膀胱灌注,两组术后1周均行吡柔比星常规灌注化疗,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及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A组复发8例(14.03%),复发时间平均为术后15个月;B组复发15例(33.33%),复发时间平均为术后10个月.两组比较,A组复发率低于B组(P<0.05),复发时间推迟(P<0.05).膀胱灌注后共27例患者出现膀胱炎、血尿等并发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表浅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行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治疗安全、有效,能明显降低肿瘤复发率,延迟复发时间,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跃曦;田凯;王宜林;柳其中;姚大强;郭冠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影响胃肠减压效果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72例胃肠减压术患者的护理,对此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密切的观察及准确及时和娴熟的护理对策可以大幅度降低常见故障的发生率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结论 心理护理及置管后护理是影响胃肠减压成败的关键所在.
作者:魏晓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术后卧床时排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喉癌患者术后卧床时排便实施一系列的护理干预进行总结.结果 45例使用一般的护理干预,7例需要特殊的护理干预.结论 对喉癌术后卧床患者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预防了由于排便而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术后的恢复.
作者:周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为病理特征,患者无过量饮酒史且除外其他肝病的临床综合征,其病理类型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ASH)及NASH相关肝硬化.NAFLD在发达国家较普遍.近年我国NAFLD发病率明显上升[1].NAFLD常与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MS)症状并存.临床上根据NAFLD的可能致病机制可用不同的方法治疗病患,其中包括饮食控制、维持理想体质量、胰岛素增敏剂、抗氧化剂及降血脂药.但截至目前对于NAFLD本身的治疗尚未有一个为临床医师所公认的治疗标准.本研究对目前NAFLD主要治疗药物的临床试验进行总结,从循证医学角度评价NAFLD的药物治疗.
作者:田景绘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输卵管结扎术麻醉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行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全凭静脉麻醉;B组(30例)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循环波动幅度、呼吸抑制程度、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及循环波动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抑制程度B组明显,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苏醒时间A组长,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高,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输卵管结扎术,具有麻醉效果好、循环平稳、呼吸抑制较轻、苏醒迅速及术后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红军;茹六合;李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 对静脉溶栓治疗的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除进行常规护理外,还要对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控制患者的活动、合理调整饮食等,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本组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规范的静脉溶栓治疗和积极的护理配合,治愈23例,好转18例,有效率89.13%.结论 正确有效的护理是溶捡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一系列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专科护理措施,可提高疗效,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
作者:宋艳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阿托品、长托宁在不同治疗时机联合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89例重度AOPP患者,随机分为开始联合组(43例)及阿托品化联合组(46例),开始联合组在入院后即行阿托品、长托宁联合治疗,阿托品化联合组应用阿托品达阿托品化后再与长托宁联合,维持阿托品化状态.动态观察胆碱酯酶(CHE)活力变化,记录中毒反跳、阿托品中毒、中间综合征发生数、死亡数、阿托品化时间及住院时间,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阿托品化联合组与开始联合组比较阿托品化时间、CHE活力恢复50%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阿托品化时间:(54.6±18.3) min比(65.3 ±23.1) min,(P<0.01),CHE活力恢复时间:(4.2±1.9)d比(5.3±2.6)d,(P<0.05),住院时间:(15.1±5.6)d比(18.2 ±6.8)d,(P<0.05)],中毒反跳、阿托品中毒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中毒反跳:2.1%比13.9%,阿托品中毒:4.3%比18.6%,P均<0.05),两组中间综合征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用阿托品快速达阿托品化后,小剂量长托宁联合阿托品维持阿托品化状态治疗重度AOPP疗效优于开始联合治疗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平稳度过危险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张随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和感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IEN组(免疫肠内营养组)和SEN组(标准肠内营养组).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和术后第1、4、9天分别检测营养指标(ALB、PA、TF)、免疫指标(IgA、IgG、IgM)和炎症指标(C3、C4、CRP),并观察记录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EN组感染并发症少于SEN组.术后第9天,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EN组的IgA、IgM和IgG水平显著高于SEN组,而IEN组C4、CRP水平显著低于SEN组(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IEN能维持营养状态、恢复免疫功能、降低全身炎症反应,可能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作者:彭胜祖;张羽捷;闫润宝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老年房间隔缺损患者介入封堵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对16例房间隔缺损行介入封堵的老年患者在围术期按预见护理程序实施护理.结果 16例老年患者均成功置入封堵器,1例出现动-静脉瘘,无其他术后并发症,手术成功率为100%.结论 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预防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中、术后潜在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老年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成功率的可靠保证.
作者:王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恢复期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机体功能状态、生活质量、心理状况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将94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院内护理及出院随访;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恢复早期护理干预,采用SAQ、SDS评分对两组患者出院2、12周机体功能状态、生活质量、心理状况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出院2周两组患者SAQ、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2周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机体功能状态、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恢复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机体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王立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严格正规抗结核治疗2~4周,患者中毒症状改善后行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后常规抗结核治疗9~12个月,观察术后症状改善、神经损害恢复、脊柱后凸矫正、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随访1~4年,平均3.5年,结核病灶顺利愈合,术前伴有脊髓功能障碍的5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基本恢复,植骨均获得融合,内固定无失效,畸形明显矫正,无复发病例.结论 对胸腰椎结核患者行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效矫正脊柱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并且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达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朝伟;和桓德;赵刚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髌骨内侧支持带损伤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髌骨内侧支持带损伤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16例中髌骨内侧支持带形态异常2例,信号异常16例,髌骨内侧缘及股骨外侧髁外侧缘骨髓水肿16例,髌股对合关系异常6例,关节内积液7例,半月板撕裂4例.结论 MRI能很好地显示髌骨内侧支持带损伤的异常表现,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吕贻民;熊鹏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肺静脉起源房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及心电图特点.方法 收集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收治并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为房速的患者50例,根据房性心动过速起源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肺静脉房速(PV-AT,第一组)、肺静脉相关的房颤(第二组)、其他房速组(第三组).结果 第一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4±14)岁,较第二组的(57±9)岁及第三组的(58±12)岁小(P<0.05).第一组左房的内径(38±4) mm,较第二组的(48 ±7)mm及第三组的(49±5)mm小(P<0.05).总之,肺静脉起源的房速的心动过速的周期较短,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心动过速的周期分别为(289±45) ms、(300±48) ms,第三组额心动过速的周期为(392±106) ms.结论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年轻患者的窦P变宽并有切迹的房速起源于肺静脉.
作者:田丽晓;楚英杰;董淑娟;吴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局部麻醉在眼科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拟行眼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组以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0.5tμg/kg微量泵输注,时间>10 min,之后以0.4 μ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C组给予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微量泵输注至手术结束.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30 min (T2)、手术开始后60 min(T3)、手术结束(T4)时Ramsay、镇痛评分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的变化.结果 Ramsay评分两组间比较,D组在T1 ~T4时间点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两组间比较,D组在T1 ~T4时间点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两组间比较,在T1~T4时间点C组显著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C组T1~T4时间点均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BP两组间比较,在T1 ~T4时间点C组显著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C组T2-T4时间点显著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两组间比较,C组T1 ~T4时间点明显快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C组在T1-T4各时间点较TO明显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R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美托咪定以负荷剂量0.5μg/kg,>10 min微量泵输注,以0.4 μg/(kg·h)剂量维持辅助局部麻醉,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眼科手术.
作者:张斯;王艳萍;马民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成功率的重要性.方法 对24例患者均采用Muhifiltrate多功能血液净化仪行CRRT治疗.结果 24例患者肾功好转16例,过渡到维持性透析4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1例.结论 CRRT治疗过程中护理相当重要,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各种仪器功能,按患者体征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透析护理的关键.
作者:杜兰玉;刘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充气排痰法、手法振肺法与传统的叩背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6例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充气排痰组、手法振肺组和对照组,比较三种方法中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肺部湿啰音及痰量变化情况.结果 传统叩背法各项指标与充气排痰法、手法振肺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法振肺法与充气排痰法均优于传统的叩背排痰法.
作者:张曲娣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