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军;李凯述;赵松林;付丽梅
目的 研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病因构成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以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二级预防为手术适应证,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5年追踪随访269例患者,分析术后再出血的病因构成及危险因素.结果 269例手术患者中再出血者86例(32%),其中静脉曲张破裂45例(52.3%),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出血19例(22.1%),消化性溃疡出血15例(17.4%),原因不明出血7例(8.1%).术中测定断流术后自由门静脉压(FPP),FPP>30 cm H20出血率39.5%,FPP≤30 cm H2O出血率12.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乙肝后肝硬化中,HBV-DNA阳性者再出血率为45.6%,HBV-DNA阴性者再出血率为15.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长期服用普奈洛尔再出血率为10.4%,未规律用药者再出血率为4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肝功能Child-Pugh A级者再出血率为32.5%,B级者再出血率为42.2%,B级肝功能再出血率略高于A级肝功能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结论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再出血与门静脉压力、肝炎病毒复制密切相关,与肝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关系不明显.
作者:王丽君;张湘霓;程荣贵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肺癌胸腔积液检测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滨州市人民医院2009年至2011年治疗的167例胸腔积液患者,包括103例肺癌和64例肺良性疾病,对胸腔积液进行离心,制作细胞块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HE染色肺癌胸腔积液和肺良性疾病胸腔积液中诊断困难比例分刺为20.4%和20.3%.GULT-1、CEA、MOC-31、Ber-EP4、TTF-1、HBME-1、CK5/6、WT-1在肺癌胸腔积液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1.3%、83.5%、87.9%、91.2%、86.8%、36.3%、0、0,在肺良性疾病胸腔积液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3.4%、0、1.5%、3.1%、0、87.5%、81.3%、84.4%.GULT-1、MOC-31及Ber-EP4在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K7在肺腺癌和肺良性疾病胸腔积液中阳性率分别为95.7%和96.9%,但在肺鳞癌中无一表达.结论 细胞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诊断肺癌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结合HE染色及多种免疫组织化学抗体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作者:李新军;李凯述;赵松林;付丽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1].
作者:丁进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G5TM振动排痰机对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G5TM振动排痰机排痰)和对照组(手工排痰),比较两组患者的排痰量、血氧分压以及病情缓解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排痰量、血氧分压、病情缓解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G5TM振动排痰机对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有促进作用.
作者:韩利红;郑有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儿童变应性鼻炎与气质之间的关系,为在变应性鼻炎的综合防治中采用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国儿童气质量表(CCTS)分别对102例变应性鼻炎儿童及正常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变应性鼻炎组儿童在气质维度中的节律性、持久性低于对照组,而在趋避性、反应强度、心境、适应性、注意分散等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性鼻炎组儿童与正常组儿童气质类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性鼻炎组中麻烦型、中间偏烦型和发动缓慢型等气质类型的比例较高.结论 儿童变应性鼻炎与其气质特征关系密切,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时应考虑其个体气质特征,并给予适当的干预.
作者:韩建军;邓丽;任何贤;林菊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防治对策.方法 对67例70岁以上食管癌患者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期间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结果 67例患者中发生腹泻39例,占58.21%,代谢紊乱7例,占10.45%,营养管方面并发症15例,占22.39%.针对并发症原因进行积极处理,48例完成肠内营养,占71.64%,14例改为混合营养,占20.90%,5例改为肠外营养,占7.46%.结论 高龄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主要与营养液输入方法、肠道功能、伴随疾病等因素有关,经过积极处理后大多数患者均能够耐受肠内营养,肠内营养仍然是高龄患者优先选择的营养方法.
作者:夏晓明;施仁忠;张亚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动力加压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DHS内固定治疗的8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类型、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总结和随访.结果 86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均骨性愈合,无钉板断裂、无加压螺钉穿透股骨头、出现髋内翻畸形1例,患髋关节优良率为94.2%.结论 动力加压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能早期下床活动,是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理想方法.
作者:贾新斌;赵晋社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988例剖宫产指征及剖宫产原因.结果 社会因素所致剖宫产115例,占11.6%,高龄初产所致剖宫产98例,占9.9%,头盆因素及异常所致剖宫产167例,占16.9%,胎位异常所致剖宫产96例,占9.7%,妊娠并发症所致剖宫产197例,占19.9%,妊娠合并症所致剖宫产90例,占9.1%,胎儿窘迫所致剖宫产128例,占12.9%,巨大儿所致剖宫产59例,占5.9%,脐带绕颈所致剖宫产21例,占2.1%,其他因素所致剖宫产17例,占1.7%.结论 妊娠并发症、头盆因素及异常、胎儿窘迫等因素是导致剖宫产的主要因素,要加强产前检查和产前保健,根据产妇和胎儿情况,及时剖宫产,有助于提高母婴安全.社会因素也是剖宫产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加强自然分娩选择,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陈云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气胸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预防措施.方法 对33例新生儿气胸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气胸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6例,胎粪吸入综合征10例,新生儿窒息复苏4例,新生儿肺炎3例.其中31例治愈,2例双侧气胸合并广泛气漏死亡.结论 新生儿气胸的主要病因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2综合征、窒息复苏等,治疗关键是及时发现、及时正确处理,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胸腔穿刺闭式引流和胸壁切开胸腔闭式引流是治疗新生儿气胸的有效方法.防治措施主要是加强围生期保健,防止早产,减少窒息发生,正确复苏,正确应用机械通气.
作者:李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将2010年1月至12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手足口病重症监护病房( PICU)治疗的423例危重症患儿是否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分为A组207例,B组216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临床以发热为首发症状者占多数,且病情重、危害大,早期易误诊.其次为发热皮疹同时出现者,但早期不易误诊.以皮疹为首发症状者相对数量少,加重较缓慢,预后较好.神经系统症状出现越早、多、持续时间长,危害越大,有脑干感染症状者重.病情加重速度越快越危重.结论 临床对重症患儿的监护、巡视工作重要,早期规范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侯梅荣;刘卫红;史怀敏;郑秋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 选择符合WHO 1999年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6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降糖药物选用胰岛素或磺脲类+吡格列酮,对照组仅用胰岛素或磺脲类控制血糖,其他常规治疗药物中不使用二甲双胍、血管转换酶抑制剂、阿斯匹林、他汀类、维生素C、维生素E等药物.疗程6个月.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于清晨空腹抽血留取标本,用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测定.结果 65例患者共有61例完成了本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OXLD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OXLDL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O1).治疗中无一例患者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吡格列酮除具有降血糖作用,同样具有降低糖尿病患者血中OXLDL水平,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能力.
作者:公永明;薛现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凝血酶原激活抑制物-1( PAI-1)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肾脏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测定血浆t-PA、PAI-1并加以分析.结果 合并肾脏损害(A)组t-PA、PAI-1急性期和恢复期均高于对照组,t-PA/PAI-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无肾脏损害(B)组t-PA、PAI-1急性期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恢复期降至正常,t-PA/PAI-1急性期和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t-PA急性期低于B组,恢复期高于B组,PAI-1急性期和恢复期均高于B组,t-PA/PAI-1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纤溶系统功能的削弱可能与过敏性紫癜肾脏损伤的发生有关.
作者:刘钧菲;王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糖代谢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5月全部糖尿病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住院例患者48例,将糖化血红蛋白( HbAlc)、糖化血清白蛋白(GA)、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2 h PG)检查结果作为糖代谢观察指标.观察所有患者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2院时的糖代谢指标,将相应患者在临床缓解期的糖代谢指标作为对照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bAlc、GA、FPG和2hPG均高于缓解期组(t值分别为2.523、3.1375、2.7143、2.851,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存在糖代谢异常,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病理生理改变加剧患者的糖代谢紊乱,而糖代谢紊乱反过来加剧肺组织损伤,使慢性肺心病病情加重,导致病情复杂化.治疗时应同时注重有效控制血糖,积极控制感染和改善呼吸功能.
作者:黄德龙;楼晓岚;李伙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扭曲性不孕的临床价值以及输卵管扭曲程度与术后妊娠率的关系.方法 选择因输卵管性不孕行腹腔镜输卵管整形术的患者268例,其中77例为单纯性输卵管扭曲引起的不孕,统计其临床资料和术后6~24个月的随访资料,分析输卵管扭曲程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术后总妊娠率为48.9%,宫内妊娠率为44.4%,宫外妊娠率为4.5%.单纯性输卵管扭曲引起的不孕术后妊娠率为41.56%.输卵管扭曲小成角<45°22例,术后妊娠5例;成角45°~90°49例,妊娠24例;成角90°~145° 6例,妊娠3例.第Ⅰ组与第Ⅱ组患者术后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Ⅱ组与第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腹腔镜输卵管整形术解除输卵管扭曲恢复其正常走形是治疗输卵管扭曲性不孕,特别是小成角>45°的不孕患者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佳慧;边爱平;赵倩;崔世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浆细胞性乳腺炎又称粉刺性乳腺炎、化学性乳腺炎、闭塞性乳腺炎、导管扩张症,是一种非哺乳期成人乳腺炎性疾病,与妊娠哺乳无关[1].以非周期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乳晕下肿块,乳晕旁脓肿、乳晕部瘘管为特征.据国内外报告,其发病率约占良性疾病的1.41%~5.3%[2].
作者:邱正伦;冯云;李振宇;詹菊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局部注射甲氨蝶呤(MTX)的疗效.方法 将163例确诊为输卵管妊娠并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分为两组,均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Ⅰ组( 92例)妊娠部位注射MTX,Ⅱ组(71例)未注射MTX.术后监测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比较两组血β-HCG下降情况.结果 Ⅰ组无一例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Ⅱ组有2例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其中1例术后7d血β-HCG仍持续高值,1例血β-HCG下降缓慢,此2例术后均给予口服复方米非司酮30 mg,每日1次,连服7d后血 β-HCG逐渐下降.其中1例术后半个月下降正常,1例术后20 d下降正常.术后两组血β-HCG下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同时预防性地局部注射MTX,可以大大减少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
作者:张景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锁骨下动脉穿刺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经锁骨下动脉穿刺行子宫肌瘤栓塞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本研究经锁骨下动脉穿刺成功67例,双侧动脉栓塞成功67例,术后疼痛67例,其中23例为轻度疼痛不需要处理,19例疼痛稍重,给予给予双氯灭痛栓25例.67例患者术后随访24个月,67例临床症状减轻,其中63例临床症状消失,4例仍有症状但明显减轻.经影像学检查瘤体体积缩小50%以上者58例,体积缩小不到50%者7例,2例8个月后瘤体继续增大选择手术切除.67例患者术后 24h内未严格要求下肢制动及平卧.结论 经锁骨下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微创、高效、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无癜痕、术后恢复快且可以提高患者术后近期的舒适度及生活质量等显著优点.
作者:张建民;郑爱花;李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何某,男,27岁,因车祸致胸痛、左下肢活动受限6h入院,外院摄X线:左侧股骨颈、干,左髌骨、胫腓骨骨折,胸部CT示纵膈损伤出血,左肺挫伤,左侧少量胸腔积液;查体:体温:37.6℃,脉搏:7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8/60 mm Hg(1 mm Hg=0.133 kPa);患者两侧胸廓对称,呼吸平稳,双侧呼吸活动度一致,胸部压痛明显,未触及皮下气肿及握雪感,叩诊左肺呈实音,听诊左肺呼吸音减弱,可闻及湿啰音,左下肢出血、肿胀、外旋畸形,左足跟部见约1.5cm ×2cm皮肤缺损,左侧大腿、小腿处已行小夹板固定,左侧足背动脉可扪及,左小腿触及骨擦感;诊断:①胸主动脉破裂,夹层动脉瘤;②双肺挫伤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③纵隔血肿;④双侧血胸;⑤左侧股骨颈骨折;⑥左侧股骨干骨折;⑦左侧髌骨骨折;⑧左侧胫骨骨折;⑨左侧腓骨骨折;⑩全身多处皮肤挫裂伤.
作者:袁奇亮;李振威;解金三;葛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螺旋藻胶囊对乳腺癌术后化疗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10例乳腺癌术后需要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螺旋藻组患者在化疗前1~3d开始口服螺旋藻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连服30 d.对照组仅用化疗.化疗前和化疗开始后1个月检查血清免疫球蛋白.结果 螺旋藻胶囊对体液免疫有明显的正调节作用,治疗前后IgG、IgA、IgM的对比检测表明治疗组IgG、IgA、IgM均较前有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患者体液免疫机能恢复率达72.72%,而对照组为50.9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螺旋藻胶囊对细胞免疫有一定提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细胞免疫恢复率达74.54%,而对照组为70.9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藻胶囊对乳腺癌患者的体液免疫有正调节作用.
作者:刘明伟;徐明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肾功能异常患者臂丛神经阻滞时的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方法 将60例择期上肢手术患者分为两组:Ⅰ组(30例,肾功能正常组)和Ⅱ组(30例,肾功能异常组).分别给予0.375%左旋布比卡因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观察并记录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完善时间和维持时间.Ⅱ组随机抽取10例患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间沟注药后10~720 min左旋布比卡因的血药浓度,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完善时间相当(P>0.05),但Ⅱ组维持时间长于Ⅰ组(P<0.05).Ⅱ组患者左旋布比卡因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达峰时间、峰值浓度和消除半衰期分别为(0.45±0.26)h、(0.90±0.13) mg/L和(4.98±0.45)h.结论 肾功能异常对左旋布比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的药代动力学无影响,对术后镇痛维持时间有一定影响.
作者:唐晓莉;王承海;崔晓宁;尚书军;邵伟;孙考祥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