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青芳
目的 探讨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TC)的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HD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术前彩超检查均发现腺体肿大及结节或淋巴结肿大,25例行经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B)提示TC 10例,占40.00%.32例术中全部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报告为TC 25例,占78.13%.32例术后石蜡病理均证实为桥本氏病并发甲状腺癌,术后无死亡患者,1例并发低钙性抽搐,1例切口感染.结论 术前彩超和FNAB检查,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有助于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的确诊及选择合适的术式.
作者:程章林;萧超优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人巨细胞病毒( HCMV)感染的临床诊治方法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26例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经10~ 14 d为1个疗程治疗后,复查血巨细胞病毒(CMV)-IgM、尿CMV-DNA,110例患儿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16例患儿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无明显改善,其中5例患儿疗程未进行完死亡,11例3个月后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恢复.结论 新生儿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具有严重的后果,应加强对孕妇产前检查,以达到早期证实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积极进行预防,明确诊断后应有更昔洛韦进行治疗,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儿童变应性鼻炎与气质之间的关系,为在变应性鼻炎的综合防治中采用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国儿童气质量表(CCTS)分别对102例变应性鼻炎儿童及正常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变应性鼻炎组儿童在气质维度中的节律性、持久性低于对照组,而在趋避性、反应强度、心境、适应性、注意分散等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性鼻炎组儿童与正常组儿童气质类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性鼻炎组中麻烦型、中间偏烦型和发动缓慢型等气质类型的比例较高.结论 儿童变应性鼻炎与其气质特征关系密切,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时应考虑其个体气质特征,并给予适当的干预.
作者:韩建军;邓丽;任何贤;林菊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撕裂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式剖宫产16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子宫切口撕裂伤94例,占5.58%,其中麻醉效果差、子宫下段形成不良、胎方位为枕后位、胎头深嵌、宫口开大8 cm、胎儿体质量≥4000 g者切口撕裂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 麻醉效果、胎方位、先露高低、产程异常、宫口扩张程度、胎儿体质量与子宫切口撕裂有明显关系,熟练掌握剖宫产手术的操作技巧、规范手术操作、正确选择子宫切口位置是降低子宫切口撕裂的关键.
作者:陈茹香;张育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输尿管镜手术损伤的原因及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270例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47例发生输尿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70例输尿管镜手术患者中共有47例(3.70%)发生输尿管损伤,其中输尿管口严重撕裂21例(1.65%),黏膜下假道11例(0.86%),输尿管穿孔12例(0.94%),发生输尿管断裂3例(0.23%).输尿管损伤患者留置D-J管42例,开放性手术5例.结论 输尿管损伤和并发症的处理与操作者的经验密切相关,术前加强培训、熟练操作技巧是减少手术失败率和并发症的关键,出现损伤后应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
作者:荣建红;马进华;李先林;陈俊汇;魏红兵;周军;王齐襄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变化及其与临床分期、气流受限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120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60例,稳定期60例)作为研究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并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8、IL-6的水平,并根据临床分期、气流受限程度分组比较.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患者血清TNF-α、IL-8、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TNF-α、IL-8、IL-6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COPD患者随着通气障碍程度(轻度、中度、重度)的加重血清TNF-α、IL-8、IL-6水平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IL-8、IL-6共同参与了COPD的发病机制,在气道炎性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与COPD的临床分期、气流受限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李明生;卢明友;史利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营养支持已成为危重症患者抢救及治疗的重要技术,早期适当的营养支持可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的支出[1].深静脉穿刺导管、鼻空肠营养管的使用使营养支持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内得到推广,ICU内呼吸机及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业务的开展会进一步干扰机体代谢.如何在ICU内积极有效地开展营养支持、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是ICU工作者日常思考的问题之一.现对我科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进行营养支持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孙冰峰;李万军;刘发富;王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硝酸甘油在全身麻醉中对麻醉药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48例ASA Ⅰ~Ⅱ级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气管插管后以硝酸甘油0.5 μg/(kg·min)起始量微泵间断静脉泵注;对照组(24例):术中在平均动脉压高于基础值20%时,静脉滴注芬太尼、丙泊酚加深麻醉降低血压,术中不使用降压药.比较术中静脉全麻药的用量、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对照组在切皮、拔管即刻与麻醉前相比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在切皮、拔管即刻与麻醉前相比,心率、血压无明显变化(P> 0.05),术中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所有患者均无术中知晓情况发生.结论 术中硝酸甘油泵注减少静脉麻醉药用量.
作者:朱玉玲;陈美珠;杨代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术后用药与复发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3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67例经病理证实的盆腔外内异症患者,其中腹壁内异症54例(包括脐部1例),会阴内异症6例,其他内异症共7例(包括阴道后穹窿5例、阴道壁2例).结果 盆腔外内异症依据典型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多可明确诊断,行手术切除后随访1~7年,复发率为12.3%,其中术后用药者中复发率为10.5%,未用药者复发率为1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是治疗盆腔外内异症有效的方法,术后应用抗内异症药物不能有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郜翔;申爱荣;耿素玲;杨春丽;韩义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氧气雾化吸入器在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中给氧兼湿化的效果.方法 将80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氧气雾化吸入器给氧兼湿化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吸氧加间歇超声雾化吸入法.比较两组痰痂形成、肺部感染的例数和血氧饱和度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痰痂形成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采用氧气雾化吸入器给氧兼湿化效果比传统的吸氧加间歇超声雾化吸入法效果好.
作者:牛红云;陈会霞;刘晋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肾功能异常患者臂丛神经阻滞时的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方法 将60例择期上肢手术患者分为两组:Ⅰ组(30例,肾功能正常组)和Ⅱ组(30例,肾功能异常组).分别给予0.375%左旋布比卡因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观察并记录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完善时间和维持时间.Ⅱ组随机抽取10例患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间沟注药后10~720 min左旋布比卡因的血药浓度,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完善时间相当(P>0.05),但Ⅱ组维持时间长于Ⅰ组(P<0.05).Ⅱ组患者左旋布比卡因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达峰时间、峰值浓度和消除半衰期分别为(0.45±0.26)h、(0.90±0.13) mg/L和(4.98±0.45)h.结论 肾功能异常对左旋布比卡因臂丛神经阻滞的药代动力学无影响,对术后镇痛维持时间有一定影响.
作者:唐晓莉;王承海;崔晓宁;尚书军;邵伟;孙考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分析CT分级(Ⅰ、Ⅱ级)与激光照射量的相关性,研究出相关激光照射量的大小.方法 收集2006年4月至2009年11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第4~5腰椎间盘突出34例;第5腰椎至第1骶椎和第4~5腰椎同时突出8例;第5腰椎至第1骶椎和第4~5腰椎同时突出并汽化5例.C臂X线机透视下将激光光纤沿穿刺针插入椎间盘髓核中进行汽化.依据CT分级分成CTⅠ级组和CTⅡ级组;每组间激光照射剂量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CT分级为Ⅰ级和Ⅱ级者疗效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①CT分级分成CTⅠ级组和CTⅡ级组,两组间激光照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T分级分成CT I级组和CTⅡ级组,两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的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31例,良6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为80%.结论 PLDD治疗CTⅠ级组激光照射剂量在500J左右;CTⅡ级组激光照射剂量在600~710 J之间,把握好激光照射量会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付昌马;杨祖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患者以往一般需要经过数次甚至数十次换药才能手术植皮或皮瓣修复创面.在创面处理过程中容易出现高烧、创面感染、坏死甚至出现食欲低下、低蛋白血症等情况.我科从2009年引进一次性负压封闭引流(VSD)材料后对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兰;周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Cys C)对新生儿窒息后肾功能评价,评价其对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对68例新生儿窒息(轻度40例,重度28例)及对照组28例新生儿血清中Cys C的水平,以及血、尿肌酐和血尿素氮进行测定.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GFRCcr).采用SPSS 15.0进行统计学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 窒息组血Cys C较对照组显著增高.轻度窒息组血肌酐、尿素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重度窒息组血肌酐、尿素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新生儿窒息时Cys C水平升高,随着病情缓解,Cys C水平呈下降趋势.血Cys C评价肾功能较血肌酐和GFRCCR更为敏感.结论 新生儿窒息后肾小球滤过功能会受损,血Cys C是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敏感检测指标.
作者:李树军;王团结;常晓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重症监护室2010年2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45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旨在提高对重症手足口病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3个月~8岁,平均(3.1±1.3)岁。所有患儿做腰穿收集脑脊液(CSF)作常规及生化检测,脑电图检查。收集粪便、咽拭子及CSF做病毒检测。
作者:孙利芳;陈志平;陈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分析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在早期诊断胃底贲门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胃底贲门癌患者47例,采用GE 800 mA数字胃肠机行气体-钡餐双重造影检查,冲服发泡剂3mg,然后连续吞服浓度为200%(W/V)的稀钡剂,立位观察食管及胃底贲门区结构,随后行半立位、半卧左前斜位、贲门正位及俯卧左后斜位多轴位观察,即时点片.结果 钡餐造影检查阳性率为100%,与病理诊断基本相符.早期胃底贲门癌22例,中晚期胃底贲门癌25例.胃底贲门动力学改变28例,恶性龛影27例,软组织肿块影门9例,食管下端变窄伴钡流喷射17例,结节状、半球状或分叶状增生30例.结论 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对诊断早期胃底贲门癌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对胃底贲门癌做出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提供更佳的时机.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63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7.3%患儿经过沙丁胺醇气雾和酮替芬治疗,病症减轻或治愈,12.7%的患儿加用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症状逐渐缓解.结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要针对症状及发病原因对症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知能力.
作者:马素丽;王燕;刘卫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持续静脉滴注大剂量尿激酶对血液透析(HD)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CVC)血栓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78例长期CVC导管内血栓形成的H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其中治疗组45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使用尿激酶125 000 U/次,持续滴注6h,对照组使用5000 U/ml进行24h封管溶栓治疗,比较两种溶栓治疗方法对长期CVC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动脉端溶栓成功率为88.2%,静脉端成功率为95.7%,总成功率为91.2%;对照组动脉端溶栓成功率为76.0%,静脉端成功率为75.0%,总成功率为75.6%;治疗组溶栓总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溶栓治疗成功后观察随访3个月,治疗组患者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11.5%)显著低于对照组(35.5%).结论 持续滴注大剂量尿激酶较尿激酶封管治疗导管血栓疗效好,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曹礼应;余月明;蔡纯清;张勇;韩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在危重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危重症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2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乌司他丁.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体温、心率、呼吸次数、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尿素氮、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APACHEⅡ评分,以及呼吸机使用天数、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AaDO2)及ICU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组体温、心率、呼吸次数、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尿素氮、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APACHEⅡ评分、AaDO2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呼吸机使用天数、AaDO2和ICU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乌司他丁在危重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比较好.
作者:许玉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组100例,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综合护理组100例,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况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发放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调查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100例患者中的65例肿块较术前明显缩小,肝功能恢复良好;35例有新增病灶,要求第二次介入灌注栓塞治疗.治疗+综合护理组100例患者中的85例肿块较术前明显缩小,肝功能恢复良好,患者对治疗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明显提高.结论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疗效肯定,能有效切断肿瘤供血,且创伤小、安全系数高,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可使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殷爱娣;刘青;黄芳;梁爱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