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 选择符合WHO 1999年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6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降糖药物选用胰岛素或磺脲类+吡格列酮,对照组仅用胰岛素或磺脲类控制血糖,其他常规治疗药物中不使用二甲双胍、血管转换酶抑制剂、阿斯匹林、他汀类、维生素C、维生素E等药物.疗程6个月.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于清晨空腹抽血留取标本,用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测定.结果 65例患者共有61例完成了本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OXLD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OXLDL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O1).治疗中无一例患者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吡格列酮除具有降血糖作用,同样具有降低糖尿病患者血中OXLDL水平,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能力.
作者:公永明;薛现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糖代谢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5月全部糖尿病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住院例患者48例,将糖化血红蛋白( HbAlc)、糖化血清白蛋白(GA)、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2 h PG)检查结果作为糖代谢观察指标.观察所有患者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2院时的糖代谢指标,将相应患者在临床缓解期的糖代谢指标作为对照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bAlc、GA、FPG和2hPG均高于缓解期组(t值分别为2.523、3.1375、2.7143、2.851,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合并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存在糖代谢异常,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病理生理改变加剧患者的糖代谢紊乱,而糖代谢紊乱反过来加剧肺组织损伤,使慢性肺心病病情加重,导致病情复杂化.治疗时应同时注重有效控制血糖,积极控制感染和改善呼吸功能.
作者:黄德龙;楼晓岚;李伙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复杂情况下应用.方法 对54例复杂胆囊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5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除4例中转开腹外,其余均在腹腔镜下手术成功,效果良好.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适用于多种复杂患者,但正确掌握中转是完成手术的重要措施.
作者:屈定杰;武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硝酸甘油在全身麻醉中对麻醉药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48例ASA Ⅰ~Ⅱ级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气管插管后以硝酸甘油0.5 μg/(kg·min)起始量微泵间断静脉泵注;对照组(24例):术中在平均动脉压高于基础值20%时,静脉滴注芬太尼、丙泊酚加深麻醉降低血压,术中不使用降压药.比较术中静脉全麻药的用量、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对照组在切皮、拔管即刻与麻醉前相比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在切皮、拔管即刻与麻醉前相比,心率、血压无明显变化(P> 0.05),术中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所有患者均无术中知晓情况发生.结论 术中硝酸甘油泵注减少静脉麻醉药用量.
作者:朱玉玲;陈美珠;杨代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何某,男,27岁,因车祸致胸痛、左下肢活动受限6h入院,外院摄X线:左侧股骨颈、干,左髌骨、胫腓骨骨折,胸部CT示纵膈损伤出血,左肺挫伤,左侧少量胸腔积液;查体:体温:37.6℃,脉搏:7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8/60 mm Hg(1 mm Hg=0.133 kPa);患者两侧胸廓对称,呼吸平稳,双侧呼吸活动度一致,胸部压痛明显,未触及皮下气肿及握雪感,叩诊左肺呈实音,听诊左肺呼吸音减弱,可闻及湿啰音,左下肢出血、肿胀、外旋畸形,左足跟部见约1.5cm ×2cm皮肤缺损,左侧大腿、小腿处已行小夹板固定,左侧足背动脉可扪及,左小腿触及骨擦感;诊断:①胸主动脉破裂,夹层动脉瘤;②双肺挫伤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③纵隔血肿;④双侧血胸;⑤左侧股骨颈骨折;⑥左侧股骨干骨折;⑦左侧髌骨骨折;⑧左侧胫骨骨折;⑨左侧腓骨骨折;⑩全身多处皮肤挫裂伤.
作者:袁奇亮;李振威;解金三;葛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分析CT分级(Ⅰ、Ⅱ级)与激光照射量的相关性,研究出相关激光照射量的大小.方法 收集2006年4月至2009年11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第4~5腰椎间盘突出34例;第5腰椎至第1骶椎和第4~5腰椎同时突出8例;第5腰椎至第1骶椎和第4~5腰椎同时突出并汽化5例.C臂X线机透视下将激光光纤沿穿刺针插入椎间盘髓核中进行汽化.依据CT分级分成CTⅠ级组和CTⅡ级组;每组间激光照射剂量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CT分级为Ⅰ级和Ⅱ级者疗效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①CT分级分成CTⅠ级组和CTⅡ级组,两组间激光照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T分级分成CT I级组和CTⅡ级组,两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的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31例,良6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为80%.结论 PLDD治疗CTⅠ级组激光照射剂量在500J左右;CTⅡ级组激光照射剂量在600~710 J之间,把握好激光照射量会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付昌马;杨祖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人巨细胞病毒( HCMV)感染的临床诊治方法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26例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经10~ 14 d为1个疗程治疗后,复查血巨细胞病毒(CMV)-IgM、尿CMV-DNA,110例患儿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16例患儿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无明显改善,其中5例患儿疗程未进行完死亡,11例3个月后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恢复.结论 新生儿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具有严重的后果,应加强对孕妇产前检查,以达到早期证实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积极进行预防,明确诊断后应有更昔洛韦进行治疗,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颅骨缺损修补术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去骨瓣减压术后二期行颅骨成形术时,修补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手术效果.我院自2001年以来采用腹壁内保存自体颅骨骨瓣修补颅骨缺损5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锦徽;刘栓旺;郭学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空心钉组和锁定钢板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和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锁定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长于锁定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钉组总有效率为88.2%,锁定钢板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可使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得到坚强、有效地固定,允许关节早期的功能锻炼,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疗效满意.
作者:张来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扭曲性不孕的临床价值以及输卵管扭曲程度与术后妊娠率的关系.方法 选择因输卵管性不孕行腹腔镜输卵管整形术的患者268例,其中77例为单纯性输卵管扭曲引起的不孕,统计其临床资料和术后6~24个月的随访资料,分析输卵管扭曲程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术后总妊娠率为48.9%,宫内妊娠率为44.4%,宫外妊娠率为4.5%.单纯性输卵管扭曲引起的不孕术后妊娠率为41.56%.输卵管扭曲小成角<45°22例,术后妊娠5例;成角45°~90°49例,妊娠24例;成角90°~145° 6例,妊娠3例.第Ⅰ组与第Ⅱ组患者术后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Ⅱ组与第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腹腔镜输卵管整形术解除输卵管扭曲恢复其正常走形是治疗输卵管扭曲性不孕,特别是小成角>45°的不孕患者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佳慧;边爱平;赵倩;崔世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持续静脉滴注大剂量尿激酶对血液透析(HD)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CVC)血栓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78例长期CVC导管内血栓形成的H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其中治疗组45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使用尿激酶125 000 U/次,持续滴注6h,对照组使用5000 U/ml进行24h封管溶栓治疗,比较两种溶栓治疗方法对长期CVC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动脉端溶栓成功率为88.2%,静脉端成功率为95.7%,总成功率为91.2%;对照组动脉端溶栓成功率为76.0%,静脉端成功率为75.0%,总成功率为75.6%;治疗组溶栓总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溶栓治疗成功后观察随访3个月,治疗组患者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11.5%)显著低于对照组(35.5%).结论 持续滴注大剂量尿激酶较尿激酶封管治疗导管血栓疗效好,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曹礼应;余月明;蔡纯清;张勇;韩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MMT)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在完全切除乳腺肿块中的适应证及应用价值.方法 术前实施严格的适应证筛选,选择60例女性乳腺肿块患者,共101处病灶,经制定手术方案后在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微创切除术,术后6 -12个月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经彩超、核磁共振、二次手术等方式随访,60例101个乳腺肿物均被完全切除,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经过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在超声引导下应用MMT微创手术可以完全切除乳腺肿物,手术准确微创,并能够达到美观和损伤小的优点.
作者:李斌;张一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分析中医保守治疗运动性Lisfranc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至2010年9月在肇庆学院医院骨伤科治疗的11例运动致Lisfranc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法复位、直角足底后腿托板结合硬纸板加垫法固定8例,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3例.结果 平均随访20.6个月(6 ~36个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矫形协会(AOFAS)的中足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4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72.7%,可接受率为90.9%.结论 早期正确的诊断、早期合理的治疗对运动性Lisfranc损伤的预后极为重要;解剖复位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基础;运动性Lisfranc损伤应用中医手法复位、直角足底后腿托板结合硬纸板加垫法固定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张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测定心电图QRS波时限、血浆脑钠肽(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诊断的价值.方法 按2009年ACCF/AHA心力衰竭指南诊断标准选择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50例,非心力衰竭(对照组)45例.所有入选患者均测定QRS波时限及检测血浆BNP、hs-CRP水平,并进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结果 CHF组QRS波时限、血浆BNP、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NYHA心功能分级增加而上升(P<0.05).CHF组QRS波时限、血浆BNP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均小于0.05),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均小于0.05);血浆hs-CRP与NYHA心功能分级及LVEF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QRS波时限和血浆BNP及hs-CRP随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相应升高,QRS波时限及血浆BNP与左心功能状态有良好的相关性,对判断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指导治疗有较高价值.
作者:刘琮琳;张菲斐;韩战营;邱春光;黄振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内服加熏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痊愈26例,显效25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P<0.05),且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结合能够明显提高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
作者:万卉蕾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在烧伤临床治疗过程中,针对深度烧伤创面的处理,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植皮手术来修复创面.为防止术后创面感染,我们在以前的植皮手术中习惯选用庆大霉素生理盐水纱布湿敷植皮创面,但效果欠满意,术后因感染致创面愈合延迟常有发生,感染严重时须行二次手术.
作者:陈正华;翁志勇;丁若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行后巩膜加固术患者视功能情况及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58只眼)病理性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临床特征,其中18例(32只眼)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分析其结果.37只眼行后巩膜加固术,术后随访时间8~12个月,观察患者的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眼轴长、眼底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18例(32只眼)行OCT检查中发现视网膜劈裂15眼,脉络膜新生血管2眼,神经上皮层变薄3眼,术后复查OCT示劈裂的视网膜内外层之间的腔隙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其中有9例劈裂腔完全消失,6例劈裂腔变小,术后视力明显提高.术后随访期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近视屈光度和眼轴长均较术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①对高度近视眼进行黄斑区OCT扫描以尽早发现黄斑区的改变,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②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可以稳定屈光度、改善视功能,疗效确切.
作者:魏丽娟;张金嵩;周利晓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988例剖宫产指征及剖宫产原因.结果 社会因素所致剖宫产115例,占11.6%,高龄初产所致剖宫产98例,占9.9%,头盆因素及异常所致剖宫产167例,占16.9%,胎位异常所致剖宫产96例,占9.7%,妊娠并发症所致剖宫产197例,占19.9%,妊娠合并症所致剖宫产90例,占9.1%,胎儿窘迫所致剖宫产128例,占12.9%,巨大儿所致剖宫产59例,占5.9%,脐带绕颈所致剖宫产21例,占2.1%,其他因素所致剖宫产17例,占1.7%.结论 妊娠并发症、头盆因素及异常、胎儿窘迫等因素是导致剖宫产的主要因素,要加强产前检查和产前保健,根据产妇和胎儿情况,及时剖宫产,有助于提高母婴安全.社会因素也是剖宫产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加强自然分娩选择,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陈云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凝血酶原激活抑制物-1( PAI-1)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肾脏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测定血浆t-PA、PAI-1并加以分析.结果 合并肾脏损害(A)组t-PA、PAI-1急性期和恢复期均高于对照组,t-PA/PAI-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无肾脏损害(B)组t-PA、PAI-1急性期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恢复期降至正常,t-PA/PAI-1急性期和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t-PA急性期低于B组,恢复期高于B组,PAI-1急性期和恢复期均高于B组,t-PA/PAI-1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纤溶系统功能的削弱可能与过敏性紫癜肾脏损伤的发生有关.
作者:刘钧菲;王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850 C/T基因多态性与葡萄膜炎的关系.方法 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51例葡萄膜炎及119例正常人TNF-α-850 C/T基因多态性.结果 葡萄膜炎组TNF-α-850 C/C、T/C、T/T表型频率分别为o.7059、0.2745、0.0196,对照组分别为0.7899、o.1932、0.0168;葡萄膜炎组TNF-α-850 T、TNF-α-863 C基因频率分别为0.8431,0.1569,对照组分别为0.8866、0.1134;TNF-α-850 C/T各种基因型频率在葡萄膜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850 C/T基因多态性与葡萄膜炎无明显相关.
作者:江惠燕;李斌;陈俊文;马胜生;李琳;陈盛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