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新;张灵梅;魏艳艳
目的 分析南阳地区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及临床资料,为临床诊断、治疗、预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回顾性研究南阳市中心医院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确诊难活性肾病综合征忠儿33例,将病理分型与临床诊断、治疗资料加以对比分析.结果 33例患儿中单纯性肾病10例,肾炎性肾病23例,病理类型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占39.1%,微小病变肾小球病(MCD)占17.4%,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FSGS)及IgA肾病各占13.0%,膜增殖性紧肾小球肾炎及膜性肾痛(MN)各占8.7%.1例FSGS患儿及1例 MN 患儿要求转院失访,31例患儿明确病理类型后给予相应方案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难治性肾病患儿应适当早期行肾脏穿刺病理活检.南阳地区难治性肾病患儿病理类型以MsPGN及 MCD 为常见,首选应用强的松2mg/( kg·d)+环磷酰胺8~12mg/(kg·d),连用2d,共6~8次方案治疗.
作者:赵丽丽;陈九军;丁显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对隐睾患儿生殖细胞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隐睾患儿HCG治疗是否损伤睾丸生殖细胞及其机制.方法 60例隐睾惠儿随机分为单纯手术组(30例)和HCG+手术组(30例),单纯手术组惠儿只接受手术治疗,HCG+手术组惠儿于手术前给予HCG治疗.两组患儿术后均采用RT-PCR技术检测睾丸生殖细胞Bax和Bcl-2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单纯手术组相比,HCG+手术组Bax mRNA的表达较强,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cl-2 mRNA的表达较HCG+手术组较单纯手术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隐睾患儿给予HCG干预后,可使Bax/Bcl-2 mRNA表达增加,进而可能会导致睾丸生殖细胞过度凋亡.
作者:罗向阳;张振武;曹振杰;王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在围术期对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将30例硬膜下血肿清除术(CPB)患者随机分为试验(E)组和对照(C)组,每组15例.E组采用依达拉奉0.5 mg/k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于术前30 min内静脉输注;C组输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手术开始时(T1)、手术结束后(T2)、术后6 h(T3)、术后24h(T4)、术后48 h(T5)和术后72 h(T6)测量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T1~T6)、脑损伤蛋白S-100BB(T1~T5)水平.记录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C组NSE在T2、T3和T4均显著升高(P<0.O1),且明显高于E组(P<0.05),48 h后降至正常范围.E组在T2和T3显著升高(P<0,01),24 h后降到正常范围.两组血清S-100BB 蛋白峰值均出现在CPB结束时(T2),且明显升高(P<0.01).C组CPB结束时血清S-100BB蛋白明显高于E组(P<0.05),C组CPB结束后6h、24h较E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组术后谵妄1例,认知功能障碍1例;C组术后谵妄3例,认知功能障碍9例.结论 依达拉奉可减少脑损伤蛋白S-100BB、NSE在围术期的表达,对CPB患者有一定脑保护作用.
作者:洪道先;陈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HUM)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73例男性无症状高尿酸血症(HUM组)和42例男性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hs-CRP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析无症状HUM患者血清hs-CRP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结果 HUM组血清hsCRP水平较对照组增高,颈动脉IMT明显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381 (P <0.01).结论 无症状HUM患者血清hs-CRP水平升高,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
作者:王宏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右旋糖酐40联合疏血通治疗肾病综合征(NS)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右旋糖酐40和疏血通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惠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旋糖40联合疏血通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王改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下减压、置入前段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失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应用双牵开摆动椎间盘镜下植入前段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失稳症患者62例,均为单节段病变.第3~4腰椎11例,第4~5腰椎26例,第5腰椎至第1骶椎25例.并对此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3 ~ 36个月,平均14个月.术中出血量平均200 ml.ODI评分从术前(77±3)%降至末次随访时(20±3)%,椎间隙高度术前平均为(8.5±1.2)mm,术后1个月平均为(12.5±1.3)mm,术后12个月平均为(12.1±0.9)mm.融合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6个月.结论 后路椎间盘镜下减压、置入前段可膨胀式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失稳症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严旭;张春霖;郭俊杰;曾昭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鼻内翻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濮阳油田总医院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手术经鼻腔外侧壁切除鼻内翻乳头状瘤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均在鼻内镜下彻底切除,术中视野清晰,病灶切除彻底,创伤小,避免患者面部瘢痕,术后恢复期短,完整随访全部患者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开术在鼻腔内翻乳头状瘤手术中的应用是可行的,是彻底切除上颌窦病灶一种新的微创入路和方法.
作者:张志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阴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结合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诊断宫外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67例疑似早期宫外孕的患者测定血HCG,经阴经腹彩色多普勒检查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分布,测量滋养动脉血流频谱,均经腹腔镜或手术病理证实,比较联合方法对宫外孕早期诊断的符合率和超声表现检出率.结果 167例中早期未破裂型50例(29.94%),早期流产型60例(35.92%),已破裂型53例(31.73%),漏误诊4例(2.45%),诊断符合率为97.60%.结论 经阴经腹结合CDFI能准确迅速地取得宫外孕的证据,并结合血HCG进行生化学检查是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较好手段,可减少较小病灶的漏诊.
作者:李培玉;李欣欣;劳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25例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患者采用克拉霉素片剂250 mg,1次/d,口服,疗程3个月.术前术后按照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的主观症状及鼻窦CT扫描结果,量化评估采用Lund-Mackay评分法.结果 25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治疗前VAS评分为(5.20±2.50)分,克拉霉素治疗3个月后VAS评分为(3.28±1.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治疗前鼻窦CT发现19例为双侧鼻窦炎症,按侧进行Lund-Mackay鼻窦CT评分,共有44侧.治疗前后轻微炎症组和轻度炎症组与中度炎症组和重度炎症组的例数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Lund-Mackey鼻窦CT评分为(8.16±4.26)分,治疗后为(5.44±2.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樊生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经社会经济的发展,2型糖尿病患者的数量迅速增加,流行病学表明85%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等大血管并发症,其发生早、进展快、预后差,确切机制目前仍然不清楚.本文主要分析总结PAI-1、胱抑素C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作者:刘英晓;董春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直肠癌局部复发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29例局部复发性直肠癌患者进行再手术治疗.结果 无症状者和有症状者的手术切除率分别为83.3%和33.3%,3年生存率分别为58.3%和29.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从复发部位来看,无论是切除率还是生存率均以盆腔复发者低.结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局部复发性直肠癌切实有效的方法,而定期复查、早期诊断又是影响切除率和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樊志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宫内感染对早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产前检查结果正常孕妇1012例为对照组,早产孕妇189侧为观察组,并随访妊娠结局,观察两组孕妇是否存在宫内感染.结果 观察组孕妇发生宫内感染29例,占15.3%,对照组孕妇发生宫内感染38例,占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91例,占48.1%,对照组中不良妊娠结局211例,占2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内感染与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和败血症、围生儿死亡等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
作者:刘丽华;荆淑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评估、手术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132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145例同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132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6例因盆腔粘连、子宫腺肌瘤中转开腹.手术时间70~ 10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1.75 ml,术后3d内高体温37.6℃,住院时间4~5d,是一种安全有效保留器官的手术.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安全有效并能保留患者子宫.
作者:潘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老年医院内肺炎(NP)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耐药性情况及治疗策略.方法 对85例老年N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NP患者基础疾病及危险因素复杂,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多样,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对常用抗生素普遍耐药,病情进展快,并发症严重,易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结论 为减少老年NP,应做好基础护理和消毒灭菌,严格掌握及选择侵入性操作,防止交叉感染,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缩短住院时间,关键的是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兰秋;石振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加强临床医师对抗生素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重视.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抗生素导致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常见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抗生素为头孢菌素类和硝基咪唑类药物.双硫仑样反应可出现于各性别、年龄及原发病的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35例患者给予输液、对症治疗后全部治愈,均无后遗症.结论 接触含乙醇制品前后应避免使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及时有效救治,是治疗双硫仑样反应的关键,仔细询问患者,加强宣传教育才能防止严重后果的发生.
作者:许永喜;丛玲;王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病因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头晕症状及记忆力减退症状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若新;张灵梅;魏艳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黛力新联合降压药对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抗焦虑药物+常规降压药)与对照组(安慰剂+常规降压药)各54例,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测定并随访8周.观察两组患者血压下降的幅度,降压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HAMA、HAMD评分差异.结果 实验组在治疗2周后至结束时血压下降的幅度及降压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了;治疗结束,实验组HAMA(9.1±2.0)分、HAMD( 10.6±3.5)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焦虑药物(黛力新)辅助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能提高降压药的疗效及有效率,同时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
作者:李正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改良Macintosh喉镜在麻醉相关困难气道因素中气管插管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ASAⅠ或Ⅱ级,拟在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外科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改良Macintosh喉镜组(G组)和McCoy喉镜组(M组),每组60例.记录两组患者第1次声门暴露Cormack-Lehane分级和插管成功率;两组患者第1次声门暴露Cormack-Lehane分级Ⅲ级的患者,更换喉镜行二次暴露时Cormack-Lehane分级和插管成功率及术前气道评估因素与改良Macintosh喉镜提高喉显露的关系.结果 第1次声门暴露Cormack-Lehane分级为Ⅰ、Ⅱ级者气管插管成功率G组>M组.Ⅲ级的患者G组9例,M组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ormackLehane分级Ⅲ级的患者二次暴露,改良Macintosh喉镜提高喉显露插管成功11例,McCoy喉镜插管成功4例,改良Macintosh喉镜显著提高插管成功率.结论 在张口度、甲颏距离、下颌后缩、颈部活动度因素相同时两组提高喉显露程度相同.在患者存在Mallampati分级Ⅲ级、体质量指数(BMI) >26 kg/m2、高喉头、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因素时改良Macintosh喉镜较McCoy喉镜明显提高喉显露程度.
作者:杨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后路环枢椎钉板固定融合治疗环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后路环枢椎侧块钉板固定颗粒状自体松质骨植骨融合治疗环枢椎不稳12例,其中齿状突陈旧性骨折6例,齿状突发育畸形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高位颈脊髓病症状体征,影像学显示环枢椎不稳,术前JOA评分6~11分,平均7.4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40个月,平均28个月;所有植骨达到骨性融合,复位无丢失,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脊髓功能明显改善8例,略有改善3例,无变化1例;术后JOA评分13~17分,平均15.6分.结论 环枢椎钉板内固定颗粒状自体松质骨植骨,可保障环枢椎稳定,促进环枢关节融合,是治疗环枢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志坚;陈坤峰;梅伟;王春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椎管内麻醉时静脉注射不同剂量地佐辛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手术患者,ASA Ⅰ~Ⅱ级,行硬-腰联合麻醉,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麻醉平稳后分别注射地佐辛:Ⅰ组0.2mg/kg、Ⅱ组0.3 mg/kg、Ⅲ组0.4mg/kg.记录给药前(T0)、及给药后1 min(T1)、5 min(T2)、10 min(T3)、15 min(T4)、20 min(T5)、25 min(T6)、30 min(T7)的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02)、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0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等数值.结果 Ⅰ、Ⅱ组给药各时点RR、Sp02、PetCO2变化不大,Ⅲ组Sp02、PetC02、RR在T2~T5时点下降明显,与T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小剂量(PetC02 0.3 mg/kg)地佐辛静脉注射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比较安全,大剂量(0.4 mg/kg)对患者的呼吸功能有轻微抑制作用,应注意观察呼吸和供氧.
作者:王艳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