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作义;邹玲华;都淑丽
目的 比较宫腔镜引导下剪刀去除术与宫腔镜电切术两种术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 选择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30例,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A组与B组,其中A组采用宫腔镜引导下剪刀去除法,B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复发例数、术后复发时间及术后妊娠例数.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A组为(8.9±2.3)min,B组为(9.1±2.6)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A组为(74±46)ml,B组(53±36)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复发例数及复发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妊娠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与宫腔镜引导下剪刀去除术比较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复发率低、复发时间晚等优点,而手术时间及术后妊娠率无明显优势.
作者:田金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199(CA199)在卵巢畸胎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日照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256例卵巢畸胎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CA199阳性率、CA199与卵巢畸胎瘤大小、单双侧及所合成分的关系.结果 4种肿瘤标记物中,CA199表达阳性率高,且与畸胎瘤的大小、单双侧、所合成分等显著相关(P<0.05).结论 卵巢畸胎瘤的直径越大、为双侧、未成熟成分多时,阳性率明显升高,推测CA199在卵巢畸胎瘤的诊断、病情评估、提示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公莉;王艳平;汪秀芹;王崇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病合并血脂代谢紊乱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门诊、病房及健康体检中的高血压病患者(A组)和无高血压病患者(B组)各100例,以总胆固醇(TC) >6.0 mmol/L,总甘油三酯(TG) >2.2 mmol/L作为高脂血症的标准,给予辛伐他汀10 mg,口服,1次/d,时间为8周,有高血压者予非洛地平10 mg,口服,3次/d.定期检测患者肝、肾功能和血脂、空腹血糖.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症的比例明显高于无高血压病者,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辛伐他汀不论是对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或者无高血压病的高脂血症都有明显疗效.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非洛地平联合辛伐他汀能有效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
作者:毛光波;高霞;刘绪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新辅助治疗配合手术及术后辅助化疗模式治疗对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符合条件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新辅助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新辅助组术后局部复发率较常规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辅助组1、3、5年生存期分别为87.5%、47.5%、25.0%,常规组1、3、5年生存期分别为52.5%、20.0%、12.5%.两组在治疗后1年和3年生存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治疗能降低肿瘤分期、局部复发率,亦可提高1年和3年生存率,但远期生存效果仍不明确.
作者:余龙海;杨玉;严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109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组58例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2HREZ/4HR,对照组51例采用2HREZ/4HR.结果 治疗3周、1个月、2个月痰菌阴转率治疗组分别为44.8%、62.0%、89.7%,对照组分别为25.5%、41.2%、76.0%;治疗2个月后肺CT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病灶吸收率分别为37.9%、19.6%;空洞闭合率各为65.5%,38.7% (P<0.05);治疗组在治疗3周后临床咳嗽、发热、乏力消失率为48.3%、71.4%、59.3%,对照组为25.5%、50.0%、40.0%,以上观察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在疗程结束后6、12个月痰菌复阳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抗结核药物在初治茵阳肺结核的治疗上与单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相比缩短了痰茵转阴率、肺CT病灶吸收和临床症状改善的时间.
作者:宋琳琳;甄秀霞;王宗华;杜亚文;钱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Surviv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进表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MMP-9和VEGF表达情况,并以25例正常结肠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MMP-9和VEGF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结肠组织(P<0.05).结肠癌患者中Ⅲ~Ⅳ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Survivin、MMP-9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Ⅰ~Ⅱ期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结论 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MMP-9和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在结肠癌的浸润转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作为反映结肠癌进展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任庆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术前应用腹部及阴道超声观察67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病灶情况,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符合率:子宫内膜息肉为91.6%,子宫内膜增生为90.0%,子宫黏膜下肌瘤为87.5%,子宫内膜癌为93.7%,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为0%,萎缩性子宫内膜炎为10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王敏;朱建慧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运用正确的院前急救护理模式,提高院前救治率以及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玉林市红十字医院院前急救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356例患者均得到有效院前急救治疗和护理,为抢救患者生命争取了时间.结论 在院前急救中运用科学、合理、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技术能有效地在第一时间内抢救患者生命,降低致残率.
作者:卓艺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70岁以上老年早期食管癌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26例患者均采用西门子PRIMUS加速器行放射治疗,设前后野照射36~40 Gy后改为两前斜野或两后斜野避脊髓加量治疗.常规分割,5d/周,1次/d,1.8~2.0 Gy/次.其中颈段及胸上段有25例行颈部切线野预防照射45 ~ 50 Gy.结果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78% (98/126)、27.78% (35/126)、15.08% (19/126).病变部位、放疗剂量、颈部是否预防性照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0岁以上老年早期食管癌患者采用单纯放射治疗是经济、可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张国斌;刘宽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ACI)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以及与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x-LDL)的关系.方法 选择89例AACI患者与7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同时行血清ox-LDL检测.结果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ox-LDL与AACI具有显著相关性;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ox-LDL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和动脉斑块组高于内膜正常组(P<0.05);颈动脉斑块组高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P<0.05).结论 Ox-LDL在急性脑梗死(ACI)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患者血清ox-LDL的浓度有助于了解这种状态和推测疾病的严重程度.
作者:韩立堂;朱海燕;滕继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同一血样标本,检测cTnI、CK-MB两项指标进行两组间比较,并对AMI组和UA组各指标作对比分析.结果 cTnI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灵敏度高于CK-MB,阳性率分别为63.8%、1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肌肌钙蛋白Ⅰ对于早期诊断AMI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较强特异性,是心肌损伤特异性标志物,cTnI检测方便、快捷、准确,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东旭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肠排列术在治疗小儿外科中粘连性肠梗阻的应用选择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1年73例粘连性肠梗阻患儿行肠排列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73例患儿中69例有开腹手术病史,其余4例为肠茧症.全组均行肠粘连松解及肠排列术,其中肠外排列2例,肠内排列71例.70例康复出院,死亡3例,病死率为4.1%,包括术后肠瘘1例,发生率为1.3%.62例随访2~6年,远期梗阻复发4例,复发率为5.4%.结论 肠排列术是治疗小儿腹腔广泛严重粘连的有效手段,术中细致轻柔的操作以及术后抗感染和支持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杜俊鹏;张书峰;鲍俊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导管取栓溶栓治疗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 对13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采用导管取栓溶栓术并观察疗效.结果 13例患者均成功取出血栓,取栓溶栓后血管复通,2例患者开腹探查,1例切除坏死肠管,1例未见肠管坏死,无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 导管取栓溶栓治疗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操作简便,能迅速恢复肠管血运,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潘明;万卷芳;戴少登;李发中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热机器压伤往往因其温度高,通常超过100℃会导致烫伤部位较为严重,多为深Ⅱ~Ⅲ度烫伤,病程长,创面难以自行愈合,只有通过植皮方能治愈.2011年3月我院进行了1例右手腹部预置皮管移植术,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31岁,于2011年3月9日因被200℃机器压伤右手,伤后疼痛出血量约30 ml,可因疼痛活动受限,无头晕心悸等不适.入院检查:生命体征正常.右手掌掌中横纹段至掌指关节见热压伤带,2~4指部分皮肤烧伤,烧伤皮肤呈蜡黄色,无水疱形成,第1~2指及第4~5指蹼皮肤软组织部分缺损,小指桡侧皮肤感觉麻木,各指活动血运可.X线片检查未见明确骨折.
作者:骆妙青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超声导航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靶向活检和切除乳腺小肿块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超声导航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126例患者344个乳腺小肿块进行活检并切除,通过内套针的运动将切取的标本不接触创道而是在外套针内运出体外,从而进行重复切割直至肿块完全切除.结果 344个乳腺肿块均被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完全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乳腺纤维瘤212个,导管乳头状瘤11个,乳腺纤维腺病72个,乳腺增生37个,纤维瘤样增生12个.术后3~6个月,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局部肿块消失,未见复发.结论 超声导航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可早期诊断和治疗乳腺小肿块,真正微创,安全有效,准确性高,并发症少,不影响美观,患者容易接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闫作义;邹玲华;都淑丽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老年糖尿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 68例老年糖尿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发病率为9.44%,伴有咳嗽、咳痰、发热等呼吸道症状者42例,占61.7%,无呼吸道症状26例,占38.3%;肺部听诊可闻及肺部啰音52例,占76.4%;胸片均发现有肺部感染.痰细茵培养出59株细菌,其中41株(69.5%)为G-杆菌,15株(25.4%)为G+球菌.使用抗生素治疗后54例痊愈,14例(20.6%)死亡.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高,且病死率高,部分患者感染症状不典型,应将胸部X线检查作为常规检查;痰细菌培养以G-杆菌为主,经验性使用抗生素应注意覆盖G-杆菌,然后按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作者:劳丹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抑制叉头状转录因子O1( FoxO1)基因表达对胰岛素抵抗(IR) 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影响.方法 构建针对转录因子FoxO1 mRNA特异性的携带红色荧光标记的siRNA载体,并测序鉴定.高浓度胰岛素诱导建立IR细胞模型.实验共分四组:A组为普通培养基培养的细胞组;B组为未处理IR细胞组;C组为转染FoxO1 siRNA载体的IR细胞组;D组为以转染试剂为对照的IR细胞组.转染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红色荧光的表达;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各组细胞葡萄糖的消耗.结果 经测序,成功构建了FoxO1 siRNA载体.在转染后48h细胞内红色荧光表达强.此时与A组比较,B组葡萄糖消耗量降低(P<0.01),与B组比较,C组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增加(P<0.05);与B组比较,D组各项指标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制FoxO1基因在胰岛素抵抗细胞中的高表达,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作者:饶小娟;董瑞鸿;吴毓敏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肿瘤抗原15-3( CA15-3)、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和肿瘤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乳腺癌组(182例)患者血清CA15-3、CYFRA21-1和CAl9-9,化学比色法检测TSGF水平,并与良性病变组(80例)、正常对照组(50例)比较.结果 乳腺癌组患者血清CA15-3、CYFRA21-1、TSGF、CA19-9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CA15-3对乳腺癌的敏感性为60.4% (110/182),特异性为90.0% (45/50);CYFRA21-1敏感性为72.5%( 132/182),特异性为86.0%( 43/50);TSGF对乳腺癌的敏感性为74.7% (136/182),特异性为92.0% (46/50);CA19-9敏感性为36.3% (66/182),特异性为84.0%( 42/50);四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高达91.8%( 167/182),特异性为84.0%( 42/50).结论 CA15-3、CYFRA21-1、TSGF、CA19-9检测对乳腺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四项联合检测有明显的互补性,可明显提高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作者:徐风亮;刘丽娟;许祯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变化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选择60例COPD患者(其中急性加重期38例,缓解期22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测定CRP,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和IL-6的水平,并根据临床分期分组与20例健康体检者做对照比较.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患者血清CRP、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CRP、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TNF-α、IL-6共同参与了COPD的发病机制,在气道炎性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与COPD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作者:李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和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 ENA-78)的含量变化,及其在突发性耳聋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内脂素和ENA-78含量;检测10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35例其他疾病对照组和30例正常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内脂素和ENA-78含量,比较治疗前后血清内脂素和ENA-78的测定结果.结果 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前血清内脂素和ENA-78含量较两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恢复组患者内脂素和ENA-78含量明显降低.同时突发性耳聋重度组患者血清内脂素和ENA-78浓度明显高于中、轻度组,中度组患者明显高于轻度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内脂素和ENA-78含量之间呈正相关(r=0.68,P<0.01).结论 血清内脂素和ENA-78水平的变化与突发性耳聋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武静;黄友敏;周永勤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