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东
腹式输卵管结扎术因其安全、可靠、便捷、长效、创伤小等优点而被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是目前国内外施行为广泛的女性绝育方法[1],但传统的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受术者术中疼痛难忍,尤其是提取输卵管的时候受术者的牵拉痛更是难以忍受,更严重者对手术极不配合[1-2],不但增加了手术的难度,而且给受术者造成身心伤害,我站采用双氯芬酸钾、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技术为受术者施行女性输卵管结扎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宋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电动切割器腺样体切除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经口径路鼻内镜下电动切割器腺样体切除术20例,观察其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0.5~2 年,临床症状消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经口电动切割器腺样体吸切术,手术直观,彻底,时间短,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作者:褚玉会;罗大虎;张智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的麻醉处理及总结麻醉经验.方法 本组60例患者,快速静脉麻醉诱导下行气管插管术,麻醉维持用瑞芬太尼、异丙酚,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结果 48例患者术毕时血流动力学稳定,各种反射良好,拔管回病房.结论 对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及时全面的评估病情,麻醉处理力求诱导平稳,合理选用全身麻醉药;维持呼吸、循环的稳定,积极控制颅内高压,加强麻醉管理,是降低手术麻醉风险,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张金宏;刘明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对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两种方法的准确性、特异性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分别使用两种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9年11月住院的 4233例患者进行梅毒抗体筛查试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233份标本中TRUST法检测阳性48例,经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46例阳性,相符率76.7%;ELISA法检测阳性61例,经TPPA确认60例阳性,相符率98.4%;TRUST检测阴性、ELISA检测阳性12例均经TPPA确认,TRUST漏检率20.0%.结论 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TRUST,与TPPA接近,且自动检测,重复性好,结果客观可靠,费用相对较低,可作为目前梅毒抗体检测之首选方法.
作者:付少兵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小针刀与针刺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小针刀局部松解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加颈部推拿等方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71%,优于对照组的77.67%(P<0.05);治疗组经颅多普勒检查中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小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加推拿等疗效.
作者:王春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甲状腺单发结节的CT影像特征,提高CT对甲状腺良恶性单发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对比8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单发结节,对其CT表现包括周围侵犯和淋巴结转移进行分析.结果 85例病变中,甲状腺癌28例,腺瘤4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恶性病变多表现为实质结构、边缘模糊、形态不规则,内部可见微小钙化,以及周围结构侵犯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与良性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增强扫描恶性病变组实质部分强化峰值和强化幅度显著低于良性病变组.结论 CT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有效和可靠的检查方法,掌握病变的CT影像特点能有效的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并能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马发鹏;任伟;蒋潇琳;冯文娜;王晋生;卢军;孔寒离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经鼻蝶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 在显微镜辅助下对64例垂体瘤患者进行手术,术中根据肿瘤与鞍膈、海绵窦、颈内动脉、视交叉、第三脑室的位置关系以及粘连情况来具体决定切除程度,对于不易全切的肿瘤术后辅以放化疗.结果 经术中观察和影像学证实,49例全切,15例次全或部分切除,出院后随访6个月~1年,能工作学习或生活自理56例,生活需照顾8例,无死亡患者.结论 在严格保护垂体功能的前提下,对于不易全切的垂体瘤,不盲目追求肿瘤全切,术后继续放疗(普通放射和伽马刀)和激素替代治疗,并发症少,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徐耀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生化和血常规指标变化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生化指标及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常规.结果 脑梗死患者红细胞(RB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红细胞容积(MCV)、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生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健康体检者的生化指标低于脑梗死患者(HDL、FBG除外).结论 血生化和血常规检测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判断有明显指导作用.
作者:张红岩;王利军;崔光跃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鲍氏不动杆菌(ABA)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3株鲍氏不动杆菌分离培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菌株鉴定采用细菌生化管进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依据CLSI2007年折点判读结果.结果 ABA分离率居前4位的临床科室依次为ICU 26.1%、神经内科19.7%、呼吸内科18.7%、脑外科14.7%;ABA在呼吸道标本中检出率高,达77.8%;药敏结果表明,ABA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耐药性,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1.2%和23.6%,泛耐药ABA菌株检出率为3.4%.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多药耐药十分严重,医院应重视ABA耐药性的监测与控制,预防多药耐药ABA医院感染.
作者:郭晓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联合中药排石汤治疗各类型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 在肩胛下线和腋后线之间,12肋下或12 肋尖或11 肋间处为穿刺点,筋膜扩张器从 F6 隔号扩张到 F16~F18,留置相同大小的 peel-away薄鞘,输尿管镜(Wolf F8/9.8)经此通道进入肾盏肾盂并以气压弹道和(或)U100激光碎石.术后复查有小结石残留(直径1 cm以下)者予中药排石汤治疗1~2个月.结果 一期结石清除率为 85.37%(105/123),2~3个月后结石清除率为 95.12%(117/123).结论 MPCNL联合中药排石汤治疗各类型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残石率低、创伤小、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可以使绝大多数上尿路结石患者避免开放手术.
作者:李文华;刘全明;徐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女性原发性膀胱颈口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32例原发性女性膀胱颈口梗阻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所有患者经尿流动力学及膀胱镜确诊,均行经尿道膀胱颈部分切除术,并联合药物治疗.结果 随访3~12个月,排尿情况均有改善,尿流率平均为(28±15) ml/s,尿量平均为(428±196) ml.结论 尿流动力学及膀胱镜检查可以确诊膀胱颈口梗阻,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是治疗原发性女性膀胱颈口梗阻的首选方法.
作者:赵亚冰;庞悦平;王玉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造成人类死亡和致残的第三大原因.其主要病理基础是各种原因导致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脑组织血流呈不同程度的低灌注状态.近年来,脑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被证实可以显示脑微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逐步应用于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理状态的评价[1].由于神经系统的大多数病变主要与微血管相关联,PWI能充分显示小血管的特点,可以准确、无创地评价脑组织内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是一种实用的血流动力学检测技术,为脑缺血性疾病诊断提供必要的血流动力学参数.通过综合分析这些参数可以了解和掌握脑组织的血液供给情况.
作者:张文博;程敬亮;张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MRI特征.方法 对3例滑膜软骨瘤病患者的MRI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例有X线平片.结果 1例为膝关节,2例为髋关节,均有不等量关节积液,2例关节腔及周围内见多发低信号.增强扫描1例,显示滑膜不规则增厚并呈线样不规则强化,关节游离体不强化.结论 关节及周围低信号游离体、关节积液为特征性MRI表现,早期显示滑膜增厚、积液,难以与慢性滑膜炎鉴别,此病需与色素沉着性绒毛结节性滑膜炎鉴别.
作者:申长义;侯淑华;林长平;杨璐璐;张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眶骨骨折后眼球内陷的手术治疗.方法 治疗眼眶骨折后眼球内陷畸形17例,术前常规行眶部轴面及冠状位CT扫描,了解眶骨骨折及眶内容物移位嵌顿情况.术中首先将移位的骨折块复位、小夹板坚强内固定,重建正常的眶缘,然后用人工材料植入,同时修复眶壁.结果 所有患者眼球内陷畸形均获明显改善或矫正.结论 眶骨骨折所致后期眼球内陷畸形可通过骨复位及植骨的手段重建眶缘,修复眶骨各壁的缺损,缩小扩大的眶腔而得以有效矫正.
作者:康深松;张栋益;张正文;丑海燕;翟宏峰;谢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使用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将100例老年突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同时对比病程早期患者及晚期患者高压氧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40%,总有效率86%;对照组痊愈率24%,总有效率68%;治疗组中病程早期患者总有效率90.9%;晚期患者总有效率70.6%;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老年突聋疗效确切,病程越短者治疗效果越好,对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有重要作用.
作者:黄光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临床上对不典型异位妊娠的诊断仍有误诊.我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异位妊娠184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徐金焕;李如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重度子痫前期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诱发因素及救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6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并发低蛋白血症30例,产前贫血13例,严重水肿20例,双胎妊娠4例,扩容不当2例,并发肺炎1例,肾功能衰竭1例.1例死亡,其余35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本身或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严重水肿、多胎妊娠和呼吸道感染,是重度子痫前期并发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掌握早期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扩容指征,可减少重度子痫前期心力衰竭的发生.
作者:郭自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腔内注入甘露聚糖肽和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经病理或胸水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共4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21例,胸腔内注入甘露聚糖肽50 mg+0.9%生理盐水20 ml+顺铂50~60 mg+0.9%生理盐水40 ml+地塞米松10 mg.单药组21例,胸腔内注入等量顺铂和地塞米松.均为每周2次或每2周3次,多重复4次,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有效率90.5%,单药组有效率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白细胞降低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露聚糖肽联合顺铂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是晚期恶性肿瘤姑息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任双平;蔚惠芳;李拉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DR胸部正侧位片对斜裂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比斜裂积液在CR胸部正侧位片和DR胸部正侧位片的X线表现.结果 正位:三角形17例,其中10例为DR,7例为CR;片状5例,全部为CR;边缘清晰20例,其中10例为DR,10例为CR;边缘不清晰2例,全部为CR;密度均匀21例,其中10例为DR,11例为CR;不均匀1例为CR;边缘掩盖征8例,其中2例为DR,6例为CR.侧位:梭形22例;边缘清晰22例;密度均匀22例;位于前肋膈角分角线以下22例,上缘超过肺门14例,未超过肺门8例.结论 DR胸部正侧位片对斜裂积液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吕贻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椎管内肿瘤术后脑脊液漏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椎管内肿瘤术后脑脊液漏可行局部加压包扎加体位调节及药物应用,持续蛛网膜下腔引流或皮下引流,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 13例椎管内肿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中11例患者采取局部加压包扎,持续蛛网膜下腔的方法获得痊愈;2例患者因合并脑积水,高颅压症状,采取上述方法无效后,选择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10 d漏口愈合.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合并脑积水,颅内压增高症状的椎管内肿瘤术后脑脊液漏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邓强;王树凯;段晓光;董留建;陈志功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