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刚
丙泊酚(又名异丙酚)作为新型静脉麻醉药,有起效快、效果好、苏醒迅速等优点,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小儿临床麻醉,它对小儿保护作用机制的探讨也逐渐受到临床重视.尽管丙泊酚未被推荐用于3岁以下小儿,国内外均有它用于自新生儿至幼儿的报道,但丙泊酚在婴幼儿中使用的安全性还在探索中.本文综述丙白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价值和可能存在的风险.
作者:陈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人工流产对妇女身心健康有一定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妇女自愿要求使用药物终止妊娠(药流).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早孕妇女行药物流产在我国已广泛开展,是目前被认为较理想的抗早孕药物.但是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过长仍是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我院于2002年10月~2005年10月,与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周口市中医院合作,对药物流产后出血患者给予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玉琪;王聪霞;黄性灵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具有典型胸前疼痛、异常Q波伴STT的演变和血清酶学曲线变化,诊断并不困难,但典型者仅占AMI的70%~80%,仍有20%~30%的病人,尤其老年人和少见特殊心肌梗死,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容易误诊,耽误治疗,造成死亡.因此,提高对不典型心肌梗死认识,对降低AMI病死率有重要意义.现将常见不典型心肌梗死资料综述如下.
作者:何才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监测的麻醉处理(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MAC)[1]是在局部麻醉或未行麻醉进行手术时,为保证患者安全以及舒适的手术环境,手术中常需麻醉医师监测,同时静脉给予镇静、镇痛药物以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我们将该技术应用于颅脑外伤后硬膜外血肿钻孔引流术中,并对静脉镇静、镇痛药物的配伍进行了比较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5例乳腺肿块进行检查,并对超声结果与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45例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诊断27例为良性肿块,18例为恶性肿块,超声误诊2例(2例超声诊断:考虑为乳腺瘤样增生).乳腺肿块声像图诊断中,以边界回声特征为重要,它是肿块良恶性鉴别的关键.典型乳腺癌形态不规则,呈蟹足样,边界不清,同时能检出丰富血流信号.结论 高频二维超声特征结合彩色多普勒表现对乳腺肿块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玲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1 常用抗生素作用机制1.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机制: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饱菌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该类药物主要是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致细胞壁缺损,水份内渗、细菌肿胀、坏死,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PBP)是细菌细胞壁合成酶,当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PBP结合后PBP失去活性,细胞壁合成受阻,细胞死亡.而人类细胞无细胞壁,故不受其影响.
作者:孙洁;凌斌;李冰沁;顾云帆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佳治疗方法.方法 87例老年病人为一组,同期其他心肌梗死病人为对照组,分别给予静脉溶栓和(或)冠脉介入治疗并比较疗效.结果与结论 老年心肌梗死病人静脉溶栓治疗效果不如其他病人,冠脉介入治疗效果与其他病人接近.
作者:曾显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因咳嗽、咳痰、乏力2周于2005年11月至我院就诊.近半年体重下降7kg,无发热,于当地医院诊为右上肺浸润型肺结核伴空洞,2型糖尿病,给予雷米封0.6g、利福平0.9g、吡嗪酰胺1.25g、乙胺丁醇1.5g隔日1次顿服及消渴丸10粒,每日3次口服.5d后突然发热,体温达39.2℃,伴头痛、乏力加剧,无皮疹及瘙痒,次日体温自行降至正常,再次服用抗结核药物后又发热如前,加用青霉素800万U/d静滴1周,仍发热同前.
作者:梁占锋;张兰兰;冯祥国;秦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免疫组化技术应用于病理诊断始于二十世纪70年代,现在我国病理界已经广泛应用,它已成为病理医生常规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病理诊断尤其是肿瘤鉴别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为检测肿瘤组织的相关抗原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也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是,随着免疫组化的广泛应用,发现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深入研究免疫组化原理和技术,熟悉各种抗体真阳性反应部位,并且实现实验室间免疫组化标准化,使免疫组化在病理诊断中起到大的辅助作用.
作者:张发顺;王连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水痘多发于2~10岁的儿童,成人偶见.近年来成人水痘发生率有增多趋势[1].我院皮肤科2001年11月~2005年1月共收治成人水痘患者3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宋永红;万明顺;程书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通过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前后对比观察,同时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血脂水平、凝血时间改变等.结果 应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有效率可达93.86%.结论 该药疗效好,患者耐受性好,副作用少,可作为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线药物.
作者:王重吾;王应高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控制性降压麻醉在重症鼻窦炎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72例重症鼻窦炎患者,男45例,女27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Ⅰ组(全麻组)、Ⅱ组(控制性降压麻醉组),两组术中分别监测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记录出血量、手术时间、输血例数、血红蛋白量(Hb)、红细胞压积(HCT),降压组观察记录降压前、降压后0.5、1 h及停止降压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降压组在手术过程出血量少,能创造良好的术野,缩短手术时间.结论 控制性降压麻醉可减少术中输血带来的风险,麻醉效果满意,为顺利实施FESS提供良好的保证.
作者:王根岭;吴建厂;刘曙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格拉司琼在肿瘤化疗中的止吐作用.方法 30例化疗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所有病人均化疗2个周期以上,同一病人每周期所用化疗药物及剂量相同,化疗前常规静冲地塞米松10mg、安定10mg,化疗前后各肌注胃复安20mg.A组第1周期和B组第2周期(合称观察周期)化疗前静冲格拉司琼3mg;A组第2周期和B组第1周期(合称对照周期)不用格拉司琼.结果 观察周期有效率83.3%,对照周期有效率56.6%,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格拉司琼预防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与其他药物有协同作用.
作者:王爱英;张毛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0年2月~2004年8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9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在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口服,从小剂量开始,依病人耐受性,逐渐增加剂量,目标剂量(50~100)mg/d,总疗程1年.分别于治疗前、后20周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血液生化检查,了解心脏功能与心脏结构变化以及肝肾功能.结果 治疗后20周与治疗前比较心功能改善、心室重构逆转均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美托洛尔可逆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并有效改善心功能.
作者:马志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胃镜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 对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老年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胃镜检查阳性86例,其中胃溃疡75例,十二指肠溃疡7例,复合性溃疡4例;临床表现无规律的中上腹痛71例,食欲不振59例,恶心、呕吐23例,消瘦或贫血者27例,伴上消化道出血者18例,幽门梗阻者8例,穿孔2例.结论 老年性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不典型,应适当放宽胃镜检查指征以提高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诊治率,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卢世建;王志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吸引器头辅助高频电凝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509例鼻腔深部出血病人应用鼻内镜下金属细头吸引器辅助高频电凝进行治疗.结果 全部病人除1例外均获一次性成功.结论 鼻内镜下金属细头吸引器联合高频电凝治疗鼻腔深部出血视野清晰,能准确暴露出血部位,且安全、有效,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不良刺激.
作者:张智风;周世华;王斌;刘艺;姜丽萍;冯淑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肿瘤的血管生成对于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的生长至关重要.已发现了许多血管形成的生长因子和抑制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重要的促血管生长因子,是肿瘤细胞分泌和表达的细胞因子.肿瘤细胞具有高表达VEGF的特性.血清标本容易取材,便于动态观察.我们通过测定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分析血清VEGF水平变化与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以及与放疗疗效的关系.
作者:尹岩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70岁,因近10d无明显原因出现下坠感且大便带血,来我院门诊诊断为直肠癌,于2004年10月22日入院,10月29日上午行直肠癌切除手术,肝脾无转移,术后一般情况良好,曾用左氧氟沙星针0.3g,1次/d,7d,丁胺卡那霉素针0.2g,替硝唑注射液100ml,2次/d,3d预防感染,术前术后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全项、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体温正常;11月11日,体温37.6℃.复查血常规:见表1,腹部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给予头孢他啶针2.0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7d,速尿针20mg,静脉推注,2次/d,2d,以后复查血常规,随着头孢他啶的应用,血象11月16日恢复正常,而plt随之减少明显,低为35×109/L,其次HB有所减少,11月16日,头孢他啶针停用后,又逐渐升高.
作者:武德珍;孙玉琴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价值.方法 5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术前均经腹部和阴道超声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经腹部超声诊断30例,准确率约52%(30/58),经阴道超声诊断58例,准确率100%(58/58).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腺肌病简单、安全、可靠.
作者:李勤英;吴桂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腹外疝中常见的类型是腹股沟疝,约占腹外疝总数的90%~95%[1],故在外科临床上腹股沟疝手术被认为是基本的手术.但由于腹股沟区的解剖既精细又复杂,对腹股沟区解剖认识不清成为手术失败的基本原因,使手术有很高的失败率.经过数个世纪的不断探索,特别是16世纪现代解剖学理论建立以后,疝手术才开始遵循解剖学的基础进行,逐渐建立了现代腹股沟疝的外科治疗.
作者:孙志刚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