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例讨论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

纪影实;靳英丽;魏征人;张明;石卓

关键词:药理学, 病例讨论, 教学方法
摘要:药理学作为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在医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采用病例讨论式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基础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专业分子生物学技术教学改革探讨

    针对学生生物学基础较弱、课程难度相对较大等特点,探讨适合中西医专业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出调整理论部分内容、引入新教学方法,在实验中采用多模式教学,全方位开放实验室,并采用多元化、阶段性考核方式,以提升中西医专业分子生物学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作者:胡丽丽;蔡东晖;吴娜;王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基于网络平台PBL教学模式在生物技术药物教学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药物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其理论和技术发展迅速,学科内容日益丰富,具有很高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网络资源与PBL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拓展学生对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前沿知识的了解,提高生物技术药物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陆一鸣;郭姗姗;邱磊;厉建中;曹岩;许维恒;李英华;陆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以学生为中心的卫生理化检验实验教学改革

    卫生理化检验实验是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岗位需求,根据用人单位反馈,结合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卫生理化检验的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以岗位胜任为导向,探索以学生(设计)为中心的理化检验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岗位胜任力,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作者:刘淑芳;王淑娥;郭冬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医学英语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理念,对医学英语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性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教学团队建设提高了教师的交叉学科发展意识、团队合作发展意识、教学系统性意识及教学反思意识,但团队发展面临英语教师医学专业知识受限的问题,亟须和医学专业教师合作,提高团队合作教学有效性.学生普遍支持教师团队教学,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枯燥度,刺激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但不利于师生课下长期交流互动,课程衔接度和上课节奏有待改善.

    作者:高绍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标本库扩充策略研究

    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以虫体形态观察为主的基础病原生物学学科.目前寄生虫实验教学中存在标本短缺、标本质量不高等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并满足临床医学生教学需求,通过活体、寄生虫感染动物模型、开发新标本等措施实现了寄生虫标本库的扩充目的,并提升了教学质量.

    作者:孙芬芬;付琳琳;潘智华;刘转转;潘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医学院校生物信息学课程建设与实践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课程越来越受到医学院校的关注和重视.根据医学院校专业特点,结合目前国内外生物信息学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培养复合型创新医学人才为目标,设计了具有医学专业特色的课程内容,采用了讲、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课程考核方式将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建立了具有医学特色的生物信息学课程体系.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作为课程体系的有力补充,并组建了一支多学科融合交叉的教学团队,进行教学和科研交流,共建跨学科课程体系.

    作者:杨俊丽;韩竞;叶鸿瑾;张荣;阎洁;吴燕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形成性评价考核模式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文章构建了分段化、多角度的形成性评价模式,加强师生互动,将医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反馈给学生,协助学生自我检查学习上的漏洞,敦促学生的日常学习.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阶段性的分析和总结,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进而不断修正教学方案.形成性评价能够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有效监控,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医学生构建扎实完整的生物化学知识体系.

    作者:张艳;王丽影;黄海艳;张春翌;徐莺莺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医学微生物学经典实验与理论教学相融合的教学体会

    由于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和教师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医学微生物学的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存在脱节现象,实验教学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无菌操作技术、细菌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的观察、细菌分布的检测、细菌的染色法和细菌的分离鉴定是医学微生物学几个经典实验项目.文章将这几个实验项目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切入点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总结,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唐小云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2010-2018年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研究论文发表情况分析

    对2010-2018年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研究论文进行抽样,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质量三个方面进行文献分析,发现经验总结法仍然是当然主流的研究方法,其他定量研究方法的应用也在逐步增加.当前研究内容的热点集中在教学资源建设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领域,总体上教学研究质量仍然不高,今后应进一步把握研究方向,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创新性.

    作者:贺晓舟;窦肇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新形势下军校军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初探

    军队院校为适应我军新时期后勤变革的需要,对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标准.军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作为军事预防医学营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教学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为此教研室针对军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实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张磊;王晓慧;徐孝娜;刘寒强;王枫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生物3D打印技术在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3D打印技术在医药卫生及教育教学领域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徐州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将这种高新技术应用于医学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通过3D打印技术的应用增强教学效果、扩展教学空间,提升学生对高端科技的认知和追求,积极推动寄生虫教学紧跟新时代下科技革新的步伐,同时促进3D打印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里的创新、开发及推广,为构建全新的教学方式提供实践基础.

    作者:孔德龙;汤仁仙;付琳琳;刘转转;颜超;潘伟;刘相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科研案例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实践

    在生理学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复习高频呼吸机的研究成果,阅读有关研究论文和综述,分小组做多媒体课件,围绕主题讲解生理学相关内容并进行小组讨论及辩论,教师对复杂问题进行指导.通过结合医学科研成果的案例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结合实际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同时在了解专家研究成果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作者:刘双梅;余克花;李桂林;高云;梁尚栋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对近十年广东医科大学在生物化学双语教学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从教材、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师资培养和遴选,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多元化双语教学考核形式和方法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思考,为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唐旭东;李祥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病原生物学实验课中加强生物安全教学

    为培养学生生物安全意识,养成正确的生物安全操作习惯,在病原生物学实验课中加强生物安全教学至关重要.文章立足学校和学科现状,从加强实验室建设、严格实验室管理规范、注重教师教育和培训以及强化生物安全知识和无菌操作训练等方面加强生物安全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张灼阳;袁臻东;杨杨;杨鹤萍;赵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病例讨论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

    药理学作为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在医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采用病例讨论式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纪影实;靳英丽;魏征人;张明;石卓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基础医学教育杂志

基础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山西医科大学

主办:山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