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莎莉
目的 测定小儿肺炎心力衰竭各期脑钠肽(BNP)值制定护理方案.方法 收集肺炎心力衰竭患儿38例为观察对象,同时期相同年龄段的体检者标本40例为正常对照组,同年龄段住院肺炎患儿血标本40例为肺炎对照组.结果 肺炎心力衰竭组各期BNP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肺炎心力衰竭组血浆BNP增高明显.肺炎对照组血浆BN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P>0.05).肺炎心力衰竭早期通过Ⅰ级护理治疗,10例转为肺炎心力衰竭恢复期,8例转为肺炎心力衰竭.无一例死亡.结论 上述结果除是诊断心力衰竭、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外,还给我们制定护理方案提供有意义的指导.
作者:黄雪芹;罗旭日;代莉;林琼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乳果糖、白醋稀释液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对55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7例,两组均给予低蛋白饮食、保肝、降酶、退黄、抗肝昏迷药物应用,治疗组同时给予乳果糖、白醋、生理盐水,每日2次保留灌肠.结果 治疗组病人血氨(NH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神志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5.7%)高于对照组(66.6%).结论 乳果糖、白醋稀释液治疗肝性脑病效果显著.
作者:刘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电话随访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妇科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出院患者98例随机分A组48例,B组50例.A组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B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话随访.结果 B组患者掌握健康知识及遵医行为明显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话随访有利于患者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林燕芬;冯丽嫦;梁锐琼;周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胰疾病临床诊治中的作用.方法 先用十二指肠镜行ERCP检查,后根据疾病不同,分别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碎石、网篮或气囊取石、鼻胆管引流(ENBD)及胆管支架置入术(ERBD)等.结果 ERCP插管成功率为89.5%,确诊率为97.4%(37/38),诊断修正率为34.2%.发现壶腹部肿瘤3例,发现十二指肠乳头炎性狭窄4例.行EST 28例,用网篮或球囊取石27例(包括碎石10例),取出蛔虫2例,行ENBD 3例,胆管塑料内支架置入术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3%.结论 ERCP不但在胆胰疾病的诊断中不可缺少,而且在治疗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游柳生;黄玉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尿路感染仍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抗菌素的应用是其中主要治疗方法,但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区差异很明显,尤其是在新的抗菌药物问世而新的耐药菌又层出不穷的今天,临床医生的经验性用药到底是对,还是不对.
作者:刘伟婷;李学锋;郝少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腹茧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均术前误诊,5例诊断为肠梗阻,1例诊断为腹部包块,6例均行肠粘连松解术,全部或部分行包膜切除,2例行肠排列术.结论 腹茧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上消化道造影、B超、CT对诊断有帮助,治疗常选择全部或部分包膜切除、肠粘连松解、肠排列、肠切除术.
作者:赵建国;吕震;杨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水,由于局部和全身病理生理的变化,可引起胆囊壁声像图的变化.其变化可概括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单纯型,胆囊壁表现为单一的强回声;另一种是复合型,胆囊壁内有弱回声带出现,表现为强、弱、强三种回声.
作者:靳富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结肠灌洗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至2004年间术中结肠灌洗治疗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2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均Ⅰ期左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吻合,无吻合口漏发生.结论 结肠灌洗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能有效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
作者:王超显;王子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如何为同种异体肾移植病人选择恰当的麻醉方法及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围麻醉期的管理体会.方法 术前对肾移植病人常规血液透析1次,双导管法硬膜外腔麻醉,辅用氟芬合剂,常规术中吸氧,合理补液,血管活性药物恰当应用维持血压于术前或略高水平.结果 全组病人麻醉效果满意,无围麻醉期间死亡.结论 应用双管法硬膜外腔麻醉并加强围麻醉期管理,有利于病人安全,能满足手术要求.
作者:田国礼;李志祥;王国荣;汪全志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达州市连续2年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水,即2004年的7.8(7月8日)洪灾和2005年的9.3(9月3日)洪灾后,今年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多,2004年以前每年的乙型脑炎患儿大概在30~40例,2004年达到68例,2005年达到81例,2006年达到108例(均指住院病人),且病情也比以住任何一年都重.
作者:王武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实施个性化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术前及术后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5年6月至12月子宫肌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A组100例,B组100例,A组行常规妇科子宫肌瘤疾病的护理;B组实施个性化护理.结果 B组患者术前焦虑和术后疼痛明显低于A组,B组掌握健康知识及遵医行为均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明显降低子宫肌瘤患者术前焦虑和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掌握健康知识,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刘萍凤;翁丽;冯丽嫦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化疗在中晚期胃癌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58例中晚期胃癌患者给予紫杉醇加顺铂加5-氟脲嘧啶和醛氢叶酸联合化疗.紫杉醇135~1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30 mg/m2,静脉滴注,第2~4天,醛氢叶酸200 mg/m2,静脉滴注,第2~3天;5-氟脲嘧啶400 mg/m2,静脉滴注,第2天,600 mg/m2泵入22 h,第2~3天.结果 有效率53.4%,大于以往的化疗方案有效率(30%~40%).中位生存期9~11个月;大于以往化疗方案的病人中位生存期3~5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6.1个月;大于以往化疗方案的病人中位疾病进展时间5个月.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对中晚期胃癌进行化疗,有效率高,中位生存期及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延长,不良反应在一般患者可耐受范围内.
作者:王启船;万里新;孙晓;王青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平阳霉素、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肾囊肿对比.方法 将2000年至2005年间收治的肾囊肿患者102例分为两组,平阳霉素组(A组)、无水乙醇组(B组)各51例.每组针穿刺肾囊肿,抽尽液体,分别注入平阳霉素、无水乙醇.结果 随访12个月,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治愈率A组68.6%,B组74.5%.结论 两组治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方法安全、有效、方便、适应证广、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春明;焦瑞宁;所丽华;杨丽红;陈晓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小儿病毒性支气管炎为临床常见疾病,目前西药治疗该病尚无特效药物.笔者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支气管炎40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者40例比较,疗效显著.
作者:郑林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无张力悬吊术(TVT-0)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49例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中做好体位的摆放和植入物的严格无菌管理,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49例手术效果满意,出现单侧大腿内侧疼痛2例,出现行走时腿部疼痛1例(可能与手术伤口有关),经处理后症状消失.随访1~13个月,无复发病例,未见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物品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操作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
作者:潘芦翎;李胜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脑囊虫病患者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脑囊虫病的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50例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实验室资料及影像学特点、及其治疗与结果.结果 脑囊虫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癫痫或颅内压增高,脑脊液血清学阳性,CT或/和MRI扫描显示脑囊虫病灶,吡喹酮和/或抗癫痫治疗有效.结论 脑囊虫病者临床特点突出,为临床医师早期诊断和处理提供主要依据.
作者:高春献;乔明飞;张珂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综合分析国内外腹茧症的手术治疗现状及发展方向.方法 检索国内外腹茧症治疗的相应文献,选择其中实验较规范,病例数量大的文献进行分析、对照及评价.结果 腹茧症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效果也在逐渐增强.结论 腹茧症有临床症状的病例手术治疗是可行的,效果确切,也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作者:张树民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损伤穿孔的CT表现.方法 搜集具有完整CT资料并经手术证实的上消化道损伤穿孔患者27例,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全面回顾分析,总结上消化道损伤穿孔的CT表现特点.结果 十二指肠损伤19例,胃损伤8例.直接征像:胃内容物外溢6例,见游离气体11例.间接征像:后腹膜腔间隙增宽、积液,脂肪密度索条样增高19例,上消化道管壁增厚12例,受累肠壁及附近出现高密度血肿5例.合并征像:多伴有复合伤.其中肝脏、脾脏、肾脏、胰腺挫伤共21例、肺挫伤5例,肋骨及胸、腰椎骨折共17例.结论 CT检查能对上消化道损伤穿孔作出定性或提示诊断,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印为武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回盲部肿瘤合并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分析诊断为回盲部肿瘤合并阑尾炎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诊断为阑尾炎8例,术中发现并诊断为回盲部肿瘤合并阑尾炎7例,予及时处理;诊断回盲部肿瘤合并阑尾炎4例.结论 对回盲部肿瘤的临床特征和回盲部肿瘤合并阑尾炎缺乏认识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作者:郝丽斌;李靖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肩锁关节脱位在肩部损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占全身骨折、脱位4.4%~5.98%[1],治疗不当容易遗留肩锁关节疼痛、畸形,严重者导致患肢劳动力丧失,影响日常工作学习.
作者:王鸿雁;杨晓灿;李风新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