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用脑脊液置换术的观察与护理

王翠菊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应用, 脑脊液置换术, 低颅内压, 蛛网膜粘连, 血性脑脊液, 脑血管痉挛, 脑膜刺激征, 有害刺激, 压迫症状, 血脑脊液, 生理盐水, 神经内科, 急危重症, 再出血, 脑积水, 稀释, 年龄, 发病
摘要: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急危重症之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易并发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蛛网膜粘连等.采用脑脊液置换术,一方面可尽快及时放出部分血性脑脊液,降低颅内压,从而减轻脑膜刺激征及压迫症状;另一方面注入生理盐水既可使颅内压保持相对稳定,又能稀释含血脑脊液,减轻有害刺激.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胎盘早剥并发DIC 9例分析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若处理不及时可并发凝血功能障碍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危及母婴生命.

    作者:冯瑞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硝普钠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50例

    我院应用硝普钠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计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100例,为我院2004~2005年住院病人,其中男72例,女28例,年龄52~83岁,平均72岁,病程9~32年,平均17年,原发病为慢性支气管炎51例(51%),支气管哮喘26例(26%),肺结核23例(23%).

    作者:徐晖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心血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P)是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对象,约5%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由UP发展而来[1],我科2000年8月~2002年2月使用心血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UP患者24例,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长春;李东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探讨左心室肥厚程度与脑梗死面积大小的关系

    左心室肥厚是心脏对高血压的适应性改变,能反映出高血压存在的时间和血压升高的幅度.高血压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与脑梗死的关系早已肯定,而有关左心室肥厚与脑梗死的关系资料较少.

    作者:程浩;黄河;贾海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28例糖尿病母亲新生儿临床特点分析

    近年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增高,糖尿病不仅危害孕妇身体健康,还使胎儿也受到不良影响,生后可患多种疾病[1].我科自2002年1月~2005年8月共收治糖尿病母亲新生儿(Infant of the Diabetic Mother,IDM)28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谢贵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尽管高龄已不再是血液透析的绝对禁忌证,但老年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及死亡率仍高于非老年患者.

    作者:王建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干扰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是轮状病毒,目前临床无特效治疗.干扰素为人工合成广谱抗病毒药,我院2003年11~12月运用干扰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34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自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围生期性传播疾病的护理探讨

    近几年来围生期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率急剧上升,由于孕妇孕期体内环境发生改变,免疫力低下,使围生期性传播疾病感染率较非孕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垂止传播的危害引起了围生期工作者的极大关注.

    作者:夏庆丽;张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西沙必利、盐酸多塞平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西沙必利、盐酸多塞平联合应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治疗作用.方法76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西沙必利5mg,盐酸多塞平12.5mg,3次/d;对照组予以西沙必利5mg;3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7.9%及86.8%;对照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15.8%及60.5%,两组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2.1%和34.5%,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结论西沙必利、盐酸多塞平联合应用是治疗FD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张松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宫角妊娠的早期诊治

    宫角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一旦破裂引起腹腔内出血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宫角妊娠(即未破前诊断),并给予合理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慧辉;李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联合胸腔化疗治疗多房性、包裹性恶性胸腔积液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良性包裹性胸腔积液近年来多有报道[1],但尚未见有尿激酶用于恶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报道.

    作者:徐玉秀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躯干功能锻炼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脑卒中后平衡功能不同程度的受损是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式,独立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主要障碍之一.所以尽早对其干预和功能锻炼可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促进其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风改;李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住院病人医疗文件记录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为了探索一种适应产科特点并且符合法律要求的护理工作流程,确保病人安全,作者在产科引用了新加坡医院病历的使用方法--住院病人医疗文件记录(IMR).实践8个月以来,加快了产科护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护士节省了时间,使治疗和护理能按医生的原始医嘱及时准确的执行,促进了产妇的康复,确保母婴的安全.

    作者:刘金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西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00例疗效观察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在更年期卵巢功能逐渐消退到完全消失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候群,是更年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中医学经断前后诸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寿命逐渐延长,为使广大妇女在更年期综合征的困惑中解脱出来,笔者自1994年9月~2003年9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0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秋峰;贺建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多瑞吉治疗中重度癌痛36例护理体会

    我科自2003年采用多瑞吉(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症疼痛患者36例,对其进行的治疗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桂萍;王庆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胫腓骨骨折手术的护理配合

    胫腓骨骨折在临床上非常常见.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共实施胫腓骨骨折手术98例,其中钢板固定4例,其余94例使用外固定器材.现将手术的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周朋森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帕夫林、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帕夫林、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6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基础治疗+帕夫林+甲氨蝶呤;对照组:基础治疗+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观察36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25%和83.3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和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帕夫林+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相当,但其耐受性及安全性较好.

    作者:高良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当前护生在临床实习中的问题及对策

    护生在临床实习中缺乏自信心,缺乏与病人沟通技巧,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较低是当前存在较多的问题,提出通过帮助护生树立自信心,注重培养其人际沟通能力及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训练策略,以提高其实习效果,实现其向护士角色成功转变.

    作者:莫景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各阶段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针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各阶段的特点,采取分段护理,对促进患儿康复的疗效.方法对生后3d以内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护理重点为保护,监测生命体征.保证呼吸道通畅,维持血气、心率、血压、血糖正常范围高值.4~10d,10d以后患儿生命体征、内环境已稳定,在应用营养脑细胞药物同时,每天进行新生儿抚触及维生素E按摩,通过抚触促进患儿神经系统的发育;还可通过视觉刺激法、听觉刺激法、触觉刺激、前庭运动刺激及水疗法等进行干预治疗.每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情况各有所不同,脑功能损害亦有差别,干预的方案应个体化,这样易取得较好的效果.结果与结论57例HIE患儿,31例痊愈出院,每隔1月复查1次,10例进行了2个疗程的康复治疗,6例进行了3个疗程的治疗,无一例患儿遗留运动姿势异常,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时富芝;吴红燕;卢瑞存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手术室的职业危害对护士心理影响的调查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化学物质及高科技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各种手术的普遍开展,艾滋病(AIDS)病例的增多[1],给我们临床带来了挑战,使工作量明显增加,导致手术室护士长期工作在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里,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引起广泛的关注.

    作者:朱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