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巧玲
目的探讨压疮治疗的方法.方法对 25例(28处)Ⅱ、Ⅲ期压疮患者,采取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贝复济喷雾、恩经复湿敷进行局部治疗.结果Ⅱ期10处压疮平均10天愈合,Ⅲ期18处压疮愈合时间短20d,长48d.结论贝复济(即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恩经复(即鼠神经生长因子)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无不良反应,疗效显著.
作者:程文兰;徐芳;许健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阐明处方药品差错在疾病治疗中给病人造成的危害,充分发挥药师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结合工作实际,对门诊处方药品发生的差错类型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差错原因的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结论药房调剂人员要加强责任心,严把处方关,降低处方差错的发生率.
作者:王玉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2001年2月~2005年6月有57例妇女腰(肾区)痛病患者来我院就诊.经尿液检查,B超检查等辅助检查,根据检查结果以及问诊情况,让患者服用六味地黄丸3~8周,平时注意适度饮水及休息,采取上述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一圣;韩新海;郭培仁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近红外线及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67例乳腺肿块经高频超声了解其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然后采用近红外线扫描观察,肿块周围浅表血管影的类型.结果良性肿块53例,恶性肿块14例.结论高频超声与近红外线扫描相结合对于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军红;刘艳红;王永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行微创穿刺引流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应用YL-Ⅰ型微创颅内血肿穿刺针对颅内血肿行血肿抽吸和引流的护理.结果本组好转8例,死亡2例.结论脑出血行穿刺、引流患者应加强术后护理,尤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引流液性状的变化,及时发现再出血,为抢救争取时间和时机.
作者:邵大红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高血压病是人群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在世界上属于高发病,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病亦呈上升趋势.长期高血压可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1].我院于2004年8月~2005年10月对62例高血压病人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现将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多瑞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管通路多次发生狭窄及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8例反复发生血管狭窄及血栓形成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高脂血症、瘢痕体质、穿刺及按压不当均是血管通路狭窄及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结论针对各种高危因素,早期预防、给予心理及营养支持、穿刺中注意防护,可以降低血管通路狭窄及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常淑莹;程巧玲;常雯雯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产科医疗纠纷逐年增多,原因很多.本文仅对第二产程急诊剖宫产206例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目的在于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手术指征,新生儿危害及防范措施,提高手术技巧,降低母婴并发症,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张巧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近年来,胸腰椎前路手术在临床中逐渐开展并得到普及.由于胸腰椎前路手术的解剖比较复杂,涉及诸多重要的结构,同时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较多,术中常会出现各种并发症.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中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我院2000年6月~2005年6月开展胸腰椎前路减压、椎管探查、钛网植骨内固定手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高翔;梁远祝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因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其治疗主要集中在恢复局部脑血流以及保护缺血性神经细胞上,超早期治疗以溶栓为主[1],对于已经失去溶栓可能的患者,在急性期应用降纤、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疗法,即抗栓疗法[2]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进一步了解如何恰当地将三种疗法联合应用以大限度地恢复局部脑血流,对改善预后和提高疗效尤为重要.
作者:刘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期前收缩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并有潜在危险.步长稳心颗粒是近年来国家批准生产的第一个治疗心律失常的中药新药制剂.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友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肺栓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由于肺栓塞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及体征,临床误诊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我科2000年4月~2004年5月共收治肺栓塞患者18例,结合有关文献,就其漏诊原因加以分析.
作者:闫建丽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我院对因输卵管阻塞导致的不育症165例,利用宫腔镜下导丝介入术予以疏通治疗,有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洪昌;李仁刚;张永涛;牛惠勤;杨士宏;李丹梅;张志玲;王晓伟;邹晓燕;马晓利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应用双层螺旋CT行肝脏多期增强扫描,研究肝细胞癌的CT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病灶的CT强化特征.结果病灶在动脉期85%表现为高密度强化,门脉期81%表现为低密度强化,平衡期85%表现为低密度无强化.结论采用双层螺旋CT行肝脏多期扫描,优化了动脉期的扫描过程,使全肝扫描落在真正的动脉期,提高了肝细胞癌的检出率,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振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陈旧性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的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2例陈旧性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经护理本组病例术后治愈率达100%,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有利于陈旧性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成功.
作者:张艳春;玄振华;时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糖尿病性癫痫是因糖尿病所致的癫痫样发作,是糖尿病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常易导致误诊.本文将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5例糖尿病性癫痫及误诊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郭畅群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医院血液透析室(中心)建设和管理的经验.方法透析室(中心)规范布局,着重于制度建设、透析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指导、从业人员的培训、设备的保养及消毒等.结果通过科学化的管理,透析病人的透析合格率均达到100%.结论透析室管理是一项全过程、全员性、全方位的管理工作,强化管理是保证透析安全进行的重要条件.
作者:程巧玲;常淑莹;寇灵芝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较常见的内科急症,为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早期做出诊断与治疗,现对2000年元月~2005年元月诊治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陈兴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SELDI-TOF MS)是一种新的蛋白质检测技术,与传统的蛋白质组学方法相比,该技术具有快速、灵敏、高通量等特点.运用该技术制成的蛋白质芯片质谱仪已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本文简要介绍了该技术及其在恶性肿瘤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应用.
作者:孙振昌;王桂叶;张明智;吴广银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目的为了解硫普罗宁(商品名凯西莱)静脉注射剂对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统计学随机数字表方法对55例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病人进行治疗(年龄在25~60岁之间).对照药品为国产甘草酸二铵(甘利欣),葡萄糖醛酸内酯(肝太乐).用法:硫普罗宁0.3g加入5%葡萄糖液(5%GS)250ml静脉滴注共1个月.甘利欣30ml加5%GS 250ml,肝太乐(1.33g)加入5%GS 250ml(ivgtt)共1个月.观察:①用药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②硫普罗宁用于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①硫普罗宁治疗药物性肝损害其ALT、AST、TBiL,下降幅度快于甘草酸二铵、葡萄糖醛酸内酯(P<0.05),提示其对肝细胞膜的修复或保护作用可能优于甘利欣、肝太乐.②硫普罗宁治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仅少数病例出现丘疹样皮疹,停药后消失.结论①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其肝细胞膜修复或保护肝细胞作用优于甘利欣、肝太乐.②硫普罗宁治疗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有效、安全.
作者:肖作汉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