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8例不典型肾癌的CT表现

陈永辉;赵建青;刘峰;杨坤;苏瑞芳

关键词:不典型肾癌, CT表现
摘要:目的 通过对不典型肾癌CT表现的认识,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8例不典型肾癌均经CT检查和病理证实.结果 不典型肾癌的CT表现:①肿块呈囊状改变;②肿块向肾盂内生长,酷似肾盂癌;③肿块直径小于3cm,平扫呈圆形略高密度灶;④平扫时,肿块未显示,仅表现为肾下极边缘毛糙;⑤平扫和增强扫描其密度变化较小,表现为不规则片状略低密度灶.结论 CT增强扫描有助于肾脏病变的发现和诊断.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脑血管疾病的护理观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妇女特有的疾病.患病后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全身小动脉痉挛,血流淤滞,血管内皮损伤,易促发血栓形成;血管舒缩功能障碍,通透性增加,血脑屏障破坏,发生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严重时脑血管破裂致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甚至发生脑疝死亡[1],患者多合并贫血,手术应激及产后失血,易促使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我科自2003年10月~2005年10月发生脑血管疾病6例,现对6例患者的护理观察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今后早期发现脑血管疾病,采取及时的治疗护理措施有积极意义,报道如下:

    作者:陈艳英;胡新娇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8例不典型肾癌的CT表现

    目的 通过对不典型肾癌CT表现的认识,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8例不典型肾癌均经CT检查和病理证实.结果 不典型肾癌的CT表现:①肿块呈囊状改变;②肿块向肾盂内生长,酷似肾盂癌;③肿块直径小于3cm,平扫呈圆形略高密度灶;④平扫时,肿块未显示,仅表现为肾下极边缘毛糙;⑤平扫和增强扫描其密度变化较小,表现为不规则片状略低密度灶.结论 CT增强扫描有助于肾脏病变的发现和诊断.

    作者:陈永辉;赵建青;刘峰;杨坤;苏瑞芳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24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急诊PCI的应用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是国际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抢救泵衰竭的创伤性左心机械辅助循环的治疗技术,这项技术目前在我国尚未全面展开.笔者在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导管室进修期间,观察了24例在IABP的辅助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福颂;王玉;李惟铭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腹部损伤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 探讨乡镇医院对腹部损伤的急救与护理效果.方法 对近10年内农民腹部损伤的12例病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闭合性损伤9例,开放性损伤3例.以软组织与胃肠损伤多,颅脑、心、肺、肾、脊柱无损伤.发生休克2例,腹内出血3例.经抢救、手术、护理等治疗,住院30~45d均痊愈出院,无后遗症,无转院,无死亡.结论 入院及时,病情判断准确,处理果断,医护协同良好,纠正休克迅速,医护技能提高,乡镇医院设备增加等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邹玉云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盐酸氨溴索可明显改善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症状和体征.观察过程中未发现与盐酸氨溴索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日东;陈朝霞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介入治疗中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与护理

    迷走神经反射是介入治疗中才存在的不良反应,如处理不当或未及时处理,可导致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我科2005年1月~2006年2月共收治恶性肿瘤587例,均行动脉灌注术和化疗栓塞术,出现迷走神经反射18例,经及时有效的处理,未发生不良后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社英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绿药膏涂抹预防长春瑞滨所致静脉炎的观察

    目的 应用绿药膏涂抹减轻长春瑞滨所致静脉炎.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第一次静脉应用长春瑞滨,未做绿药膏涂抹护理干预预防静脉炎;试验组采用绿药膏涂抹穿刺静脉走向的皮肤,预防静脉炎.结果 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大于试验组(P<0.05);绿药膏涂抹后(试验组)静脉炎出现延迟,疼痛程度降低,持续时间缩短(P<0.05).结论 绿药膏局部涂抹能有效减轻患者应用长春瑞滨所致静脉炎.

    作者:李传华;李爱敏;苗向红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烧伤并发湿疹样皮炎33例治疗分析

    我科自1998年以来先后诊治33例烧伤并发湿疹样皮炎,经早期综合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庆红;蔡兴东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尿乳酸脱氢酶与肾脏疾病相关性实验研究

    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是临床上较常用的酶学检测项目,应用较广泛的是检测血清LDH判断心肌损伤及肝脏损伤情况,检测尿LDH在肾癌辅助检查中应用较多,而尿LDH与其他肾脏疾病也有一定的关系,但研究者较少.我们根据临床需要,针对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性间质性肾炎及急性肾盂肾炎等4种常见肾脏疾病和肾移植术后的病人,进行了尿LDH与疾病相关性的实验研究,以探讨尿LDH在上述肾脏疾病诊断与鉴别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景颇;赵艳阳;马红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42例异位妊娠的诊断

    异位妊娠即孕卵在宫腔以外的任何部位着床、发育,其中绝大多数为输卵管妊娠.异位妊娠是妇产科领域常见的急腹症,也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各国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均不断增加.国外异位妊娠与正常妊娠之比,由1970年的1∶222上升至1989年的1∶51;国内由1∶167上升至1∶(56~93)[1].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群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超声在抗精神病药物对肝细胞损伤关系分析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肝脏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定期行超声检查(3~6个月).观察肝脏轮廓形态、内部回声情况、血管清晰度等并分析两者关系.结果 200例精神病患者中血管纹理欠清晰54例,占27.0%,伴有肝脏内部回声改变36例,占18.0%;合并脂肪肝者12例,占6.0%.结论 抗精神病药物对肝脏细胞造成不同程度损伤,时间愈长损伤愈明显,临床用药应慎重.

    作者:张金玲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足下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例临床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导致单纯的拇长伸肌、趾长伸肌或胫前肌肌力障碍,致伸拇、伸趾或伸踝肌力减退,但临床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成群肌肉瘫痪致足下垂者较为少见,作者在1998年6月~2005年10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204例,手术治疗118例,其中足下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例,占2.9%,经手术治疗后均得到恢复.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鹏飞;李成军;王旭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颅脑外伤昏迷病人行高压氧治疗前的护理

    目的 总结颅脑外伤昏迷病人行高压氧治疗前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颅脑外伤昏迷病人行高压氧治疗前的时间安排、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护理、基础护理、呼吸道管理、安全措施等方面的护理.结果 提高了高压氧治疗运送途中的安全系数,防止了意外的发生,从而也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 制定严格的护理操作规范,增加护士对病人病情的观察与护理的责任心.

    作者:朱桂霞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沐舒坦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疗效观察

    肺炎是小儿的常见病,尤多见于婴幼儿,也是婴儿时期主要的死亡原因.婴幼儿喘憋性肺炎临床表现凶险,呼吸道分泌物多而口服止咳化痰药物难以奏效为其突出特点之一.因此,吸痰成了临床医师缓解患儿痰堵症状的重要手段,但频繁抽吸容易导致呼吸道粘膜损伤,并有引起医源性感染的危险.为寻找更满意的治疗措施,现将我科在采用常规抗感染基础上加用沐舒坦治疗婴幼儿肺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红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芦荟胶治疗锁骨下静脉置管局部皮肤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芦荟胶治疗局部皮肤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70例锁骨下静脉置管局部皮肤感染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应用芦荟胶局部外涂,对照组应用百多邦局部外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芦荟胶治疗锁骨下静脉置管局部皮肤感染,疗效优于百多邦.

    作者:韩慧杰;朱霞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腋窝副乳腺癌4例临床分析

    腋窝副乳腺癌临床极为少见,相关文献报道很少.我院1995~2005年收治的腋窝副乳腺癌4例,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张伟;姚玉民;章阳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吲达帕胺的不良反应中文文献分析

    目的 了解吲达帕胺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国内近几年应用吲达帕胺出现的不良反应报道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 吲达帕胺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低血钾和过敏反应,同时还要警惕其少见的其它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医师、药师和生产企业均应重视吲达帕胺的不良反应,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孙志强;靳胜燕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34例急性小肠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小肠出血的诊断方法.方法 对34例小肠出血病人分别采用X线钡餐检查,红细胞核素扫描(ECT),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DSA),术中肠镜检查,比较各种诊断方法对判断出血部位的优劣.结果 对出血部位的定位阳性率:ECT为50%;DSA为66.7%;X线钡餐为37.5%.术前不能明确的10例病人,术中肠镜均明确出血部位(100%).结论 ECT和DSA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术前辅助检查不能明确出血部位的病人,剖腹探查结合术中镜检查是确定出血部位的关键.

    作者:陈淳;王景枝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婴幼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42例急诊手术治疗

    随着心血管外科技术整体水平提高,手术矫治先天性心脏病(CHD)心血管畸形已成为CHD的重要治疗手段,大多患儿可根治畸形,取得满意效果.但婴幼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急诊外科治疗由于技术难度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国内只有少数大的心血管中心开展此类手术.为挽救患儿生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自2002年1月~2005年8月共收治婴幼儿CHD 287例,其中急诊手术42例,对其进行研究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振东;周文珏;陈晓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梗死35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观察35例急性脑梗死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与35例常规治疗神经功能变化比较.结果 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减轻急性脑梗死进展程度,有利于加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马燕玲;杨向方 刊期: 2006年第21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