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即孕卵在宫腔以外的任何部位着床、发育,其中绝大多数为输卵管妊娠.异位妊娠是妇产科领域常见的急腹症,也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各国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均不断增加.国外异位妊娠与正常妊娠之比,由1970年的1∶222上升至1989年的1∶51;国内由1∶167上升至1∶(56~93)[1].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群 刊期: 2006年第21期
随着心血管外科技术整体水平提高,手术矫治先天性心脏病(CHD)心血管畸形已成为CHD的重要治疗手段,大多患儿可根治畸形,取得满意效果.但婴幼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急诊外科治疗由于技术难度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国内只有少数大的心血管中心开展此类手术.为挽救患儿生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自2002年1月~2005年8月共收治婴幼儿CHD 287例,其中急诊手术42例,对其进行研究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振东;周文珏;陈晓 刊期: 2006年第21期
我科自1998年以来先后诊治33例烧伤并发湿疹样皮炎,经早期综合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庆红;蔡兴东 刊期: 2006年第21期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是国际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抢救泵衰竭的创伤性左心机械辅助循环的治疗技术,这项技术目前在我国尚未全面展开.笔者在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导管室进修期间,观察了24例在IABP的辅助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福颂;王玉;李惟铭 刊期: 2006年第21期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胆道感染中严重的一种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特点,一直为临床所重视.现就我科近年来56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胜利;赵玉亭;任武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急性小肠出血的诊断方法.方法 对34例小肠出血病人分别采用X线钡餐检查,红细胞核素扫描(ECT),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DSA),术中肠镜检查,比较各种诊断方法对判断出血部位的优劣.结果 对出血部位的定位阳性率:ECT为50%;DSA为66.7%;X线钡餐为37.5%.术前不能明确的10例病人,术中肠镜均明确出血部位(100%).结论 ECT和DSA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术前辅助检查不能明确出血部位的病人,剖腹探查结合术中镜检查是确定出血部位的关键.
作者:陈淳;王景枝 刊期: 2006年第21期
腋窝副乳腺癌临床极为少见,相关文献报道很少.我院1995~2005年收治的腋窝副乳腺癌4例,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张伟;姚玉民;章阳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芦荟胶治疗局部皮肤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70例锁骨下静脉置管局部皮肤感染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应用芦荟胶局部外涂,对照组应用百多邦局部外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芦荟胶治疗锁骨下静脉置管局部皮肤感染,疗效优于百多邦.
作者:韩慧杰;朱霞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阑尾周围脓肿行Ⅰ期阑尾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我院自1995年以来,对阑尾周围脓肿施行Ⅰ期阑尾切除术4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1例均顺利施行了阑尾切除术,无一例肠瘘发生,切口均一期愈合.结论 阑尾周围脓肿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一次性切除阑尾是一种安全、疗效确切的方法.
作者:余卫东 刊期: 2006年第21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又称过敏性咳嗽,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哮喘.自1996年~2004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CVA 46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30例相对比,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荣林;周向阳 刊期: 2006年第21期
输卵管妊娠是常见妇科急腹症之一,占异位妊娠的95%~98%[1],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仅占输卵管妊娠的2%~4%.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则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对1998~2005年住院手术并经病理确诊的28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治水平.
作者:刘荣香 刊期: 2006年第21期
危重哮喘是指哮喘患者经吸入糖皮质激素(≤1000μg/d)和应用长效β-受体激动剂或茶碱类药物治疗后,哮喘症状仍持续存在或继续恶化;或哮喘呈暴发性发作,从哮喘发作后短时间内即进入危重状态[1].机构通气是治疗危重哮喘的重要环节,现将我院呼吸内科自2000年1月~2005年5月收治的急危重哮喘患者204例中14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魏建;洪尚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我院1999~2005年共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手术100例,除38例前降支应用左乳内动脉外,其余均用大隐静脉桥.3例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死亡,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经过随访,目前无复发者.术中正确处理静脉桥对手术的疗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术中大隐静脉桥的处理及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作者:张伏生;赵国珍;李金钟;赵卫东;张建东;冯润光 刊期: 2006年第2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导致单纯的拇长伸肌、趾长伸肌或胫前肌肌力障碍,致伸拇、伸趾或伸踝肌力减退,但临床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成群肌肉瘫痪致足下垂者较为少见,作者在1998年6月~2005年10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204例,手术治疗118例,其中足下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例,占2.9%,经手术治疗后均得到恢复.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鹏飞;李成军;王旭 刊期: 2006年第21期
食管破裂是胸外科一种较少见的急性胸外科疾病,发病率低,而且基层医院的首诊医师对此病认识不足,往往容易导致延迟诊断或误诊,如不及时妥善处置易危及生命.总结自1990年1月~2004年12月15年间参与的食管破裂病例11例.提出以下诊治体会,以作经验交流.
作者:李杰;孙朝选;贺海磊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观察35例急性脑梗死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与35例常规治疗神经功能变化比较.结果 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减轻急性脑梗死进展程度,有利于加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马燕玲;杨向方 刊期: 2006年第21期
2000年1月~2005年11月我院收住顽固性心衰60例,经采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与氯沙坦联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继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地尔硫(艹卓)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54例硝酸酯类药物效果不佳的UAP患者静滴地尔硫(艹卓).首先按初始剂量1μg/(kg·min)的速度持续静脉注入.若仍有心绞痛发作,则继续递增剂量至5μg/(kg·min),维持用药48h.用药过程中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血压、心率及有无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副作用.结果 ①心绞痛发作情况:42例在用药期间未再发作心绞痛,12例心绞痛程度明显减轻;②血压、心率:治疗过程中,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和/或药物剂量的增加,心率、血压均逐渐下降,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副作用:54例中无一例发生严重低血压或心功能恶化.仅3例患者发生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对于硝酸酯类药物效果不佳的不稳定型心绞痛静滴地尔硫(艹卓)可取得良好、安全的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明四红;马连霞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应用绿药膏涂抹减轻长春瑞滨所致静脉炎.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第一次静脉应用长春瑞滨,未做绿药膏涂抹护理干预预防静脉炎;试验组采用绿药膏涂抹穿刺静脉走向的皮肤,预防静脉炎.结果 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大于试验组(P<0.05);绿药膏涂抹后(试验组)静脉炎出现延迟,疼痛程度降低,持续时间缩短(P<0.05).结论 绿药膏局部涂抹能有效减轻患者应用长春瑞滨所致静脉炎.
作者:李传华;李爱敏;苗向红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盐酸氨溴索可明显改善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症状和体征.观察过程中未发现与盐酸氨溴索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日东;陈朝霞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顺尔宁(孟鲁斯特)与普米克(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探讨治疗CVA的抗炎药物的选择.方法 将40例CVA患儿,按1∶1比例随机分为顺尔宁组和普米克组各20例.2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口服博利康尼片0.05mg/(kg·次),每8小时1次,每次大量不超过1.25mg.在基础治疗上,顺尔宁组每晚口服顺尔宁片,3~6岁4mg,>6岁5mg;普米克组每晚吸入普米克气雾剂200μg.观察2组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结果 顺尔宁组和普米克组在取得临床缓解所需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服顺尔宁与吸入普米克气雾剂,在缓解CVA症状的疗效,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炎药物.
作者:王来成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1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8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每日2次,连续14d.治疗前、治疗后1、3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间ESS评分比较,治疗后1、3周治疗组与对照组E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于治疗后1、3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结论 依达拉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神经保护剂,在急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范俊生;武素军;李艳丽 刊期: 2006年第21期
肺炎是小儿的常见病,尤多见于婴幼儿,也是婴儿时期主要的死亡原因.婴幼儿喘憋性肺炎临床表现凶险,呼吸道分泌物多而口服止咳化痰药物难以奏效为其突出特点之一.因此,吸痰成了临床医师缓解患儿痰堵症状的重要手段,但频繁抽吸容易导致呼吸道粘膜损伤,并有引起医源性感染的危险.为寻找更满意的治疗措施,现将我科在采用常规抗感染基础上加用沐舒坦治疗婴幼儿肺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红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贝飞达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21例,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予以贝飞达口服;对照组予以胃蛋白酶合剂口服.结果 婴幼儿肺炎228例患儿中发生继发性腹泻68例,发生率为29.8%,其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44例,发生率为19.3%,治疗组总有效率89.4%,显效率68.1%,对照组总有效率66.7%,显效率38.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飞达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疗效满意,安全有效.
作者:唐卫华;吴根喜;王凤伟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新生儿黄疸的G6PD缺陷情况.方法 用四氮唑蓝法对61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G6PD含量测定,其中44例缺乏者作了G6PD基因芯片测定.结果 检出G6PD缺乏(纯、半合子)193例(31.5%),可疑缺乏(中间值)79例(12.9%),G6PD基因缺陷主要为G1388A、G1376T、A95G突变.结论 G6PD缺乏是本地区新生儿黄疸的主要病因,男性婴儿比率高于女性婴儿,基因缺陷的类型与中国人常见的基因缺陷类型相同.
作者:赵应斌;刘纲毅;李丽敏;丁燕玲;黎华莲 刊期: 2006年第21期
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是临床上较常用的酶学检测项目,应用较广泛的是检测血清LDH判断心肌损伤及肝脏损伤情况,检测尿LDH在肾癌辅助检查中应用较多,而尿LDH与其他肾脏疾病也有一定的关系,但研究者较少.我们根据临床需要,针对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性间质性肾炎及急性肾盂肾炎等4种常见肾脏疾病和肾移植术后的病人,进行了尿LDH与疾病相关性的实验研究,以探讨尿LDH在上述肾脏疾病诊断与鉴别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景颇;赵艳阳;马红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对不典型肾癌CT表现的认识,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8例不典型肾癌均经CT检查和病理证实.结果 不典型肾癌的CT表现:①肿块呈囊状改变;②肿块向肾盂内生长,酷似肾盂癌;③肿块直径小于3cm,平扫呈圆形略高密度灶;④平扫时,肿块未显示,仅表现为肾下极边缘毛糙;⑤平扫和增强扫描其密度变化较小,表现为不规则片状略低密度灶.结论 CT增强扫描有助于肾脏病变的发现和诊断.
作者:陈永辉;赵建青;刘峰;杨坤;苏瑞芳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结合临床回顾性分析68例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结果 双侧峡部裂56例,单侧峡部裂12例,CT表现:裂隙征、双边征、椎管冗长征、双关节征、假性椎间盘膨出、骨赘形成及椎管狭窄.结论 腰椎峡部裂有特征性的CT表现,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刘秀民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肝脏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定期行超声检查(3~6个月).观察肝脏轮廓形态、内部回声情况、血管清晰度等并分析两者关系.结果 200例精神病患者中血管纹理欠清晰54例,占27.0%,伴有肝脏内部回声改变36例,占18.0%;合并脂肪肝者12例,占6.0%.结论 抗精神病药物对肝脏细胞造成不同程度损伤,时间愈长损伤愈明显,临床用药应慎重.
作者:张金玲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吲达帕胺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国内近几年应用吲达帕胺出现的不良反应报道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 吲达帕胺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低血钾和过敏反应,同时还要警惕其少见的其它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医师、药师和生产企业均应重视吲达帕胺的不良反应,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孙志强;靳胜燕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分析225例食管癌患者术后进行连续心电监护的观察.结果 35例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5.5%,其中房颤17例(48.6%),术前心电图异常、年龄、麻醉、手术时间长短及创伤大小,术前低血钾等均是诱发心律失常的原因.结论 术前心电图异常者加强准备及重点心电监护,术中操作轻柔迅速,后强化呼吸道管理,注意维持电解质平衡,用β-受体阻滞剂等可能有效减少心律失常发生.
作者:晁淑玉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总结颅脑外伤昏迷病人行高压氧治疗前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颅脑外伤昏迷病人行高压氧治疗前的时间安排、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护理、基础护理、呼吸道管理、安全措施等方面的护理.结果 提高了高压氧治疗运送途中的安全系数,防止了意外的发生,从而也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 制定严格的护理操作规范,增加护士对病人病情的观察与护理的责任心.
作者:朱桂霞 刊期: 2006年第21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自控式镇痛泵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效果很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病人手术后的疼痛.但是自控式镇痛泵也给病人带来了恶心、呕吐、嗜睡、低血压、尿潴留等并发症.我科对2005年住院手术的病人中随机抽出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6例手术后使用镇痛泵引起低血压的病人进行及时的观察和护理,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军 刊期: 2006年第21期
我院2002~2005年共完成了经桡动脉冠脉造影1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00例,男80例,女20例,年龄大80岁,小30岁,平均年龄(62.2±0.4)岁.合并糖尿病18例,合并高血压34例.
作者:陈容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乡镇医院对腹部损伤的急救与护理效果.方法 对近10年内农民腹部损伤的12例病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闭合性损伤9例,开放性损伤3例.以软组织与胃肠损伤多,颅脑、心、肺、肾、脊柱无损伤.发生休克2例,腹内出血3例.经抢救、手术、护理等治疗,住院30~45d均痊愈出院,无后遗症,无转院,无死亡.结论 入院及时,病情判断准确,处理果断,医护协同良好,纠正休克迅速,医护技能提高,乡镇医院设备增加等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邹玉云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影响胰岛素泵疗效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分析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泵治疗过程中容易影响其疗效的各种因素.结果 患者的心理因素、输注部位的选择、对机器故障的处理以及护士的责任心是影响胰岛素泵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对胰岛素泵操作的掌握程度、临床的密切观察以及患者的心理因素是确保胰岛素泵佳疗效的前提.
作者:王俊英;赵霞 刊期: 2006年第21期
迷走神经反射是介入治疗中才存在的不良反应,如处理不当或未及时处理,可导致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我科2005年1月~2006年2月共收治恶性肿瘤587例,均行动脉灌注术和化疗栓塞术,出现迷走神经反射18例,经及时有效的处理,未发生不良后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社英 刊期: 2006年第21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妇女特有的疾病.患病后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全身小动脉痉挛,血流淤滞,血管内皮损伤,易促发血栓形成;血管舒缩功能障碍,通透性增加,血脑屏障破坏,发生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严重时脑血管破裂致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甚至发生脑疝死亡[1],患者多合并贫血,手术应激及产后失血,易促使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我科自2003年10月~2005年10月发生脑血管疾病6例,现对6例患者的护理观察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今后早期发现脑血管疾病,采取及时的治疗护理措施有积极意义,报道如下:
作者:陈艳英;胡新娇 刊期: 200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