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1例食管破裂穿孔的诊治

李杰;孙朝选;贺海磊

关键词:食管破裂, 穿孔, 胸外科疾病, 诊治体会, 延迟诊断, 危及生命, 妥善处置, 经验交流, 基层医院, 发病率, 医师, 误诊, 病例
摘要:食管破裂是胸外科一种较少见的急性胸外科疾病,发病率低,而且基层医院的首诊医师对此病认识不足,往往容易导致延迟诊断或误诊,如不及时妥善处置易危及生命.总结自1990年1月~2004年12月15年间参与的食管破裂病例11例.提出以下诊治体会,以作经验交流.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34例急性小肠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小肠出血的诊断方法.方法 对34例小肠出血病人分别采用X线钡餐检查,红细胞核素扫描(ECT),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DSA),术中肠镜检查,比较各种诊断方法对判断出血部位的优劣.结果 对出血部位的定位阳性率:ECT为50%;DSA为66.7%;X线钡餐为37.5%.术前不能明确的10例病人,术中肠镜均明确出血部位(100%).结论 ECT和DSA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术前辅助检查不能明确出血部位的病人,剖腹探查结合术中镜检查是确定出血部位的关键.

    作者:陈淳;王景枝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结合临床回顾性分析68例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结果 双侧峡部裂56例,单侧峡部裂12例,CT表现:裂隙征、双边征、椎管冗长征、双关节征、假性椎间盘膨出、骨赘形成及椎管狭窄.结论 腰椎峡部裂有特征性的CT表现,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刘秀民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腋窝副乳腺癌4例临床分析

    腋窝副乳腺癌临床极为少见,相关文献报道很少.我院1995~2005年收治的腋窝副乳腺癌4例,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张伟;姚玉民;章阳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镇痛泵引起低血压的原因与护理

    随着医学的发展,自控式镇痛泵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效果很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病人手术后的疼痛.但是自控式镇痛泵也给病人带来了恶心、呕吐、嗜睡、低血压、尿潴留等并发症.我科对2005年住院手术的病人中随机抽出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6例手术后使用镇痛泵引起低血压的病人进行及时的观察和护理,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军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顺尔宁与普米克气雾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顺尔宁(孟鲁斯特)与普米克(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探讨治疗CVA的抗炎药物的选择.方法 将40例CVA患儿,按1∶1比例随机分为顺尔宁组和普米克组各20例.2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口服博利康尼片0.05mg/(kg·次),每8小时1次,每次大量不超过1.25mg.在基础治疗上,顺尔宁组每晚口服顺尔宁片,3~6岁4mg,>6岁5mg;普米克组每晚吸入普米克气雾剂200μg.观察2组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结果 顺尔宁组和普米克组在取得临床缓解所需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服顺尔宁与吸入普米克气雾剂,在缓解CVA症状的疗效,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炎药物.

    作者:王来成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贝飞达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47例

    目的 观察贝飞达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21例,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予以贝飞达口服;对照组予以胃蛋白酶合剂口服.结果 婴幼儿肺炎228例患儿中发生继发性腹泻68例,发生率为29.8%,其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44例,发生率为19.3%,治疗组总有效率89.4%,显效率68.1%,对照组总有效率66.7%,显效率38.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飞达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疗效满意,安全有效.

    作者:唐卫华;吴根喜;王凤伟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哮喘14例疗效观察

    危重哮喘是指哮喘患者经吸入糖皮质激素(≤1000μg/d)和应用长效β-受体激动剂或茶碱类药物治疗后,哮喘症状仍持续存在或继续恶化;或哮喘呈暴发性发作,从哮喘发作后短时间内即进入危重状态[1].机构通气是治疗危重哮喘的重要环节,现将我院呼吸内科自2000年1月~2005年5月收治的急危重哮喘患者204例中14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魏建;洪尚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静脉滴注地尔硫(艹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地尔硫(艹卓)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54例硝酸酯类药物效果不佳的UAP患者静滴地尔硫(艹卓).首先按初始剂量1μg/(kg·min)的速度持续静脉注入.若仍有心绞痛发作,则继续递增剂量至5μg/(kg·min),维持用药48h.用药过程中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血压、心率及有无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副作用.结果 ①心绞痛发作情况:42例在用药期间未再发作心绞痛,12例心绞痛程度明显减轻;②血压、心率:治疗过程中,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和/或药物剂量的增加,心率、血压均逐渐下降,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副作用:54例中无一例发生严重低血压或心功能恶化.仅3例患者发生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对于硝酸酯类药物效果不佳的不稳定型心绞痛静滴地尔硫(艹卓)可取得良好、安全的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明四红;马连霞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芦荟胶治疗锁骨下静脉置管局部皮肤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芦荟胶治疗局部皮肤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70例锁骨下静脉置管局部皮肤感染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应用芦荟胶局部外涂,对照组应用百多邦局部外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芦荟胶治疗锁骨下静脉置管局部皮肤感染,疗效优于百多邦.

    作者:韩慧杰;朱霞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盐酸氨溴索可明显改善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症状和体征.观察过程中未发现与盐酸氨溴索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日东;陈朝霞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分析225例食管癌患者术后进行连续心电监护的观察.结果 35例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5.5%,其中房颤17例(48.6%),术前心电图异常、年龄、麻醉、手术时间长短及创伤大小,术前低血钾等均是诱发心律失常的原因.结论 术前心电图异常者加强准备及重点心电监护,术中操作轻柔迅速,后强化呼吸道管理,注意维持电解质平衡,用β-受体阻滞剂等可能有效减少心律失常发生.

    作者:晁淑玉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绿药膏涂抹预防长春瑞滨所致静脉炎的观察

    目的 应用绿药膏涂抹减轻长春瑞滨所致静脉炎.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第一次静脉应用长春瑞滨,未做绿药膏涂抹护理干预预防静脉炎;试验组采用绿药膏涂抹穿刺静脉走向的皮肤,预防静脉炎.结果 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大于试验组(P<0.05);绿药膏涂抹后(试验组)静脉炎出现延迟,疼痛程度降低,持续时间缩短(P<0.05).结论 绿药膏局部涂抹能有效减轻患者应用长春瑞滨所致静脉炎.

    作者:李传华;李爱敏;苗向红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612例新生儿黄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测定

    目的 了解本地区新生儿黄疸的G6PD缺陷情况.方法 用四氮唑蓝法对61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G6PD含量测定,其中44例缺乏者作了G6PD基因芯片测定.结果 检出G6PD缺乏(纯、半合子)193例(31.5%),可疑缺乏(中间值)79例(12.9%),G6PD基因缺陷主要为G1388A、G1376T、A95G突变.结论 G6PD缺乏是本地区新生儿黄疸的主要病因,男性婴儿比率高于女性婴儿,基因缺陷的类型与中国人常见的基因缺陷类型相同.

    作者:赵应斌;刘纲毅;李丽敏;丁燕玲;黎华莲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6例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又称过敏性咳嗽,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哮喘.自1996年~2004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CVA 46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30例相对比,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荣林;周向阳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8例不典型肾癌的CT表现

    目的 通过对不典型肾癌CT表现的认识,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8例不典型肾癌均经CT检查和病理证实.结果 不典型肾癌的CT表现:①肿块呈囊状改变;②肿块向肾盂内生长,酷似肾盂癌;③肿块直径小于3cm,平扫呈圆形略高密度灶;④平扫时,肿块未显示,仅表现为肾下极边缘毛糙;⑤平扫和增强扫描其密度变化较小,表现为不规则片状略低密度灶.结论 CT增强扫描有助于肾脏病变的发现和诊断.

    作者:陈永辉;赵建青;刘峰;杨坤;苏瑞芳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烧伤并发湿疹样皮炎33例治疗分析

    我科自1998年以来先后诊治33例烧伤并发湿疹样皮炎,经早期综合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庆红;蔡兴东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足下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例临床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导致单纯的拇长伸肌、趾长伸肌或胫前肌肌力障碍,致伸拇、伸趾或伸踝肌力减退,但临床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成群肌肉瘫痪致足下垂者较为少见,作者在1998年6月~2005年10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204例,手术治疗118例,其中足下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例,占2.9%,经手术治疗后均得到恢复.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鹏飞;李成军;王旭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10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大隐静脉桥的处理

    我院1999~2005年共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手术100例,除38例前降支应用左乳内动脉外,其余均用大隐静脉桥.3例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死亡,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经过随访,目前无复发者.术中正确处理静脉桥对手术的疗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术中大隐静脉桥的处理及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作者:张伏生;赵国珍;李金钟;赵卫东;张建东;冯润光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42例异位妊娠的诊断

    异位妊娠即孕卵在宫腔以外的任何部位着床、发育,其中绝大多数为输卵管妊娠.异位妊娠是妇产科领域常见的急腹症,也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各国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均不断增加.国外异位妊娠与正常妊娠之比,由1970年的1∶222上升至1989年的1∶51;国内由1∶167上升至1∶(56~93)[1].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群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1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8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每日2次,连续14d.治疗前、治疗后1、3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间ESS评分比较,治疗后1、3周治疗组与对照组E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于治疗后1、3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结论 依达拉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神经保护剂,在急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范俊生;武素军;李艳丽 刊期: 2006年第21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