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伏生;赵国珍;李金钟;赵卫东;张建东;冯润光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肝脏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定期行超声检查(3~6个月).观察肝脏轮廓形态、内部回声情况、血管清晰度等并分析两者关系.结果 200例精神病患者中血管纹理欠清晰54例,占27.0%,伴有肝脏内部回声改变36例,占18.0%;合并脂肪肝者12例,占6.0%.结论 抗精神病药物对肝脏细胞造成不同程度损伤,时间愈长损伤愈明显,临床用药应慎重.
作者:张金玲 刊期: 2006年第21期
肺炎是小儿的常见病,尤多见于婴幼儿,也是婴儿时期主要的死亡原因.婴幼儿喘憋性肺炎临床表现凶险,呼吸道分泌物多而口服止咳化痰药物难以奏效为其突出特点之一.因此,吸痰成了临床医师缓解患儿痰堵症状的重要手段,但频繁抽吸容易导致呼吸道粘膜损伤,并有引起医源性感染的危险.为寻找更满意的治疗措施,现将我科在采用常规抗感染基础上加用沐舒坦治疗婴幼儿肺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红 刊期: 2006年第2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导致单纯的拇长伸肌、趾长伸肌或胫前肌肌力障碍,致伸拇、伸趾或伸踝肌力减退,但临床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成群肌肉瘫痪致足下垂者较为少见,作者在1998年6月~2005年10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204例,手术治疗118例,其中足下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例,占2.9%,经手术治疗后均得到恢复.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鹏飞;李成军;王旭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1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8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每日2次,连续14d.治疗前、治疗后1、3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间ESS评分比较,治疗后1、3周治疗组与对照组E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于治疗后1、3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结论 依达拉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神经保护剂,在急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范俊生;武素军;李艳丽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贝飞达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21例,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予以贝飞达口服;对照组予以胃蛋白酶合剂口服.结果 婴幼儿肺炎228例患儿中发生继发性腹泻68例,发生率为29.8%,其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44例,发生率为19.3%,治疗组总有效率89.4%,显效率68.1%,对照组总有效率66.7%,显效率38.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飞达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疗效满意,安全有效.
作者:唐卫华;吴根喜;王凤伟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顺尔宁(孟鲁斯特)与普米克(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探讨治疗CVA的抗炎药物的选择.方法 将40例CVA患儿,按1∶1比例随机分为顺尔宁组和普米克组各20例.2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口服博利康尼片0.05mg/(kg·次),每8小时1次,每次大量不超过1.25mg.在基础治疗上,顺尔宁组每晚口服顺尔宁片,3~6岁4mg,>6岁5mg;普米克组每晚吸入普米克气雾剂200μg.观察2组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结果 顺尔宁组和普米克组在取得临床缓解所需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服顺尔宁与吸入普米克气雾剂,在缓解CVA症状的疗效,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炎药物.
作者:王来成 刊期: 2006年第21期
我科自1998年以来先后诊治33例烧伤并发湿疹样皮炎,经早期综合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庆红;蔡兴东 刊期: 2006年第21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自控式镇痛泵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效果很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病人手术后的疼痛.但是自控式镇痛泵也给病人带来了恶心、呕吐、嗜睡、低血压、尿潴留等并发症.我科对2005年住院手术的病人中随机抽出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6例手术后使用镇痛泵引起低血压的病人进行及时的观察和护理,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军 刊期: 2006年第21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又称过敏性咳嗽,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哮喘.自1996年~2004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CVA 46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30例相对比,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荣林;周向阳 刊期: 2006年第21期
我院1999~2005年共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手术100例,除38例前降支应用左乳内动脉外,其余均用大隐静脉桥.3例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死亡,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经过随访,目前无复发者.术中正确处理静脉桥对手术的疗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术中大隐静脉桥的处理及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作者:张伏生;赵国珍;李金钟;赵卫东;张建东;冯润光 刊期: 2006年第21期
随着心血管外科技术整体水平提高,手术矫治先天性心脏病(CHD)心血管畸形已成为CHD的重要治疗手段,大多患儿可根治畸形,取得满意效果.但婴幼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急诊外科治疗由于技术难度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国内只有少数大的心血管中心开展此类手术.为挽救患儿生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自2002年1月~2005年8月共收治婴幼儿CHD 287例,其中急诊手术42例,对其进行研究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振东;周文珏;陈晓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新生儿黄疸的G6PD缺陷情况.方法 用四氮唑蓝法对61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G6PD含量测定,其中44例缺乏者作了G6PD基因芯片测定.结果 检出G6PD缺乏(纯、半合子)193例(31.5%),可疑缺乏(中间值)79例(12.9%),G6PD基因缺陷主要为G1388A、G1376T、A95G突变.结论 G6PD缺乏是本地区新生儿黄疸的主要病因,男性婴儿比率高于女性婴儿,基因缺陷的类型与中国人常见的基因缺陷类型相同.
作者:赵应斌;刘纲毅;李丽敏;丁燕玲;黎华莲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乡镇医院对腹部损伤的急救与护理效果.方法 对近10年内农民腹部损伤的12例病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闭合性损伤9例,开放性损伤3例.以软组织与胃肠损伤多,颅脑、心、肺、肾、脊柱无损伤.发生休克2例,腹内出血3例.经抢救、手术、护理等治疗,住院30~45d均痊愈出院,无后遗症,无转院,无死亡.结论 入院及时,病情判断准确,处理果断,医护协同良好,纠正休克迅速,医护技能提高,乡镇医院设备增加等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邹玉云 刊期: 2006年第21期
危重哮喘是指哮喘患者经吸入糖皮质激素(≤1000μg/d)和应用长效β-受体激动剂或茶碱类药物治疗后,哮喘症状仍持续存在或继续恶化;或哮喘呈暴发性发作,从哮喘发作后短时间内即进入危重状态[1].机构通气是治疗危重哮喘的重要环节,现将我院呼吸内科自2000年1月~2005年5月收治的急危重哮喘患者204例中14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魏建;洪尚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胆道感染中严重的一种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特点,一直为临床所重视.现就我科近年来56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胜利;赵玉亭;任武 刊期: 2006年第21期
2000年1月~2005年11月我院收住顽固性心衰60例,经采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与氯沙坦联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继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腋窝副乳腺癌临床极为少见,相关文献报道很少.我院1995~2005年收治的腋窝副乳腺癌4例,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张伟;姚玉民;章阳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地尔硫(艹卓)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54例硝酸酯类药物效果不佳的UAP患者静滴地尔硫(艹卓).首先按初始剂量1μg/(kg·min)的速度持续静脉注入.若仍有心绞痛发作,则继续递增剂量至5μg/(kg·min),维持用药48h.用药过程中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血压、心率及有无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副作用.结果 ①心绞痛发作情况:42例在用药期间未再发作心绞痛,12例心绞痛程度明显减轻;②血压、心率:治疗过程中,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和/或药物剂量的增加,心率、血压均逐渐下降,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副作用:54例中无一例发生严重低血压或心功能恶化.仅3例患者发生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 对于硝酸酯类药物效果不佳的不稳定型心绞痛静滴地尔硫(艹卓)可取得良好、安全的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明四红;马连霞 刊期: 2006年第21期
输卵管妊娠是常见妇科急腹症之一,占异位妊娠的95%~98%[1],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仅占输卵管妊娠的2%~4%.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则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对1998~2005年住院手术并经病理确诊的28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治水平.
作者:刘荣香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影响胰岛素泵疗效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分析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泵治疗过程中容易影响其疗效的各种因素.结果 患者的心理因素、输注部位的选择、对机器故障的处理以及护士的责任心是影响胰岛素泵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对胰岛素泵操作的掌握程度、临床的密切观察以及患者的心理因素是确保胰岛素泵佳疗效的前提.
作者:王俊英;赵霞 刊期: 200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