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容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1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8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每日2次,连续14d.治疗前、治疗后1、3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间ESS评分比较,治疗后1、3周治疗组与对照组E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于治疗后1、3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结论 依达拉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神经保护剂,在急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范俊生;武素军;李艳丽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芦荟胶治疗局部皮肤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70例锁骨下静脉置管局部皮肤感染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应用芦荟胶局部外涂,对照组应用百多邦局部外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芦荟胶治疗锁骨下静脉置管局部皮肤感染,疗效优于百多邦.
作者:韩慧杰;朱霞 刊期: 2006年第21期
危重哮喘是指哮喘患者经吸入糖皮质激素(≤1000μg/d)和应用长效β-受体激动剂或茶碱类药物治疗后,哮喘症状仍持续存在或继续恶化;或哮喘呈暴发性发作,从哮喘发作后短时间内即进入危重状态[1].机构通气是治疗危重哮喘的重要环节,现将我院呼吸内科自2000年1月~2005年5月收治的急危重哮喘患者204例中14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魏建;洪尚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急性小肠出血的诊断方法.方法 对34例小肠出血病人分别采用X线钡餐检查,红细胞核素扫描(ECT),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DSA),术中肠镜检查,比较各种诊断方法对判断出血部位的优劣.结果 对出血部位的定位阳性率:ECT为50%;DSA为66.7%;X线钡餐为37.5%.术前不能明确的10例病人,术中肠镜均明确出血部位(100%).结论 ECT和DSA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术前辅助检查不能明确出血部位的病人,剖腹探查结合术中镜检查是确定出血部位的关键.
作者:陈淳;王景枝 刊期: 2006年第21期
随着心血管外科技术整体水平提高,手术矫治先天性心脏病(CHD)心血管畸形已成为CHD的重要治疗手段,大多患儿可根治畸形,取得满意效果.但婴幼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急诊外科治疗由于技术难度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国内只有少数大的心血管中心开展此类手术.为挽救患儿生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自2002年1月~2005年8月共收治婴幼儿CHD 287例,其中急诊手术42例,对其进行研究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振东;周文珏;陈晓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分析225例食管癌患者术后进行连续心电监护的观察.结果 35例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5.5%,其中房颤17例(48.6%),术前心电图异常、年龄、麻醉、手术时间长短及创伤大小,术前低血钾等均是诱发心律失常的原因.结论 术前心电图异常者加强准备及重点心电监护,术中操作轻柔迅速,后强化呼吸道管理,注意维持电解质平衡,用β-受体阻滞剂等可能有效减少心律失常发生.
作者:晁淑玉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应用绿药膏涂抹减轻长春瑞滨所致静脉炎.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第一次静脉应用长春瑞滨,未做绿药膏涂抹护理干预预防静脉炎;试验组采用绿药膏涂抹穿刺静脉走向的皮肤,预防静脉炎.结果 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大于试验组(P<0.05);绿药膏涂抹后(试验组)静脉炎出现延迟,疼痛程度降低,持续时间缩短(P<0.05).结论 绿药膏局部涂抹能有效减轻患者应用长春瑞滨所致静脉炎.
作者:李传华;李爱敏;苗向红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顺尔宁(孟鲁斯特)与普米克(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探讨治疗CVA的抗炎药物的选择.方法 将40例CVA患儿,按1∶1比例随机分为顺尔宁组和普米克组各20例.2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口服博利康尼片0.05mg/(kg·次),每8小时1次,每次大量不超过1.25mg.在基础治疗上,顺尔宁组每晚口服顺尔宁片,3~6岁4mg,>6岁5mg;普米克组每晚吸入普米克气雾剂200μg.观察2组咳嗽症状消失的时间.结果 顺尔宁组和普米克组在取得临床缓解所需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服顺尔宁与吸入普米克气雾剂,在缓解CVA症状的疗效,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炎药物.
作者:王来成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阑尾周围脓肿行Ⅰ期阑尾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我院自1995年以来,对阑尾周围脓肿施行Ⅰ期阑尾切除术4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1例均顺利施行了阑尾切除术,无一例肠瘘发生,切口均一期愈合.结论 阑尾周围脓肿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一次性切除阑尾是一种安全、疗效确切的方法.
作者:余卫东 刊期: 2006年第21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自控式镇痛泵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效果很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病人手术后的疼痛.但是自控式镇痛泵也给病人带来了恶心、呕吐、嗜睡、低血压、尿潴留等并发症.我科对2005年住院手术的病人中随机抽出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6例手术后使用镇痛泵引起低血压的病人进行及时的观察和护理,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军 刊期: 2006年第21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又称过敏性咳嗽,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哮喘.自1996年~2004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CVA 46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30例相对比,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荣林;周向阳 刊期: 2006年第21期
肺炎是小儿的常见病,尤多见于婴幼儿,也是婴儿时期主要的死亡原因.婴幼儿喘憋性肺炎临床表现凶险,呼吸道分泌物多而口服止咳化痰药物难以奏效为其突出特点之一.因此,吸痰成了临床医师缓解患儿痰堵症状的重要手段,但频繁抽吸容易导致呼吸道粘膜损伤,并有引起医源性感染的危险.为寻找更满意的治疗措施,现将我科在采用常规抗感染基础上加用沐舒坦治疗婴幼儿肺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红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观察35例急性脑梗死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与35例常规治疗神经功能变化比较.结果 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减轻急性脑梗死进展程度,有利于加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马燕玲;杨向方 刊期: 2006年第21期
我院2002~2005年共完成了经桡动脉冠脉造影1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00例,男80例,女20例,年龄大80岁,小30岁,平均年龄(62.2±0.4)岁.合并糖尿病18例,合并高血压34例.
作者:陈容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影响胰岛素泵疗效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分析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泵治疗过程中容易影响其疗效的各种因素.结果 患者的心理因素、输注部位的选择、对机器故障的处理以及护士的责任心是影响胰岛素泵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对胰岛素泵操作的掌握程度、临床的密切观察以及患者的心理因素是确保胰岛素泵佳疗效的前提.
作者:王俊英;赵霞 刊期: 2006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结合临床回顾性分析68例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结果 双侧峡部裂56例,单侧峡部裂12例,CT表现:裂隙征、双边征、椎管冗长征、双关节征、假性椎间盘膨出、骨赘形成及椎管狭窄.结论 腰椎峡部裂有特征性的CT表现,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刘秀民 刊期: 2006年第21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导致单纯的拇长伸肌、趾长伸肌或胫前肌肌力障碍,致伸拇、伸趾或伸踝肌力减退,但临床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成群肌肉瘫痪致足下垂者较为少见,作者在1998年6月~2005年10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204例,手术治疗118例,其中足下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例,占2.9%,经手术治疗后均得到恢复.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鹏飞;李成军;王旭 刊期: 2006年第21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妇女特有的疾病.患病后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全身小动脉痉挛,血流淤滞,血管内皮损伤,易促发血栓形成;血管舒缩功能障碍,通透性增加,血脑屏障破坏,发生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严重时脑血管破裂致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甚至发生脑疝死亡[1],患者多合并贫血,手术应激及产后失血,易促使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我科自2003年10月~2005年10月发生脑血管疾病6例,现对6例患者的护理观察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今后早期发现脑血管疾病,采取及时的治疗护理措施有积极意义,报道如下:
作者:陈艳英;胡新娇 刊期: 2006年第21期
2000年1月~2005年11月我院收住顽固性心衰60例,经采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与氯沙坦联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继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迷走神经反射是介入治疗中才存在的不良反应,如处理不当或未及时处理,可导致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我科2005年1月~2006年2月共收治恶性肿瘤587例,均行动脉灌注术和化疗栓塞术,出现迷走神经反射18例,经及时有效的处理,未发生不良后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社英 刊期: 200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