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育华;黄幼凤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常见的并发症,严重的可引起心律失常、心衰及休克,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通常临床用于诊断心肌损伤的指标有心肌酶学检查及心电图.近年研究发现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是一项高灵敏特异反映心肌细胞损伤及坏死的血清标志物.本文通过对30例窒息后新生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观察,旨在探讨其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李柳青;韦敏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找出引起声带麻痹发生的原因.方法对8例声带麻痹患者采用X线拍片,肺部CT扫描,纤维胃镜,甲状腺扫描等检查找出引起声带麻痹的原因.结果8例患者中发现肺癌4例,食道癌2例,纵隔肿瘤1例,甲状腺癌1例.结论肺癌、食道癌、纵隔肿瘤、甲状腺癌都有可能侵犯喉返神经,引起声带麻痹,临床工作中发现声带麻痹患者,应作全面检查,排除有恶性肿瘤侵犯喉返神经所致声带麻痹的可能.
作者:黄少波;李华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LC)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技术.它是在病人中上腹部作4个直径0.5~1cm的小切口,置入LC的器械,在电视监视下进行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切口创伤小、病人痛苦轻、恢复快等突出优点.我院外科1996年5月~1996年11月实施LC术48例,成功38例,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我们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的体会作如下报告.
作者:周艳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活动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用健康教育的方法对鼻内窥镜手术患者进行科学的身心教育,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认识水平,改变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和医务人员密切配合,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恢复其原有工作、生活、学习能力.我科于2003年5月~2004年5月,通过对397例鼻内窥镜手术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在改善病人情绪状态,减轻术后不良反应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郭育华;黄幼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并调查了我院收治的22例肾移植术后合并重症肺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23~52岁,平均年龄36岁.术后2~4个月感染14例,4~6个月5例,6~12个月2例,12个月以上1例.22例中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8例.死亡1例.结论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也是造成肾移植受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通过临床护理体会到,对于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消毒隔离、基础护理及做好呼吸机辅助通气的专科护理和严密的病情观察是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的主要护理措施,而积极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配合大夫,促进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的早日痊愈出院.
作者:王素倩;程萍;杨睿;陈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新生儿颅内出血目前仍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危重疾病,该病的抢救成功率与之发生的并发症有直接关系,消化道出血及胃肠功能衰竭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它增加了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抢救难度及死亡率.因此,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消化道并发症尤为重要.为探索有效的预防方法,我们尝试应用思密达对20例颅内出血进行预防,并与未使用思密达的18例患儿进行对照,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脑水肿是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5年来收治的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脑水肿62例分析如下.
作者:陈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随着社会各项制度改革的深入,像其他社会领域一样,在医学领域,人本主义日渐突显,人文社会医学成为医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个新热点.本文提出了人文化护理对护士素质的四种要求,并把护理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指出了各个阶段人文化护理的不同内容.
作者:赵艳琴;马志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近年来我地区伤寒、副伤寒病例较多,临床治疗中有耐药菌株出现.2001年7月~2003年5月我院收治对磺胺、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等多种抗生素耐药的伤寒、副伤寒病人43例,均用氟罗沙星治疗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涛;杨学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的需求越来越高,医院的服务越来越规范,合同制护士作为医疗行业的补充力量,越来越多进入护理系统,缓解了医院护士缺编的问题,但电对医院管理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现将我院对合同制护士的使用与管理经验进行总结,与同仁共同商讨.
作者:郑建梅;陈瑞红;李文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近年来,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地位日益明显,我院在2002年2月~2004年2月应用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心功能改善率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希科;冯文学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脑卒中患者在卧床治疗期间,常因角色及体位的改变,引起排尿时心理紧张、恐惧、焦虑、烦躁等情绪,致排尿障碍.给予持续导尿后,症状得到暂时缓解.急性期后,患者仍不能自主排尿经诱导无效者,我们采用针刺疗法帮助其恢复自主排尿功能,效果满意.现将72例患者所行针刺疗法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陈福梅;周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痛风是一种以血中尿酸浓度升高为特征的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尿酸合成增多和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导致尿酸盐沉积于组织中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不仅侵犯骨和关节,引起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而致剧烈疼痛,甚至致畸或致残,且易累及肾脏和心血管系统,引起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发病率逐年增高,并有继续增高的趋势.自2001年1月至2003年10月,我们对收治的42例痛风病人注重了疾病的分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翠兰;刘喜梅;李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是刺激肠蠕动、软化和清除粪便,排除肠内积气.但由于灌肠液量多、肛管较粗、进液快,对肠道刺激性大,拔管后甚至在操作中即出现便意、很快排出灌肠液,疗效欠佳.为此,对大量不保留灌肠方法进行了改进,提高了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云;崔燕姿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慢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同时并发症很多.常见的有:急性结肠扩张;溃疡穿孔;大量出血;肛周疾病(肛裂、肛周脓肿、肛瘘、痔疮等);结肠癌变;结肠假息肉形成;结肠狭窄与肠梗阻.另外,还有全身及肠外并发症,常见的有:贫血:多系缺铁性贫血、因失血及肝脏病变所致,中重度病人多见.①自身免疫性溶血引起的贫血也可发生.②低蛋白血症,多见于慢性持续型患者,多因长期腹泻消耗,负氮平衡所致.③肝脏损害:多为慢性活动性肝炎,脂肪肝及肝硬化也可发生,这也是低蛋白血症的原因之一.
作者:王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科在2002年~2003年,对严重软组织损伤应用各种皮瓣进行修复共122例,成活117例,失败3例,成活率97.5%.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景荣;卜令梅;张艳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已非少见,其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殊性.现综合分析32例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病人,旨在减少误、漏诊率及病死率.
作者:李鸣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是介于室性心动过速与室颤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室性心动过速,往往因诊断不及时而延误治疗,引起阿-斯综合征致患者死亡.5年中,我科在心电监护下,共发现20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意外伤害是0~14岁儿童的首位死亡原因,已成为我国儿童生存的主要威胁,而溺水致死是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1].本文回顾分析近9年来我院收治的溺水患儿的一般情况及主要临床表现,探讨重症溺水患儿的更有效的救治方法.
作者:谭永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突然,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因此如何早期确诊并积极防治心脏破裂及濒临破裂者,已成为心血管医护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我院1997年6月~2003年8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978人,死亡135人(11.1%),经超声心动图或心包穿刺证实心脏破裂36人(26.7%),现分析如下.
作者:朱继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