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敏;孙桂平
肺栓塞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式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综合征.为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高,易漏诊及误诊.未经治疗者病死率仍高,达25%~30%,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诊断明确并经过治疗者病死率可降至2%~8%[1].因此,肺栓塞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而基层医院往往缺乏肺栓塞的确诊手段,以致延误了抢救时机.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1999年3月~2004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度怀疑肺栓塞并按肺栓塞进行治疗的22例患者,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
作者:蔡红斌 刊期: 2005年第18期
老年人高血压病是常见病,临床上一般有以下特点:①往往以收缩期血压升高为主,脉压差增大;②血压容易波动,且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③并发症多且较严重;④对降压药物很敏感.这些特点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因此患者要与心血管病医生密切合作,在磨合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物组合.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观察.
作者:吕超红 刊期: 2005年第18期
偏头痛变异型过去叫再发性呕吐,主要症状是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多见于学龄前后儿童,临床上有时很难查明其原因,适当使用镇静剂或解热镇痛剂对症治疗,疗效并不理想.我院儿科门诊自2003年2月~2005年2月对52例头痛及头晕患儿进行了脑彩色多谱勒检查,对其中32例有脑血管痉挛狭窄的患儿用西比灵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05年第18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也是人类病死率高的三大疾病之一.此病发病急,病情危重[1],致残率高且后遗症重.近年此病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其治疗是世界上棘手的问题,针对这一难题,我科应用新技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我们针对10例患者采用此法治疗及护理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陈晓玲;董维娜 刊期: 2005年第18期
近年来,各种因素引起的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硬膜外麻醉是目前国内剖宫产术的主要麻醉方法.同时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不断出现,有资料显示,其发生率可高达50%[1],对母婴安全有严重危胁,因此,探讨分析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因素以及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在2002年1月~2003年12月,硬膜外麻醉下实施剖宫产共2744例,其中386例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本文对此组386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处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病历报告患者,男,60岁.因咳嗽、咳痰伴胸闷5天,于2004年3月1日入院.无发热、腹痛、腹泻,否认药物过敏史.入院后经支气管冲洗液病原检查确诊为肺结核.给予异烟肼0.3g qd,利福平0.45g qd,乙胺丁醇0.75gqd,吡嗪酰胺0.5g tid,并静滴达力新,左氧氟沙星治疗6d,症状缓解出院,回家后继续服用抗结核药.于3月9日病人出现寒战、高热、周身酸痛无力而复诊.
作者:于芳;郑忠平 刊期: 2005年第18期
60岁以上的人患戊型病毒性肝炎称老年戊肝,老年戊肝在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中占首位.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是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肝炎,戊型肝炎病毒(HEV)是一种线状单链RVA病毒.一般认为戊肝多发于青壮年,表现为暴发型肝炎的比例较高,由于老年人肝脏的合成和分解代谢、免疫、解毒功能降低,有利于病毒侵入,且以往戊型肝炎的流行不如甲型肝炎广泛,因而在中青年时期有亚临床感染获得免疫的机会较少,故近年来老年戊型肝炎有逐渐增加趋势,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及健康.现将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特点总结如下:
作者:李秋霞;丁汉元;关春辉 刊期: 2005年第18期
自2004年9月~2005年1月,我站共开展了416例超导可视无痛人流术,临床上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416例妇女均为自愿接受,其中4例心脏有轻度疾患,6例有高血压病史.年龄18~48岁,平均年龄33岁,体重40~75kg.孕期6~11w,平均孕周8.5 w.初孕者70例,药流史80例,经产48例,人流后当月怀孕12例,剖宫产86例,多次人工流产史者120例.术前经尿HCG检查及妇科检查,所有病例均经B超检查证实为宫内孕,4例心脏有轻度疾患的经心功能检查,证实正常,所有孕妇均无明显的无痛人工流产禁忌症及阿托品禁忌证.
作者:史莉;王婉;柳书勤;常利艳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如何加强院前急救工作和急救意识,提高急诊救治水平.方法①现场正确迅速的抢救病人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事发现场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早期及时地进行心肺复苏.②抓紧创伤病人1h黄金时间救治.③加强急救医疗网络建设,完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功能.④实施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⑤重视全民现场急救知识的培训和普及.结果与结论重视和加强院前急救工作,提高急救医护人员的院前急救意识,普及现场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ny resuscitation,CPR)操作和全民参与的急救意识,对意外伤害危重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和心肺复苏,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曹艳萍 刊期: 2005年第18期
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贲门括约肌较松驰,幽门括约肌较紧张,胃容量小,胃排空时间较长;体重越小,吸吮、吞咽功能越差,反射功能越不健全,易发生溢乳、呛咳、呕吐、腹胀等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现象.合理喂养,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我科自2002年12月至2004年6月收治早产儿86例,利用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按摩等方法,促进早产儿吸吮反射成熟,减少食物肠道排空时间,缩短胃管喂养到经口喂养时间,胃潴留、胃食道返流等合并症明显减少.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江梅 刊期: 2005年第18期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出现了数量众多的老年人群,随着增龄,机体衰老日趋明显,老年病人相对增多,同时在老年病人中需外科手术的病种也在增多.过去,由于老年人的全身状况问题及其它条件限制,需实施手术时,要竭立避免,当今,由各有关科室的共同协调、监护与处理,已使老年病人手术的可行性增加,危险性降低,但年龄仍属手术的不利因素,衰老的机体接受手术打击后,易发生各脏器的并发症.因此,如何保证手术的成功,病人顺利康复,护理与观察显得特别重要.现将我院1998年5月~2003年11月对79例老年重症胆系疾病病人行手术治疗时的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张素娟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金双歧治疗婴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病程相近、年龄为2~12个月腹泻患儿分成治疗组56例,对照组44例.均给予常规助消化、收敛治疗,脱水者补水治疗,治疗组加用金双歧口服.对两组患儿腹泻好转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79.5%.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金双歧治疗婴儿腹泻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刘廷亮;王剑桥 刊期: 2005年第18期
孕6~10W无阴道分娩史要求人工流产者以往均采用直接人工流产,因其扩张宫颈困难,并且并发症多,患者不易接受.我院妇产科门诊从2002年1月~2004年1月,采用米索前列醇200μg后穹窿给药,用于扩张宫颈、松驰宫口,效果满意,毒副作用小,现分析如下:
作者:冯瑞平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针在治疗肾病综合征继发血栓栓塞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9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用激素治疗.治疗组60例加用低分子肝素钙针,对照组未用.三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血脂、肾功能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血脂代谢及肾功能等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针能明显预防肾病综合征继发的血栓栓塞并发症,降血脂,改善肾功能.
作者:徐梅香;岳美荣;胡宝华 刊期: 2005年第18期
COPD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气喘,在急性发作期常因痰液粘稠堵塞呼吸道而使病人窒息,危及生命,因此祛痰是临床治疗COPD的重要手段之一.我科于2002年1月~2004年6月在对48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常规抗炎、解痉平喘基础上,采用祛痰剂沐舒坦静脉滴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鲜颖;李景华;朱代生 刊期: 2005年第18期
哺乳期的人工流产(以下简称人流)并不少见,而且有其特点,现将有关问题略述如下:哺乳期早孕的诊断产后月经转经和初次排卵时间个体差异较大,一般未哺乳期产妇在产后6~8周转经,而哺乳期产妇早8周,迟18个月,一般在5~6个月转经.产后转经较早者多数为无排卵性月经,较晚者多为排卵性月经.有人调查,在产后1年内重复受孕者,有2/3尚在哺乳阶段,其中的10%还未转经就受孕,故哺乳期不能作为避孕措施.
作者:李爱玲 刊期: 2005年第18期
自2002年3月~2005年3月,我们用巴曲酶(东菱克栓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临床疗效显著,且无并发出血现象.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选择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所有病人均为发病24小时入院.两组病人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标准;CT扫描处于脑梗死急性期.治疗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49~72岁,平均64.3岁.对照组男23例,女9例;平均年龄65.1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及分级、发病和用药时间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入院后的平均动脉压及血脂、血糖参数,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作者:晋绍中;于天明 刊期: 2005年第18期
马利兰,又名白消安,化学名1,4一丁二醇二甲磺酸酯,是一种双功能烷化剂,可选择性作用于粒系造血系统,非常有效地减少粒细胞总数.近几年大剂量的马利兰与环磷酰胺联合使用(BuCy)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一种较为常用的预处理方案,其疗效确切.马利兰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尤其是血小板减少,成人使用大剂量马利兰有发生惊厥的报告.现将一例大剂量马利兰致癫痫发作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田爱萍;李伟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疼痛是疾病中普遍、重要的征象与症状,往往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指征及评定治疗护理效果的一个标准,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护理工作中也越来越重视对疼痛的观察及研究,对疼痛的心理护理也越来越得到重视.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浅析了疼痛病人的心理因素,并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
作者:崔凤琴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曲昔匹特联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DU)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8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给予阿莫西林0.5tid po,克拉霉素0.5bid po,曲昔匹特0.1tid po,连服两周,做胃镜检查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结果溃疡愈合率,男性86%,女性100%;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男性79%,女性91%.结论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曲昔匹特联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好,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但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考虑价格较贵.
作者:丁广军 刊期: 200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