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4-4756
  • 国内刊号:11-5689/R
  • 影响因子:0.79
  • 创刊:1974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河南
  • 语言:中文
  • 邮发:36-23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2005年18期文献
  • 416例超导可视无痛人流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自2004年9月~2005年1月,我站共开展了416例超导可视无痛人流术,临床上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416例妇女均为自愿接受,其中4例心脏有轻度疾患,6例有高血压病史.年龄18~48岁,平均年龄33岁,体重40~75kg.孕期6~11w,平均孕周8.5 w.初孕者70例,药流史80例,经产48例,人流后当月怀孕12例,剖宫产86例,多次人工流产史者120例.术前经尿HCG检查及妇科检查,所有病例均经B超检查证实为宫内孕,4例心脏有轻度疾患的经心功能检查,证实正常,所有孕妇均无明显的无痛人工流产禁忌症及阿托品禁忌证.

    作者:史莉;王婉;柳书勤;常利艳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双眼复视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分析

    复视分单眼性复视与双眼性复视两种.临床上以双眼复视较为常见.复视患者的斜视角虽然不大,但所造成的知觉紊乱干扰了双眼单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就诊于眼科.但也有时以眩晕、呕吐、头痛或颅脑外伤等为主诉就诊于它科者.笔者将近几年来在临床上遇到的双眼复视38例进行了全面总结分析,现就其临床特征及病因报告如下.

    作者:卢建香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与机制探讨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临床上少见报道,现将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甲亢性周期性麻痹18例患者的资料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7例,20~48岁,平均38岁;女11例,18~36岁,平均36岁.首次发病15例,2次以上3例.其中饱餐后1~2h之内发病13例;早餐后发病1例,占5.6%;午餐后发病3例,占16.7%;晚餐后发病14例,占77.8%.

    作者:袁瑞亭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基层医院诊治肺栓塞的临床体会--附22例报告

    肺栓塞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式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综合征.为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高,易漏诊及误诊.未经治疗者病死率仍高,达25%~30%,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诊断明确并经过治疗者病死率可降至2%~8%[1].因此,肺栓塞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而基层医院往往缺乏肺栓塞的确诊手段,以致延误了抢救时机.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1999年3月~2004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度怀疑肺栓塞并按肺栓塞进行治疗的22例患者,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

    作者:蔡红斌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挫伤性前房积血的治疗体会

    前房积血多见于眼球钝挫伤,可引起继发性青光服、角膜血染等严重并发症,如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较好.现将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39例病人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希才;张慧颖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重度颅脑损伤后高渗非酮症性昏迷的诊治体会

    重度颅脑损伤后,机体于应激状态下易出现急性糖代谢紊乱,加之颅脑损伤后要接受脱水等治疗,极易导致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此又易与外伤后继发颅脑损伤相混淆,从而延误治疗,预后险恶.我院自2000年8月至今,共收治6例重度颅脑损伤后高渗非酮症性昏迷病人,死亡1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云鹤;孙郑春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老年慢性完全闭塞病变34例治疗体会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因高龄、病程长、多支病变,合并其它脏器功能异常,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适应证中高危人群.作者收集34例具有典型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正常或部分ST-T变化、冠状动脉造影(CAG)为多支病变的老年慢性闭塞病变病例,分别进行完全或非完全血运重建,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占海;李杰;赵蔚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在哺乳期行人工流产术的体会

    哺乳期的人工流产(以下简称人流)并不少见,而且有其特点,现将有关问题略述如下:哺乳期早孕的诊断产后月经转经和初次排卵时间个体差异较大,一般未哺乳期产妇在产后6~8周转经,而哺乳期产妇早8周,迟18个月,一般在5~6个月转经.产后转经较早者多数为无排卵性月经,较晚者多为排卵性月经.有人调查,在产后1年内重复受孕者,有2/3尚在哺乳阶段,其中的10%还未转经就受孕,故哺乳期不能作为避孕措施.

    作者:李爱玲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口服速尿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对比观察

    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速尿是基础药物,由于给药的方式不同,可产生不同的疗效.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1999年7月~2004年3月69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按NYHA分级)患者,男47例,女22例,平均年龄(52±8.7)岁,分为口服速尿组37例,静注速尿组32例,其中,冠心病2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7例,心肌病16例,肺心病12例,两组在年龄和病因组成上均有可比性(P<0.05).

    作者:亢勤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西比灵治疗小儿偏头痛变异型32例临床观察

    偏头痛变异型过去叫再发性呕吐,主要症状是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多见于学龄前后儿童,临床上有时很难查明其原因,适当使用镇静剂或解热镇痛剂对症治疗,疗效并不理想.我院儿科门诊自2003年2月~2005年2月对52例头痛及头晕患儿进行了脑彩色多谱勒检查,对其中32例有脑血管痉挛狭窄的患儿用西比灵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葡萄胎预防性化疗32例临床分析

    葡萄胎在临床上较常见,由于滋养细胞浸泡于母血中,所以滋养细胞团甚至整个绒毛可脱离滋养层而生理性转移达身体的任何部位.大多数葡萄胎可经清宫治愈,但仍有部分病例可发展为侵蚀性葡萄胎.从1996年1月~2004年1月,我院对32例葡萄胎施行清官加5-FU进行预性化疗,现将使用5-FU的剂量、方法、毒性反应与疗效做如下临床分析.

    作者:杨艳梅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老年人高血压病的治疗经验

    老年人高血压病是常见病,临床上一般有以下特点:①往往以收缩期血压升高为主,脉压差增大;②血压容易波动,且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③并发症多且较严重;④对降压药物很敏感.这些特点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因此患者要与心血管病医生密切合作,在磨合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物组合.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观察.

    作者:吕超红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耳廓深度烧伤早期治疗

    我院自2000年以来收治耳廓深度烧伤病人14例,共21只耳廓.早期积极去痂异体皮、自体皮植皮,病程短,疤痕增殖少,功能恢复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肖睿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

    60岁以上的人患戊型病毒性肝炎称老年戊肝,老年戊肝在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中占首位.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是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肝炎,戊型肝炎病毒(HEV)是一种线状单链RVA病毒.一般认为戊肝多发于青壮年,表现为暴发型肝炎的比例较高,由于老年人肝脏的合成和分解代谢、免疫、解毒功能降低,有利于病毒侵入,且以往戊型肝炎的流行不如甲型肝炎广泛,因而在中青年时期有亚临床感染获得免疫的机会较少,故近年来老年戊型肝炎有逐渐增加趋势,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及健康.现将老年戊型病毒性肝炎特点总结如下:

    作者:李秋霞;丁汉元;关春辉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87例

    急性乳腺炎是妇女乳腺病中的常见病,其多发生于哺乳期妇女,尤其是初产妇.一般来讲,急性乳腺炎的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若治疗不当,炎症有时会迅速发展,形成乳腺脓肿,可能会使病程迁延难愈,形成包块.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配合西药抗生素治疗,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兰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原发性十二指肠损伤漏诊3例分析

    原发性十二指肠损伤较少见,约占腹部损伤的3%~5%[1],由于十二脂肠的解剖及生理特点,十二指肠损伤的漏诊率较高,而其一旦漏诊,将延误病情,导致病死率增加,我院1988年~2001年共收治原发性十二指肠损伤12例,其中漏诊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兆刚;李凤臣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近年来,各种因素引起的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硬膜外麻醉是目前国内剖宫产术的主要麻醉方法.同时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不断出现,有资料显示,其发生率可高达50%[1],对母婴安全有严重危胁,因此,探讨分析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因素以及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在2002年1月~2003年12月,硬膜外麻醉下实施剖宫产共2744例,其中386例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本文对此组386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处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148例高钾血症常见病因分析

    高钾血症是临床上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之一,如不及时诊断处理,其后果十分严重,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引起高钾血症的病因很多,本文收集了本科10年来收治的高钾血症148例,从常见病因、发病机理来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符少萍;吴满辉;叶华;施旖旎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微创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颅脑损伤的继发疾病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在全麻下行钻孔引流术或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包膜切除术,具有费时、全麻、损伤大、费用高等缺点.我科从2002年1月~2005年3月应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简称微创术)治疗CSDH 13例,疗效非常满意.微创术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创伤小、疗程短、费用低、疗效可靠等优点,是目前治疗CSDH的首选方法.

    作者:董俊兴;刘荣领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10例体会

    我科2003年2月~2005年2月,采用手术治疗单侧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1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0例病例中,男3例,女7例;年龄16~60岁,平均38岁;病程1~5年.主要症状:涕带血或少量鼻出血3例,流臭涕4例,头痛、头昏及上颌窦投影区有酸胀或麻木感5例.鼻镜检查发现体征:病侧中鼻道有血迹3例,中鼻道有干酪样或豆渣分泌物1例,中鼻甲肥大4例;术前有CT扫描者4例和鼻窦柯瓦氏位X线片6例,均示病窦内密度增高,有斑点状或条块状钙化影,病变仅局限在上颌窦,窦壁骨质无明显吸收和破坏;术前行病侧上颌窦穿刺6例,其中3例冲出臭味显著的稀脓性物,2例冲出脓团样物.10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真菌性上颌窦炎.

    作者:牛会勤;史要通;夏益民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手术切口处子宫内膜异位症7例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升高,发生部位大多数在盆腔,发生在腹壁切口瘢痕处的内异症是继盆腔手术如子宫切开术、剖宫产术后[1].会阴侧切瘢痕处的内异症是继足月分娩后.两者均是子宫内膜直接移植所致.患者表现为瘢痕部位包块和腹痛,常在月经期加重[2],诊断和治疗不同于盆腔内异症,现将我院12年间7例切口内异症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淑敏;孙桂平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0例疗效观察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近年有升高趋势,目前尚无肯定特效防治药物.黄芪是中药补气药,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激活干扰素系统及正性肌力作用,黄芪注射液在心血管方面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近年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收到良好地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轶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曲昔匹特联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8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曲昔匹特联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DU)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8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给予阿莫西林0.5tid po,克拉霉素0.5bid po,曲昔匹特0.1tid po,连服两周,做胃镜检查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结果溃疡愈合率,男性86%,女性100%;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男性79%,女性91%.结论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曲昔匹特联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好,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但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考虑价格较贵.

    作者:丁广军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沐舒坦静滴治疗COPD疗效观察

    COPD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气喘,在急性发作期常因痰液粘稠堵塞呼吸道而使病人窒息,危及生命,因此祛痰是临床治疗COPD的重要手段之一.我科于2002年1月~2004年6月在对48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常规抗炎、解痉平喘基础上,采用祛痰剂沐舒坦静脉滴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鲜颖;李景华;朱代生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低分子肝素钙针在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针在治疗肾病综合征继发血栓栓塞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9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用激素治疗.治疗组60例加用低分子肝素钙针,对照组未用.三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血脂、肾功能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血脂代谢及肾功能等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针能明显预防肾病综合征继发的血栓栓塞并发症,降血脂,改善肾功能.

    作者:徐梅香;岳美荣;胡宝华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癌晚期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痰热清注射液是由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黄芪、连翘等组成的中药二类新药,具有抑菌、抗病毒、解热等作用.2003年11月~2005年5月我院对4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肺癌合并肺部感染者使用痰热清注射液,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况红艳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米索前列醇后穹窿给药用于孕6~10W人工流产280例分析

    孕6~10W无阴道分娩史要求人工流产者以往均采用直接人工流产,因其扩张宫颈困难,并且并发症多,患者不易接受.我院妇产科门诊从2002年1月~2004年1月,采用米索前列醇200μg后穹窿给药,用于扩张宫颈、松驰宫口,效果满意,毒副作用小,现分析如下:

    作者:冯瑞平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凯西莱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疗效分析

    观察注射用凯西莱联合口服非诺贝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1.资料:自2003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26例,均为男性,年龄25~60岁,平均42.5岁,均血甘油三酯TG≥1.9mmol/L,饮酒史5年以上,平均每日折合酒精量≥40g,符合2002年中华肝脏分会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

    作者:孙志国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金双歧治疗婴儿腹泻5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金双歧治疗婴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病程相近、年龄为2~12个月腹泻患儿分成治疗组56例,对照组44例.均给予常规助消化、收敛治疗,脱水者补水治疗,治疗组加用金双歧口服.对两组患儿腹泻好转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79.5%.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金双歧治疗婴儿腹泻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刘廷亮;王剑桥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门冬氨酸钾镁加立其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加立其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应用支管舒张剂无效时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COPD急性加重期应用支气管舒张剂无效者改用门冬氨酸钾镁20ml,立其丁10mg各加入5%GS 250m1中静脉滴注,前者30~40滴/min,后者16~18滴/min,2次/d.结果 68例患者中54例有效,14例无效,其中死亡5例.结论门冬氨酸钾镁加立其丁在COPD急性加重期应用支气管舒张剂无效的情况下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单康德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巴曲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临床分析

    自2002年3月~2005年3月,我们用巴曲酶(东菱克栓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临床疗效显著,且无并发出血现象.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选择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所有病人均为发病24小时入院.两组病人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标准;CT扫描处于脑梗死急性期.治疗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49~72岁,平均64.3岁.对照组男23例,女9例;平均年龄65.1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及分级、发病和用药时间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入院后的平均动脉压及血脂、血糖参数,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作者:晋绍中;于天明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痰热清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

    本研究通过痰热清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肺部感染42例,且以头孢拉定为对照,观察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方法1.病例选择:2004年1月~2005年1月间共收治经CT确诊的急性脑血管病200例,选择资料完整根据临床症状、体征、部分X线胸片及CT、实验室检查和细菌培养,证实并发肺部感染者90例,男51例,女39例,平均67.5岁.其中脑梗死55例,脑出血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肺部感染发生时间平均6.5d,其中高血压病史78例,冠心病史35例,糖尿病史21例,高血脂病史62例,慢支等呼吸系统病史31例,长期吸烟者52例.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8例,两组基本状况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王银山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联机血液透析滤过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淘汰血透机和一般血透机联机进行血液透析滤过(DHF).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联机HDF对20例患者的自发性疼痛、感觉减退、不安腿综合症、皮肤搔痒、透析中低血压的影响.结果联机HDF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提高心血管的稳定性,降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结论联机HDF安全、可靠、节省费用,对长期透析的患者可每周进行一次HDF治疗.

    作者:聂玉光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加强院前急救工作提高急诊救治水平

    目的探讨如何加强院前急救工作和急救意识,提高急诊救治水平.方法①现场正确迅速的抢救病人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事发现场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早期及时地进行心肺复苏.②抓紧创伤病人1h黄金时间救治.③加强急救医疗网络建设,完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功能.④实施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⑤重视全民现场急救知识的培训和普及.结果与结论重视和加强院前急救工作,提高急救医护人员的院前急救意识,普及现场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ny resuscitation,CPR)操作和全民参与的急救意识,对意外伤害危重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和心肺复苏,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曹艳萍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螺旋CT在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肝内周围型胆管癌IHPCC的CT表现,探讨CT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HPCC病人28例,均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病灶位于肝左叶15例,右叶9例,尾叶4例,CT上病灶呈分叶状、结节状,平扫呈不均匀低密度改变,增强后不均匀强化,边缘强化,密度低于正常肝组织,延迟后内部呈条索状强化,并向中心延伸.结论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IHPCC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保丰;吴旭;许健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体会

    血气分析是临床常用的检查项目,为判断和分析病情、医师合理应用呼吸机提供可靠依据.快速准确地抽取动脉血是临床诊断的关键.我院呼吸科2004年10月~12月抽取动脉血6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邢娟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应用进展

    目的对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进行归纳,总结.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及相关药品说明书,进行整理,综述.结果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单独或联合应用于骨质疏松症可获得良好疗效.结论新药的研究开发和联合用药促进临床治疗,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广泛的前景.

    作者:韩英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利福平致类似流感综合征1例

    病历报告患者,男,60岁.因咳嗽、咳痰伴胸闷5天,于2004年3月1日入院.无发热、腹痛、腹泻,否认药物过敏史.入院后经支气管冲洗液病原检查确诊为肺结核.给予异烟肼0.3g qd,利福平0.45g qd,乙胺丁醇0.75gqd,吡嗪酰胺0.5g tid,并静滴达力新,左氧氟沙星治疗6d,症状缓解出院,回家后继续服用抗结核药.于3月9日病人出现寒战、高热、周身酸痛无力而复诊.

    作者:于芳;郑忠平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

    机械通气可以协助或代替机体进行通气,改善气体交换,减少呼吸功耗,为抢救治疗赢得时机,因此其在危重病抢救中发挥积极的治疗作用.但在机械通气时也常常出现一些并发症,严重的可致病人死亡.在这些并发症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常见.我科2000年1月~2004年12月使用呼吸机71例,其中2000年1月~2002年12月31例,2003年1月~2004年12月40例.为了减少肺部感染,自2002年1月起,我们逐步完善了机械通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黄艳坤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影响本科护生实习的因素与对策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承担了省内多所医学院校本科护生的实习任务.为确保实习质量、提高实习护士的整体素质,我们针对其特点,分析了在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石素敏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拔除长期留置尿管的时机

    拔除尿管是护理技术操作中的一个简单内容,通常护士只是遵医嘱拔除尿管,而忽略了拔除尿管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及拔管后病人是否能完全自行排尿.2004年3月~2005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对98例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全部在膀胱充盈时拔管,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新霞;宋晓;李亚丽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术临床效果分析

    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经阴道行子宫全切除术在妇产科领域中已广泛开展,我院对30例有子宫切除指征的非脱垂子宫患者行阴式全切术,并与同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2例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淑玉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开胸术后病人的出院健康教育

    目的为开胸术后病人实施健康教育,保证病人健康.方法对我科1年来收治的54例病人进行出院指导.结果病人出院后都能掌握有关疾病知识.结论做好出院健康教育,是保证病人健康恢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崔培明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老年重症胆系疾病手术的观察与护理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出现了数量众多的老年人群,随着增龄,机体衰老日趋明显,老年病人相对增多,同时在老年病人中需外科手术的病种也在增多.过去,由于老年人的全身状况问题及其它条件限制,需实施手术时,要竭立避免,当今,由各有关科室的共同协调、监护与处理,已使老年病人手术的可行性增加,危险性降低,但年龄仍属手术的不利因素,衰老的机体接受手术打击后,易发生各脏器的并发症.因此,如何保证手术的成功,病人顺利康复,护理与观察显得特别重要.现将我院1998年5月~2003年11月对79例老年重症胆系疾病病人行手术治疗时的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张素娟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神经外科导航手术的术中配合

    我院神经外科2002年9月至2004年7月,对78例病人施行了导航系统辅助下的开颅术,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人78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26例.年龄大者69岁,小者24岁,平均46岁.各种颅内肿瘤72例.按病变部位分类:脑干肿瘤8例,丘脑肿瘤5例,幕上深部胶质瘤22例,脑膜瘤25例,其他部位肿瘤12例,脑干内血肿6例.

    作者:王芮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危及孕产妇生命安全的严重疾病,是我国孕产妇死亡四大原因之一.及时发现产后出血、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是提高产后出血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按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为产后出血诊断标准[1].现将我院2001~2004年发生的12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广欣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马利兰致癫痫发作的护理

    马利兰,又名白消安,化学名1,4一丁二醇二甲磺酸酯,是一种双功能烷化剂,可选择性作用于粒系造血系统,非常有效地减少粒细胞总数.近几年大剂量的马利兰与环磷酰胺联合使用(BuCy)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一种较为常用的预处理方案,其疗效确切.马利兰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尤其是血小板减少,成人使用大剂量马利兰有发生惊厥的报告.现将一例大剂量马利兰致癫痫发作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田爱萍;李伟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多用针灸治疗仪代替神经刺激器用于区域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

    神经阻滞麻醉是手术室麻醉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生理干扰小,副作用少,术后镇痛效果好,费用低,对一些四肢或体表部位的手术更为适宜,尤其是ASA-级病人接受四肢手术时特别适用.我院麻醉科2003年5月~2003年12月以多用针灸治疗仪代替神经刺激器进行区域阻滞麻醉60例,在镇痛效果和节约患者费用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配合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陶爱玲;陶二丽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婴幼儿房室缺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通过对2003年3月~2004年3月收治的30例先心房、室缺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护理,本文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的效果及体会,以提高对小儿术后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减少和控制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秦中喜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早产儿喂养的方法及体会

    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贲门括约肌较松驰,幽门括约肌较紧张,胃容量小,胃排空时间较长;体重越小,吸吮、吞咽功能越差,反射功能越不健全,易发生溢乳、呛咳、呕吐、腹胀等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现象.合理喂养,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我科自2002年12月至2004年6月收治早产儿86例,利用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按摩等方法,促进早产儿吸吮反射成熟,减少食物肠道排空时间,缩短胃管喂养到经口喂养时间,胃潴留、胃食道返流等合并症明显减少.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江梅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治疗及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也是人类病死率高的三大疾病之一.此病发病急,病情危重[1],致残率高且后遗症重.近年此病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其治疗是世界上棘手的问题,针对这一难题,我科应用新技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我们针对10例患者采用此法治疗及护理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陈晓玲;董维娜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关于护士长素质问题的探讨

    医学科学的发展,对护理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护士长是负责医院护理系统工作的组织管理者,怎样在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方面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这是护理管理者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作者:李义莲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颅脑损伤手术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急,病情变化迅速,如果观察不仔细,会延误治疗,护理不当,极易出现护理并发症,影响愈合.我科2002年5月~2004年5月共收治206例重型颅脑病人,其中56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除5例死亡外,其余病人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愈后均满意.

    作者:樊素兰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浅谈疼痛病人的护理体会

    疼痛是疾病中普遍、重要的征象与症状,往往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指征及评定治疗护理效果的一个标准,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护理工作中也越来越重视对疼痛的观察及研究,对疼痛的心理护理也越来越得到重视.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浅析了疼痛病人的心理因素,并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

    作者:崔凤琴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胎膜早破的护理体会

    通过对138例不同孕周、不同年龄、不同分娩方式的胎膜早破孕妇的护理,探讨如何提高专病专护的能力,在护理观察中根据病情发生、发展及时准确实施护理,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素质.

    作者:李淑彩;李莉莉;徐娟 刊期: 2005年第18期

  • 急诊剖宫产术中的心理护理

    近年来为保证母婴的安全,剖宫产术的指标不断放宽,行急诊剖宫产术的产妇逐渐增多,我院2004年以来行340例剖宫产术,其中急诊238例,占剖宫产术的70%.行急诊剖宫产时产妇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产生精神紧张、恐惧、敏感、情绪不稳定,对医护人员不信任,疼痛阈值降低等心理反应.影响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针对以上心理反应,我们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将护理人员的态度行为、语言,贯通在手术过程中,使产妇在2h的手术中消除各种心理障碍,愉快积极配合麻醉手术,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琴 刊期: 200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