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彩;李莉莉;徐娟
神经阻滞麻醉是手术室麻醉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生理干扰小,副作用少,术后镇痛效果好,费用低,对一些四肢或体表部位的手术更为适宜,尤其是ASA-级病人接受四肢手术时特别适用.我院麻醉科2003年5月~2003年12月以多用针灸治疗仪代替神经刺激器进行区域阻滞麻醉60例,在镇痛效果和节约患者费用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配合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陶爱玲;陶二丽 刊期: 2005年第18期
产后出血是危及孕产妇生命安全的严重疾病,是我国孕产妇死亡四大原因之一.及时发现产后出血、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是提高产后出血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按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为产后出血诊断标准[1].现将我院2001~2004年发生的12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广欣 刊期: 2005年第18期
偏头痛变异型过去叫再发性呕吐,主要症状是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多见于学龄前后儿童,临床上有时很难查明其原因,适当使用镇静剂或解热镇痛剂对症治疗,疗效并不理想.我院儿科门诊自2003年2月~2005年2月对52例头痛及头晕患儿进行了脑彩色多谱勒检查,对其中32例有脑血管痉挛狭窄的患儿用西比灵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05年第18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也是人类病死率高的三大疾病之一.此病发病急,病情危重[1],致残率高且后遗症重.近年此病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其治疗是世界上棘手的问题,针对这一难题,我科应用新技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我们针对10例患者采用此法治疗及护理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陈晓玲;董维娜 刊期: 2005年第18期
肺栓塞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式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综合征.为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高,易漏诊及误诊.未经治疗者病死率仍高,达25%~30%,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诊断明确并经过治疗者病死率可降至2%~8%[1].因此,肺栓塞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而基层医院往往缺乏肺栓塞的确诊手段,以致延误了抢救时机.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1999年3月~2004年10月我院收治的高度怀疑肺栓塞并按肺栓塞进行治疗的22例患者,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
作者:蔡红斌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疼痛是疾病中普遍、重要的征象与症状,往往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指征及评定治疗护理效果的一个标准,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护理工作中也越来越重视对疼痛的观察及研究,对疼痛的心理护理也越来越得到重视.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浅析了疼痛病人的心理因素,并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
作者:崔凤琴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金双歧治疗婴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病程相近、年龄为2~12个月腹泻患儿分成治疗组56例,对照组44例.均给予常规助消化、收敛治疗,脱水者补水治疗,治疗组加用金双歧口服.对两组患儿腹泻好转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79.5%.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金双歧治疗婴儿腹泻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刘廷亮;王剑桥 刊期: 2005年第18期
病历报告患者,男,60岁.因咳嗽、咳痰伴胸闷5天,于2004年3月1日入院.无发热、腹痛、腹泻,否认药物过敏史.入院后经支气管冲洗液病原检查确诊为肺结核.给予异烟肼0.3g qd,利福平0.45g qd,乙胺丁醇0.75gqd,吡嗪酰胺0.5g tid,并静滴达力新,左氧氟沙星治疗6d,症状缓解出院,回家后继续服用抗结核药.于3月9日病人出现寒战、高热、周身酸痛无力而复诊.
作者:于芳;郑忠平 刊期: 2005年第18期
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贲门括约肌较松驰,幽门括约肌较紧张,胃容量小,胃排空时间较长;体重越小,吸吮、吞咽功能越差,反射功能越不健全,易发生溢乳、呛咳、呕吐、腹胀等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现象.合理喂养,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我科自2002年12月至2004年6月收治早产儿86例,利用非营养性吸吮、腹部按摩等方法,促进早产儿吸吮反射成熟,减少食物肠道排空时间,缩短胃管喂养到经口喂养时间,胃潴留、胃食道返流等合并症明显减少.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江梅 刊期: 2005年第18期
我科2003年2月~2005年2月,采用手术治疗单侧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1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0例病例中,男3例,女7例;年龄16~60岁,平均38岁;病程1~5年.主要症状:涕带血或少量鼻出血3例,流臭涕4例,头痛、头昏及上颌窦投影区有酸胀或麻木感5例.鼻镜检查发现体征:病侧中鼻道有血迹3例,中鼻道有干酪样或豆渣分泌物1例,中鼻甲肥大4例;术前有CT扫描者4例和鼻窦柯瓦氏位X线片6例,均示病窦内密度增高,有斑点状或条块状钙化影,病变仅局限在上颌窦,窦壁骨质无明显吸收和破坏;术前行病侧上颌窦穿刺6例,其中3例冲出臭味显著的稀脓性物,2例冲出脓团样物.10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真菌性上颌窦炎.
作者:牛会勤;史要通;夏益民 刊期: 2005年第18期
复视分单眼性复视与双眼性复视两种.临床上以双眼复视较为常见.复视患者的斜视角虽然不大,但所造成的知觉紊乱干扰了双眼单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就诊于眼科.但也有时以眩晕、呕吐、头痛或颅脑外伤等为主诉就诊于它科者.笔者将近几年来在临床上遇到的双眼复视38例进行了全面总结分析,现就其临床特征及病因报告如下.
作者:卢建香 刊期: 2005年第18期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承担了省内多所医学院校本科护生的实习任务.为确保实习质量、提高实习护士的整体素质,我们针对其特点,分析了在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石素敏 刊期: 2005年第18期
近年来为保证母婴的安全,剖宫产术的指标不断放宽,行急诊剖宫产术的产妇逐渐增多,我院2004年以来行340例剖宫产术,其中急诊238例,占剖宫产术的70%.行急诊剖宫产时产妇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产生精神紧张、恐惧、敏感、情绪不稳定,对医护人员不信任,疼痛阈值降低等心理反应.影响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针对以上心理反应,我们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将护理人员的态度行为、语言,贯通在手术过程中,使产妇在2h的手术中消除各种心理障碍,愉快积极配合麻醉手术,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琴 刊期: 2005年第18期
通过对2003年3月~2004年3月收治的30例先心房、室缺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护理,本文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的效果及体会,以提高对小儿术后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减少和控制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秦中喜 刊期: 2005年第18期
观察注射用凯西莱联合口服非诺贝特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1.资料:自2003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26例,均为男性,年龄25~60岁,平均42.5岁,均血甘油三酯TG≥1.9mmol/L,饮酒史5年以上,平均每日折合酒精量≥40g,符合2002年中华肝脏分会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
作者:孙志国 刊期: 2005年第18期
急性乳腺炎是妇女乳腺病中的常见病,其多发生于哺乳期妇女,尤其是初产妇.一般来讲,急性乳腺炎的病程较短,预后良好,但若治疗不当,炎症有时会迅速发展,形成乳腺脓肿,可能会使病程迁延难愈,形成包块.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配合西药抗生素治疗,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兰 刊期: 2005年第18期
COPD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气喘,在急性发作期常因痰液粘稠堵塞呼吸道而使病人窒息,危及生命,因此祛痰是临床治疗COPD的重要手段之一.我科于2002年1月~2004年6月在对48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常规抗炎、解痉平喘基础上,采用祛痰剂沐舒坦静脉滴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鲜颖;李景华;朱代生 刊期: 2005年第18期
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经阴道行子宫全切除术在妇产科领域中已广泛开展,我院对30例有子宫切除指征的非脱垂子宫患者行阴式全切术,并与同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2例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淑玉 刊期: 2005年第18期
重度颅脑损伤后,机体于应激状态下易出现急性糖代谢紊乱,加之颅脑损伤后要接受脱水等治疗,极易导致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此又易与外伤后继发颅脑损伤相混淆,从而延误治疗,预后险恶.我院自2000年8月至今,共收治6例重度颅脑损伤后高渗非酮症性昏迷病人,死亡1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云鹤;孙郑春 刊期: 2005年第18期
本研究通过痰热清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肺部感染42例,且以头孢拉定为对照,观察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方法1.病例选择:2004年1月~2005年1月间共收治经CT确诊的急性脑血管病200例,选择资料完整根据临床症状、体征、部分X线胸片及CT、实验室检查和细菌培养,证实并发肺部感染者90例,男51例,女39例,平均67.5岁.其中脑梗死55例,脑出血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肺部感染发生时间平均6.5d,其中高血压病史78例,冠心病史35例,糖尿病史21例,高血脂病史62例,慢支等呼吸系统病史31例,长期吸烟者52例.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8例,两组基本状况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王银山 刊期: 2005年第18期